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巴彦淖尔这一年 | 绿染黄河“几字弯”
 作者: 2024/05/28 09:13 0收藏

巴彦淖尔市水利局

图片

图片

开栏语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考察巴彦淖尔,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为现代化巴彦淖尔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


一年来,我市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把习近平总书记对巴彦淖尔的深情厚爱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即日起,巴彦淖尔日报开设“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巴彦淖尔这一年”专栏,对我市一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发生的新变化进行集中宣传报道,全方位展现我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聚焦聚力办好两件大事,锚定“闯新路、进中游”目标,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扎实推进“五高五区”建设的生动实践。敬请关注。

图片

乌兰布和沙漠披绿装 记者 胡东育/摄

夏木葱茏,万物并秀。


乌兰布和沙漠东缘,一条乔灌草结合的“新308锁边林带”正在加紧建设,一道新的绿色屏障不断向远处延伸。

磴口县160万千瓦光储+生态治理项目施工现场,随着一排排高低错落的光伏柱扎根沙漠,金色沙海即将变为“绿电蓝海”。

碧波荡漾的乌梁素海上,疣鼻天鹅等260多种鸟儿自由游弋、翱翔,向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讲述”着这个候鸟乐园的故事。


……


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巴彦淖尔考察并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时强调,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锲而不舍推进“三北”等重点工程建设,筑牢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牢记殷殷嘱托,一年来,我市坚持与弘扬“三北精神”,勇担使命、不畏艰辛、久久为功,努力把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防沙治沙重要指示要求变成具体行动和美好现实。


当好排头兵 厚植北疆绿


我市地处国家“三区四带”的黄河重点生态区和北方防沙带,是阻止我国西北风沙东越南侵的重要防线,境内乌兰布和沙漠面积506万亩、巴音温都尔沙漠面积1500多万亩、苏集沙地面积60多万亩,是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的主战场。


图片
治沙攻坚战正酣 记者 胡东育/摄

一年来,我市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的伟大号召,全面推进“三北”工程黄河“几字弯”攻坚战。


我市编制完成了《巴彦淖尔市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实施方案》,被国家确定为省区市方案编制的模板;编制完成巴彦淖尔市“三北”六期工程2024—2026年16个项目的可研和方案;印发《巴彦淖尔推进“三北”工程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十条措施》。


今年入春后,我市各旗县区提前谋划筹备,有力保障了三大标志性战役开春即全面打响。


图片
栽种樟子松 记者 张杰/摄

巡护、浇水、补植……在乌拉特后旗乌兰布和沙漠东缘防沙治沙项目区,近期农牧民正在补种梭梭、柠条。“我们这里造林窗口期短,必须与时间赛跑。”乌拉特后旗林草局局长苏俊说。


今年以来,乌拉特后旗组织2000多名治沙工人挺进沙地,采取种植乔木、灌木、草和飞播等措施,努力构筑截断乌兰布和、巴音温都尔两大沙漠会合的生态屏障。


图片

乌拉特后旗西补隆林业管护中心乌兰布和沙漠综合治理区 记者 胡东育/摄

我市创新机制,有力保障了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稳步推进。与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乌海市、阿拉善盟签署《内蒙古自治区“三北”工程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区域联防联治合作协议》,构建联防联治机制,建立科技支撑机制,发布2024年1号、2号林长令,全面推行“林长+警长”“林长+检察长”协作机制,完善全民参与机制。


图片

乌兰布和沙漠黄河岸线流沙联防联治区域治理 记者 胡东育/摄


乌兰布和沙漠黄河岸线流沙联防联治攻坚区内,沙丘上一排排麦草网格向远处延伸,形成一张巨大的“金网”,紧紧锁住了流动的沙丘。工人们正在种植梭梭幼苗。“我们在项目区开展阻沙入黄生态治理,进一步完善推广‘磴口模式’,采取工程固沙+灌木造林+退化林修复+森林抚育+农牧民利益联结治理模式。今年将完成退化林修复0.17万亩、新造林0.2万亩,逐年完成森林抚育9.98万亩。”磴口县防沙林林业管护中心副主任何文强说。


我市按照因地制宜、分区施策的原则,将全市划分为沙漠(沙地)综合治理区、阴山及阴山北麓生态综合治理区、河套平原建设区、湿地保护修复治理区,进行分区治理。


图片

临河区国营新华林场隆强作业区 记者 王祺/摄


4月以来,临河区国营新华林场采用扦插育苗的方式培育330亩杨树、柳树等乔木,采用播种育苗的方式培育170亩杨柴、紫穗槐等灌木。在林场核心作业区周边补植补造1万余株新疆杨,其他作业区补植补种300余亩苗木,4月下旬已种植完毕。经过多年的植绿护绿,临河区国营新华林场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了65%,有野生动物85种、植被36种。


截至目前,今年我市已完成生态治理144.1万亩,为年度治理任务的48%。


发挥科技支撑作用,是防沙治沙取得成果的关键一招。


走进我市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生态治理大碱湖项目区草方格铺设现场,只见两台牵引式沙障铺设机徐徐前进,机器驶过处,一排排整齐的草帘快速形成。据介绍,一台牵引式沙障铺设机日均铺设20亩草帘。


图片

防护林网 通讯员 季敏/摄


在我市各防沙治沙一线,科学防沙治沙实践随处可见:通过高压水打孔植苗,平均1分钟就能种一穴灌木,成活率可达到70%以上;选用稻草、沙柳、石头、聚乳酸纤维沙袋等13种材料进行沙障固沙试验,总结探索科学的防沙治沙模式和方法;“一地一网三区”,五位一体,四道防线,从外至内、由表及里对县域和农田进行层层防护、系统治理……这些防沙治沙实践不仅为本地除沙患找到有效方法,也为各地荒漠化治理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治理全流域 护好河湖美



逐浪飞行的是燕鸥,赤麻鸭栖息在芦苇边上,优雅的疣鼻天鹅自在悠游……说起乌梁素海的鸟类,市乌拉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任俊如数家珍。


图片
 “疣鼻天鹅的故乡”乌梁素海 记者 齐鸿雁/

乌梁素海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湖泊湿地,承担着黄河水量调节、水质净化、防凌防汛等重要功能,是我国北方多个生态功能交汇区,是控制京津风沙源的天然生态屏障。


去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乌梁素海考察,强调要守护好这颗“塞外明珠”,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山青、水秀、空气新的美丽家园。

一年来,我市坚持全地域全要素全过程综合治理,在流域上游,抓好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加快建设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新能源基地,阻止沙漠东侵黄河、危害河套平原,全面提升荒漠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在流域腹地,以“四控”行动为抓手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持续抓好技术减污、规模降污、精准测污、依法治污,力争到2025年化肥、农药亩均用量分别降低20%、10%;在乌梁素海湖区,采取生态调控、湿地净化、生态补水等措施改善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在流域下游,实施草原、山体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提高植被盖度和水源涵养能力。


图片

乌梁素海美如画 记者 胡东育/摄


2023年11月1日起《巴彦淖尔市乌梁素海流域生态保护条例》正式实施,这是自治区第一部专门针对湖泊流域生态保护的地方性法规,体现了我市乌梁素海保护治理思路由“单一治湖泊”到“系统治流域”的根本转变,也是继《巴彦淖尔市乌梁素海自治区级湿地水禽自然保护区条例》颁布实施之后的又一部引领和保障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法规。


前段时间,乌梁素海周边苏木镇纷纷开展了残膜回收行动,清除了田间的“白色污染”。据了解,残膜回收是“四控”行动之一,也是推动乌梁素海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的重要举措。乌拉特前旗加快推进控肥增效、控药减害、控膜提效、控水降害等“四控”行动,截至2023年底,化肥、农药、农业灌溉用水量实现持续负增长,化肥利用率达到43.4%,农药利用率达到42.4%,地膜回收率稳定在85%以上,有力推动了乌梁素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


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让“塞外明珠”焕发了新光彩。


图片

乌梁素海 记者 齐鸿雁/摄


“乌梁素海的鸟类已达260多种,其中不乏金雕、白尾海雕、玉带海雕、疣鼻天鹅、白琵鹭等国家级保护动物。近期乌梁素海湖面上出现大红鹳,这是乌梁素海近年来首次发现该种鸟类。”市乌梁素海生态保护中心副主任高占飞说。


图片

大红鹳(图中白色鸟)杨锐/摄

目前,乌梁素海湖区面积稳定在293平方公里,水质稳定在Ⅴ类,局部区域优于Ⅴ类,水质总体好转。


2023年乌梁素海湿地被纳入国家重要湿地名录。

 

探索新模式 打造“聚宝盆”

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我市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将生态环境保护与新能源产业、生态农牧业、生态文化旅游相结合,实现沙漠“生金”有门路、湿地生态有“红利”。


图片
磴口县85万千瓦光伏+生态治理项目区 记者 胡东育/摄


在磴口县乌兰布和蒙能85万千瓦光伏+生态治理项目区,记者看到辽阔的沙丘上,一眼望不到边的光伏板沿地势起伏汇成一片“蓝海”,在午后骄阳下泛起“粼粼波光”。蒙能85万千瓦光伏+生态治理项目可实现年发电量17.5亿千瓦时,每年可减排烟尘约163.3吨、二氧化硫约544吨、氮氧化合物约544吨、二氧化碳约147万吨,节约标煤52.5万吨,完成生态治理面积约2.6万亩,年均产值4.67亿元,真正实现板上发电、板间种植、治沙止漠的“三生共赢发展”目标。


图片
沙漠涌现光伏“蓝海 通讯员 姚鑫/摄

沙漠、沙地地广人稀,蕴藏着巨大的风能、太阳能资源。我市实施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统筹推进增绿、增能、增收,力求取得“1+1>2”的效果。


十多年来,圣牧高科在乌兰布和沙漠累计投资75亿元,种植沙生树木9700多万株,建设33座牧场,22万亩沙漠披上绿装成为优良草场,养殖13.6万头奶牛,年产原奶近65万吨,在乌兰布和沙漠中形成了“草—畜—肥—田—草”种养一体化的生态循环。2023年,公司实现原奶销售收入33.84亿元,同比增长6.5%。


图片
王爷地肉苁蓉产业治沙示范基地 记者 胡东育/摄

在内蒙古王爷地苁蓉生物有限公司种植基地,雪白的苁蓉花点缀在成片的梭梭林中,在花朵的下方用双手挖几下,长着“龙鳞片”的肉苁蓉就显露出来。目前,公司已在磴口县建成3万亩中药材肉苁蓉荒漠化治理沙产业示范基地,与乌兰布和沙漠治沙企业、经济合作社、农牧民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让更多经营主体加入到增收的链条中来。


图片

肉苁蓉 记者 胡东育/摄

我市在保护好生态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治沙产业,探索防沙治沙新模式。依托沙土光热水等资源优势,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防沙治沙。积极发展肉苁蓉接种、中药材种植、酿酒葡萄种植等节水林草产业,加快建设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以光锁沙、以草固沙,打造产业化、立体化、高质化的新时代防沙治沙绿色长城。目前,我市产业治沙面积近90万亩。


图片
乌梁素海旅游业 图片来源于乌拉特前旗旅游

随着夏季来临,旅游热潮也悄然而至。在乌梁素海从事游船旅游的曹铁山开心地告诉记者,生态环境的持续好转为乌梁素海带来了大量的游客,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他每天接待200多名游客,靠着发展旅游业,收入是过去的十几倍。


生态惠民,生态利民。为了促进乌梁素海等湖区生态自然修复,我市启动实施了“渔民上岸”工程,切实转变渔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如今,通过发展旅游业,渔民们的收入更多了,日子更好了。


如今的巴彦淖尔,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红利不断释放,已经成为美丽中国的生动缩影。


下一步,我市将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力争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在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中体现新担当。
















































  • 最新资讯
  • 自治区水利厅对我市在建水利工程开展质量飞行检测工作
  • 巴彦淖尔水利知识点(107)巴彦高勒水库
  • 市水利局开展在建水利工程质量与安全检查
  • 巴彦淖尔水利每周动态(8月31日-9月6日)
  • 市水利局召开防汛及安全生产工作会议
  • 巴彦淖尔水利知识点(105)白音河水库
  • 人民日报头版聚焦丨内蒙古河套灌区着力开展农业节水工作——促进水资源绿色高效利用
  • 市水利局多措并举保障水库安全度汛取得显著成效
×
×

扫一扫下载APP,体验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