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振兴
  • 【乡村振兴】临河区双河镇:高标准农田绘就好“丰”景 巴彦淖尔党建 高标准农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高标准农田建设是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临河区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为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端稳端牢“手中饭碗”提供有力支撑。一垄垄耕地整齐划一,一条条平整美观的灌溉沟渠直达田间地头……在双河镇团结村高标准农田项目区,郁郁葱葱的农作物展现出了勃勃的生机。为不影响农户春耕备耕,双河镇团结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从2022年12月份开始动工,于今年5月初全部竣工。通过项目实施,有效解决了该村灌溉设施不完善、机械化程度不高等问题,让小地变大地、荒地变良田,提升了耕地质量和种植产量,提高了农户的种植积极性。  团结村党支部书记邬永强介绍说:“项目将农户原有的杂乱地块界、混乱的渠沟路全部‘打破’,将整个项目区重新规划、重新布局,统一开挖渠沟、统一修整道路、统一植树造林、统一平整土地、统一分配地块。不仅让土地面貌得到根本改善,衬砌渠道、膜下滴灌等一系列配套设施的建设也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完成整治后,地间距变宽了,更便于农业机械田间作业,通过推广土地托管、股份合作等生产经营方式,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组织化、规模化程度。”  家住团结村二组的村民韩乐就是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的受益者。“我们家一共有50亩地,地块分散,浇地也麻烦,大型机械耕种也不方便,全靠人工。改造后,现在可省事了,地也整合在了一起,渠路也修好了,大型机械一进场人工也省下了,我今年把亲戚朋友的地都承包了过来,一共500亩,全种的玉米和葵花,争取今年大丰收。”韩乐说。  为公平起见,从项目实施到现在,团结村一共进行三次量地,按户进行两次抽签,先抽分地顺序,再抽土地地址。“土地就是农民的天,一棵树、一厘地的亏都不能让农户吃。我们三次量地不仅要确保土地的大小,更要合理规划沟渠、地垄的位置,方便今后农民种植。现在连片种植政府给的补贴也高。”邬永强说。  截至目前,双河镇新建高标准农田6500余亩,涉及团结村、丰河村、新荣村。昔日零碎小田地、闲置田,逐渐呈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盐渍降、土肥沃”的高产田、增收田。2023年,临河区计划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8万亩,总投资3.24亿元,涉及9个乡镇2个农场。其中新建2万亩项目于2022年12月份已开工;16万亩改造提升项目于2023年3月份开工,全部项目计划2023年12月底前完工。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了农机入田、管网入地、地力培肥,为粮食持续增产增收、农业产业持续优化、农村经济稳定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进一步绘就农业发展好“丰”景。(隗家鸣)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作者: 2023/07/26 15:22
  • 党建+乡村振兴 | 乌拉特前旗西小召镇:党建引领聚合力 建好农田促振兴 巴彦淖尔党建 签订土地流转协议近年来,乌拉特前旗西小召镇党委主动作为,在党建助力乡村振兴上下功夫,通过三项举措大力推动8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夯实项目建设基础群众富不富,关键在支部,工作强不强,要看领头羊。乌拉特前旗西小召镇8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实施之初,农户普遍对项目存在困惑。镇党委明确责任,采取党员干部包联重大项目的方式,成立8万亩高标准农田党员干部专班,实行领导班子成员点对点服务项目机制,做到一个项目部、一名领导、一个专班、一套方案、一包到底,助力重大项目有序推进。同时,以涉及的三个村级党组织为依托,通过定期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民情恳谈会,形成资源共享、问题共商、发展共议的“一盘棋”服务格局,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目前,项目区2388户农户签订土地流转协议,流转土地6.22万亩。强化项目服务力量西小召镇坚持项目建设到哪里,党组织就跟进到哪里,党员就服务到哪里。组建项目推动组。选派36名党性强、群众基础牢、基层经验足的党员干部下沉重点项目一线全程跟踪服务,累计调解土地补偿、耕地分配等各类问题200多个。组建矛盾调解组。返聘责任心强且有威信的6名离任村党支部书记排查项目区耕地的历史遗留问题和纠纷,组建3支由15名党员干部组成的矛盾调解组开展“夜谈行动”,排查调解涉及项目建设矛盾纠纷问题318个。组建援企服务组。组织全镇35名党员干部以走访、电话沟通等方式,帮助企业开展送油、修理机械、送餐等服务,解决了企业后勤服务的难题。提升项目建设质效西小召镇党委按照“支部牵头、合作社统筹、农户参与”的支部联建模式,通过“订单式”“保姆式”“套餐式”一条龙作业服务等形式,整合零散农户,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助力产业结构调整,帮助群众持续增收。项目区内土地流转费用较之前亩均增长350元以上。同时,借助高标准农田建设撬动全镇农业标准化建设,通过实施土地流转,建设引黄滴灌示范区和万亩甜菜种植基地,实现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产业基地建设互补互促、共长共进,保障了粮食生产安全。(高龙 甄怡)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作者: 2023/07/26 15:21
  • 乡村振兴 | 乌拉特后旗东升村有了致富“金蛋蛋” 巴彦淖尔党建 乌拉特后旗巴音宝力格镇东升村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牧业为辅的农牧业结合村。近年来东升村以党建为引领,紧跟乡村振兴步伐大力发展特色养殖业,走出了一条以蛋鸡养殖项目为主的脱贫致富发展新路径。2021年东升村被评为乌拉特后旗集体经济示范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入选巴彦淖尔市发展集体经济案例。“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 为了脱贫富民,发展特色产业,东升村党支部积极谋出路,想办法,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方面做文章。以“支部谋路”“党员带路”“产业铺路”“三路合一”发展模式为抓手,经多方考察、深入研讨,广泛听取村民的建议及意见,经过“四议两公开”的决策程序,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和发展优势,探索出一条农牧业产业发展的新路子,助推村集体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带动村民增收致富。走进东升村升羽鸡养殖场,2栋现代化的鸡舍喂食、捡蛋、清粪等环节全部自动化,干净有序。村委委员、养殖场长刘智介绍说,养殖场一期建设项目共投入资金490余万元,占地面积15132平方米,集蛋鸡养殖、饲料加工、鸡蛋分级包装和粪便资源化利用于一体的蛋鸡产业示范工程。东升村第一书记王建文介绍,为让蛋鸡养殖合作社尽快步入正轨,东升村党支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由村集体资金入股130万元,村“两委”及部分党员群众投入53万,争取上级帮扶资金300万,助力合作社走上“快车道”。“养殖场引进专业化生产设备,聘请养鸡专家提供技术指导,现有存栏蛋鸡5.2万羽,日产鸡蛋5000斤,全部通过市农牧局农畜产品监管中心和后旗农牧局农畜产品监管中心定期检测,主要销往乌海、临河、巴音宝力格镇等多地,现全年可向社会提供鸡蛋180万斤,2022年净利润总额达180万元。”刘智说。今年,东升村投资530万元新建第三栋鸡舍,并购进养鸡设备和鸡苗等全套设施。项目建成后,存栏蛋鸡可达10万羽,年产优质鸡蛋360万斤,年均净利润总额可达到360万元,年饲料需求量570万斤,拉动本村玉米种植户生产销售,形成“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项目收益30%用于带动低收入家庭致富,40%用于养殖场日常运营维护,30%用于村内公益性事业,通过效益分化实现企业、集体、村民利益最大化。来源:乌拉特后旗党建 作者: 2023/07/26 15:21
  • 【乡村振兴】磴口县渡口镇:抓牢人居环境整治 擦亮乡村振兴“底色” 巴彦淖尔党建  蓝天白云、绿树环绕、宽阔平坦的农村公路、整洁有序的产业园区……走进磴口县渡口镇,空气清新,景色宜人,处处焕发着生机与活力,村民们尽享美丽乡村生活。今年以来,渡口镇始终围绕建设“水岸明珠 魅力渡口”目标定位,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导向,坚持常态化长效管护,动员各方力量,强化各项举措,着力解决“脏、乱、污、散、堵、差”等问题,加快补齐该镇人居环境短板,巩固整治成果,抓牢人居环境整治,扮靓乡村“颜值”,提升乡村“品质”。为确保常态化管理工作有序开展,渡口镇制定《渡口镇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专项行动方案》,压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责任,通过党委推动、支部带动、党员行动“三级联动”,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号召力与行动力,全面凝聚镇村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攻坚合力,形成党群联动、干群互动的生动局面,进一步明确人居环境整治任务目标及要求。全面清理各类积存垃圾,消除卫生死角,加大河道治理工程管理力度,定期对镇村公路沿线及河道沟渠垃圾抛撒物、牛皮癣小广告等开展拉网式梳理,并指派保洁员定时定点清扫,制定“人居环境整治行事历”,健全完善责任落实体系,确保做到整治一处、清洁一处。全镇按照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的发展思路,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瞄准群众关切的痛点、难点持续发力,引导好、发挥好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真正把好事办好,让群众满意。以人居环境整治助推产业振兴,着力打造集经济发展、农业增效、休闲旅游、绿色生态于一体的高标准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园区基于全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以农造景、以景带旅、以旅促农、协同发展,打造生态旅游“闭合圈”。渡口镇秉承“以点带面、辐射引领、镇村联动、整体提升”的工作思路,充分利用宣传标语、村广播、微信群等方式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宣传力度,切实形成人人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支持人居环境整治的浓厚氛围,突出党员示范引领、挖掘群众集体智慧,不断增强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充分调动起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切实发挥好群众在人居环境整治中的主力军作用,提升群众的认同感和参与度,形成片区提亮、沿线提升、节点提档的综合风貌。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打造新地村渠西组,天星泉东、西组,东地村东柳子组和新房子组人居环境整治示范项目重点组。创新探索积分管理、微治理网格等治理路径,积极推行农户门前“三包”制度,明确居民责任和义务,积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各村带领社长、网格员、保洁员,以县道、沿黄公路、村道、河湖沟渠为线,按照机械+人工捡拾的方式清理垃圾,不断健全农村人居环境“共治、共建、共管、共享”的运作机制。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将人居环境整治与倡导文明新风相结合,发动党员干部、志愿者及群众在辖区内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们发挥“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的奉献精神,引导群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创造干净、整洁、有序的村庄环境,让村容村貌“亮”起来,村居生态环境“美”起来,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稳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张蜀燕)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作者: 2023/07/26 15:21
  • 党建+乡村振兴 | 乌拉特中旗乌镇村:网格化管理及时解决农民烦心事儿 巴彦淖尔党建排查信息乡村振兴能否实现,基层治理能力很关键。近年来,乌镇村推进党建网格和社会治理网格一体化发展,建立完善“党建+基层治理+网格化”机制,探索“镇—村—小组—党员”基层网格化治理模式,打造“村到组、组到户、户到人”的网格治理体系。按照“边界清晰、规模合理、覆盖全面”要求,将全村11个小组划分为45个网格。在乌镇村,网格长围绕本小组财务开支、公益事业、集体经济、产业发展、乡风文明等涉及村民利益的重要事项开展民主协商、民主议事,并组织广大村民和各类志愿服务组织筹资投劳,建设和维护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改善村容村貌,实现村庄长效管理,牵头组织村民,积极协调处理村民之间、村组之间的利益关系,反映群众诉求、化解村民矛盾、维护和谐稳定。网格员充分利用人熟地熟业务熟的优势,协调网格内资源,做好信息的收集、记录和梳理,通过网格微信群,迅速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形成了“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的格局。去年,全村网格员集中走访6次,解决邻里纠纷30余起,代办群众事务100余项,收集群众诉求20余条。2021年,投资254万元的网格化管理服务中心投入使用。该中心集民生服务、文体活动于一体,内设驻村办公室、网格综合管理办公室、村“两委”办公室、档案室、政务服务中心、妇女之家、图书阅览室、志愿者服务室等为群众提供“一站式”便民服务。网格化管理服务中心的建成,让网格员有了固定工作地点,能够面对面地帮助解决群众的难题,并定期反馈意见,有效推动网格化服务管理规范化运作,同时还可以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利服务。依托乌镇村网格化管理服务中心,乌镇村设立了法律服务咨询接待台,完善了人民调解室,扎实推进“一村一法律顾问”民心工程,积极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向基层延伸。同时,建立“一村一警一执法队”工作机制,统筹行政执法力量,构建便于协调指挥,适应网格化治理需求的综合执法队伍,着力解决基层“看得到管不到”和部门“管得了看不到”等社会治理的热点难点问题,打通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希吉乐)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作者: 2023/07/26 15:20
  • 党建+乡村振兴 | 杭锦后旗双庙镇:党建引领促发展 乡村振兴显成效 巴彦淖尔党建 近年来,杭锦后旗双庙镇按照“党建引路、党员带路、产业铺路”的发展思路,紧紧围绕建设“文旅大镇、肉牛大镇、制种大镇、社会化服务强镇”目标任务,以乡村振兴为契机,积极推动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相融合,通过发展特色产业,积极打造宜居村落、建设乡风文明,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新路子。党建引领产业振兴。全镇按照“党建引领、园区示范、能人带动、农户参与”的思路,围绕粮食、肉牛、乡村旅游三大产业,重点建设八大项目,真正做到“开工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在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太荣民俗村,建设刘光子红色文化产业园,主要包括刘光子英雄事迹馆、刘光子红色文化广场,刘光子故居复原三项内容。建设万亩制种基地,落实1.1万亩玉米制种基地和3000亩小麦良种繁育基地,打造制种大镇。打好农业深度节水控水攻坚战,投入移动式“水肥一体化”设备120台,滴管面积30000亩;在太荣村拟建直引式“水肥一体化”滴灌设施,滴灌面积5000亩;在五一村和继丰村拟建澄清式“水肥一体化”滴灌设施,滴灌面积共计5500亩。实施社会化服务3万亩,由三个村党组织筹资910万元,成立联合社,建成双庙镇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示范园社会化服务产业园,从统种统收、统防统治、残膜回收、秸秆离田、深松深翻等各个环节承接业务,将主动承接全旗的社会化服务三万亩。建设双庙拉面食品加工产业园,投资460万元,在继丰村建设双庙拉面厂、保鲜库、农产品交易市场、蔬菜烘干厂,预计8月底建成投产。建设万头肉牛产业园以“1+8+N”肉牛养殖产业园、宏意盛肉牛养殖场、科丰肉牛养殖场、海欣肉牛养殖场为支撑,建成万头肉牛养殖产业园。玉米单产提升精准调控技术集成示范区已建设完成。目前,双庙镇农文旅融合产业园、绿色低碳试点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建设,双庙镇12个村全部成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涉及农业种植、畜牧养殖、农机服务、乡村旅游等领域,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27.5万元。党建引领实现共同富裕。扩大“1+8+N”领航共富模式辐射带动范围。覆盖全镇12个村,吸引更多的农户入股。创新联农带农机制。创新机制土地入股,土地托管;托养代养,放母收犊;园区务工,公益岗位;项目入股,收益兜底;农文旅融合,带动“后备箱”工程“五大”联农带农机制,让农民增收致富,实现共同富裕。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把握土地流转的价格、合同、流转期限、流转方式实现规范有序,逐年增加,让农民来自土地上的收入实现稳步增长。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进一步完善《双庙镇推进乡村治理、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六条意见》,规范“一约四会”。通过“三个抓手”将基层党建、基层治理、金融服务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有机结合,积极构建“党建引领、网格治理、党员带头、群众主体”乡村治理模式。(张星)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作者: 2023/07/26 15:20
  • 【乡村振兴】杭锦后旗三道桥镇:党建联动 精准招商 助推产业发展 巴彦淖尔党建 干净整洁的三道桥镇顺利村今年以来,杭锦后旗三道桥镇紧紧围绕旗委“政治铸魂、招商为要、项目为王、环境为先、党建引领”工作要求,全面实施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融合推动各项重点工作。坚持党建引领该镇紧紧围绕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这个主题,把方向,明责任,全面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党委书记第一责任,明确支部年度目标责任,以政治功能强、队伍建设强、作用发挥强、组织生活强、群众工作强为目标,全力建设最强党支部。镇党委委员包联支部,任党建指导员,督导支部加强党的建设工作。全力引导和支持村支部领办合作社,明确了收入翻番目标,各村积极响应,迅速行动。和平村复制众筹模式,发展飞地经济,建成众诚二期工程,奶牛存栏达到3025头,产奶牛500多头,日产鲜奶24吨,年底产奶牛将达到1800头。胜利村采取支部领办、乡贤创业、联农带户模式,入股100万元,组织农户筹资100万元,发展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肉牛存栏500头。顺利村采取支部+企业+新农人模式,入股发展温室大棚,今年又新建3栋温室。热水村、澄泥村与乡村振兴公司合作,采取托养带管模式发展肉羊产业,第一批托养1000只。黎一村以土地入股甜糯玉米加工项目。加快项目建设该镇把2023年确定为项目建设年,精心策划了24个项目,实行领导包联项目责任制,一个项目一套人马,专题推进项目落地建设。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认真谋划招商项目,多方搜寻信息,集中开展招商引资活动。3月27日至31日,该镇招商项目组赴通辽、赤峰,以及吉林长春考察项目,引进了投资7900万元的甜糯玉米加工项目。4月8日至9日,该镇招商项目组到内蒙古农业大学国家乳品实验室和农学院,对接酸奶技改和甜糯玉米新品种引进工作。4月23日至26日,招商项目组又赴江苏盐城考察洽谈咸水虾工厂化养殖项目。5月15日,又到乌拉特前旗考察洽谈赤松茸种植项目……该镇以不懈怠的精神全力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目前,各个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中。优化产业布局在镇域规划实施“三圈两点一带”产业布局。“三圈”即和平村奶业振兴示范圈,实现近万头奶牛存栏,日产鲜奶百余吨,年产值突破2亿元;永进村节水灌溉示范圈,集中流转土地实现规模化种植,实现少肥、节水、降成本、减药、增产、增收、增效、增品质“四减四增”;热水村降盐改碱示范圈,依托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和盐碱地改良技术,实现增产提效。“两点”即千亩麦后复种示范点和辣椒连片种植示范点,围绕辣椒加工厂和面粉加工厂扩大原材料生产基地,实现产业链上下游贯通。“一带”即三道桥西瓜产业带,串联起4个西甜瓜主产区,进一步提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三道桥西瓜”的品牌竞争力。冬春季造林完成整地270亩,换沙18万方,植树3.75万株。贯彻落实“四水四定”,实施节水灌溉整镇示范工程,加强农艺节水、管理节水,减少耗水作物种植。下一步,三道桥镇将不折不扣贯彻旗委“二十四字”发展思路,不等、不靠、不争论、不空谈、不徘徊、不消极,为奋力谱写现代化杭锦后旗新篇章增添新动能。(王嘉欣)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作者: 2023/07/26 15:20
  • 【乡村振兴】杭锦后旗蒙海镇:争当乡村振兴排头兵 巴彦淖尔党建 蒙海镇设施农业园区今年以来,杭锦后旗蒙海镇按照旗委24字发展思路,强党建、抓发展、惠民生、促振兴,以大党建引领大发展,全力打好项目建设、节水控水、环境整治、产业发展、基层党建组合拳。夯实农业基础 整治人居环境全力以赴争项目、抓招商、扩投资、赶进度。招引咸阳江之塬等企业实地考察,争取各类项目资金4000万元。新渠新村加快推进,工人文化宫开工建设,蒙新社会化服务园进展顺利,荣裕滴灌厂完成选址,仓储物流加工园正在洽谈,食用菌产业园区开始规划,永明通村道路发布公告,2.5万亩高标准农田已经立项,真正做到开工一批、筹备一批、谋划一批。开展灌溉面积大起底,组建6个用水合作社,新建西渠口、红建2个直饮式节水示范区,推行“一把锹”浇地,坚决打赢节水控水攻坚战。开展村庄清洁大动员、大整治、大评比行动,造林绿化52公里7.78万株,建成庭院经济示范村2个,彻底改造G7出口、311入口两个重要节点,坚决打赢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推进产业发展 打造示范园区围绕“一岛三区”总体布局,筹办麦田音乐·特色美食节,推行一馆一道特色菜,打造塞北美食小镇,建成G7高速最美“中途岛”。提标扩规西渠口乡村振兴产业园,建成智慧农业展厅,申报西甜瓜地理标识,规划钢架大棚5000亩,建成311省道设施农业引领区。种植小麦2.7万亩,完成下达任务,建成全旗最大万亩连片优质小麦创意园。推广三度、三防、三化技术,建成永明、蒙海2个玉米单产提升示范园,带动全镇种植玉米5万亩。深化百户托养、放母收犊模式,推进蒙新肉牛达到5000头、起安能繁母猪达到1000头,优质牧草种植达到3万亩,建成种养循环结合区。筹建红色勋章展厅,改造拓展训练场地,将荣耀传承打造成青少年国防教育、民兵整组点验、退役军人实训培训基地。实施永明海子道路改造工程,筹办环湖自行车赛,讲好总排干开挖历史,提升永明海子湿地公园知名度,建成农文旅融合区。强化党建引领 做好民生保障五大任务落地落实,五大振兴见行见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形有感,创建5个最强党支部,坚决扛牢“党建旗”。开展“领航共富”行动,推行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建设新渠村水产养殖园、柴脑包保鲜仓储园,推动村集体经济强筋壮骨,坚决扛牢“致富旗”。煤改电670户,户改厕100户,实施集镇亮化绿化工程,织密织牢民生网,坚决扛牢“保障旗”。推行镇领导班子每人主抓1项亮点工作,开展党员“全链条”化管理,激励广大干部事争一流、唯旗是夺,坚决扛牢“先锋旗”。下一步,蒙海镇将继续以“不争第一干什么”为理念,以“打造河套粮食小镇、塞北美食小镇、生态田园小镇”为定位,以“争当乡村振兴排头兵、共同富裕先行镇”为目标,务实干事、创先争优,为建设现代化杭锦后旗贡献蒙海力量。(张乐)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作者: 2023/07/26 15:19
  • 技术培训强能力,科技服务促振兴——市科学技术研究所“送技下乡”,开展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素质提升培训 创新巴彦淖尔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扎实推进“科技兴蒙”行动,落实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和全市科技工作会议精神,实施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惠农培训计划,提高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素质,推动我市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5月18日,巴彦淖尔市科学技术研究所一行以“送技下乡”的方式,在乌拉特前旗开展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素质提升培训。市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徐晓莉主持开班仪式并讲话。徐晓莉首先代表组织培训方向各位专家表示了感谢,并对参训学员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充分认识这次培训的重要性,珍惜机会。二是要了解此次培训的方式,确保培训取得效果。三是要遵守纪律,把农业科技知识学习好、传播好。同时,她希望大家通过学习,能够迅速掌握新技术、新思路,带领群众走出一条致富新路子。培训前,市科学技术研究所向参训学员发放了节水控水、新型农民科普知识、民族理论政策知识等宣传彩页150余张,发放环保手袋、围裙等生活用品100余份。培训会上,科技移动服务平台专家对平台安装、使用和精准服务功能进行详细介绍;科技服务专家结合乌拉特前旗实际种植情况,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案例分析、生动展示,在玉米、向日葵种植相关实用技术、提高技能等方面进行答疑解惑,对广大种植户有很大帮助,为农产品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惠农培训,是市科学技术研究所落实“五大任务”重点工作之一,是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市科学技术研究所将持续开展惠农培训,拓宽农牧民致富渠道和乡村振兴的内在生动力,让农民朋友共享“科技红利”,为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民富裕富足插上“科技翅膀”,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科技力量。乌拉特前旗科技精准服务专家、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科技助力嘎查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精准服务行动服务对象、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示范单位具体责任人,科技示范园区具体责任人、科技服务工作人员等共50余人参加了培训。 作者: 2023/07/26 15:19
  • 技术培训促进农业发展,科技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创新巴彦淖尔为全面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科技兴蒙”行动,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等重点工作,加快培育高素质农民人才队伍,促进我市现代农牧业高质量发展,5月19日,市科技局在杭锦后旗组织开展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素质提升培训班。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余强出席并讲话。余强指出,扎实开展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培训工作,是市科技局服务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农民科学素质的重要举措,对增加农民收入、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此次培训,采用“点菜式”的专业技能培训方式,紧密结合杭锦后旗实际和农民需求,确定培训内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正当农忙之时,希望大家能够以饱满的学习状态,认真的学习态度,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及时把理论转化为实践,实现生产学习两不误。培训班上,农技专家通过“理论培训+现场问答”的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玉米密植高产技术及作物节水灌溉技术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学员的种植技术能力,为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带动就业创业和现代农业发展注入了动力,为推进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科技助力乡村振兴行动,是市科技局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的具体举措,是实现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市科技局将坚持以实干促发展,以实绩显作为,持续提升科技培训覆盖面、精准度、实用性,让更多的农牧民学到知识,增长技能。同时,积极培育和发展壮大一支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有文化的高素质农牧民队伍,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撑。市科学技术研究所主要负责同志,杭锦后旗农牧和科技局有关负责同志,科技精准服务专家、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科技助力嘎查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精准服务行动服务对象、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示范单位具体责任人,科技示范园区具体责任人等60余人参加了培训。 作者: 2023/07/26 15:18
×
×

扫一扫下载APP,体验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