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5日《内蒙古日报》01版。
行走在北疆大地,处处能看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景象,生活在这里的2400多万各族干部群众,手挽手、肩并肩,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同心协力呵护“模范自治区”崇高荣誉。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首次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这一重大论断,对做好新时代民族地区工作具有定向引航的重要指导意义。 笃行不怠 紧扣主线真抓实干 以文化浸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精心打造《骑兵》《如见》等一大批彰显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文艺作品; 陆续举办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成果学术研讨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古籍书系”经验交流活动等,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深走实; 制定出台方案,助力全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明确到2027年,在全区初步建成较为完备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体系……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蒙古声音”嘹亮而悠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中央着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出的长远之策、固本之举。我区积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加快推动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步伐,有形、有感、有效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 包头市市民参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记者 孟和朝鲁 摄 ——全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内涵。制定出台《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关于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的决定》,把“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作模范”确定为“七个作模范”的目标之一;组织实施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研究工程,推出一批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扎实做好宣传阐释工作,努力为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提供支撑。 ——找准发力点做好结合和融入的工作。制定28条具体措施,从明确职责抓起,赋予各级党委办公厅(室)负责各项工作贯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的职责,赋予各级党委统战部负责民族工作贯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的职责;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 ——在“共同”上做文章出实招。着眼推动各民族实现共同富裕,在资源开发、产业建设等方面健全维护群众利益的评估和分配机制,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进一步创造条件推动各族群众更加广泛地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让大家有事情一起干、有困难一起扛、发展成果一起分享。 ——健全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的长效机制。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前置审核条件;持续加强对各类规划和重大工程项目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的审核把关、对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重点任务的财政保障。 内蒙古在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开展了“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深入人心。各族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夯实思想基础、凝聚精神力量,把主线落实到各项工作的全过程各环节,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闯新路、进中游成为北疆大地的最强音。 培根铸魂 心手相依共筑家园 历时一个半月,直达基层,由内蒙古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内蒙古日报社主办的“和美北疆 守望相助”——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基层行活动人气十足。 “这样的宣传活动一点也不枯燥,这些百米长图绘制生动,让我印象深刻,它们呈现的民族团结故事所传递的向上向善的精神和伟大的家国情怀令人动容。”活动走进内蒙古师大附中时,初一学生安景博深受感染。主题海报、故事长图、摄影作品展、互动游戏和拍照打卡体验……丰富多彩的活动环节打造了沉浸式宣传教育的新模式。 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将心交融、将力凝聚,才能共同缔造美好生活。 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亿利东方小学,诗歌绕廊柱,诗文上横梁。“我们要让孩子们抬头可见、随处可学、处处能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亿利东方小学副校长张静说,学校开设有书法、国画、戏曲等20多门第二课堂课程,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将“五个认同”深植于学生心中。 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巴彦锡勒街道“车轮课堂”。 在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巴彦锡勒街道,“车轮课堂”成为居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又一阵地。身穿红马甲的宣讲员走上城乡公交,为乘客生动讲解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巴彦锡勒街道党工委委员、宣传委员徐国强说:“‘车轮课堂’自2023年7月开设至今,已累计开展13期,受众人群超3500人次。”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也要做大量“润物细无声”的事情。近年来,我区不断创新全方位融入之“形”,激发情理交融之“感”,提升铸牢教育之“效”。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工程,命名11家自治区研究(培育)基地,编纂《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内蒙古卷》。一批具有内蒙古地域特色、彰显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文化宣传产品陆续推出。中小学和幼儿园开设“石榴籽育人小课堂”,各级党校(行政学院)设立专门课程、举办专题培训班,形成了科学规范、系统全面的研究阐释体系。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根本遵循和指引,系统集成内蒙古大地上的红色文化和草原文化、农耕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等文化形态,唱响多元一体、特质鲜明的北疆文化,进一步织紧扎牢了各族干部群众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精神纽带。 各族群众正在中华民族从历史走向未来、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多元凝聚为一体的发展大趋势里,于润物细无声中孕育“团结花”、厚植“中华魂”。 赤峰市临潢家园社区居民跳起民族舞。记者 王晓博 摄 凝聚伟力 同心谱写幸福篇章 “各位朋友好!欢迎进入直播间,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番茄大院!”前不久,兴安盟科右前旗科尔沁镇平安村的乡村旅游综合体番茄公社里,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齐晓景和村民王丽娟化身“主播”,热情地向全国网友推介家乡的农特产品。 作为“晓景计划”的诞生地,近年来,科右前旗积极培养乡村产业带头人,建立利益机制,以“晓景”式人才辐射带动各族群众致富增收,努力实现乡村振兴与民族团结同频共振。不仅如此,科右前旗通过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同心戍边等亮点工作和经验做法,推动各族群众共建家园、共享成果。5月15日,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公布了全国首批15个共同现代化试点地区名单,科右前旗被确定为全区唯一一个共同现代化试点旗县市。 融荣互嵌,携手发展,是各族群众的共同心声。在互融共促中共享美好生活,一曲曲共同富裕的大合唱正在唱响。 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设立专项资金,深入实施“党建引领 统种共富”模式,着力在调结构、引良种、应用先进技术上下功夫,努力打破亩产“天花板”,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和各族群众共同富裕。 赤峰市巴林右旗聚力打造具有中华文化底蕴、汲取各民族文化营养、融合现代文明的手工艺产业,壮大手工技艺传承队伍,2023年,手工艺产品销售收入达5000多万元,惠及6000多名各族群众。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新征程上,我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增进民生福祉,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群众。 为了彻底解决内蒙古供热领域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有效提升供热质量和服务水平,自治区党委在全区实施城镇供热温暖工程。春季停暖后,全区累计开工建设供热改造项目880个。 为了让各族群众看病更便捷,去年,内蒙古印发《京蒙协作“医疗倍增计划”实施方案》,北京市一对一帮扶我区医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一系列重点专科建设落地内蒙古。同时,动态调整236项医疗服务价格,群众就医自付费用平均降低19%。 为了有力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2023年,全区精准保障城乡低保对象156.7万人,保障特困人员9.8万人,累计支出城乡低保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金79.5亿元。 民生实事,落到每个人身上就是“一个都不能少”。一项项务实举措、一个个暖心数字,照见民生温度和发展速度。当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北疆儿女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便不断增强。 在共同的发展中 感受同频的幸福 在共进的旋律里 诉说同心的故事 北疆大地上 各族群众已将 “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 嵌入了心中 融入了血液 干事创业的劲头更足了 前进的号角嘹亮 勇毅前行的奋斗步伐正铿锵 来源:内蒙古日报
王延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纲领性文献
【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每周一学】各民族情感相亲,是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坚强纽带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演进与当代启示
内蒙古:让表彰大会精神深入人心
【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每周一学】各民族经济相依,中华民族构建统一经济体的强大力量
“京蒙青年思政教师走进额济纳 感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刻内涵”研学活动启动
推动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积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每周一学】各民族文化相通,中华民族铸就多元一体文明格局的文化基因
各民族信念相同,中华民族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内生动力
© 2014 内蒙古科学技术厅 | 呼和浩特市新城西街141号科技大厦二楼
技术支持: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呼和浩特市山丹街2号科技大厦501
Copyright © 2024 内蒙古农牧业科技服务云平台 版权所有 蒙ICP备17002470号-1
Visitor:7065400 | 技术支持:0471-5262056 | 移动信息服务管理平台
扫一扫下载APP,体验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