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窍门
  • 警惕这种“坐”出来的致命急症 来源:北京日报  知名演员张少华日前因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去世,大家在哀悼的同时,也关注到肺脏健康。相较于这种慢性肺病,还有一种肺病来势迅猛,可直接危及生命,但它并没有专属表现,甄别较为困难。  来看看这些表现:遭遇轻微的脚扭伤,以为请假在家歇几天就能好,不料喊一声“憋气”后就去世了;一次急性心肌梗塞或脑梗,病情缓解后突然出现憋气、猝死;规律健身、全程马拉松的运动爱好者,突发“胸闷、意识丧失”;孕期脚肿、喘粗气,误认为是正常现象,突然完全喘不过气来,甚至危及两条生命……  这些意外事件让人毫无防备,而罪魁祸首就是——急性肺栓塞。虽然不好甄别,但形成共识的是,这是一种“坐”出来的急症。  1  肺脏正常人群为何也会发病  肺栓塞是指血液中的栓子沿着静脉系统回流并阻塞肺动脉,所导致的一系列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也是栓子移居至肺动脉的结果。  依据栓子的性质不同,除了血栓,还有脂肪栓塞(如下肢长骨干骨折导致肺栓塞中栓子的成分为脂肪)、羊水栓塞(孕产妇胎盘早剥或分娩过程中的栓子成分是羊水)、感染导致的细菌栓子及肿瘤导致的瘤栓,等等。临床上因为栓子性质不同,发生的机理及治疗方法也不尽相同。  其中,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是最常见的一种肺栓塞,其阻塞肺动脉的栓子主要成分是血栓。因此,通常医生所说的肺栓塞都是指肺动脉血栓栓塞症。它的血栓主要来源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又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合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说起来很绕口,实际上只是血栓在静脉系统的位置不同而已。比如,血栓栓子在静脉中就称之为深静脉血栓,脱落至肺动脉则称之为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所以,我们经常说导致肺栓塞的栓子是“移民”而非“原住民”,这就意味着肺栓塞可以发生于肺脏功能完全正常的人群。  2  病死率仅次于急性心梗和肿瘤  肺栓塞发病隐匿又凶险,表现为突发心跳、呼吸停止,危害极大,其病死率仅次于急性心肌梗塞和肿瘤。而肺栓塞的症状及体征又缺乏特异性,也就是说,没有任何一种表现是专属于肺栓塞的。这就为尽早就诊、及时确诊增加了不小的难度。也正是这个原因,肺栓塞的死亡风险并不低于急性心肌梗塞。  肺栓塞可以表现为以下几种表现:(1)心跳呼吸骤停(最为凶险),患者几乎没有机会被送往医院救治;(2)呼吸困难(最为常见),尤其是在活动后更为明显,休息后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3)胸痛、咳嗽(最易误诊),常见于呼吸或咳嗽时加剧,多为干咳,少痰;(4)咯血,多在发生肺梗死后24小时内出现,量不多,血液颜色呈鲜红色,数日后变为暗红色;(5)晕厥,表现为短暂的意识丧失,患者醒来后对此完全没有回忆,可伴有摔伤、尿便失禁等症状;(6)不明原因的肺动脉高压;(7)隐匿型,可以毫无症状,多在鉴别诊断中得以确诊。  但上述表现与多种疾病的症状类似,如极易误诊为急性心肌梗塞、肺炎、胸膜炎、神经系统疾病等。由于肺栓塞的表现及相应的检验不容易与其他疾病相鉴别且病情凶险,因而临床上常用“隐匿的杀手”来形容这种疾病。  3  “经济舱综合征”是最典型病例  导致肺栓塞的原因很多,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先天遗传性危险因素和后天获得性危险因素。前者为与遗传相关的易栓因素,如蛋白S、蛋白 C或者抗凝血酶Ⅲ缺乏等。存在先天遗传性危险因素的患者并非一定发病,大多是因后天获得性危险因素诱发。后天获得性危险因素有创伤、手术、长期卧床,以及超过4个小时的长途旅行等常见诱因。  “生命在于运功”这句话用在肺栓塞的预防上面再恰当不过。说肺栓塞是“坐”出来的,这一点儿不夸张。对于喜坐、不爱活动、迷恋游戏或工作性质导致长期久坐的人群,一定要警惕肺栓塞来袭。  “经济舱综合征”就是由于久坐引发肺栓塞最为典型的病例,也是医生逐渐认识并重视肺栓塞的重要开端。如果说心脏是人体的“血泵”,那么小腿肌肉就是“第二血泵”,因为小腿肌肉收缩可以有效地促进下肢静脉血回到心脏。下肢长时间处于下垂、完全放松的状态,影响到小腿肌肉对静脉的挤压,静脉回流速度下降,就为形成血栓创造了有利条件。如今,“经济舱综合征”的概念已扩充为任何原因导致的久坐(>4小时)、久卧(>3天)。  大家可能想不到,健身族的“相对制动”也可诱发肺栓塞。经常运动的人一旦停下来不运动,我们称之为“相对制动”。这一概念是相对于个体本身原有的运动量而言的。疫情期间,类似的案例并不少。所以,体育锻炼不是只有一种形式,需要不断根据形势调整。此外,临床上还常见到沉迷游戏的年轻人或者接受外科手术尤其是下肢骨折、髋膝关节置换术发生肺栓塞的病例。肥胖、恶性肿瘤、代谢异常、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呼吸衰竭、雌激素替代治疗等人群都是肺栓塞的高危人群。  4  常与冠心病形影相随  临床上,肺栓塞很容易被误诊为冠心病。因为二者有诸多类似之处:有类似的基础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等;有类似的症状,如心慌、气短、胸闷、呼吸困难等;有类似的体征,如呼吸频率增快、心率加快、血压降低等;有类似的检验结果,如心肌酶增加、心功能衰竭等指标;有类似的心电图表现,这也是误诊的重要原因。  尽管肺栓塞症状不典型易误诊,但一旦能怀疑到它身上,诊断方法就很明确。肺动脉增强CT和肺灌注/通气显像是肺栓塞的重要确诊手段。肺栓塞确诊后,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提供相应的治疗方案,治疗手段很多,如紧急情况下不同形式的溶栓治疗、静脉滤器置入等,但贯穿始终的治疗手段是抗凝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急性肺栓塞3个月内出现冠心病相关事件的概率,远大于没有发生肺栓塞的患者;同时,冠心病也是肺栓塞的高危人群。所以,无论是急性肺栓塞还是冠心病发病,3个月内二者都会有同时发生的风险,千万不要掉以轻心。  肺栓塞合并冠心病后怎么治疗?肺栓塞自然以抗凝治疗为主,而冠心病药物治疗主要以抗血小板为主。患者同时接受抗凝和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时,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防止出血事件的发生。  在此提醒大家,当出现下列情况时,需要警惕肺栓塞发生:不明原因出现双下肢或者单侧下肢水肿之后的呼吸困难、气短;久坐或久卧后发生胸闷或心慌;不明原因的一过性意识丧失;不明原因的缺氧表现;不明原因的活动耐力下降;不明原因的胸痛伴有咯血等。如有发生,应及早到医院就诊。  预防指南  如何远离肺栓塞  要有良好的生活方式  除了有意识地增加运动,处于“坐”“卧”状态时,我们也可以有意识地做“勾脚”动作,增加小腿肌肉收缩的机会;多喝水或通过设置闹铃提醒自己定时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减少下肢血液淤积的可能;休息时抬高下肢,利于静脉血液回流;必要时借助弹力袜,缓解因久站、久坐或久卧等引起的下肢血液回流障碍。  控制体重  肥胖是肺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效控制体重的增长对于降低肺栓塞的发生率非常有益。身体质量指数BMI>28,定义为肥胖。  重视静脉曲张  静脉曲张指的是浅表静脉变粗、迂曲,像“蚯蚓”一样的形状。在教师、售货员、服务员等一些需要长期站立的职业人群中尤为常见。导致静脉曲张的原因除了先天静脉发育异常外,深静脉回流(如静脉瓣功能不全)受阻是导致后天静脉曲张的重要原因。表浅血栓通常不会移行到肺部导致肺栓塞,但是不解决深静脉本身问题或者没有及时去除导致静脉回流受阻的原因,深静脉同样会出现血栓,更为血栓脱落至肺动脉引起肺栓塞埋下了隐患。  肺栓塞的血栓约70%-80%来源于下肢深静脉,而浅静脉曲张的人群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风险会大大增加。静脉曲张不是100%发生肺栓塞,肺栓塞患者也不是100%有静脉曲张,但是,存在静脉曲张势必会增加肺栓塞发生的风险。已有研究证实,患有静脉曲张的人群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将增高5倍。  (作者:北京安贞医院急诊危重症中心副主任米玉红) 作者: 2021/04/14 09:56
  • 如何避开过敏原,这样做比做检测有效得多 科普中国-乐享健康  作者:许尤佳  曾有位很焦虑的家长找我:“带孩子去医院查过敏原,第一次测的结果和第二次测的结果存在很大偏差,是不是该替孩子全禁?”家长随即又怀疑:“过敏原会不会不准呀?检测报告查出的好几个过敏项目,我家宝宝平时吃了都没事!”  我给她的答案是:“以孩子日常生活中的表现为准。孩子日常吃了没事,就随他吃,控制好量就行。”  过敏原检测能有一定指引作用,但日常生活中有比它更“准确”的规避过敏原方法。  为什么过敏原检测没想象中精准?  孩子正常摄入食物后,相应的IgG就会暂时升高,这属于人体正常的免疫反应。给孩子吃过某种食物,再去测过敏原,很可能会得出“明明吃了没事,却测出过敏”的推论。而检查出孩子体内某种IgE水平高,也只能说明孩子对它可能过敏。因此,除非孩子存在以下状况:  ① 有明显过敏反应,虽然不是突发急症,但也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② 直系亲属有较严重过敏性疾病,孩子出现过敏反应征兆的情况;  ③ 对某种食物具有立即发生的过敏反应经历,且皮肤有过敏反应,进行了很好的皮肤护理和外用药治疗后,病情仍然持续;  否则我不建议孩子去测过敏原,并严格遵守检测报告“一刀切”。  如何替常过敏反应的孩子规避过敏原?  ① 衣物和寝具的选择及洗涤  贴身衣物、枕头被子选宽松柔软的全棉制品,尽量不要穿毛绒绒的羊毛类衣服。避免樟脑丸等化学物品,选择儿童专用沐浴露和专用洗涤液。  ② 改善居家环境  保持室内环境干燥、清洁,保持空气流通、清新。定期洗晒床单、被套、玩具,以及地毯、窗帘、风扇、空调等物品,以减少粉尘,避免螨虫的滋生。  避免刺激性气体刺激孩子呼吸道,如香烟、空气清新剂、杀虫剂、花粉味道浓郁的盆景等。过敏体质的孩子,尽量不要饲养宠物,避免毛屑、代谢物刺激。  避免感冒诱发过敏性疾病,天气转暖时,风扇、空调不要对开得风力太大或温度太低,且不要对着孩子头面部。适当打开窗户,保持空气流通。  ③ 避免季节性过敏  花粉季节尽量减少孩子的外出时间。户外玩耍时,最好让孩子穿长衣长裤,不要让孩子站在灌木丛或草丛中。  金属、冷空气等都可能引发孩子过敏,需要家长多加观察,多加留意。  孩子轻微食物过敏,建议用“追溯-试探-规避”法。  追溯:  回忆孩子有不适症状前吃的食物,列入怀疑清单;  试探:  有意识地给孩子少量怀疑清单中的食物,细心观察孩子反应,最终锁定过敏食物。  规避:  避免给孩子吃该种食物,找到可代替该类食物营养的其他食物。  从根本调理过敏,重点关注孩子脾胃问题。孩子有食物过敏或过敏体质,常犯呼吸道相关的过敏性疾病,相比过敏原的筛查,其实最关键的调理方向是孩子的“后天之本”——脾。  我建议家长每天关注孩子的消化状况,避免积食。发现孩子舌苔、口气、大便、睡眠中有一项有问题,立即消食导滞,同时调整日后的喂养,把积食遏制在“摇篮”里。  孩子没积食的情况下,也可以每周喝一次新三星汤产品预防积食,同时给孩子服用小儿健脾方、健脾养胃方等食疗方。  情志呵护,家长最常忽略的问题。过敏体质的孩子,除了后天之本脾胃的呵护之外,还要呵护好孩子的情志。尤其是遗传家长过敏体质的孩子,更要注意这方面的问题。最基础的做法是,日常不要让孩子过于兴奋。疯跑、疯玩、大哭、大闹,这些对孩子的病情都会有一定负面影响。平时更要多给予孩子有效陪伴。  资料来源:许尤佳育儿堂微信公众号  本文由广东省中医院儿科主任许尤佳进行科学性把关。 作者: 2021/04/14 09:52
  • 花粉带来春天烦恼 专家教你防护妙招 来源:科技日报  植物花粉分为风媒花粉和虫媒花粉。凡是开得鲜艳的、通过昆虫来授粉的花的花粉,都是虫媒花粉,该类花粉一般不致敏。令人过敏的是风媒花粉,它们可以随风飘散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  ——程雷 江苏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在如今这万物复苏的大好春光里,花丛树影中,总不乏频频举起相机、手机的面孔。不过,不是所有人都能将大自然的慷慨馈赠安心收下。  对于一些特殊的小伙伴,莫说进入花丛赏花,只要进入花粉“射程”,就会一脸通红,皮肤上红斑、丘疹“此起彼伏”;亦或者被花粉诱发鼻炎、哮喘,出现打喷嚏、咳嗽、流鼻涕、流眼泪等症状。  最近,中国天气网制作的“全国花粉过敏预警地图”走红网络。这幅根据中国气象局3月25日8时数据制作的地图显示,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都处在容易诱发花粉过敏的区域内,山西、陕西、河南、江苏、湖北等省份过敏指数持续走高。而受降雨影响的湖南、江西大部地区的花粉过敏指数明显下降。  那么,花粉为何让人过敏?我们又该如何预防、缓解过敏症状?针对上述问题,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为您揭秘。  过敏并非都是鲜花惹的祸  “全国花粉过敏预警地图”中处在预警区域的江苏,最近过敏的人数正在增加。  “3月27日我值班,一下来就来了8个面部过敏的患者,基本都是女性。”3月29日,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主治医生周林在门诊忙得不可开交,“每年这个季节以及八九月份,面部过敏的患者都会明显增多。”  资料显示,花粉是自然界中植物的雄性细胞,因物种各不相同,其大小、形状、结构千差万别,绝大多数以微米为单位计量。草长莺飞的春季,植物开花散叶,花粉便在微风、蝴蝶、蜜蜂的助力下飞散到空气中,让植物得以繁衍生息。  提起花粉过敏,不少人以为“这都是鲜花惹的祸”,实则不然。  “花粉过敏原有三大类:一类是春季的树木花粉,一类是春夏季的禾本科花粉,一类是秋季的杂草花粉。”江苏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程雷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植物花粉分为风媒花粉和虫媒花粉。凡是开得鲜艳的、通过昆虫来授粉的花的花粉,都是虫媒花粉,该类花粉一般不致敏。令人过敏的是风媒花粉,它们可以随风飘散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  相关专家表示,风媒花粉个头小,小到肉眼看不见,很轻,数量也多。风一吹,花粉在空气中大量飘浮,人接触和吸入后很容易致敏。  花粉是空气中的“常客”。“春季树木花粉一般从三四月份开始飘散,而后禾本科花粉上场,秋季杂草花粉一般在八九月份出现,局部地区即便到十一月份仍有花粉飘散。”程雷说。  这些“身份”不同的花粉,其来源也各异。  程雷介绍,就春季树木花粉来说,北方地区的致敏花粉主要来自杨树、柳树、桦树、榛树,而南方地区的致敏花粉则多来自杨树、柳树、柏树、松树。而具体到南京市,乃至我国华东地区,其主要的致敏花粉来自法国梧桐,它们一般从四月中旬开始飘散花粉,会一直持续到五月上旬。春夏季的禾本科花粉,主要是来自鸭茅等牧草。  “我国最常见的秋季致敏杂草花粉主要来自蒿草、豚草、葎草,其中蒿草多见于黄河以北的北方地区,南方地区也有,但相对较少。”程雷说。  环境因素加重花粉过敏症状  细看“全国花粉过敏预警地图”,各个地区的花粉过敏指数不尽相同。造成各地过敏指数不同的原因,除了各地致敏花粉来源植物分布不同外,气候、气温差异也是重要原因。  程雷表示,植物开花的时间主要与气温密切相关。“比如说某年气温回暖比较晚,平均气温比往年同期低超过1摄氏度,此时花粉开始飘散的时间就会比较晚,会比往年推迟5到8天,甚至推迟10天都是有可能的。但是如果气温差异在0.5摄氏度范围内,影响就不大。”程雷说。  “此外,也有研究表明,空气污染会加重花粉过敏症状。”程雷说,近年来由于部分地区空气污染,季节性花粉过敏症和常年性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有些人甚至会两种病叠加。  “总体来说,呼吸道过敏性疾病在过去20年间的发病率增幅超过100%,例如过敏性鼻炎、哮喘的发病率上升很明显。环境的变化以及环境与基因的相互作用,导致患该类疾病的人数增加。”程雷说,此外工作、生活压力的加大,也会导致患过敏性疾病的人数增加。  “如果花粉飘散的持续时间长,一些患者的呼吸道过敏性症状可能会持续1至3个月,特别是在花粉浓度高的那两三周,症状会非常严重。”程雷说。  这些过敏体质的易感人群,如果再遇上“天公”助力,那就更是苦不堪言。“如果遇到晴朗的大风天,花粉会飘散得更快,过敏的人数就会更多。过敏反应表现在面部,就是长红斑、丘疹,皮肤有瘙痒感。”周林说。  佩戴口罩、护目镜等可预防  面对大自然这份略带挑战的馈赠,过敏人群不必草木皆兵,但也要防患于未然。  程雷建议,要像关注天气预报一样关注花粉传播的监测、预报信息,在花粉传播时,出门要戴好口罩,最好是戴N95或者KN95口罩,以阻隔一些颗粒较小的花粉。  “结膜炎患者,还要戴护目镜,一般的眼镜不行,眼镜四周需要密封。”程雷说。  周林则建议,过敏人群出门还需戴帽子、穿长袖外套,回家后衣服要及时洗,尽量不要放在室外晾晒,门窗也要尽量少开。“大家还可以尝试使用花粉阻隔剂,出门前将其涂在鼻腔里,可以在鼻腔黏膜中形成保护膜,避免花粉与人体的肥大细胞接触,诱发过敏。面部过敏患者还可以用生理盐水湿敷面部,每次15分钟、早晚各一次。”周林说。  周林建议,大家可以多吃维生素C、多锻炼身体,以增强抵抗力。“门诊中,我们发现适当运动,可以降低过敏症状的复发概率。”她说。  “预防为先、预防为主。”程雷表示,花粉过敏患者还可以根据自己往年发病时间,在发病前的2至3周,提前开始吃相关药物或者使用鼻喷激素。例如南京地区不少患者会在4月20日左右出现鼻眼症状,那么在4月初到4月上旬这段时间,有需要的过敏人群就要开始进行预防性治疗,以缓解症状或者压制症状。(记者 金凤) 作者: 2021/04/06 10:57
  • 失眠了只能吃安眠药?可以试试自我调节 科普中国-乐享健康     “猫大夫医学漫画”供稿 作者: 2021/03/26 10:42
  • 流言:搪瓷制品有毒 来源:科学辟谣 流言: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经常会看到使用陶瓷制作成的物品,例如:餐具、茶具等。而细心的人可能会发现,还有一种“瓷”在我们的生活中也非常常见,那就是“搪瓷”。目前,市面上的搪瓷制品越来越少,有说法认为,搪瓷制品少,是因为搪瓷制品有毒。真相解读:一个由土烧成  另一个是金属上画画       陶瓷和搪瓷的原材料、制作流程和工艺都不一样,属于两种不同的器具材料。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一般是使用陶土或者是瓷土为原材料,在高温条件下经过混炼、成形、煅烧等步骤制作而成的。在我国人民的家居生活中,日常吃饭使用的碗、盘子,喝茶时的茶具,普遍以陶器、瓷器为主。       而搪瓷则是无机玻璃瓷釉,又称珐琅,是以金属为基体,在高温下经过涂搪、干燥、烧成、检验等步骤制作而成。近些年来,搪瓷制品在日常生活中的踪迹越来越少了,但如果大家足够留心,在一些表现七、八十年代生活情景的影视剧里,经常可以看到它们,其中的代表有洗脸的脸盆、喝水的大茶缸子,以及部队、国营工厂等机关单位食堂里使用的餐具也多会选择搪瓷。 图虫创意根据材质特点决定使用领域       陶瓷在高温下不易氧化,并对酸、碱、盐具有良好的抗腐蚀能力,隔热性强于金属材料;但陶瓷很脆弱,一旦不小心受到硬物撞击极易破碎。根据它的这些特性,陶瓷经常用来作为厨房用具、浴缸等卫生洁具以及建筑装饰类材料,其中的陶器透气性良好,是制作花盆的绝佳材料。 图虫创意       搪瓷是在金属表面加了一层瓷釉涂搪,所以可以防止金属生锈,使金属在受热时不至于在表面形成氧化层,同时还能抵抗各种液体的侵蚀。同时,搪瓷导热性比陶瓷好,搪瓷受硬物撞击一般只是表面瓷釉脱落,而不会破碎,所以多用于餐具、茶具、花瓶、陈设品,以及排水管、面砖和外墙砖等。 图虫创意对于陶瓷和搪瓷制品的使用建议       搪瓷制品因含有金属底坯,耐高温、传热快,适用于家用的加热器具(搪瓷锅等)。需要注意的是,如有大块掉瓷,则应尽快更换,防止金属元素溶解,影响身体健康。 图虫创意       陶瓷制品不含金属底坯,材质安全,保温效果相对较好。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陶瓷的水杯、茶具、厨具时,建议尽可能选择无彩釉涂染的陶瓷制品,尤其是内壁要无色,用起来更安全。 图虫创意 作者: 2021/03/26 10:31
  • 专家支招身心健康:饮食是首选医疗方式 多种方式解压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上海3月24日电 (记者 陈静)“让食物成为你的药物,而不要让药物成为你的食物。饮食就是你首选的医疗方式。”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郑璇24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在“第31届上海市健康教育周闭幕式暨上海健康大讲堂300期”专场活动上,郑璇指出,对于糖尿病、冠心病、痛风、慢性肾病、脑卒中等疾病患者,营养治疗必不可少,医院营养科医生可以对有需要的患者进行非常专业的指导和干预。  在“管好嘴”的同时,“迈开腿”对保持健康同样重要。然而,无法坚持运动是当下不少人所面临的困局。上海市总工会职工健康促进专业委员会主任朱娴认为:“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节奏和生活作息,选择一个固定的时间开展运动;同时,在运动强度上要循序渐进。双管齐下,这样有利于养成每天运动的习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心理健康也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如今,压力已成为心理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作为一种应激源,压力会引起焦虑,甚至是情绪爆发。直面它还是回避它?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门急诊部行政主管倪晓东向“打工人”传授多种缓解压力的方式:“极度焦虑时,可以暂时离开此场景,喝一杯热的甜饮料,以缓解焦虑;此时,抱紧身体将自己蜷缩起来,也可以增加安全感;特别愤怒时,可以通过体育运动来发泄情绪。”  在上海,健康知识科普已“生根发芽”,并形成了品牌效应。“上海健康大讲堂”自2008年开办以来,已在各区举办了300场专题讲座,内容涵盖疾病防控、养生保健、居家健康、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对等多个领域,并逐步形成了一支热心健康公益事业的健康教育专家名医讲师团,深受民众青睐。  当日,“上海健康大讲堂”开启全新改版。改版后的“上海健康大讲堂”将积极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努力营造健康文化,进一步提升上海市民的健康素养水平和健康自我管理能力,创造高品质的健康生活。(完) 作者: 2021/03/25 10:53
  • 盘点2021年2月公众关注的科技前沿成果 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 盘点2021年2月公众关注的科技前沿成果 作者: 2021/03/25 10:48
  • 染发会变秃?染发前这几件事你一定要知道 科普中国-乐享健康  作者:段会娇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形象的展现,染发也逐渐成为一种时尚,不仅能遮挡白发、焕发年轻活力,还可以自己定制发型颜色,彰显时尚魅力。因此很多人将染发视为“当代换头术”。然而,生活中关于染发的负面评论也层出不穷,有人认为染发剂会导致脱发,不利于人体健康。那染发到底会不会让人变秃?导致人们脱发的原因有哪些?染头发的正确方式是什么?  染发会导致脱发吗?  当前市面上的染发剂类型根据最终的染发效果可以分为暂时性(7~10天)、半永久性(3~4周)和永久性(1~3个月)三类。其中永久性染发剂价格低、着色效果好,成为人们最常使用的产品。需要注意的是,染发剂中含有漂白作用的氨水是一种碱性物质,长期接触容易对人体上呼吸道和皮肤产生刺激作用,导致色素沉积。部分染发剂中含有的对苯二胺类、硝基苯和苯胺等化学物质容易被皮肤吸收,频繁使用染发剂容易产生过敏反应,出现瘙痒、红斑等症状,也可能会导致头皮和毛囊的炎症反应,时间久了会导致毛囊萎缩,头发由粗变细,增加脱发的风险。  目前我国合格的染发剂对添加剂量有着严格的控制和相关规定,消费者应购买符合国家标准、口碑信誉较好的染发产品,并按照要求适量使用,能够有效保护自身安全,并不会因此脱发。  染头发的正确方式是什么?  首先,在染发前要做好局部皮肤敏感度测试,将染发剂点涂在手臂内侧、耳后等部位并停留48小时,观察被测皮肤有无过敏现象。准备染发前一周可以用护发素进行护理,保持头发滋润状态。染发前尽量保持1~2天不洗头,不仅有利于着色,还能利用头皮的油脂隔离染发剂中的化学物质,减少对头皮的损害,防止有害物质通过毛囊进入到体内。  其次,染发时要做好防护。在确保头皮没有伤口、对染发剂不过敏的前提下,可以通过戴手套、佩戴耳罩、涂抹面霜的方式对手、耳、口、鼻部位进行防护,尽量避免染发剂与皮肤的直接接触。  最后,染发结束后应及时冲洗干净,防止染发剂残留,引起头皮过敏。在吹发时可以用冷风吹干,尽可能避免高温洗发、烫发。同时染发后要继续做好头发养护工作,使用专门的染后洗护产品。而且染发频率不宜过高。一年染发不要超过2次,每次间隔时间至少在3个月以上。除此之外,妊娠期女性、老人以及患有湿疹、溃疡的人群不建议染发。  本文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博士周晓博进行科学性把关。 作者: 2021/03/25 10:46
  • 流言:拔智齿能瘦脸 来源:科学辟谣流言:“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这句话想必很多人都听过。光是牙疼就能到要命的程度,那拔牙岂不是噩梦一般的存在,若拔的这个牙又是“根深蒂固”、不按常理出牌的智齿,惨痛程度简直不敢想象。然而,当这一切遇到了“拔智齿能瘦脸”的传言,很多人特别是总觉得自己脸胖的爱美人士,甚至开始有点蠢蠢欲动了,甚至有些人的智齿并没出现什么问题,单纯只是为了瘦脸的目的也想拔。真相解读:爱美人士期待着拔智齿瘦脸,结果能否如预期般理想?实际上,智齿拔不拔,关键的问题在于是不是出现了“阻生”现象! 图虫创意智齿该不该拔 要看是不是阻生齿智齿是人口腔中的第三颗磨牙。由于牙齿的发育成熟和萌出与整个人体发育密切相关,存在个体差异,所以决定了智齿的萌出时间因人而异。一般来说,它的萌出时间在16~25岁期间,而此时恰是人生理、心理发育都接近成熟的时候,因此俗称为“智慧齿”。智齿并不是没有用,如果其形态和位置正常,是可以行使正常的生理咀嚼功能的,要知道我们人类祖先的生存就非常依赖牙齿的保留。但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食物越来越精细,牙齿的功能越来越减退,直接支持牙的牙槽骨也明显退缩。在这个“社会进化和骨骼退化”的过程中,牙齿的退化不如牙槽骨明显,所以常造成最后萌出的第三磨牙位置和形态出现异常,也就是我们常听医生提到的“阻生”现象。“阻生智牙”就是只能部分萌出或完全不能萌出,甚至以后也不能萌出的智齿。 图虫创意阻生智齿危害多 应该尽早拔除阻生智齿往往会危害口腔健康。最常见的危害就是智齿冠周炎了,即智齿牙冠周围的软组织发生的炎症。智齿很多时候因各种原因不能完全长出来,在牙龈瓣与牙冠之间形成较深的盲袋,食物残渣及细菌极易进入袋内;加之冠部牙龈瓣常因咀嚼食物而受到损伤,形成溃疡,当全身抵抗力下降(如感冒、发烧、熬夜等)时,就会引起炎症的急性发作。如炎症不加以及时控制或处理不当,还可能会造成面部肿胀,甚至压迫喉咙,严重时可造成窒息,危及生命!待炎症控制后如不能及时拔除智齿,肿痛还会再次找上门来!另一个危害是邻牙“遭殃”,甚至殃及颌骨。由于智齿位置靠后不易清洁,智齿与前面邻牙之间容易蓄积食物残渣,滋生细菌,久而久之会腐蚀邻牙,造成智齿“不仅自己烂掉还把前面邻牙一起带坏”的严重后果,最终可能一失两牙,后悔莫及!还有一些更隐蔽的智齿,他们躲藏在颌骨深处,暗地里膨胀、挤压周围的骨质,直至形成囊肿,可怕的是开始没有任何症状,而有症状时可能已经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图虫创意鉴于以上原因,智齿出现问题后越早拔越好,如果可以,在智齿萌出后应该尽早对其进行检查以确定是否需要拔除。因为这个时候智齿多数尚未发育完全,拔除创伤小,并发症少,易于愈合。但拔智齿与瘦脸没有直接因果关系,所以不要为了瘦脸而拔除智齿,那是达不到目的的!拔智齿前后的注意事项智齿拔除前后的注意事项非常重要,不能忽视。首先,拔除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心理准备、知识准备及生理准备。其中,心理准备就是自我消除紧张焦虑恐惧心理,现阶段阻生智齿拔除手术多采用高速涡轮机微创拔牙法,时间短,创伤小;知识准备是了解各种拔牙禁忌症(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及妊娠期和月经期等)及拔牙前后的注意事项;生理准备包括智齿周围炎症的控制和身体处于健康状态等。准备做得越充分,拔智齿过程中的痛苦越少,拔智齿之后的恢复也会更顺利。图虫创意智齿拔除后提醒大家注意以下几点:1. 纱卷咬30-40分钟后取出,24小时内不要漱口;2. 不要吮吸拔牙窝,1-2日内唾液中带有粉红血丝属于正常现象;3. 2小时后可以进食进水,避免用患侧咀嚼,不宜吃过硬,过热食物,不宜吃碎屑过多的食物,避免食物残渣残留增加感染机会,建议吃温凉稀软的食物;4. 拔牙后可能会有轻度炎性水肿,术后24时内可冷敷术区,减小或避免肿胀;若出现肿胀,24-48小时为肿胀的高峰期,第三天后会逐渐消退。术后24-48小时之后可热敷促进肿胀消退。术后可能会有低烧,无需吃药,仅需好好休息,消肿后自然消退。5. 如出血过多,唾液中有血块,疼痛肿胀严重、张口困难、发高烧等不适症状,应到医院急诊;图虫创意6. 医生会根据患者全身情况以及拔牙术中情况来决定是否需术后口服药物或静脉输液,一般拔牙术后不需用药。如缝线可在术后5-7天复查拆线;7. 拔牙后一周内尽量多休息,少说话,避免剧烈运动,也不建议乘坐飞机出行,以免血压升高,增加伤口出血、感染风险,还有就是尽可能不要抽烟、喝酒。 作者: 2021/03/25 10:41
  • 流言:鱼刺卡喉咙就喝醋吞馒头 来源:科学辟谣 流言:近日,“吃鱼卡刺不要喝醋吞馒头”上了微博热搜。鱼肉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虽然味道鲜美,但是吃鱼卡鱼刺的新闻年年都有。老一辈人对卡鱼刺的处理方式最常用的就是:喝醋、吞馒头或者米饭。真相解读:老一辈人对卡鱼刺的处理方式最常用的就是:喝醋、吞馒头或者米饭,然而,这些处理方式其实暗藏了很大的危险性! 图虫创意喝醋能软化鱼刺?小心消化道损伤先来说喝醋这个方法。首先,大部分食醋通过短时间接触鱼刺,起到的软化作用并不明显;相对高浓度的食醋虽然软化鱼刺的效果更好,但是酸度会引起人体不适,同时也会对食管和胃黏膜造成伤害。这一观点是有文献支持的:根据我国的食醋标准,总酸浓度为3.5g/100ml[1],这个浓度并不高。如果要想增强软化鱼骨的效果,需要用适宜浓度的食醋完全、长时间浸泡鱼骨,换句话说,软化鱼骨的主要因素是压强而不是食醋浓度。[2] 图虫创意因此,光靠喝醋这种短时间与鱼刺的接触,并不能起到我们期待的的软化作用,而且过量喝醋还可能会损伤消化道。吞馒头、米饭能咽下鱼刺?小心扎得更深如果说上一个方法只是无效,那么这个方法就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了!就在今年2月份,杭州就发生过一起这样的事件:刘女士因为鱼刺扎喉咙,便采用吞馒头和饭团的不当方式,结果鱼刺不仅没有吞咽下去,疼痛反而不减反增,鱼刺险些刺入颈部大血管。多亏刘女士及时就医,这才避免了悲剧的发生。图片来源:新闻截图吞馒头的方式就是纯粹看运气,要看鱼刺扎的位置和深浅,如果运气不好,鱼刺不仅吞不下去,反而会扎得更深,加重损伤程度和范围。你以为卡鱼刺的方式是这样的:图片来源:丁香医生实际上,可能是这样的:图片来源:丁香医生因此,如果运气好倒是可以咽下去,如果运气不好,那只能越扎越深,甚至可能会丧命。拿生命安全去碰运气,这成本也太高了!卡了鱼刺这么办!① 停止进食:立即停止进食,不要再吞咽任何食物,也不要做吞咽动作。② 试试咳嗽:如果是很小的并且扎的很浅的鱼刺,可以咳嗽几下,试试能不能利用气流让鱼刺脱落下来。③ 用镊子:如果鱼刺能看到,就让家人帮忙用镊子把鱼刺夹出来。④ 及时就医:自己处理不了的,不要乱用民间偏方,一定要及时就医。图虫创意吃多少鱼肉合适?[3]鱼肉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以及优质蛋白质,有研究显示:每周摄入300g鱼肉的人,脑卒中的风险会降低6%,并且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周建议摄入280g~525g鱼肉,平均每天40~75g。而我国居民鱼肉的摄入量普遍不达标,2010~2012年的调查显示:我国平均每人每日的鱼虾摄入量仅为23.7g,仅仅达到了最低推荐摄入量的一半。要想吃到推荐的40~75g(这里指的是生鱼肉的重量),那具体得吃多少呢?经过烹饪后,大约是下图这么多:图片来源:作者自拍(65-70g的生鱼,烹饪后的重量约为50g)总结一下:适当吃鱼肉对健康有益,建议采用清淡的烹调方式,比如清蒸、水煮,尽量避免红烧和煎炸。如果不小心鱼刺卡在喉咙,先尝试能否拔出来,如果不行,第一时间到医院处理,一定不能胡乱尝试喝醋、吞咽米饭、馒头等不靠谱的民间方法。参考文献:[1].GB 2719-20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醋 http://down.foodmate.net/standard/yulan.php?itemid=53160[2].王建辉,刘冬敏,刘永乐, 等.淡水鱼鱼骨软化工艺条件的优化[J].食品与机械,2011,27(2):109-111. DOI:10.3969/j.issn.1003-5788.2011.02.033.[3].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88-100. 作者: 2021/03/23 10:06
×
×

扫一扫下载APP,体验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