犊牛初乳品质的把控及其规范饲喂
 作者: 2021/12/01 04:35 0收藏


犊牛出生后获得被动免疫成功的关键就是及时完成合格优质初乳的饲喂(或灌服),初乳是新生犊牛出生后获得母体抗原的直接途径。一方面因为初乳中富含大量的大分子免疫蛋白,犊牛饲喂后能获得极高的母体抗原,另一方面为激活肠道常驻益生菌的定植创造了契机;另外初乳中富含大量的镁盐成分,有利于胎便的顺利排出。所以说合格优质的初乳对犊牛的健康生长很关键。
       要把控初乳的品质首先就得了解什么样的初乳才能定性为真正的初乳?针对初乳的定义目前在业界有多种说法,根据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研究数据(见下表)定义奶牛产后第一次挤的奶才能叫真正意义上的初乳。

既然奶牛产后第一次挤的牛奶品质最优,那怎样才能对犊牛初乳的品质有一个很好的把控呢?
       要保障初乳的品质还得从源头上抓起。那么有人就要问,决定初乳品质的源头在哪里,具体节点在哪儿?从表象上看初乳品质把控的源头就在奶牛产后第一次牛奶的收集环节,而且全国不同区域的牧场都在用折光仪检测初乳的“抗体”(其实也就是测初乳中蛋白的含量),然而折光仪并不具备测定初乳中药残和细菌指数的功能。要真正把握初乳的品质就得从奶牛干奶前着手把控。现在全国大多数牧场在奶牛干奶前都做CMT检测,而且对检测数据收集存档。比较遗憾的是:牧场都没有把CMT检测有问题的数据拉入初乳品质把控的流程中来。
       根据对全国单体社会牧场的数据调研结果显示:在干奶前CMT检测++以上的奶牛乳区(或阳性两个乳区以上);在整个泌乳期有过临床乳房炎发生两次以上(包括治愈后复发过)的奶牛个体;还有在泌乳末期有过临床乳房炎发生的奶牛个体。虽然对以上问题的奶牛个体,干奶时都用了干奶针,但在为期两个月的干奶后,通过对干奶前原病区初乳或四个乳区混合初乳的检测70%以上的个体不同程度的有抗生素(干奶抗生素)残留或耐药菌株超标的现象。

为保障初乳品质的健康,针对在干奶前或泌乳期有以上三种情况的奶牛个体产后初乳最好直接弃掉,不得收集饲喂犊牛,即使折光仪检测合格也要弃掉,否则就会加大犊牛致病的风险(这也是当下部分牧场用折光仪检测合格的初乳饲喂犊牛后依然会有腹泻发生的根本原因。)
      下面谈一谈初乳的规范饲喂——初乳的饲喂必须做到五定——定时、定温、定量、定质、定人。

定时:初乳灌服必须在犊牛出生1个小时内完成!因为犊牛出生后1个小时内肠道内壁的天然孔开张程度处于最大化状态,有利于初乳中大分子的母体抗原蛋白的吸收。一旦过了1个小时、随着犊牛出生后有氧交换越过平缓期,肠道就会开始有节律的蠕动,一方面原来肠道内壁的天然孔会变小、不利于大分子的母体抗原蛋白通过,另一方面由于初乳进入肠道延迟,导致胎便在肠道中滞留而重新吸收。最终加大了犊牛发病的风险。定温:初乳的入口温度为38.6℃~39℃之间。只有初乳的入口温度和犊牛的肠道温度越接近,才不会因为温度高低差异引起应激后造成开张的肠道天然孔的缩小或关闭。定量:初乳灌服的量占犊牛出生体重的8%~10%,体重小走下限、体重大走上限。定质:也就是前面讲的初乳品质的把控,在这里不再赘述。当然还有初乳的巴杀问题,在另一篇刊登于《荷斯坦》杂志2021年第10期的文章中有专题详述。定人:所谓定人就是确定技术熟练、有责任心、执行力强的专职人员来做初乳的灌服工作。
       初乳是犊牛出生后免疫力获得提升的第一保障,正确规范的做好犊牛初乳的饲喂工作对犊牛的健康成长意义重大,希望以上内容给广大犊牛养殖技术人员有所帮助。

来源: 巴彦淖尔市畜牧业服务中心作者: 王春





  • 最新资讯
  • 羊疫病发生主要原因分析
  • 苜蓿收获技术要点
  • 肉羊输精技术
  • 燕麦的田间管理和收获贮藏 燕麦的田间管理和收获贮藏
  • 秋季牛羊管理之寄生虫病的防治
  • 轻度盐碱地炭基微生物玉米抗盐促生与化肥减量增效技术
  • 马铃薯收获贮藏注意事项
  • 辣椒病虫害防治第五期
×
×

扫一扫下载APP,体验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