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擂台比武,8位苏木乡镇(农牧场)党委书记这样说……
 作者: 2023/11/09 11:24

巴彦淖尔党建 



11月6日,全市苏木乡镇(农牧场)党委书记2023年度“乡村振兴擂台比武”在临河举行。8位苏木乡镇(农牧场)党委书记紧紧围绕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考察巴彦淖尔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力打造黄河流域乡村振兴样板区、实现“五高五区”目标定位,采取“PPT演示+现场演讲”方式,聚焦乡村振兴、盐碱地改良、设施农业、节水控水、特色产业、项目建设等主要内容,重点讲述做了什么、怎么做的、取得了什么成效,并提出下一步努力方向。
精彩发言摘登如下:


乌拉特后旗乌盖苏木党委书记乌仁图雅:

振兴乌盖正当时 乘势而上建新功


2023年,乌拉特后旗乌盖苏木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考察巴彦淖尔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乡村振兴为抓手,以“农企利益联结机制”为主线,奋力走出了一条产业兴、生态美、乡风淳、社会安、百姓富的新路子。

乌盖苏木创新提出“泥裤腿234”工作法,坚持向群众学习、拜群众为师的工作思路,要求苏木干部每周二三四到田间地头、到项目区、到矛盾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大力实施“四大产业”和“五新项目”,总投资突破10亿元。大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扎实开展殡葬领域专项整治工作,有序开展偷挖盗采、非法开地等专项整治行动,组织实施乡村绿美行动,村庄绿化率达82%。在前山率先实施1082亩梭梭林嫁接肉苁蓉项目,为荒漠化综合治理打下了坚实基础。

乌盖苏木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着力画好民族团结“同心圆”。努力完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用百姓的方法解决百姓的事,创新提出“1234+N”做法。2023年乌盖苏木荣获自治区信访工作公务员集体嘉奖。

下一步,乌盖苏木将全力建设“七个一”工程,到2024年年底,将完成全域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全域水肥一体化推广,让乌盖苏木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的乡村振兴新样板。


乌拉特前旗先锋镇党委书记王红兵:

扛起“先锋”担当 打造“先锋”样板 贡献“先锋”力量


近年来,乌拉特前旗先锋镇党委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不动摇,以获评“国家乡村振兴示范镇”为契机,用实际成效扛牢我市东向包头、南向鄂尔多斯“窗口重镇”的责任担当。

坚持“引育并举”,把有本事的“用起来”,树立起了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鲜明导向。把有情怀的“引回来”,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13名乡贤“归巢”创业,成为特色产业发展的“领头雁”。把懂科技的“请进来”,与内蒙古农科院、黑龙江农科院等开展“院地共建”,建立3个产业实训基地,培养土专家、田秀才158名。

着力做好“土特产”这篇文章,因地制宜打好产业园区化、园区生态化、产品品牌化、用水高效化、效益共享化“五张牌”,实现产业链与增收链相融合,打造出“东、中、西”3条特色产业带。7个村发展特色产业6万亩,6个村建成集体经济联合体,每村增收8万元,8100名农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户均增收1万元。

先锋镇在推行“五人小组”工作法的基础上,又实行信访代办,让干部沉下去,把问题“捞上来”,一个问题一个专班盯办,基本实现了存量清零、增量归零。坚持项目为王,大小项目一起抓,今年争取到项目资金5000多万元。推行“平地缩块、浅浇快轮;引黄滴灌、精细用水”十六字节水工作法,实施面积8万亩,亩均节水100立方米。推行“肥料化、燃料化、原料化”循环利用模式,5个基地年处理利用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20万吨。


杭锦后旗二道桥镇党委书记胡开智:

党建领航赋新能 担当实干促振兴


今年以来,杭锦后旗二道桥镇制定产业振兴三年规划,建立“十企联十村建十园带千户”联农带农机制,形成“一域三区五产业”发展格局,带动人均增收3000元。

二道桥镇在全市强农惠农“九大工程”引领下,坚持“六个持续”,推动“六大领域”高质量发展。持续提,让土地质量更高。新建高标准农田4.6万亩,实施盐碱地改良1万亩,力争到2025年整域建成高标准农田。持续培,让种业发展更快。新建西蒙种业科创园和万亩穗烘干项目,使得三大品种在全国推广面积累计突破1亿亩。持续扩,让设施农业更优。探索建立“支部引领种、企业带动种、群众跟着种”的统种共富模式。配套建成果蔬保鲜交易市场,实现四季均衡增收,亩均效益达到2万元,受益群众5200余人。持续扶,让龙头企业更强。培育自治区级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市级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产品畅销全国各地。持续推,让产业融合更深。建成万亩红色产业园,带动辣椒种植5万亩,日加工能力达到2500吨。现代农业加工仓储物流园企业达到37家,新增就业450多人,年销售收入超15亿元,带动户均增收6000元以上。持续抓,让节水增效更实。成立全市首个“5+1”用水联合社。推行“总社抓总、分社负责、村组落实、监委跟进”的四级联动责任制,行水期平均缩短3~7天。通过定量用水、平衡缺口等措施内部调剂水量223万立方米。建成万亩高效节水示范园区1个、智慧灌溉系统3处,推广水肥一体化面积10万亩,亩均节水15%。


临河区八一乡党委书记张帅:

永葆赶考姿态 用奋斗书写优异的“八一答卷”


临河区八一乡拥有全市最大的育苗基地、果蔬生产基地和40万只肉羊养殖基地;境内有占地8.81平方公里的国家农高区核心区、占地47平方公里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占地34平方公里的B型保税物流园区,目前园区内已落户企业252家,已初步形成绿色农畜产品精深加工、新能源装备制造、生物制药等产业集群。

近年来,八一乡打造了“五大产业”,延伸了产业链、打造了供应链、提升了价值链。全乡年育苗总量可满足约18万亩、全区80%以上用苗需求。除了设施农业产业,八一乡的肉羊产业、绒纺产业、劳务产业产值均超过了5亿元,以风能为主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产值达到50亿元以上。

八一乡率先在全市实现“煤改电”整乡全域全覆盖;率先实现高标准农田全乡全覆盖,推动“一村一块田”工作,建成粮食种植、盐碱地改良、设施农业、节水增效4个万亩园区;率先实现高效节水农业灌溉面积过半,亩均节水约60立方米,粮食作物亩均增产约300斤,部分经济作物亩均增产约1吨。创新实施“人人一棵树,户户一片林”,推动林长制走向林长治。创新“1557”信访代办工作法。积极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开展了节水增效、平安法治、安全生产、反诈宣传、双拥等专题活动,推动和美乡村建设。

五原县塔尔湖镇党委书记孙锡良:

把“拼、闯、干”写在塔尔湖大地上


近年来,五原县塔尔湖镇党委拿出拼的姿态、闯的意识、干的精神,蹚出一条组织强镇、生态立镇、产业富镇、科技兴镇、旅游活镇的新路子。

今年,塔尔湖镇共争取二期水权、高标准农田、乡村振兴等项目12个,资金2.06亿元。8家农业企业落地建厂。超额完成17.2万亩粮食种植任务。整村推进高标准农田3.95万亩,实施社会化服务25.2万亩,发展设施农业8600亩。推广“微治理”“红黑榜”“三长下基层”、信访代办制等乡村治理模式。


成功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景区运营管理,提升黄河谣、科普园、巴美湖等景点的内涵品质。利用镇域山水林田湖草沙资源优势,推进农业与文化融合,注册“天赐塔尔湖”区域商标,农文旅融合产值达到1000万元。


完善考评机制,让干部少说“我干不了”,多琢磨“咋能干出彩”。大力推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带领群众发展产业。


鼓励农民群众、新型经营主体、社会资本积极参与,争取两年内完成全镇新一轮农田建设。组建7个“支部+群管”水务合作社。建设节水控水“人才驿站。建成联丰深度节水控水科技信息中心,全面展示节水控水新模式、新技术,实现智慧农业、智慧灌溉和智能管理,成为全县节水控水和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标杆示范。


乌拉特中旗德岭山镇党委书记李洪:

党建引领风帆劲 乡村振兴焕活力


今年以来,乌拉特中旗德岭山镇党委政府着力念好“旺、优、蕴、美、新”五字诀,不断在“五大振兴”上下功夫,全力书写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

坚持把产业兴旺、农民增收作为乡村振兴首要任务,不断推进项目建设。2023年谋划各类产业项目10项,总投资8.9亿元,年内计划完成投资3.79亿元。


坚持以人才振兴赋能乡村振兴。与河套学院等高等院校合作,新建科技小院1处。邀请相关学术专家在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一社四部”村社联合体等方面“把脉支招”。大力实施“头雁领飞”培优工程。


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不断提升农牧民的精神风貌。全面升级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打造四义堂村移风易俗直播间等志愿服务品牌。


坚持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投资2050万元实施集镇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投资6.1亿元完成24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投资9700万元实施1.2万亩引黄滴灌和2万亩引洪滴灌工程。深入推进5个高效节水园区建设。全面推广“支部+群管组织”管理渠道模式,建成农民用水合作社8家。


坚持强组织、重合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探索推行“信访代办”制度,建成1个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指挥调度中心和3个村级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服务中心。


磴口县渡口镇党委书记赵兵元:

用心用情用力 共同书写乡村振兴“大文章”


近年来,磴口县渡口镇党委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第一工程”和“红色引擎”,在产业发展、基层治理、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持续发力。

紧盯产业“主线”抓发展。渡口镇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产业现代化,已建成高标准农田8万亩、设施农业4800亩。围绕“抓产业、建园区、增效益、带农户、强经济”的工作思路,近三年先后投资2700余万元,建成高标准现代农业产业园,带动周边农民务工增收达500余万元。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和订单农业,完成辣椒订单1500亩,番茄订单1000亩,制种玉米订单5000亩。

聚集人才“一线”激活力。聚焦人才培育,鼓励农民工、高校毕业生、本土人才等创办领办合作社46家。加大与企业、院校合作力度,累计培养新型农民350余人,41名“土专家”担任村种养殖技术指导员。

厚植文化“底线”铸乡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积极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开展干净人家、精巴媳妇评选和文化活动。

打造生态“风景线”筑屏障。按照“宜镇则镇、宜村则村、宜渠则渠”的思路,成立了全市首家农业灌溉服务专业合作社。全面推广并实施秋浇“一把锹”浅浇快轮。建立“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生活垃圾处理模式。

夯实组织“前线”强基础。打造东地村、新地村等一批示范党组织。通过巩固深化“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增收模式,8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


乌拉特前旗新安农场党委书记白炯:

脚踏实地紧跟时代闯新路 发扬传统艰苦奋斗再出发


今年以来,乌拉特前旗新安农场紧紧围绕市委“五高五区”目标定位,统筹处理好农场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在改革中求变化。优化配备党委和支部班子成员,为推动乡村振兴夯实组织基础;逐步推进土地承包经营向自主经营转变,农场收入从2018年的241万元,提高到2022年的534万元;与中科院地理研究所、包钢集团达成盐碱地改良人才支援意向。

在发展中求突破。建成年处理1.8万吨玉米烘干项目,实现年收益70万元,带动全场粮食种植面积从6000亩扩大到20000亩。利用养殖扶持资金新建养殖棚圈3500平方米,全场牲畜存栏量增长到27800头(只),农牧业均衡发展的势头逐步加强。对尚未配套的2.37万亩耕地实施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实现农场5.3万亩耕地全部完成一轮农田改造,大力推进“四控两化一整治”行动。推进农业节水增效工作。

在稳定中求和谐。与周边农场常态化开展红色文化联建主题党日活动;定期向群众交出财务收支、土地承包等热点事项的“明白账”。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官方微信
















































  • 最新资讯
  • 中央组织部、农业农村部联合举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专题培训班
  • 党建+乡村振兴 | 乌拉特前旗:鲜食玉米喜获丰收
  • 全区乡村振兴“比武争星”东部片区拉练观摩活动暨全区发展壮大嘎查村集体经济座谈会在赤峰市举办
  • 【庭院经济】杭锦后旗:激活“微经济” 打造“智富园”
  • 党建+乡村振兴 | 临河区:发展特色产业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 党建+乡村振兴 | 杭锦后旗:林果飘香产业兴
  • 党建+乡村振兴 | 杭锦后旗:科技创新让盐碱地生金
  • 临河区:把“小辣椒”做成乡村振兴“大产业”
×
×

扫一扫下载APP,体验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