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知识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四个共同
 作者: 2023/09/04 09:50 0收藏

来源:隆德统战 

图片

理论知识

“四个共同”




“四个共同”:我国辽阔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悠久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灿烂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伟大民族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图片

Part 1

会议背景


图片

新时代背景下,如何界定与系统性分析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成要素是什么?“中华民族”本身就是一种共同体,何以其后还要添加“共同体”一词?如何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之间的理论关系?在实践中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此,“四个共同”的提出具有一定的理论阐释和实践指导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共同”的阐发可以作为进一步理解和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础和向度。2014年9月,在第四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三个共同”,即“各民族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广袤疆域,共同创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灿烂的中华文化”。在2019年9月召开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他在“三个共同”基础上增加了“共同培育伟大精神”,形成了“四个共同”的完整论述,即我国辽阔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悠久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灿烂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伟大民族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就是要教育引导各族群众准确认识中华文明起源和历史脉络,准确认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准确认识中华文明取得的灿烂成就和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

图片



图片

Part 2

理论内涵


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交融汇聚、和合共生,逐渐形成和积累起了众多共性,从而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四个共同”提法深刻揭示了这一历史过程,提炼和总结了中华民族共同性的历史特征和表现,是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理论认识不断深化的具体体现,呈现出鲜明的当代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特质。

各民族共同开拓辽阔疆域

今日中国辽阔的疆域是由各族先民共同开拓的。从夏商周到元明清,随着统一国家的周期性重建与发展,西南地区、中南地区、北方和东北地区、西北地区与中原地区相互联通、渐次统合,生活在这些地区的各族先民为各地区的开发和相互联通做出了贡献,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空间基础,直至1949年确立今日中国的法定疆域。

历代中央王朝和少数民族政权,都对中国国家疆域构建做出了历史贡献。历代中央王朝都很重视边疆地区的开拓和管理,秦代在岭南地区设置郡县,唐宋时期的羁縻府州制度、元朝在西藏设置宣政院,明清时期在西南地区实施改土归流等等。其中,蒙古族建立的元、满族建立的清,对最终奠定中国版图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元朝构建出华夷混一的政治共同体,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空间认知。清朝达到了“空前的疆域”和“空前的统一”,奠定了现代中国的基础。此外,一定范围内实现局部统一的少数民族地方政权,对中国版图的巩固和开发也功不可没。历史上的中国不是“汉族政权”的中国,也不是“少数民族政权”的中国,各民族都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生存空间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历史贡献。

各民族共同书写悠久历史

现代历史基本上呈现为具体民族国家的历史,在我国就呈现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在幅员辽阔而又自成一体的中华大地上,形成了多族共存的历史现象;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各族通过战争、和亲、迁徙、设立机构等方式,历经几次大融合,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一体历史格局。近代以后,国家面临危难、民族面临危亡之际,各族人民经历了血与火的淬炼,共同体意识空前高涨和增强,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了从自在到自觉的转变。

多民族共享“共同历史”的关键是政治统一,这始终是中国历史的基本倾向、共同的社会理想和政治价值取向。秦朝统一六国后,发端于西周的“大一统”思想开始具有了边疆管理的新意,开启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新阶段,“大一统”思想也逐渐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特有的政治目标和价值追求。从秦汉到明清,中国古代政治舞台主角的民族属性几多变换,但无论哪个民族入主中原,都以统一天下为己任,都以中华文化的正统自居。1949年,多民族的中华民族取得了国家形式,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共同缔造了统一的社会主义多民族中国。

中国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因此,那种将“汉族”等同于“中国”,或者是将自己的民族外于中国的现象,都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

各民族共同创造灿烂文化

文化是民族的标志,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标志是各民族共创、共享的中华文化。起源于中华大地的各族因适应空间条件产生的文化多样性,随历史变迁而互鉴融通,共同创造了包罗万象、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促进了中华文化有机整体的形成。

先秦时期,逐渐形成夷夏交融格局,如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秦汉大一统,岭南、长城沿线、西域与中原既有差异,又呈现更高程度的文化大融合。魏晋南北朝,胡人进入中原、建立政权,胡汉杂居、文化混融,典型的如北魏孝文帝的文化改革。隋唐时期,政治开明,胡汉文化相互渗透、不断融合。宋辽金元时期,虽战乱频仍,但也客观上成为促进民族文化融合的催化剂。明清时期,各族文化大融合推进到新的阶段。

纵而观之,中华文化自始就具有复数性质,各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对中华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如果取一去多,仅以一种文化特质定义何谓中华文化,都不免削足适履。把汉文化等同于中华文化、把本民族文化区别于甚至外于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缺乏认同,都是不对的。

各民族共同培育伟大精神

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各族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共同塑造的一种精神力量,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凝聚中华民族的核心和灵魂。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炼和阐发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即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

在历史长河中,农耕文明、草原文明、海洋文明这些多样性、差异性与极具包容性的文化相互融通,发展和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特质和禀赋,共同熔铸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文成公主进藏谱写了民族团结的动人篇章;蒙古族土尔扈特部东归既是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又是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彰显;满族在历史上形成了包括奋斗精神、创新精神、爱国主义主义精神和包容精神在内的满族精神,为中华民族精神形成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这样的历史佳话比比皆是,都是各族人民共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民族精神是各族人民共同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已深深融进了各族人民的灵魂,成为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

综上, “四个共同”提法从时间和空间维度精辟概括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提炼和总结了中华民族共同体之多维共同性的历史表现。这些共性,以其深层的同质性使中华民族表现出共性特征,这些同质性因素所折射出的是各民族间的共生、共存,以及这些因素在本质上相同、相通的状态。中华民族共同性或同质性的表现就是各民族在开拓辽阔疆域、书写悠久历史、创造灿烂文化、培育伟大精神等要素内容上具有的重叠性、整体性和共同性

图片



图片

Part 3

指导性意义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提出了“四个共同”:各民族共同开拓辽阔疆域、共同书写悠久历史、共同创造灿烂文化、共同培育伟大精神;并明确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各项工作。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立在“四个共同”的历史根基之上,各族人民共同的价值取向来源于相濡以沫的共同经历和共同记忆,这种共同经历和共同记忆共同合成中华民族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强大凝聚力。“四个共同”属于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带有特殊的中国情感,是进一步加强各族人民大团结的新时代表述,有利于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更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体地位。

“四个共同”的历史传统和思维定式为中华民族实体化提供了强大的凝聚力;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把“四个共同”作为树立共同体理念的主要历史依据和情感来源,团结凝聚,共同奋斗,维护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和各民族的根本利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开创民族工作新局面,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历史方位,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中实施改革发展举措,全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共同”和“四个与共”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原创性论断,这一论断明确了什么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丰富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表述,创新提升了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个基本国情的价值意义,指引我们全面、准确、完整地理解和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民族工作主线。




















  • 最新资讯
  • 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
  • 贯彻工作主线要切实树牢主人翁意识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习近平强调这四个“必然要求”
  • 推广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黄河“几字弯”上的团结之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纪实
  • 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 【学思践悟守初心】以实干担当扛起改革重任——自治区民委党员干部热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 王延中:为促进中华民族大团结发挥好法治力量
×
×

扫一扫下载APP,体验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