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闫文芝:做一名麦田守望者
 作者: 2023/09/14 04:15 0收藏

巴彦淖尔党建 

金色的麦浪滚滚,广袤的河套大地上处处回荡着丰收的喜悦......河套灌区小麦喜获丰收,经测算,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各旗县区小麦示范园区中,集中连片种植的“巴麦13号”小麦新品种最高测产点产量达到亩产1366.92斤,创造了内蒙古小麦产量历史最高纪录。河套小麦丰产离不开农业技术的支撑,而创造记录的“巴麦13号”则是由以巴彦淖尔市农科所闫文芝为带头人的河套小麦品质改良及绿色有机高端生产创新团队自主选育而成的。

闫文芝现为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科学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凭着对农业科研工作的热爱,她在科研第一线坚持工作36年,是巴彦淖尔市首批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第九批“草原英才”团队带头人,先后获得“巴彦淖尔市最美科技工作者”、“内蒙古自治区突出贡献专家”等荣誉称号。

十几年间,闫文芝和她的科研团队春来暑往,北育南繁,一茬又一茬地试验育种。功夫不负有心人,“巴麦13号”在2016年和2020年分别通过自治区和国家审定,从近几年试种到今年大面积推广,这一粒好种子终于播撒大地,造福天下。

“我愿意做大地上的一片泥土”

成熟的麦穗总是低头向着大地,闫文芝就像她所研发的河套小麦一样,总是谦逊地弯着腰深情地望着大地母亲,汲取养分的同时也在回馈着大地母亲的养育。

闫文芝1987年毕业于内蒙古农牧学院农学系农学专业,成绩优异,却选择回乡搞科研,一干就是30余年。刚参加工作时,由于科研经费少、科研条件差,育种科研人员需要在作物生长季节待在试验地观察、记载、选择研究,极其辛苦,社会认可度低,单位里其他分配进来的大学生流失特别严重,但闫文芝凭着对农业科研工作的热爱,始终坚守在科研第一线。

“做科研,就要沉得下心、吃得了苦、坚持不懈,我愿意做大地上的一片泥土。”这是闫文芝从事农业科研工作以来一直秉持的信念。

凭借着在工作中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劲头,闫文芝很快成长为小麦种质资源收集与创新利用课题带头人。

闫文芝个头不高,朴素干练,话不多,但说起科研工作却是侃侃而谈。“人们公认河套小麦好,但究竟好在哪里,为什么好,长期以来缺乏科学依据。经过研究,我们发现河套小麦以麦芽酚、丁醛为代表的一类风味物质明显高于冬麦。”闫文芝带领课题组历时3年,检测上千份样本,分析几万个数据,形成河套小麦完整的品质评价报告,总结出河套小麦具有麦香味浓、品质高、品种稳定安全等六大优点,为衡量河套小麦品质提供科学依据。

“朴实的闫文芝就像我们见过的每一个农民一样,不善言辞,却总是面带微笑,默默无闻、甘于奉献。” 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科学研究所书记段如文说。多项国家农业部、自治区“丰收计划”等荣誉加身的闫文芝,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依旧奔忙在河套大地上。

“千辛万苦只为一粒好种子”

俗话说“种地不选种,累死落个空。”新中国成立后的数十年间,河套小麦品种改良进程一直较为缓慢,农户使用的籽种多为自留小麦籽种,质量不高、产量较低,亩产仅为150斤。

面对落后的农业生产状况和“饿不着、穷不死也富不了”家乡父老,闫文芝主动请缨,从1987年开始,30多年如一日全身心地扑在小麦优选改良科研工作中,辛勤耕耘、大胆创新,和团队坚持自主研发适合河套地区种植的优质小麦品种,并最终培育出“内麦19号”、“巴丰5号”和“巴麦13号”等小麦优良新品种。

刚开始从事小麦育种工作时,她负责小麦品种资源研究课题,这项课题因为是基础性工作,难出成果,许多科技人员不愿意干。“我们千辛万苦就为一粒种子”这是闫文芝经常勉励科研工作者的一句话。她带着同事们土里刨泥里踩,坚持一线搞研究,不仅从全国各地征集回大量的优异资源材料,还建立小麦种质资源评价系统,如今存放在研究所的种质资源多达4000份,为小麦育种课题奠定了基础。

在闫文芝和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先后育成了“内麦19号”、“巴麦10号”、“巴麦11号”、“巴丰5号”、“巴麦13号”、“巴麦22号”等小麦品种,均通过了自治区或国家审定。其中“内麦19号”,“巴丰5号”两个品种在全区推广面积分别达到200多万亩和50多万亩,亩增产5%-10%左右,增加社会经济效益1000多万元,带动种植户增产增收,加快河套地区小麦品种更新换代速度,促进河套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

“以前我们种植永良四号平均产量在850斤左右,今年种植巴麦13号共700亩,最高亩产1354斤,平均亩产1253斤,相比以前每亩地的收益,现在收入翻番都不止。”临河区新华农业专业合作社农户刘刚高兴地说。

今天,河套小麦已成为世界优质小麦的代名词,这一切都离不开闫文芝等科技工作者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为民情怀。

“让种质基石为粮食安全保驾护航”

种子是粮食生产的“芯片”,更是粮食安全的命脉所系。为把粮食安全的“钥匙”牢牢握在手中,从2003年闫文芝主持巴彦淖尔市农科所科研业务以来,通过建立健全单位科研管理制度,加快科研项目立项研发和成果转化,不断提升种质科研水平,进一步加快成果转化目前,先后组织实施7项重大项目,项目资金累计达1000多万元,建成内蒙古优质春小麦原种扩繁基地、农业部植物新品种DUS测试巴彦淖尔分中心、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大麦试验站等科研基地。

此外,积极申报和组织实施科技部农业成果转化资金项目3项,成功转化“巴优1号”等3个自育品种,推广“巴单25”等玉米品种,带动农民增产增收,获得自治区丰收奖。她及时总结科研成果,撰写发表科技论文28篇,主持起草完成农业标准《甘草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定指南》以及内蒙古地方标准《河套小麦品种选用及种子标准》。

今年,闫文芝还作为首席专家组织实施“内蒙古优势特色小麦育种联合攻关”,继续在解决制约内蒙古小麦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中的诸多瓶颈问题上集智攻关。

“将来还要进一步挖掘小麦单产潜力,在推动专家产量向农户产量转化、典型产量向大田产量转化等方面继续加力奋进,为内蒙古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品种和技术支持。”闫文芝说。

我们简单算一笔账,每亩小麦增产近100斤,按照每斤1.8元计算,每亩地就能平均增收180元。假若今年全市79.9万亩小麦都种植‘巴麦13号’,单纯品种创新就能贡献新增8000万斤的粮食。这些粮食则够一个16万人口的城市吃一年。中国种业十大功勋人物程相文曾说,“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个品种可以造福一个民族。”

目前,全市示范推广“巴麦13号”总计17.5万亩,平均亩增产49.61公斤,总计增产868.17万公斤,平均亩增收产值178.6元,总增收产值3125.5万元。计划2024年推广总面积达20万亩以上,3年之内达到全市推广总面积的50%,实现小麦品种的更新换代,整体提高河套地区小麦生产水平,为保障河套地区粮食安全做出重要贡献。

“‘巴麦13号’的科技成果转化,对助力巴彦淖尔市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河套小麦增产增收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实实在在贡献。闫文芝就是我们巴彦淖尔的‘袁隆平’。”巴彦淖尔市农牧局局长孙立新说。

2022年,巴彦淖尔农高区作为全国唯一以硬质小麦和肉羊为主导产业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获得国务院批复。新组建的硬质小麦技术创新中心将“巴麦13号”作为硬质小麦的主推品种,列入重点科技成果转化示范项目,河套小麦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全部评论

  • 最新资讯
  • 党建+基层治理 | 乌拉特后旗:上下联动齐发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 一图读懂 | 中共巴彦淖尔市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深化拓展市县乡村组“五抓五促”党建载体的实施意见
  • 新华社聚焦 | 内蒙古下大力气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难题
  • 【部门动态】“提内功、修政德、增本领”市直机关这场党务干部培训班“干货”满满
  • 《学习时报》刊发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署名文章: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
  • 党建+服务保障 | 临河区:打造基层劳动关系治理新模式
  • 党建+基层治理 | 临河区车站街道:“四个一”联调工作模式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 【部门动态】“学史铸魂 习儒立德”巴彦淖尔市直机关党务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在山东大学开班
×
×

扫一扫下载APP,体验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