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中心
  • 巴彦淖尔市科学技术研究所调研杭锦后旗科技精准服务情况 2月15日上午,巴彦淖尔市科学技术研究所徐晓莉所长一行深入杭锦后旗调研科技精准服务情况,旗农牧和科技局副局长张建宏、科技服务中心主任韩文清及相关工作人员和新型经营主体精准服务专家进行了交流座谈。徐晓莉所长强调2023年全市将优化科技精准服务队伍,修订相关管理办法;并开展“进县入园”、“进乡入村”、“进村入户”科技精准服务活动,重点打造科技精准服务示范园区、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以及科技精准服务示范户。在做好科技精准服务的同时,开展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新型经营主体专项培训活动,组织精准服务专家和服务对象参加培训学习,提升自身的能力素质。后续将完善科技服务平台,进一步丰富平台内容、增加宣传模块,使其能更好地应用推广。韩文清主任介绍了2022年杭锦后旗新型经营主体精准服务和科技专项培训工作开展情况和2023年工作安排。会上大家就如何建设科技精准服务示范园区、专家们怎样更好地服务以及下一步工作方向详细进行了交流讨论。张建宏副局长总结强调,要加大对科技服务平台的宣传力度,服务专家要和服务对象精准对接,并建议上级部门要加强对基层服务的能力建设,提升科技服务质量,发挥专业优势,使杭锦后旗的科技精准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撰稿:孙慧  审核:韩文清)  作者: 2023/02/16 09:38
  • 杭锦后旗高素质农牧民线下培训班开班了 2月14日,“2022年杭锦后旗高素质农牧民经营管理培训班”开班了,旗农牧和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建宏,科技服务中心相关人员,委托方巴彦淖尔市大众职业学校有关负责人以及来自9镇1农场的50名学员参加了此次开班仪式。张建宏副局长强调: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此次培训,紧紧围绕培训目标,以需求为导向,着力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为全面推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转型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奠定坚实基础,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提供有力技术支撑。段维兵副主任宣读了《杭锦后旗2022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实施方案》,让学员了解了此次培训的目的、任务、内容及进度安排等。刘建强老师从培训要求、课堂纪律、培训环境管理三个方面对学员提出了要求。最后,韩文清主任做了总结发言,希望学员们都能够好好珍惜和把握这次学习机会,安下心来、集中精力、认真学习、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来有所学、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学以致用,把所学到的知识转化应用到实际生产中。据了解,杭锦后旗高素质农民培训共开设3个班:经营管理班,技能服务班,专业生产班,分四期举行,到3月初结束。开班仪式的举行拉开了杭锦后旗高素质农牧民培训序幕!  (撰稿:段维兵  审核:韩文清)  作者: 2023/02/16 09:28
  • 巴彦淖尔:科技创新擂响高质量发展战鼓 2022年,巴彦淖尔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优化科技创新生态,以高质量建设巴彦淖尔国家农高区为抓手,在关键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主体培育、开放合作和人才引进、科技体制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新成效。科技助力农业。(摄影:高晓龙)科技赋能农牧业 助力乡村振兴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科技赋能小麦、肉羊等特色产业,描绘出巴彦淖尔现代农牧业未来的模样。2022年4月,巴彦淖尔国家农高区获得国务院批复,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唯一获批的国家农高区。按照国务院的批复和科技部的要求,结合自治区现代农牧业创新需要,巴彦淖尔国家农高区将聚焦“河套灌区生态农牧业”建设发展主题,以硬质小麦、肉羊为主导产业,努力建设全国生态农牧业科技创新发展引领区、“一带一路”农牧业科技合作先行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样板区,在黄河流域西北地区推动硬质小麦和肉羊创新发展、打造特色生态农牧产业集群、引领生态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探索示范。去年以来,市科技局以高质量建设巴彦淖尔国家农高区为抓手,加大引进和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力度,巴彦淖尔国家农高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6家,引领形成以龙头企业为代表的肉羊、小麦、向日葵、生物育种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预计到2024年,巴彦淖尔国家农高区总产值达到184.2亿元,土地产出率达到每亩8.79万元,劳动生产率达到每人36.84万元;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9家以上,农牧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5%;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万元。培育创新主体 增强发展动能科技兴则企业兴,科技强则产业强。日前,市科技局举办“科技兴蒙”政策宣讲暨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训网络大课堂,邀请行业专家和企业精英等讲授了《“科技兴蒙”政策解读与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等内容,与会人员受益匪浅。近年来,巴彦淖尔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全面推进“科技兴蒙”行动为契机,大力推进研发投入攻坚行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统筹推进创新平台载体建设、重大科技创新攻关、高层次人才引育留用,汇聚各类创新资源要素协同高效全面发力,初步构建了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金融及社会资本为补充的研发投入体系。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行动,积极组织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2022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83家,培育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79家。此外,14家企业获得首次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研发经费奖励420万元,28家企业获得自治区企业研发投入后补助项目资金265.2万元。深化产学研合作 建强科创平台科技创新平台是优质创新资源的聚集地,也是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前,记者从巴彦淖尔国家农高区硬质小麦技术创新中心了解到,该中心以全国各小麦主产区顶级岗位专家为班底,以硬质小麦全产业链科技创新为目标的科研团队已经初具规模。2022年,由市农科所自主培育的国审小麦新品种“巴麦13号”在前期试验中展现出了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等特点,在2023年的粮食种植中将得到大面积推广。“当前,我们的科研团队集结了全国顶尖小麦专家,以硬质小麦全产业链技术创新为主线,以新品种选育为基础和突破口,加速推进巴彦淖尔国家农高区硬质小麦产业发展的现代化进程。2022年,‘巴麦13号’优质小麦品种在全市试验种植了1.5万亩,平均产量超老品种‘永良4号’5%~10%左右,而且品质更好、售价更高,大面积推广后会极大地调动农户种植小麦的积极性。”该中心负责人说。近年来,巴彦淖尔市深化与中科院、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江南大学等院校的产学研合作,形成“4+8+N”合作模式,搭建起了硬质小麦、肉羊、向日葵、玉米、农业节水用水、耕地地力提升等高层次创新平台,集聚高效能创新资源,围绕重点领域关键技术开展研发创新,引领示范带动一批双创平台载体建设。建成国家、自治区级企业研发中心73家、重点实验室2家、众创空间18家、星创天地18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家,区域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强化人才支撑 集聚创新力量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科技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关键力量。近日,巴彦淖尔市第二批科技小院名单公布,五原县气象局申报的“农业病虫害防治科技小院”获批,成为自治区首家气象科技小院。科技小院是建立在农村生产一线,集农业科技创新、示范推广和人才培养为一体的基层科技服务平台,每年评定一次。五原县农业病虫害防治科技小院是县气象局整合多方资源打造的科创助农小院,致力于设施西甜瓜产业的技术研发、应用推广、培训等工作。此次获批后,该科技小院将在防灾减灾科普宣传,设施西甜瓜高产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治等技术培训,以及设施西甜瓜精细化气象服务、科技创新研究等方面展开工作,助力西甜瓜生产提质增效。近年来,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巴彦淖尔市引进以傅伯杰院士为代表的高层次人才团队,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2个。围绕全市重点产业发展,引进博士及其团队72个210余人,建设博士科研工作站60个。依托科技小院强化乡村振兴科技人才支撑,建成科技小院30家,柔性引进高层次科技实用人才112人深入基层开展服务。大力实施科技特派员行动,选派232名科技特派员、79名“三区”人才在生产一线开展科技服务。组建185名科技精准服务专家团,精准服务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4696次。组织举办线上线下农牧业科技培训102场,培训农牧民8.3万人次。开发科研助理岗位103个,全力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科技创新没有“休止符”,只有“战鼓擂”。在打造科技新高地、构建创新产业新体系的征程上,巴彦淖尔正阔步前行! 作者: 2023/02/15 15:21
  • 2023,我们“这样干”——图解2023年全区科技创新工作 (来源:自治区科技厅办公室) 作者: 2023/02/15 15:17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重要通知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科技激励的若干措施的通知详细内容往下看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科技激励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有关事业单位: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关于进一步强化科技激励的若干措施》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2023年1月5日关于进一步强化科技激励的若干措施为切实解决自治区科技创新政策“落实慢”“落地难”等突出问题,打通科技创新“梗阻点”,充分激发创新活力,调动创新积极性主动性,结合自治区实际,提出如下具体措施。一、人才引进(一)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力度。出台《高端人才引进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将引进的高端人才团队纳入专项资金支持范围,给予实验室建设、科研经费支持和团队建设经费支持。通过聘任制、双聘制方式引进的高端人才,可到区直高校、科研院所重要岗位任职。扩大高端人才引进资金使用范围,可作为安家费、科研经费和团队建设经费使用。对重点引进的高端人才,其年薪补助、购房补贴或租房补贴,纳入自治区人才经费支持范围。对自治区本级事业单位引进的博士学位人才,配偶需要就业且具有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经引进单位同意,可通过人才引进“绿色通道”或聘用方式,安置到引进单位。(二)完善人才编制管理。扩大现有区直人才编制规模,编制已满单位可通过“绿色通道”引进高层次人才。对高校、科研院所急需紧缺人才,可使用“特设岗位”聘用。(三)简化审批流程。自治区本级“绿色通道”人才引进实行备案制管理。符合引进人才层次、资质的,经公示无异议后,即时办理入职手续和列编手续。高校、科研院所可在核定的岗位结构比例内,全面实行自主聘岗。(四)全方位引进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快引进重点产业、重点领域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采取“一事一议”方式予以支持。二、人才激励(五)保障科技人员科研工作时间。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和国有企业等用人单位建立相对灵活、弹性的考勤制度,保障专职科研人员拥有充足的时间用于科研。(六)加大对青年科技人员激励力度。提高青年科技人才承担自治区重点研发和成果转化计划项目、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比例。发挥自治区直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作用,设立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重点对青年科技人员给予支持。(七)改革人才评价标准和方式。坚持分类评价,探索同行评议和市场评价相结合的制度。改革评价方式,根据科研规律和项目内容,科学设置评价周期。(八)支持用人单位对高层次人才采用灵活多样的薪酬分配制度。薪酬管理按照有关规定执行。(九)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根据国家、自治区有关政策制定的合法合规的项目管理和经费使用细则,可以作为项目验收、经费审计的依据。三、成果转化(十)加大科技成果转化激励保障。对高校、科研院所以转让、许可、作价入股等形式在自治区内落地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根据技术合同到账金额或有关股权折算金额在200万元以上的,给予成果出让单位到账金额或股权折算金额20%的财政资金奖励。重大成果转化“一事一议”予以重奖,每项最高奖励1000万元,其中不低于50%用于奖励科技成果转化贡献人。增设技术经纪专业职称序列。(十一)扩大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试点范围。开展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改革,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所获得的收益,全部留归本单位,不上缴。以作价入股等方式转化职务科技成果形成国有资产的处置,由高校、科研院所自主管理,不审批、不备案、不纳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管理考核范围。(十二)高校、科研院所接受企业、其他社会组织委托的横向科研项目经费,按成果转化收入管理,项目绩效经费纳入绩效工资管理,不受核定的绩效总量限制。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可出资科技成果转化,科研人员与所在单位约定一定分配比例,科研人员占比不低于90%。横向委托项目结余经费可用于绩效发放,比例自行约定。四、优化服务(十三)赋予事业单位在编制使用、岗位评聘方面更大自主权。已制定编制标准的高校、科研院所等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探索实行人员总量管理。(十四)实行非竞争性、竞争性“双轨制”科研经费投入机制,对取得重大原创成果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项目,试点择优长周期稳定支持。(十五)改革科研经费管理方式。实行符合科技计划特点的经费使用办法,优化科研经费绩效评价和监督。对人才类项目经费实行“包干制+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对国家级创新平台、新型研发机构实行“预算制+负面清单”管理。(十六)搭建综合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汇聚科创资源,提供供需对接渠道,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十七)强化措施落实。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政策宣传培训,扩大政策知晓度,针对政策执行落实中的问题做好政策解读。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大先进典型选树奖励宣传力度。各相关部门要加强统筹谋划,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联系机制,立足实际扎实推进工作落实,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作者: 2023/02/15 15:16
  • 【智惠农民】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一图速览这些知识点! 来源:科普中国 作者: 2023/02/15 15:14
  • 科技对接促提升   业务交流促发展 科技对接促提升 业务交流促发展 为进一步加强与上级业务部门的交流对接,促进我旗科技工作取得新突破。2月8日上午,乌拉特中旗农牧和科技局张瑞丽副局长带领科技股、科教股业务骨干一行4人到市科技局积极主动对接政策监督、发展规划、高新技术、农村科技和成果转化中心等相关业务部门,沟通交流2023年科技项目申报、平台载体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等工作。 在工作交流对接中,市科技局领导对我旗2023年科技工作提出宝贵建议:一是要根据旗域产业发展特点,积极谋划科技项目,在项目谋划、科技创新等领域做出特色,依据发展实际打造区域科技亮点特色;二是找准工业科技这个突破口,加强调研走访,摸清底数和科技需求,精准发力,帮助企业破解发展瓶颈。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引导激励各类创新主体想创新、敢创新、能创新;三是加大科技精准服务,充分发挥博士科研工作站、科技小院等平台载体作用,用好用活三区人才、科技特派员、新型经营主体服务专家等科技人才资源,助力乡村振兴。 此次高质量的工作对接,转思路、谋发展、促提升,为我旗科技创新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建议。下一步,我局将继续以 “科技兴蒙”行动为统领,以科技项目建设和科技成果推广为重点,立足本地资源禀赋,统筹协调创新力量,补短板、锻长板、强人才、抓服务、重创新、促发展,攻坚克难,多点发力,主动融入农高区创建工作之中,为旗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作者: 2023/02/14 15:14
  • 巴彦淖尔农高区开展首个科技成果招商 刘庆元 创新内蒙古 2023-02-01 18:29 发表于内蒙古日前,在巴彦淖尔市科技局组织的成果招商洽谈会上,江南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巴彦淖尔分中心与秦皇岛沣瑞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就农畜产品废弃物资源化循环高质利用,达成项目落地巴彦淖尔农高区的合作意向,这也是巴彦淖尔农高区开展的首个科技成果招商项目。科技成果对接会现场针对巴彦淖尔农高区肉羊加工产业聚集的优势,江南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巴彦淖尔分中心高敏杰教授团队提出利用屠宰废弃物和病死畜开展动物蛋白水解生产氨基酸叶面肥的创新性技术路径,并邀请秦皇岛沣瑞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来巴彦淖尔市考察洽谈。双方经实地考察和充分对接后,在农高区达成了项目合作意向。招商洽谈会一行在巴彦淖尔市华恒生物科技公司考察秦皇岛沣瑞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监高海荣表示,此次项目合作既有农高区的产业优势和政策优势,也有高校的科技支撑,公司有信心将这个生物低碳产业做大做强。即日起,巴彦淖尔市科技局将协同相关部门,推动项目尽快落地,开启农高区科技成果招商的新路。精准招商是巴彦淖尔农高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中实施十项重点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2022年,农高区围绕硬质小麦、肉羊两个主导产业和向日葵、奶牛、肉牛等优势特色产业,制定了产业链招商引资图谱,建立了农高区招商引资项目库,现已入库储备项目33项。目前已签约项目8项,在建项目1项,落地项目2项。江南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巴彦淖尔分中心作为巴彦淖尔市与江南大学共建的农高区高层次科技创新平台,2020年以来,中心先后转化了植物氨基酸提取、小麦蛋白提取低聚肽等45项科技成果,为农高区的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来源:巴彦淖尔市科技局) 作者: 2023/02/03 10:34
  • 全区招商引资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在呼和浩特召开 全区招商引资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在呼和浩特召开孙绍骋讲话 王莉霞主持 张延昆出席信息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3-01-30 08:221月29日,全区招商引资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在呼和浩特召开。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孙绍骋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全区上下要聚焦聚力抓好招商引资,为做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提供有力支撑。1月29日上午,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孙绍骋在全区招商引资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讲话。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王莉霞主持会议。自治区政协主席张延昆,自治区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领导同志和法检“两长”出席。1月29日上午,全区招商引资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在呼和浩特召开。孙绍骋说,抓经济工作必须抓招商引资,没有大招商就没有大发展。内蒙古有国家政策支持和土地、碳汇、“绿电”、产业等多重优势,各级在抓招商引资上一定要有信心、鼓足劲,干出一番天地来。孙绍骋说,抓招商引资关键是要打造聚商气拢人气的良好环境,把内蒙古的正面形象立起来,让全区上下的商品意识强起来、商业气息浓起来。招商引资最理想的效果就是企业发财、地方发展、百姓受益,要科学谋划储备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精心搞好宣传宣介,让企业家看到“有钱赚”。要对损害营商环境的行为“零容忍”,最大限度保障企业家合法权益,扩大企业合规制度适用范围和覆盖率,让企业家吃下“定心丸”。各级政府要当好“店小二”,切实解决工作“慢”的问题,不叫不扰、随叫随到,让企业家成为“座上宾”。要着力构建亲清统一的政商关系,把企业家当成“自家人”,让广大民营企业不再被“潜规则”。孙绍骋说,抓招商引资,工作节奏必须快起来,从上到下都“热”起来。要坚持全区“一盘棋”,各地比学赶帮一起干,不拘一格大胆探索实践,更加注重发挥企业和商会等的作用。招商引资既要看行动更要看结果,重点看资金到位、项目完成情况,年底算账、奖罚分明。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扛起责任、做实工作,多为干部撑腰托底、壮胆鼓劲,善于从招商引资工作中发现和使用干部。孙绍骋说,抓招商引资要坚持抓“大”不放“小”、喜“新”不厌“旧”,对大小项目同样重视、新老企业同等对待,提供一样的服务保障和政策支持。要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马上行动起来,全力推动区属国有企业扭亏增效,加快把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做优。会议通报了2022年全区招商引资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下达了2023年招商引资目标任务书。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赤峰、乌兰察布5个市的市委书记作了交流发言。1月29日上午,自治区省级领导同志参观全区及各盟市招商引资2022年工作成效、2023年主要任务展。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各盟市、旗县(市、区)设分会场。会前,省级领导同志参观了全区及各盟市招商引资2022年工作成效、2023年主要任务展。 作者: 2023/02/03 10:27
  • “河套英才”风采⑱ | 武敏:用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 “河套英才”风采⑱ | 武敏:用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                                武敏是一名高级农艺师,现任乌拉特中旗农牧和科技局农业综合股股长。凭着对“三农”工作的一腔热忱,多年来,武敏一直秉承“民有所需、我有所应,民有所困、我有所帮”的初心,勤政为民、担当作为,先后从事了全国测土配方施肥、病虫测报、植保植检、高产创建、农技推广、产业扶贫、科普宣传等工作,用行动诠释着青年干部的责任与担当。       爱岗敬业迎难而上     让责任在奉献中闪光        参加工作15年来,武敏始终以求实创新、与时俱进的工作作风,投入到农业科技工作中,积极推广普及农业新技术。她共撰写发表论文6篇,其中,合著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显示五个中国小麦品质性状的遗传基础》发表在《植物科学前沿》杂志;独著的《乌拉特中旗玉米一穴双株栽培技术应用与推广》和《乌拉特中旗向日葵扩行降密提质增效栽培技术应用与推广》分别荣获巴彦淖尔市第八届、第九届自然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二等奖,《向日葵螟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推广》获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丰收奖一等奖,《向日葵螟绿色防控技术应用与推广》获全国农牧渔业丰奖一等奖。          作为科普宣传员,武敏把科学培训、宣传作为普及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和提供新信息的重要途径来抓,通过线上、线下、12396科技服务平台、12316三农热线和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宣传等各种形式,宣讲春小麦两改三配套绿色增产技术、小麦套种晚播向日葵栽培技术、地膜玉米后茬免耕种植向日葵栽培技术、玉米三优两增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玉米宽覆膜高密度栽培技术、玉米“一穴双株”绿色增产技术、向日葵六推一防综合配套技术和扩行降密技术、测土配方施肥应用技术和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等,累计培训农民1万余人次,其中技术骨干500余人次。 躬耕田间埋头苦干让  岗位在基层中生根       作为农技推广员和科技特派员,武敏始终把“三农”工作深深地放在首位。她围绕产业发展及粮食安全,积极组织实施以“玉米、小麦、大豆标准化高产创建”为主的多个项目,累计推广农业重点适用技术70余万亩次;多次对市、旗、镇三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小麦科技小院、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片进行技术指导,共建设小麦、玉米、向日葵高质高效示范片52个,科技示范园区15个。2016—2019年在旗域内推广玉米一穴双株绿色增产栽培技术10万亩,亩均增效187.24元,总增效益1872.4万元;2019年示范推广的向日葵扩行降密提质增效栽培技术,每亩节本增效300元左右,有效地解决了向日葵品质差、卖价低的问题,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2022年以“四控”为抓手,以绿色发展为宗旨,带领技术团队在乌加河镇联丰奋斗村建设了1000亩小麦绿色高产高效增粮行动示范片,开展小麦标准化生产,增加农民收益,真正实现农业有看头、农村有奔头、农民有甜头。       为农服务十余载,无论是重点任务还是常态工作,武敏始终执着敬业、忘我奉献,在为民服务、科技助农、绿色兴农的道路上抒写着为民情怀,践行着新时代青年干部的使命与担当。                             作者: 2023/02/03 09:12
×
×

扫一扫下载APP,体验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