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疗卫生
  • 关于这些补碘的谣言别再信了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合成甲状腺激素必不可少的重要原料,在维持机体健康的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儿童“大脖子”一定是缺碘?碘缺乏危害消除后不需要继续吃碘盐?碘盐会导致甲状腺癌?您是否也听过甚至相信过这些不实传闻?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些事情的真相吧! 作者: 2019/05/16 09:15
  • 血液粘稠≠高血脂,出现4大信号一定要注意!这份"稀释剂"快收好… 人体每一个细胞的生存都离不开血液,流动的血液将营养物质运送到全身各处,维持着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如果血液变得粘稠,血流减慢,机体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可能引起头痛、健忘、失眠等症状,甚至诱发心梗、脑梗等致命性疾病。  血液粘稠究竟是什么?它是怎样发生的?如何避免血液粘稠?1血液粘稠≠高血脂  很多人都听说过血液粘稠,但未必知道血液粘稠究竟是什么,甚至有不少人认为血液粘稠就是血脂高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血液粘稠  血液粘稠是一个血液流变学的概念,它指的是血液中有形成分增加,血流阻力变大,从而导致血液流速减慢。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其中血浆包括血浆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脂蛋白等各种营养成分,以及无机盐、氧、激素、酶、抗体和细胞代谢产物等;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这些组成部分与血液的粘稠程度息息相关,当血细胞异常,如:红细胞或血小板增多;或者血浆异常,如:血浆蛋白增多、血糖高、血脂高等,都可能造成血液粘稠。  此外,血管出现问题,比如血管直径、内膜光滑度等发生异常,也可导致血液粘稠。血液粘稠≠高血脂  血脂是存在于血浆中的中性脂肪,包括甘油三酯、胆固醇等。而高血脂是指血液中甘油三酯、胆固醇等含量有所升高,它确实可以导致血液粘稠。但很明显,这属于血浆性因素的一种。  简单来说就是:血液粘稠可能是高血脂导致的,但高血脂只是血液粘稠的一个可能因素。24种症状可能是血液粘稠的表现  血液粘稠,流速减慢,一方面会造成机体组织获得的氧气、营养物质等相对减少,容易出现头晕、困倦、记忆力减退、心慌等症状;  另一方面,血液粘稠会伤害血管,使脂类物质更易沉积在血管壁上,引起或加重动脉硬化、管腔狭窄、供血不足等症,严重时甚至可能形成血栓、心肌缺血、卒中等疾病。  生活中,一些细微的症状可能是血液粘稠的表现,但很多人可能都没在意。1晨起头晕,晚上清醒  血液粘稠度高的人,早上起床后常会伴有脑袋晕转、全身乏力的症状,直到吃完早饭,才有清醒的感觉。而到了晚上,精神状态却很兴奋。2午饭后特别困  正常人午饭后也会有困倦感,不过一般可以忍耐;而血液粘稠度高的人,午饭后困意比较强,如果不休息一段时间,可能会全身不适,整个下午都无精打采。这很可能是由于血液过于黏稠,大脑供血不足导致的。蹲着干活易呼吸不畅  蹲着干活感觉胸闷、呼吸不畅,也是血液粘稠的信号之一。这是因为血液黏稠度偏高,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继而肺部、脑部等脏器出现供血不足,造成呼吸困难、憋气。4阵发性视力模糊  由于血液粘稠度太高,会导致血流不畅,营养物质无法及时供给视神经,就可能造成视网膜及视神经短暂性缺血缺氧,出现阵发性视力模糊。3生活中的这些因素是血液粘稠的“帮凶”  血液粘稠与血浆、血细胞、血管等发生异常有关,而这些异常的发生,又与不良的生活习惯脱不了干系。1吸烟喝酒  吸烟对健康的危害绝对不仅仅是伤肺这么简单,其中的一氧化碳会与红细胞中运输氧气的血红蛋白结合,降低机体含氧量;还会破坏血管内皮功能,增加血小板聚集,导致血液粘稠。  酒精会导致血管异常收缩,使血液流动速度减慢,引发血液粘稠。2高脂高糖食物  长期大量摄入高脂食物,如果机体不能及时完全代谢,就会导致血液中甘油三酯、胆固醇等脂类物质含量升高。不仅能引发高血脂,还可能形成小米粥样的障碍物,也就是动脉硬化,从而进一步导致血液粘稠。  高糖食物中的大量糖分进入身体后,如果不能完全被消耗,就会导致血液中糖分过高,引起高血糖;多余的糖分也可转化成脂肪堆积,使人变胖,甚至引起高血脂,造成血液粘稠。水分不足  血液中约80%都是水,如果大量出汗后水分摄入不足,就会导致身体缺水,从而容易造成血液粘稠。就像煮粥时,水加少了,流动性变差了一样。4运动过少  运动过少容易造成体内糖分等不能及时被消耗,易变成脂肪囤积在体内;同时,运动过少会使机体代谢减慢,体内的废物不能及时被排除体外,也容易导致血液粘稠。  除此之外,睡眠不足、劳累过度、压力过大等会引发暂时性的血流不畅;内分泌失调、体内激素紊乱也易造成血管老化和血液粘稠。4用好血液“稀释剂”辅助降低血稠风险  通常对健康人来说,偶尔出现血液粘稠不用过分紧张,因为人体具有较强的调节能力,可自主维持血液内环境平衡,一般不需要特别治疗。  但对于中老年人,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而言,如果伴有血液粘稠,还是及时就医干预比较好,以免形成血栓,引发严重后果。平时也可用饮食进行辅助调节,降低血液粘稠风险。1适当多喝水  适当多喝水,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血液中水分含量,稀释血液,降低粘稠度。20℃左右的凉白开效果比较好,白天可以每隔1~2小时,喝上200ml左右,运动期间或是出汗量大时,可适当增加饮水量。  此外,睡前100ml水、起夜时100ml水、起床后200ml水有“救命三杯水”之称,也有助于降低血液粘稠度,帮助预防心梗等危险疾病。2常吃纳豆激酶  纳豆中的纳豆激酶可分解胆固醇、调节血脂;纳豆菌中的弹性蛋白酶可以吞噬葡萄糖和粘物质,有利于控制血糖。因此,常吃纳豆,可辅助维持血脂、血糖平稳,降低血液粘稠度。补充“磷脂”  磷脂可加快人体内脂质的新陈代谢,改善血管环境,辅助降低血液粘稠度。大豆、鸡蛋、瘦猪肉、动物肝脏、芝麻等,都是富含磷脂的食物,可以添加到日常饮食中去。4吃点“EPA”  EPA是一种多不饱和脂肪酸,它能溶解饱和脂肪酸,有效清除血小板的聚集,帮助降低血液粘稠度。坚果、橄榄油、深海冷水鱼(如:金枪鱼、三文鱼)中都含有较多的EPA,平时可适当多吃,但深海鱼生吃比较好,其有效成分不易被破坏。 作者: 2019/05/05 10:19
  • 久坐对身体的危害究竟有多大? 本文专家:杨超,医学博士,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主治医师  本文审稿:陈海旭博士,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副研究员  前几天,“久坐易早死”登上微博热搜,辟谣神经太过敏感,以至于一开始还以为又是哪个家族群酝酿出来的谣言,但其实  是真的  是真的  是真的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每日坐6小时或以上将增加患病机会,且早死风险增加25%。久坐,已经导致英国每年7万人死亡。  对每一个上班族来说,坐6小时简直轻轻松松就能达到,不信我们算一笔账——  假设一个人工作时间是8小时,吃饭休息上厕所2小时足够了,剩下的6小时就是坐着了。更何况累一天下班回到家,有坐着追剧的,有奋战在升级打怪前线的,更惨的是,有继续熬夜加班的!  很多网友直呼说的简直就是自己,“活着就是奇迹”,难道我们一直都在“慢性自杀”?!    图丨微博留言  事实上,久坐早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十大致死致病的杀手之一。美国糖尿病协会更是推荐坐的时间不要超过90分钟。  可怕的是,各行各业久坐可以说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  一天下来,腰疼、肩膀疼其实都是身体抗议的信号。来看看久坐对身体的危害究竟有多大?  久坐真的会增加早死风险吗?  答案是:真的!  英国《每日邮报》3月25日报道了一项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做的最新研究。    图丨英国每日邮报报道  研究显示,久坐会使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88%,心脏病风险增加14%,肺癌风险增加27%,肠癌风险增加30%,子宫癌风险增加28%。    图丨研究截图  而如果避免久坐,很多疾病一定程度上都能被预防!  无独有偶,早在2013年,英国莱斯特大学研究团队就发现,久坐的人患病风险是不久坐的人的2倍。  而且即使是进行中等或剧烈运动且达到推荐标准的人,如果久坐,也会有损健康。  久坐还有哪些危害?  综合目前的研究发现,久坐更容易引发各类严重疾病,比如——  1、易引发颈椎病:久坐、长时间保持固定的一个姿势、坐的姿势不良也有可能会导致脊椎病之类的疾病。  2、导致心脏机能减退: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每天坐10小时或以上的女性比坐5小时或更少的女性患心脏病的风险大得多。  3、引发消化系统疾病:长时间坐着,我们身体的新陈代谢会变慢,容易导致肠道蠕动变得缓慢,从而导致便秘和腹胀等。    图丨网络  4、增加糖尿病的风险:研究发现,相比于每天坐不到6小时的人来说,坐得时间更长的人患上糖尿病可能会翻倍。  5、导致下肢静脉血栓:长期久坐容易导致下肢的血液循环不畅,部分高危人群(如长期吸烟者)在久坐后容易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可出现走路疼痛、跛行,严重者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危及生命。    图丨网络  6、增加患癌风险:2015年首届“积极工作峰会”上公布的研究结果表明,久坐会增加罹患各种癌症风险,肺癌发病率增加54%,子宫癌增加66%,结肠癌发病率增加30%。如果消除久坐行为,结肠癌、子宫内膜癌、肺癌等疾病都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预防。    说这么多,但久坐还是很难避免。其实日常工作生活中还是有应对方法的。  如何降低危害?  1、坐一小时就腾出两分钟时间活动一下,散步或简单站立除了缓解背部疼痛,对提高工作效率也有积极作用哦。  2、注意坐姿挺拔,不要跷二郎腿,更不要“葛优瘫”。  3、日常加强预防锻炼,可以采用小燕飞、平板支撑等姿势来加强腰背部锻炼。  如果已经出现腰部疼痛,就千万别再盲目锻炼,使用具有支撑作用的靠垫帮助腰部分担一些压力。当疼痛过于明显时,就表示应该就医了。  当你看到这篇文章时,  是不是该站起来活动活动筋骨了呢? 作者: 2019/04/15 10:23
  • 如何预防颈椎病?北京医院骨科医生建议这样做 如何预防颈椎病?  唐代名医孙思邈在《皇帝内经》的“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基础之上提出:“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这句话的意思是:高明的医生能够在疾病未发之时及早发现端儿进行干预,防微杜渐;中等层次的医生在疾病发展呈现一定症候的时候,辩证(和或)症论治,将疾病及时的控制治愈;低层次的医生往往在疾病出现一系列征候或不适症候的时候,才发现疾病的端儿,针药并施针对疾病进行扑救式治疗。  关于颈椎病和颈椎病手术的相关问题,其实,颈椎病如果已经到了需要手术的程度,就已经是疾病的后期了,这个时候,颈椎里面已经发生了严重的退行性病变,导致颈椎形态和结构上的变化,进而压迫刺激脊髓、神经、血管和交感神经节等组织,引起了复杂而又广泛地症状。结构上的改变,与器官组织功能性紊乱不同,多数需要外力的强烈干预才能够解决问题,就是手术治疗。  比如在颈椎病中,需要从颈椎前路避开所有重要的组织,显露椎体,并经过椎间盘间隙或是切除椎体将脊髓前方的压迫物质去除,还要植骨融合钛板固定重建脊柱的稳定性,恢复脊柱的连续性。无论是多么高明的外科医生在这个治疗过程中,都是在做着“下工治已病”的无奈的补救性治疗。  我不敢说自己是“上工”,但是今天我要做下“上工”的工作。把颈椎病的治疗工作,先前推移,就是如何预防颈椎病。  完全预防颈椎病,是不可能的。原因很多,我强调两点:  1、颈椎病实际上是脊柱的老化过程之一部分,有些人因为先天体质的原因脊柱老化的速度大于平均水平,现代医学发现这是基因水平的事情,目前还无法干预,我们得承认这一点。  即使是脊柱的正常退变,开始的时间也让人大吃一惊—人类的脊柱在4岁时就已经开始了退变的过程。  脊柱退变开始于脊柱椎体之间的椎间盘,椎间盘由内部的髓核组织和外部的支持结构纤维环组成,髓核的重要成分是蛋白聚糖,含水量高达90%,具有很好的粘弹性和初始形状恢复能力。随着成长和老化,髓核含水量慢慢降到70%,个别严重的间盘就会更少。椎间盘的高度就会丢失,好像是气压不足的轮胎失去了正常的支持能力,髓核也逐渐失去弹性,椎体间开始不稳定。  这个时候,脊柱旁边的肌肉可以提高张力,代偿性恢复脊柱的稳定。当人体继续老化,肌肉无法代偿脊柱的稳定时,脊柱的异常应力就会影响到韧带、钩椎关节和已经退变的椎间盘,导致韧带增生肥厚、关节骨赘生成形态改变和间盘膨出突出。  影响颈椎退变的因素中,还有低头多的职业、颈椎外伤等因素。可以说是防不胜防啊!  2、现代社会因为电脑、手机等各种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儿童也渐渐开始了这种长期不动性低头,这种影响是早期的深入的。低头时,椎体之间的间盘组织承受的压力是正常时的几倍十几倍,必然加速间盘的退变。低头时,脊柱后方的肌肉,长期处于拉伸性的高张力状态,容易劳损,失去恢复脊柱稳定的代偿能力。  听到这儿,大家也不要失去预防颈椎病信心。虽然患者先天体质等基因方面的原因是无法改变的,但是我们可以改变颈部的肌肉啊!  按照颈椎病的发病机理,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措施,达到一定的预防目的。在多年的脊柱外科工作中,我总结了几点:  1、少低头  说来简单,可是对于天天面对电脑的IT人士、长期伏案工作的编辑和会计、电子产品的低头族来讲,少低头是比较困难的。  建议是,如果不能减少低头的总时间,就把长时间低头,变成间断性低头。也就是说,低头一段时间后,就要抬头,适当活动一下颈椎,放松已经紧张地肌肉。低头半个小时,放松一分钟,我想还是不难做到的。  2、颈部保暖  冬天围上围巾、穿高领衣服等可以保暖,一般不难做到。夏天空调凉衣服少的时候更加关键,可以选用轻薄的纱巾适当做颈部保暖。因为寒冷会减少肌肉的血供,容易造成肌肉的早期劳损。如果颈部已经受凉,就应该尽快热敷理疗等方法恢复肌肉血供。网上不是有人说,可以用吹头发的电吹风加热颈部吗,这在没有其他措施的情况下也是个选择。  3、适当活动颈椎  在这里,我没有说颈椎操,是因为我觉得系统性的颈椎操,说得太复杂,操作性不强,依从性不好,反而起不到作用。  推荐简单易行的“十”字法:由仰头位到低头位好像写了一个“竖”,由向左看慢慢变成向右看好像写了一个“横”,横竖交叉为“十”字,动作要领是幅度可以偏大但速度一定要慢,如果能配合呼吸效果更好。  4、加强颈部肌肉力量  其中最重要的是后伸颈椎肌肉的力量,具体方法是:坐立或站立位,双手交叉放在头顶偏后的位置,发力时使头有向前低的趋势,同时头向后仰对抗双手,在头和双手对抗时,颈部后方肌肉得到锻炼。  具体对抗次数,个人量力而行,以感到颈部稍微疲劳即可。  还要强调一点,预防颈椎病是指在还没有颈椎病的情况采取措施才叫预防,所以请大家,现在就开始采取措施吧,毕竟我们只有一个颈椎,它又是如此的重要。 作者: 2019/04/15 09:48
  • 全国最好的医院有哪些?权威榜单出炉,还不快收藏     11月17日,来自全国各地名院的院士、院长、医院管理者们云集上海。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了一年一度的复旦版《2017年度中国医院排行榜》和《2017年度中国医院专科声誉和综合排行榜》。2017年度医院排行榜 (综合)2017年度医院排行榜 (专科)(来源;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号) 作者: 2018/11/20 11:10
  • 消炎药!医生说了多次,好多人还不知道怎么用 提到“消炎药”,你想到的是什么?阿莫西林、头孢、氧氟沙星?消炎药 ≠ 抗生素!  消炎药不是大多数人认为的:阿莫西林,头孢,阿奇霉素,红霉素,沙星类药物,这些都是抗生素。什么是消炎药?  消炎药=止痛药=退烧药=消肿药  布洛芬、扶他林(外用)、阿司匹林、芬必得、弗洛比芬、酮基布洛芬,这些都是:NSAID 消炎药!  NSAID 消炎药,也就是非固醇类抗炎药物。  关于我们对消炎药的误会,医生也表示很无奈……“消炎药”,国人和老外反着用!  北京和睦家医院全科医生 郭坦坦 在其微博 @意大利华裔医生在北京和睦家医院 上分享了自己在欧洲和中国见到的用药情况:  在欧洲,他们只要有疼痛,一定不忍着,马上会使用布洛芬,阿司匹林,coxib,氟比洛芬等NSAID消炎止痛药物。这些药物不会上瘾,而且给你一个良好的,无痛的生活。  而国内,很多人疼就忍着,怕上瘾,怕耐药。在欧洲,最最得到控制的,欧洲人最小心翼翼吃的就是:阿莫西林,头孢,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 等等抗菌素,他们是不到万不得已,不沾这些药的。  而在国内,这些抗菌素被称为:“消炎药”,很多人拿过来就是为了“消消炎”,不按剂量,不按疗程:瞎吃,滥用。  罗马机场,每年能够截获中国入境者带来的阿莫西林超过2吨以上,罗马机场的一个医生同事曾经给我打过电话,问我:“在中国,阿莫西林难道像糖块一样好买到吗?”,我无言以对,回答说:“无可奉告”。  抗生素对付的是细菌,不是炎症,滥用只会害到自己。  很多人把抗生素当成“万能药”,认为不管是头痛脑热,还是咽痛流涕,只要身体有“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都可以用抗生素来消炎治病。但其实,它并不是消炎药。  反而消炎方面,布洛芬等抗炎药物才是“正宗”的药物。关于布洛芬,这7点你该知道▍1. 布洛芬只是消除红热肿痛,不治病!  布洛芬是消炎药,可以消除:"红肿热痛"这些症状,记住,"红肿热痛"是症状,不是疾病,因此,布洛芬治标不治本。▍2. 布洛芬不杀菌!  布洛芬是消炎药,但是布洛芬不杀细菌,不是所有炎症都是由细菌引起,但细菌一定可以引起炎症!  阿莫西林,头孢,阿奇霉素,沙星类,这些都是抗菌素,不可以直接消炎。  只有布洛芬,阿司匹林等药物可以直接阻断炎症! ▍3. 这些情况都可以吃布洛芬!  发烧、痛经、痛风、头疼、关节疼、牙疼……这些情况布洛芬都可以缓解。  发烧,可以用布洛芬。不发烧也可以用布洛芬,但是,你要清楚,为什么用布洛芬:  ① 不发烧,是为了止疼消炎;  ② 低烧用布洛芬是为了解除低烧时的肌肉骨骼酸痛;  ③ 高烧用布洛芬是为了退烧。  布洛芬过敏,或者有胃溃疡,消化道溃疡的患者,可以使用“对乙酰氨基酚”代替 退烧,镇痛。   布洛芬可以随时有症状,随时吃;没有症状,就不吃。  但是抗菌素不可以这样吃,抗菌素需要去吃疗程,一个疗程6-7天,必须吃够!除了阿奇霉素可以吃3-5天,其它抗菌素的治疗大多都是6-7天甚至更长!抗菌素绝对不可以今天吃完,明天感觉好,就不吃了,明天就算你痊愈了,也必须吃完疗程!▍4. 布洛芬是成人吃的,儿童用美林  布洛芬是成人吃的,儿童的布洛芬商品名叫做美林。  儿童不可以吃成人的布洛芬药片或者胶囊,而成人在紧急情况下可以服用儿童的美林,只不过需要服用很多药水。  布洛芬成人剂量是:400或600毫克每次,每天可以吃的最高剂量是2400毫克,也就是说布洛芬600毫克每次,可以最多服用4次,基本上是间隔6-8小时服用一次。具体根据的炎症情况来选择。▍5. 布洛芬没有成瘾性!  布洛芬没有成瘾性,成瘾的止痛药是:吗啡类的!  布洛芬,阿司匹林,芬必得,扶他林,都是消炎药,都是止疼药,都不会上瘾! ▍6. 缓释片不可以加量吃!  芬必得是商品名,它的化学名也是布洛芬,是一种缓释片。也就是说,缓慢释放在身体里,每片300毫克,缓慢释放。  但这种缓释药物不可以为了凑够600毫克每次吃2片,只能每次吃1片,一天最多2次。▍7. 布洛芬建议饭后服用!  布洛芬最主要的副作用:胃刺激。所以建议饭后服用!  布洛芬长期服用在老年人可以引起肾脏问题,因此要多喝水,尽量不要长期服用,尤其是在老年人。最后提醒您:药是用来治病的,无论消炎药、还是抗菌药,是药三分毒,用药一定要看药品说明书,遵循医嘱,合理用药,才能避免毒副作用。 作者: 2018/10/22 20:23
  • 尿蛋白超标就是患有肾病?或因情绪激动、过度劳动 尿常规是一项基础常规检查,在临床上有很重要的意义。在尿常规检查的诸多项目中,尿蛋白检查又是最为人们熟知的项目之一,因为尿蛋白是衡量肾脏是否健康的关键指标。有些人在拿到体检报告时,发现自己尿蛋白超标,于是忧心忡忡,担心自己患有肾病。那么,尿蛋白超标一定意味着患有肾病吗?点击下载本组图片5月1日,南华大学附二医院肾移植科李建军教授(左2)领衔主刀一台肾移植手术。(曹正平/人民图片)(声明:凡带有“人民图片”字样图片,系版权图片,受法律保护,使用(含转载)需付费,欢迎致电购买:010-65363647或021-63519288。)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尿蛋白和尿蛋白超标是什么意思。据华龙网报道,尿蛋白是尿液通过酸化、加热后混浊而检出的蛋白质。正常人每天在尿液中排出的蛋白质一般为40~80毫克,上限为150毫克。由于量少,常规化验检测为阴性,如果超过150毫克/日,即属于尿蛋白异常,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尿蛋白超标了”。尿蛋白超标是否意味着患上了肾病呢?浙江大学国际医院副院长、肾脏病中心主任寿张飞在接受《杭州日报》采访时指出,不少人对慢性肾病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尿液中检出的尿蛋白升高就意味着患上了肾病。事实上,尿蛋白超标并不都是因为患有肾病,如果未经确诊就盲目吃药,反而会对肝肾功能造成损伤。人民网河南频道指出,除了患有肾病之外,很多因素也会导致尿蛋白升高,比如情绪激动或过度劳动会使肾小球对白蛋白与血浆蛋白的滤过增多,从而使尿蛋白升高,产生“蛋白尿”,但是当身体恢复正常后,蛋白尿就会消失,因此不必过于紧张。总之,《健康报》提醒大家,如果出现蛋白尿、泡沫尿等异常情况,或在体检时发现尿蛋白升高,就需要加强警惕,但也不要过度紧张,而应该及时就诊,或进行进一步检查,切忌胡乱用药。同时,不要把某一次检测结果作为最终判定,因为影响尿蛋白的因素太多,一般以3~6个月内的2~3次检测结果作为基础。本文由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荣建红进行科学性把关。 作者: 2018/09/27 09:15
  • 小心!这些药名一字之差,功效大不同,千万别买错了! 很多人去药店买药,往往一头雾水:比如“藿香正气水”和“藿香正气液”,一字之差有什么区别?其实,藿香正气水里含有酒精的,而藿香正气口服液不含有酒精。对于司机、或者正在吃头孢等抗生素的人,最好选不含酒精的。所以,名称相近的药一字之差,功效却有天壤之别。 很多人去药店买药,往往一头雾水:比如“藿香正气水”和“藿香正气液”,一字之差有什么区别?其实,藿香正气水里含有酒精的,而藿香正气口服液不含有酒精。对于司机、或者正在吃头孢等抗生素的人,最好选不含酒精的。所以,名称相近的药一字之差,功效却有天壤之别。藿香正气水VS藿香正气液每到夏季,相信大家都有类似经历,到药店购买消暑药品却总是分不清“藿香正气液”与“藿香正气水”,明明心里想的是藿香正气液,常常脱口而出“给我拿一盒藿香正气水”,简直各种心累呀。因此,请小伙伴们一定注意,虽然都是口服液体制剂,虽然看起来单支容量都一样,但是“藿香正气水”与“藿香正气口服液”完全是两个不同的药,藿香正气水里含有40%-50%的乙醇,而藿香正气口服液不含有乙醇。感冒清热胶囊 VS 感冒清胶囊感冒清热胶囊的功效是疏风散寒,解表清热。常用于风寒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 感冒清胶囊属于中西药复方制剂,功效为疏风解表,清热解毒,常用于风热感冒引起的发烧、头痛、鼻塞流涕、喷嚏、咽喉肿痛、全身酸痛等症。总的来说,感冒清热胶囊侧重于治疗风寒感冒,而感冒清胶囊侧重于治疗风热感冒。感冒清热颗粒 VS 感冒退热颗粒感冒清热颗粒处方中配有大量的辛温解表药和清热药,以发散风寒为主,兼能清解郁热,宜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内有蕴热的感冒。 感冒退热颗粒处方中没有发汗解表药,均为清热解毒药,专功清热解毒,利咽消肿,主要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等。风寒感冒者不适用。 温胃舒颗粒 VS 养胃舒颗粒温胃舒胶囊的组成为党参、附子、黄芪、肉桂、山药、肉苁蓉、白术(炒)、山楂、乌梅、砂仁、陈皮、补骨脂,功效温胃止痛。用于慢性胃炎,胃脘凉痛,饮食生冷导致的胃痛等情况。 而养胃舒胶囊的组成为党参、陈皮、黄精、山药、玄参、乌梅、山楂、北沙参、干姜、菟丝子、白术,功效滋阴养胃。用于慢性胃炎,胃脘灼热,隐隐作痛。小活络丸 VS 大活络丸小活络丸功效为祛寒活络,行血止痛。用于风寒湿留滞经络引起肢体筋脉拘挛疼痛,或经络间有湿痰、瘀血,而见腿、背间有一、二点作痛,或痹病日久,手足肌肉麻木不仁等症。 大活络丸功效为祛风止痛,除湿豁痰,舒筋活络。用于中风痰厥引起的瘫痪,足痿麻痹,筋脉拘急,腰腿疼痛及跌仆损伤,行走不便。 人参归脾丸 VS 人参健脾丸人参归脾丸与人参健脾丸均有健脾补气功效。人参归脾丸,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用于气血不足,心悸,失眠,食少乏力,面色萎黄,月经量少,色淡。人参健脾丸为补益剂,具有健脾益气和胃止泻功效。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饮食不化、脘闷嘈杂、恶心呕吐、腹痛便溏、不思饮食、体弱倦怠。最后,看完不妨赶紧转给家人,虽然这些药一字之差,但却大不相同,去药店千万别买错了!(来源: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号) 作者: 2018/08/13 16:51
  • 肿瘤科医生说了一句大实话:医生能医好你的病,却… 随着医学越来越发达,生病的人应该越来越少才对。可是,为什么医院还是有那么多病人,为什么很多人经常会不舒服……对此,一位肿瘤科医生说了这样的大实话……医生能医好你的病,但却医不好你的命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肿瘤科医生『尚书』在北京卫视《我是演说家》中曾说过这样一段话: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使得我们在面临许多疾病的时候,有了更多的武器和手段,但是恰恰是这种保驾护航,使得我们都变成了“温水中的青蛙”,因为我们已经不去问为什么我们会得这个病了,我们只知道病了找医生,他们一定能帮我们治好。我有一个患者做肠镜,发现了直肠息肉,是一种有潜在恶变倾向的良性肿瘤,实际上问题不大,只要镜下切除后,规律饮食、节制烟酒、定期复查,不会危及生命。但是他不这么想,他觉得一小块肉,医学这么发达了,一定能治好,于是他继续不良生活习惯,一年时间就变成了直肠癌,继而发生肝转移,人很快就没了。医生、医学,只能暂时的解决你的病痛。只有尊重自己的生命,克制自己的欲望,才能让自己的生命更安全、更有质量。(推荐wifi下观看视频)↓↓↓北京卫视我是演说家《医学不是万能的》听完『尚书』医生这段发自肺腑的话语,你有受到一点触动吗?生活中,你自己是不是也做过这样的事情。自己得了痔疮,做了手术切除,却继续久坐、不运动,不喝水,直到痔疮再次复发,痛不欲生,再去看医生,却从来不问问自己为什么会得痔疮。………………医生能医好你的病,但却医不好你的命。医生可以帮你解决一时的病痛,但却不可能陪伴你一生。自己的健康是要靠自己去经营的,学会尊重自己的生命,学会克制自己的欲望,才能让生命更安全、更有质量。我们常听过这样一段话: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养生在家里,最好的心情是宁静,最好的运动是步行。1. 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处方是知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生病了看医生只有一两个小时时间,平时还是要靠自己来把控。自己掌握一些基本的防病治病科普常识非常必要。2. 最好的养生在家里人是一台有智慧和灵性的机器,一台机器要想长久的正常运行,就需要经常保养各个部件,那么人的心、肝、脾、肺、肾、脑、血管等各个器官也需要经常维护、保养──这就是预防,而预防就在我们的平常的生活中,在家里呀!最好的饮食在厨房。每天保证12种食物,每周保证25种,保证按时吃饭,不饱一顿饿一顿。最好的睡眠在卧室。不熬夜,成年人保证每天7-8个小时的睡眠,一觉睡起来神清气爽能不健康吗?3. 最好的心情是宁静养生先养心,保持心情的平和。这也许很难做到,但至少是在脑子里有这根弦,能时刻提醒自己也是好的。“百病生于气”,很多疾病就是爱找生气、愁虑的人。据美国亚特兰大疾病控制中心,90%的疾病都和精神压力有关。生气不仅对身体有影响,对心脑血管、神经系统都会造成巨大冲击。这种冲击跟地震一样,来得很快,但修复却很困难。遇事不怒,遇事不愁,想得开,放得下,始终保持心情的平和,学会把控好自己的情绪。4. 最好的运动是步行“百练不如一走”,走路是人类最自然的运动。多项研究明确指出,走路在防病、抗癌、长寿方面功效突出。走路能减少心血管发病率。世卫组织数据显示,每周步行大于或等于4小时的65岁以上老人比每周步行小于1小时的65岁以上老人,心血管发病率减少69%,病死率则减少73%。走路有助于降糖。快步走是有降糖作用的“散步药丸”,当人体的血糖升高时,需要依靠胰岛素来降低血糖,运动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骨骼肌功能,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等。走路有助于健骨。研究表明,如步行、跑步等承重运动比游泳这种非承重运动骨骼钙的沉积率高。除了多喝牛奶外,走路是个经济方便的保钙运动。【建议】①姿势:头部垂直,不要盯着脚下看,将胸部挺起来,同时收紧小腹和臀部,让手臂轻微弯曲,随着步伐自然摆动。②呼吸:走三步吸气一次,再走三步呼气一次。③时间:平均每天五六千步,运动时间半小时到四十分钟最好。(来源: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号) 作者: 2018/04/08 10:14
  • 脑瘤|这种病夺走了李敖的生命,到底多可怕?是时候知道了 本文专家:郭晓强,博士、生命科学领域科普作家3月18日,著名作家李敖先生与世长辞,享年 83 岁。据悉,李敖先生2017年年初被查出罹患脑瘤。去年3月,李敖曾发微博谈及病情,称已做了28 次放射治疗,天天吃标靶药、类固醇、止痛药……图片来源:微博去年5月,李敖因放射性治疗导致免疫力下降,感染急性肺炎住院,一度住进加护病房,甚至医生下了病危通知书。最终,李敖先生生命终止于脑瘤,也提升了人们对脑瘤的关注。脑瘤到底有多可怕?是不是得了就没救了?一起了解一下。脑瘤到底有多可怕?脑瘤是一类发生于大脑内异常细胞增殖的肿瘤总称,有良性和恶性之分,而恶性脑瘤一般又可分为原发性脑瘤和继发性脑瘤。原发性肿瘤是指异常细胞源头就在大脑。继发性脑瘤是指身体其他部位恶性肿瘤如乳腺癌、肺癌等的脑转移,一般情况下说的脑瘤常指原发性肿瘤。其中最常见脑瘤为胶质瘤、脑膜瘤、垂体腺瘤等。哪些因素可增加脑瘤发生呢?首先是遗传因素尽管只有5-10%脑瘤有遗传倾向,但是有脑瘤家族史的人应该更加注意。其次是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脑瘤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因此老龄化的今天,脑瘤形式也不容乐观。还有就是环境暴露,已有数据表明氯乙烯和辐射可增加脑瘤的发生风险。脑瘤的信号有哪些?和其他大多数肿瘤类似,脑瘤也没有非常特异的身体表现,但出现某些异常时就应该考虑是否脑瘤发生了。头痛是脑瘤最常见症状,睡觉后仍持续头痛,清晨睡醒后加剧,运动/咳嗽等亦加剧。其他症状除长期头痛外,还常常伴随其他不适,包括视力下降、思维混乱、记忆力衰退、身体协调性降低等。这些症状的出现都源于随着肿瘤的增长而累及大脑特定区域相应功能。因此,如果日常生活频繁出现这些症状,就很有必要去医院进行针对性检查。如何诊断是否得了脑瘤?身体不适指征仅是大脑功能异常的一种表现,是否得了脑瘤还需临床最终确诊。最初医生根据患者口述进行更为专业的判断,以初步评估脑瘤发生的可能性。如果必要,医生会建议患者进一步进行MRI检查,有时还需辅助CT或PET检查,以更进一步判断脑瘤情况。脑瘤良恶性判断以及亚型分类往往还需病理科医生根据病理检查结果确定。得了脑瘤还有治吗?还有脑瘤最常用治疗手段是手术。对于良性脑瘤和尚适应手术切除指征的恶性脑瘤,医生往往采用手术方式解决。对于较小或与周围组织容易剥离的脑瘤,一般采取全切除的方式。而肿瘤较大或周围区域比较重要,则常常采用部分切除手术。放疗是脑瘤治疗的另一种常用方式,一般作为术后辅助或者无法手术患者的选择。化疗也是脑瘤的一种选择,但是常规化疗药物临床效果大多不甚理想,目前只有替莫唑胺等少数化疗药物应用于胶质瘤等脑瘤的治疗。目前,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在脑瘤治疗的作用尚在研究中。脑瘤预后能活多久?不同脑瘤预后也有巨大差异。以成年脑瘤为例,低级别少突神经胶质瘤5年生存期可达70%左右。而恶性最高的胶质母细胞瘤5年生存期不到5%,平均生存期为12到18个月。相对于肺癌、胃癌等常见肿瘤,脑瘤发生率并不高,但考虑到发生部位的重要程度、有效治疗手段的相对缺乏和老龄化社会形势日趋严重,脑瘤形势也不容乐观。因此,一方面要积极做好预防工作,如注重老年人脑体检、普及脑瘤知识、避免接触致癌物、保持良好心态等。另一方面也应加大脑瘤的研究力度,以开发出更为有效的治疗手段。(来源: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号) 作者: 2018/03/20 09:31
×
×

扫一扫下载APP,体验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