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黄大地说丰年
 作者: 2022/11/04 04:55 0收藏

玉黄大地说丰年

——巴彦淖尔市玉米新品种推广及深加工成果转化见闻


河套的每一个秋天,都是沉甸甸的、五彩缤纷的,但今年的秋景似乎与往年有所变化。那就是,多了一片又一片的金黄色的玉米。

根据巴彦淖尔市农牧业部门的信息,2022年玉米种植面积实打实种植580万亩,占到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一半之多,前所未有。据科技、农业部门组织的测产结果显示,今年全市粮食作物丰收已成定局,玉米成为主力。年初巴彦淖尔市实施“玉米新品种推广及深加工成果转化示范”重点项目,恰逢其时。

图片

“五个创新”做引擎

玉米是河套农区的老作物,种植历史已有100多年,如何让老作物再生潜力,一直以来,巴彦淖尔市科技人员也在进行着坚持不懈的探索。2022年,河套灌区推出玉米“五新”技术集成与示范的新模式,“五新”即品种创新、模式创新、物资创新、机械创新、机制创新。

品种创新:随着畜牧业快速发展,玉米需求急剧增长,玉米高产成为首要任务,选育与应用耐密高产广适品种是玉米增产的关键,但目前存在玉米单产水平低、耐密抗逆性差、适应性窄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巴彦淖尔市现代农牧事业发展中心选用新品种进行对比示范,筛选品种粗蛋白10.28%,粗脂肪3.23%,粗淀粉74.4%,赖氨酸0.27%,抗旱抗涝、发苗快、抗倒伏,为高蛋白、高淀粉、密植高产玉米新品种,可配套各项高产密植技术。

技术创新:集成玉米品字形定位二次包衣增密高产栽培技术、玉米“一穴双株”间作大豆绿色增效栽培技术。玉米品字形定位二次包衣增密高产栽培技术品字形播种方式增加种植密度的同时很好的解决了通风透光等问题,此外该技术还有二次包衣的特点,可以使玉米幼苗能够均匀生长,避免出现大苗欺小苗的现象;玉米“一穴双株”间作大豆绿色增效栽培技术,可解决玉米大豆供需缺口巨大、争地矛盾突出、高产出与可持续难统一的问题,实现玉米不减产、多收一茬豆,增产增效,绿色可持续发展。

机械创新:应用玉米免耕精量播种机导航定位技术播种作业效率高、垄正行直,深浅一致,全面提升机械化、智能化、产业化水平,逐步提高了智能机械作业的精准度和覆盖率,土地利用率提高了8%。

物资创新:应用液体膜,具有“固土培根,涵养水分,自然降解,安全环保”的优势,可实现全寿命、低成本、安全环保的水土流失治理与生态修复,已经在若干重大工程和矿山等的生态修复中进行了成功应用,应用在农业可增温保墒、改良土壤,使用方便、省时省工,自然降解、实现四控。

机制创新:创新服务模式,实现规模化种植,降低成本。内蒙古玉慧浓农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流转土地、内蒙古森泰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提供全程社会化服务、内蒙古科河饲料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深加工,形成一个农业服务团队,最后形成“四端四联一平台”农业产业发展新模式的构想,以农业技术推广系统为纽带,整合生产端、农资农机端、技术端和市场端的资源,搭建综合性服务平台,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全市农业走上品种优良、农资高效、技术先进、产品优质、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社会化服务、品牌化运营的良性发展之路,最终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农业高质量发展,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看禾选种”好平台

种子是农业生产的“芯片”,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必须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集中力量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控风险,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

巴彦淖尔市按照“引品种,建基地,促推广”的思路,分别在杭锦后旗、乌拉特中旗、磴口县、五原县建设4个玉米“看禾选种”平台,市级农业科技园区为依托,共集中展示适宜当地种植、大面积推广、当地企业自主选育的审定、登记的玉米品种87个,展示面积150亩,让优良农作物品种“同台竞技”,把各品种优良性状集中在田间展示,让农民直接到现场去看,让企业现场去比,让专家去现场评。观摩活动过程中通过发放宣传资料、邀请专家现场讲解品种特性及关键栽培技术,让农牧民朋友选购农作物优良品种时可以“看禾、比禾、再选种”,给农牧民朋友最真实的感受。

成果转化与经济社会效益

巴彦淖尔市实施的“玉米新品种推广及深加工成果转化示范”项目集成应用了内蒙、吉林、宁夏、甘肃等多省认定品种、品字形玉米种植模式、液体降解地膜等多项技术,引进指夹式玉米精量播种机和铺膜播种机专利产品等新机械。在科河种业建设了“农作物生物育种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与中国农大合作建设了玉米科技小院,培育玉米产业高新技术企业5家,形成了多层次、高水平的科技成果研发转化平台。

通过新技术的转化应用,大大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和种植效益。比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玉米不减产,达到900公斤,与当地单种玉米平均产量相当,按照每公斤2.6元计算,亩收入达到2340元;大豆亩产100公斤以上,按照每公斤5.6元计算,亩收入达到560元。亩总收入达到2900元,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补贴580元,实际亩收入3480元,扣除土地流转费700元、亩成本1037元(包含液体降解膜),亩纯收入1743元。项目区6500亩,总收入2262万元,总纯收入1132.95万元。

图片

通过新技术的转化应用。不仅能有效提高玉米的种植效益,保障粮食种植面积和粮食安全产量,还充分减少常规地膜污染,有效提高耕地地力效力,增加土壤肥力,防治水土流失,改善土壤微环境,优化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为一体,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探索了一条新路。

图片

秋风掠过丰收的田野,金黄的玉米棒子、金黄的大豆,浸润着科技人员的汗水,诉说着农民对丰收的期颐。行走在河套乡村,一股玉米甜香沁入心脾。玉黄大地不仅是农牧民增收的宝藏,更是金秋河套的靓丽风景。





  • 最新资讯
  • 7个玉米新品种拟通过国审 种业振兴科技“突围”取得新成绩
  • 听说内蒙古有了“研”值担当?来瞅瞅!
  • 我市争取到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950万元
  • 科技赋能 助力市级科技园区高质量发展
  • 向着科技强国加速迈进——新中国成立75周年科技事业发展综述
  • 科技创新引领 产业向新向优
  • “蒙科聚”邂逅浦江论坛:谱写外联内聚大文章 绘制创新发展新画卷
  • 市科技局积极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科普讲解大赛
×
×

扫一扫下载APP,体验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