党建+乡村振兴 | 杭锦后旗:科技创新让盐碱地生金
 作者: 2024/08/28 05:50

巴彦淖尔党建 图片

近年来,杭锦后旗聚焦盐碱地综合治理利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规模化统一经营为依托加强土地管护,以高效节水为契机落实盐碱地长效治理要求、以科技创新为抓手,让盐碱地生“金”,为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筑牢“河套粮仓”坚实基础、端稳端牢“中国饭碗”提供有力支撑。
“土地入股到合作社,既能增产增收,还能通过科学耕种、合理施肥等方式,逐步改善土地质量,省事又省心。”杭锦后旗耕地质量保护中心副主任蔺永明在沙海镇统种共富工作推进会上说道。
杭锦后旗发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优势,积极推广党支部领路、党员带路、产业铺路的“统种共富”新模式。以新红村为“统种共富”试点村,将新红村6个组、沙海村2个组共15000亩土地统一托管到合作社,由合作社负责统一规划、统一农资、统一耕作、统一管理,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措施,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进行施肥、灌溉,着力改变利用“大水、大肥、大药、大膜”增产的种植习惯,破解“重建轻管”的难题,提升土壤的保水保肥性能,提高耕地质量。
杭锦后旗科技小院驻地学生徐俊平介绍道:“杭锦后旗地处河套灌区,土壤盐渍化普遍,农田大水漫灌水分利用率低,土壤盐渍化加重。”
杭锦后旗积极探索“‘1+5+15’党支部+群管组织”模式,按照“党建引领、联合办社、主体明确、共同受益”的总体思路,组建农民用水合作组织63个、包浇组669个,全面推行“一把锹”浇地、浅浇快轮措施,累计衬砌渠道1259公里,依托干渠、湖泊、海子建成直引式、调蓄式引黄滴灌节水设施43处,研发推广移动式水肥一体机1597台,水资源利用率大幅提高,可使亩均节水30%、节肥20%、节药20%。传统“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逐渐向“精准滴灌”转变,推动盐碱地长效治理。
“这个鱼塘原来是块盐碱滩涂地,我们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以渔治碱培育富民产业,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三道桥镇黎一村南美白对虾项目负责人徐海军讲道。
杭锦后旗通过以种治碱、以建治碱、以渔治碱等新方法,积极开展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工作,不断盘活闲置盐碱地资源。西蒙种业投资80余万元开展盐碱地品种选育改良工作,筛选耐盐碱玉米材料1300余份,耐盐碱玉米品种25个,连续多年种植大麦改良盐碱地。建设4000亩改盐增草兴牧示范工程,通过工程与农艺结合的降盐改土措施,形成盐碱地提升改造系统治理体系。2023年推广耐盐碱水品种福瑞鲤2号6660亩、异育银鲫“中科5号”3200亩、南美白对虾300亩。以盐碱地为试验田,促进种植、养殖、深加工、销售等链条企业深度融合、协同发展,为农民增收带来新期盼。

未来,杭锦后旗将久久为功、善作善成,持续开展盐碱地改良、潜力挖掘等工作,让每一寸耕地都成为丰收沃土,为端牢中国饭碗贡献“杭后力量”。(秦毅 郭水融


图片

图片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 最新资讯
  • 党建+乡村振兴 | 乌拉特前旗:鲜食玉米喜获丰收
  • 全区乡村振兴“比武争星”东部片区拉练观摩活动暨全区发展壮大嘎查村集体经济座谈会在赤峰市举办
  • 【庭院经济】杭锦后旗:激活“微经济” 打造“智富园”
  • 党建+乡村振兴 | 临河区:发展特色产业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 党建+乡村振兴 | 杭锦后旗:林果飘香产业兴
  • 党建+乡村振兴 | 杭锦后旗:科技创新让盐碱地生金
  • 临河区:把“小辣椒”做成乡村振兴“大产业”
  • 党建+乡村振兴 | 乌拉特后旗:党建引领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
×

扫一扫下载APP,体验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