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窍门
  • 口罩上有致癌物残留,戴前需要挥20下让其挥发?完全没必要 来源:科学辟谣 流言:有视频称医用口罩会使用环氧乙烷消毒,而环氧乙烷是一种一级致癌物,会残留在口罩上。虽然经检测残留符合国家标准,但仍建议打开口罩包装后,在空中挥动几下再戴上,有助于环氧乙烷消散,进一步降低残留。 真相:符合国标的口罩,残留物都在安全范围内,抛开剂量不谈毒性,挥舞口罩没必要。来自抖音可以肯定的说,从正规渠道购买的符合国标的医用口罩,都是安全的,当然谁要是喜欢挥两下再戴也没问题,只是效果不明显,也没什么必要。为什么这么说呢?让我们先从环氧乙烷讲起吧。环氧乙烷,化学式是C₂H₄O,缩写是“EO”,是一种常见又好用的消毒剂。 环氧乙烷结构示意 图百度百科        环氧乙烷的化学性质很活泼,能够与微生物的蛋白质、核酸发生非特异性烷基化作用,让它们失去正常功能,这样就达到了灭菌的效果。而且这种杀伤是广谱的,像细菌、孢子、芽孢、病毒等等,统统都能杀死,可以说是灭菌小能手了。         而且环氧乙烷还有一个巨大的优点,就是它能在“又冷又干”的条件下工作。举个例子,大家都知道,随便什么东西加热到两三百摄氏度那肯定能杀死病菌,但口罩之类的东西到这个温度就彻底坏掉了。而高压灭菌锅虽然只用加热到120-130℃,但会产生大量的水汽,出锅还得晾干,很多东西是禁不住水泡的,也会坏。         而环氧乙烷就没有这种问题了,因为环氧乙烷沸点低,蒸汽压也高,消毒时只需要温度维持在50℃左右,就能很容易地进入待消毒物品的任何缝隙角落,做到全面消毒。而且由于环氧乙烷是以气态来消毒,也不会出现泡坏东西的情况。        环氧乙烷也不会腐蚀常见的材料,比如塑料、纸、棉、化纤、金属、陶瓷等等。 正因为这些优点,环氧乙烷成为了目前最主要的低温灭菌方法之一,像什么食品包装,婴儿纸尿裤,卫生巾等等,都可以用环氧乙烷来消毒,当然,也包括医疗器械比如口罩。         有一说一,与很多消毒剂一样,环氧乙烷确实也有一定的毒性,如果一次吸入太多环氧乙烷气体,会当场中毒,而频繁接触环氧乙烷,也有损健康,并会增加癌症风险。但是,这些危险因素,只有相关行业的从业工人才需要防范,普通人不用为此担心。         而且,正是由于环氧乙烷有一定的毒性,国家对使用环氧乙烷消毒口罩,是有着严格标准的。根据行业标准《医用外科口罩》(YY0469-2011)规定,经环氧乙烷灭菌后的口罩,环氧乙烷残留量应不超过10μg/g。         也就是说,我们拆开包装拿出一个口罩,剪下来1克的口罩面料,拿去提取并测量,里面的环氧乙烷不应超过10μg。为了达到这个标准,使用环氧乙烷消毒的口罩,需要先在通风的解析室晾1-2周等环氧乙烷消散,这之后过2周再进行无菌测试,达标才能出厂。所以,我们平时使用的口罩,环氧乙烷的含量早已微乎其微了,而且我们在佩戴口罩的时候,剩下的那一丁点环氧乙烷,一部分也会跑到空气中去,我们实际吸入的就更少了。        对比一下环氧乙烷的残留极限就会发现,以一个医用口罩重约3g计算,每个口罩最多含30μg环氧乙烷,按持久接触,每日剂量≤0.1mg的话(1mg=1000μg),每天得生吞至少3个口罩才可能超标,前提是你吞的时候还得捂得严严实实,不然环氧乙烷就会跑到空气中去了……(思想实验请勿模仿)数据来自GB/T 16886.7-2015、ISO 10993-7        增加通风确实可以让环氧乙烷尽快挥发,但是,像视频里说的那样,仅仅靠挥动几下口罩,就真的有效吗?         还别说,真有研究者做过通风对口罩中环氧乙烷含量的影响,他们将刚刚用环氧乙烷消完毒,放置几分钟后的医用口罩,分别放在超净台里用强风吹拂不同的时长,再测量环氧乙烷的含量,结果如下所示。来自文末参考文献        可见通风确实可以降低口罩中环氧乙烷的残留,但是,用强风吹也要数分钟之久才能将环氧乙烷含量降低少许,所以把口罩随便挥几下,效果恐怕不会像视频说的那么明显,这可能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以确认。         总结一下,环氧乙烷是很好很常用的消毒剂,只要残留量控制在安全范围,那么使用它就是安全的,而对于合格的口罩,并不用担心有环氧乙烷威胁健康。要知道,目前各地仍有零星新冠疫情,除了打疫苗,少聚集,戴口罩算得上是最物美价廉的防护手段了,千万别因噎废食不戴口罩了。  联合制作: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参考文献:周晴, 董蓥霖, 李丽,等. 医用口罩环氧乙烷残留量实验室快速解析方法改进[J]. 中国药业, 2020, 29(7):3.本文由“科学辟谣平台”(ID:Science_Facts)出品 作者: 2021/12/01 16:28
  • 电瓶车迟早会炸?产品不合格才会如此 来源:科学辟谣 流言:电瓶车易燃易爆是因为车本身就不安全。真相:电瓶车使用的锂电池确实有这种风险,但正确使用、购买正规成品的话是可控的。        近年来随着电池技术的发展,装配锂离子电池的电瓶车续航里程不断增加。方便轻巧的电瓶车,为短途使用带来了无与伦比的便利,但有时也会带来灾难。图虫创意        方便出行的同时,电瓶车起火爆燃等事故也被频繁报道,在许多人的观念里安全好用的电池,似乎摇身一变,成了随时可能起火、爆炸的不定时炸弹。根据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在今年7月20日召开的视频会议通报[1],今年以来至通报时,全国已发生电动车火灾事故高达6462起,给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带来了重大损失。电瓶车爆燃事故新闻[2]        随着电瓶车起火事故频繁发生、导致的惨剧一次次被推上新闻与社交媒体的热搜榜单,电瓶车安全问题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无数人的担忧:电瓶车爆燃,还能好好骑电瓶车吗?电瓶车爆燃的根源在于锂电池        电瓶车当然可以放心骑,但要在正确使用的前提下。首先要明确的是,电瓶车和电池当然不是“黑箱子”,也绝不是什么“不定时炸弹”。恰恰相反,电瓶车的爆燃事故往往是有规律、有原因的,换句话说,也就是可以控制和预防的,下面就跟大家分析一下锂电池的事故原因。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新型长续航电瓶车大多都使用锂离子电池,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锂电池”,电瓶车爆燃事故也基本都是因为锂离子电池的起火和爆炸而引起。 图虫创意        锂离子电池本身可能发生的热安全问题,是由其使用的材料和工作原理决定的。因为在使用过程中,电池中会不可避免地产生有机、无机可燃气体和氧气,目前商用锂离子电池中的有机电解液和嵌锂负极本身也有易燃易爆的特性。        因此,如果不能正确使用锂离子电池及其产品,尤其在电池发生机械损坏、过度充放电、局部过热、超额大功率使用、超龄使用老化产品等情况下,锂离子电池就有发生热失控、起火甚至爆炸的危险。         与常见的火灾事故相比,锂离子电池的起火事故还有一个更加危险的地方:由于具有可燃性的电池内部本身就会产生氧气,因此一旦锂离子电池失火,几乎很难靠寻常的方法扑灭,人们能做的往往只有等着电池燃烧殆尽。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的典型特征[3]。锂离子电池有三种典型的滥用模式:机械滥用、电滥用和热滥用。三种滥用模式有时会相互关联,最终都有可能导致电池起火和爆炸。 作者: 2021/11/24 16:28
  • 只要粮食作物不绝种就不会挨饿?并非如此 来源:科学辟谣流言:气候变暖虽然会造成物种灭绝,但只要我们种的粮食作物没有灭绝,就不用担心 饿肚子。真相:其实气候变化会减少常见作物的野生品种,让农业更脆弱。        从一碗米饭到一杯咖啡,科学家们表示,除非我们能让它们抵御气候变化,否则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食物可能会变得更加稀缺。这是因为更热的天气、更长时间的干旱和更强烈的风暴正在成为新的常态,世界各地的物种已经感受到影响,这些物种里自然也包括常规作物的“备胎”——它们的野生近亲。常见作物野生近亲,难逃气候变化影响        在1万多年的时间里,人类一直在使用选择性育种来让水果和蔬菜适应特定的生长条件,而今天的生长条件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变化。使作物有利可图的育种也使它们容易受到气温上升、干旱、暴雨、新疫病或虫害的影响。当稳步选择“最佳”性状(比如高产)时,我们就会失去植物基因的某些类型,这就会直接导致失去遗传多样性。干死的蔬菜。| 图虫创意        “精英”作物进一步适应气候变化和其他挑战的潜力是有限的,而作物的野生近亲则是用来培育适应更热、更冷、更干燥、更潮湿、更咸和其他困难条件的作物的关键工具之一,但气候变化导致它们受到栖息地破坏、过度捕捞、气候变化、污染、入侵物种等因素的影响。        2021年9月发表的一项研究中分析了224种与玉米、土豆、豆类、南瓜、辣椒、香草、鳄梨、皮番茄和棉花作物密切相关的植物的生存现状,结果发现,因为野生栖息地已被人类利用,再加上传统农业系统向机械化转变,以及除草剂和杀虫剂的广泛使用,所以35%的野生物种面临灭绝的威胁。图虫创意        灭绝是永远的,这不仅是它们在地球上进化和持续的损失,也是我们未来食物的损失。让人揪心的是,这项研究中面临灭绝的野生作物近亲中有16种是被人类选中培育更能适应气候变化、极端天气和其他威胁的粮食作物。其中包括培育耐寒的南瓜、高产的玉米、抗旱和抗晚疫病的土豆,如果它们灭绝,下一步的工作自然也就无从说起了。所以研究人员呼吁,必须通过可持续和多样化的农业生产在地面上保护这些物种。 作者: 2021/11/22 10:13
  • 孩子误食干燥剂,贸然催吐可能不是好办法 来源:科学辟谣 流言:孩子误食了干燥剂,一定要争分夺秒催吐,以免干燥剂腐蚀伤害孩子消化道。真相:不是所有的干燥剂对孩子都有危险,但催吐可能会带来额外的风险。        把干燥剂放进瓶子里的孩子,虽然还不是很理解潜在的危害,但至少还知道干燥剂不能吃……而不少小孩子,常会以为那个白白的小袋子里头是好吃的,忍不住要尝一尝。        如果吃的是生石灰干燥剂,那么它就会在孩子的消化道中与水分发生反应,连烫带腐蚀,如果怀疑孩子吃下了这种干燥剂,应当马上送往医院,但不宜自行催吐,因为将腐蚀物吐出来的时候,有可能再次伤害消化道。图虫创意        如果确认孩子吃的是硅胶干燥剂,那家长就可以安心了,因为这种干燥剂的材料是二氧化硅,被孩子吃进去,既不会被消化吸收,也不会产生什么别的反应,等它随粪便排出即可。        但是有一点要注意,硅胶干燥剂往往都是小颗粒,如果贸然催吐,反倒有可能呛入孩子气管,造成危险,所以还是耐心等它们排出吧。        对于我们来说,最应该做的,其实是提前预防这种隐患,在给孩子吃零食时,要记得先把干燥剂取出扔掉,这样就不会造成危险了。 作者: 2021/11/12 15:38
  • 油料作物知多少? 健康生活油中来我们知道,植物种子为了储存能量,会积累一定的油脂或淀粉,因此许多植物的种子都含有油脂。虽然能榨油的植物很多,但这些植物榨的油有的是能吃的,有的是不能吃的。能生产食用油的植物我们通常称为油料作物。油料作物根据种植和产量规模可以大致分为大宗油料作物与特种(小宗)油料作物。一般来说,菜籽油、花生油、大豆油产量高而且常用,为大宗油。相应地,油菜、花生、大豆就是生产这些油的大宗油料作物。除了大宗油料作物能生产食用植物油外,还有许多种类的植物也能生产食用植物油,通常称为特种(小宗)油料作物。比较常见的特种(小宗)油料作物有芝麻、向日葵、亚麻(胡麻)、玉米、油棕、油橄榄、油茶、核桃、椰子等。不常见的特种(小宗)油料作物有红花、紫苏、沙棘、火麻、元宝枫、青刺果等。此外,还有许多植物,它们的主要用途不是榨油,但是也可以生产食用油,产量比较高的有棉籽油、稻米油等,它们分别是棉花和水稻的副产物。还有葡萄、杏、番茄、南瓜、牡丹等水果、蔬菜、花卉植物的种子也都可以用来提炼食用油。生产食用油的油料作物,大多数都属于草本植物,如油菜、花生、大豆、芝麻、向日葵等,一般为一年生作物。还有一些多年生油料作物,如油茶、油棕、油橄榄、核桃、椰子、杏等,称为木本油料作物。木本油料作物一年栽种,多年受益,有的受益时间可长达数十年。我国疆域辽阔,植物种类丰富,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未来可能会认识、发现更多的油料作物。油料作物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油料生产国,油料总产量世界第一。目前我国国产八大食用植物油有菜籽油、花生油、大豆油、棉籽油、茶籽油、葵花籽油、芝麻油和亚麻籽油,相应的油料作物分别为油菜、花生、大豆、棉花、油茶、向日葵、芝麻和亚麻。油菜是我国区域分布最广、种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在长江流域、西北及华北种植的油菜,一般秋季播种,第二年 5月收获,称之为冬油菜。春播秋收的油菜主要分布在新疆西南地区、甘肃、青海和内蒙古等地,称之为春油菜。我国油菜主产区的湖北、四川、湖南等省份每年油菜种植面积达到上百万公顷。花生在我国分布范围比较广泛,最大的花生产区是以河南、山东、河北为核心的北方产区(含苏北和淮北),其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一半以上。其次为华南产区(含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及湘南、赣南地区)、长江流域产区(含四川、湖北、湖南、江西、重庆、贵州以及江淮地区)和东北农牧交错带(辽宁、吉林为主)等。大豆(也称黄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已有 5 000年栽培历史,其主产区在我国东北,是一种含有丰富植物蛋白质的作物。大豆虽然也是可以生产食用油的油料作物,但我国的国产大豆,目前最常用于制作各种豆制品、酿造酱油和提取蛋白质等。棉花原产于亚热带,是一种主要用来采集种籽纤维的作物,在我国主要集中在新疆产区种植。棉籽油是棉花的副产物,毛棉油中含有棉酚、胶质和蜡质,品质较差,不宜直接食用,精炼以后可作为食用油。油茶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之一,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的高山及丘陵地带,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油料。茶籽油的生产主要集中在广西、湖南、江西、云南等地。向日葵、芝麻和亚麻是中国传统的特色油料,在中国种植历史悠久,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和黄淮、江淮地区。这些特色油料富含油脂,具有独特的脂肪酸成分和生理活性物质,具有较高的药用和综合经济价值,是产区农民的重要种植作物。油菜花田 作者: 2021/11/05 09:45
  • 零甲醛”家装 真的可以让我们安心入住? 来源:科学辟谣 流言:甲醛超标能闻出异味真相:甲醛超标闻不出来        甲醛作为一级“致癌物”,对其含量的检测至关重要。        甲醛是一种无色无味刺激性气体,虽然闻不到气味,但若室内甲醛含量严重超标,我们人体还是会有明显的感知,比如眼睛刺痛、鼻子和咽喉处不适,甚至出现头晕、胸闷等症状。        若没有以上症状,基本可以判断甲醛含量没有严重超标,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考虑使用甲醛检测试纸、便携式甲醛检测仪,或者请专业检测机构来检测。三种方式中,甲醛检测试纸精度较差,手持式设备数值显示方便但设备之间结果差别大,所以最准确的办法还是找经过计量认证(CMA)、实验室认证(CNAS)和质量监督认证(CAL)的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由专业人士带着专业设备上门检测。  图虫创意        在这里特别提示大家:甲醛检测时不要通风,避免因通风扩散得到偏低的测量结果。如果觉得检测机构价格高,想自己测试甲醛,建议购买几种不同品牌的甲醛试纸测试后再取平均值,这样会较为准确。        而无论是否超标,对于装修后房间内的甲醛,我们还是希望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尽量清除。甲醛具有累积性,且释放过程较长,目前常见的清除方法有绿植吸收、活性炭吸附、开窗通风、设备净化和专业甲醛清除机构处理等。  图虫创意        在这五类方法中,开窗通风最为经济有效。其次,植物吸收、设备净化和活性炭吸附也具有不错的效果。绿色植物建议选择对甲醛去除效果较高的芦荟、龙舌兰和吊兰。此外,负离子空气清新机也具有一定的去甲醛效果,这是因为它在产生负离子的同时会有臭氧的生成,臭氧能将甲醛氧化。相比于植物吸收和设备净化,活性炭吸附属于物理吸附,并不能降解甲醛,因此需要定期更换活性炭吸附剂。         甲醛清除机构只能清除已经逸出到空气中的甲醛,装修材料中还未逸出的甲醛是无法处理的,且清除成本较高,所以对于严重甲醛超标的环境,更建议在首次清除时选择,后期则更建议采用通风和植物吸收等长期消除方式来应对。  图虫创意        除甲醛外,还有一类物质的浓度一旦超标,对健康也具有危害性,这就是苯系物。苯系物主要包括苯、萘、甲苯和二甲苯等,其中萘是两个苯环相连的苯系物,超过一定浓度具有致癌性,可能与喉癌和大肠癌的风险增加有关。若人体长期暴露于高浓度萘环境下,还可能导致肝脏和神经系统损伤、甚至诱发溶血性贫血。        除了可能来源于劣质装修建筑材料外,早年间市售的卫生球也是用萘制成的,鉴于萘的毒性,目前已经禁止使用萘作为此类杀虫成分,大家在购买时应注意选用具有合格证的产品。前面提到“无苯不成漆”也说明了,在购买装修材料时应尽量使用水溶性油漆,苯系物作为非极性物质,在油溶性油漆中含量较高,危险性较强。  图虫创意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除了装修材料和家具外,墙纸、化纤地毯、墙布、窗帘和布艺沙发等装饰纺织用品也可能存在甲醛超标的问题。这是因为,装饰纺织用品在生产过程中为保证材料颜色的饱满,会使用大量的固色剂,这些固色剂中多数都含有甲醛,从而导致材料本身的甲醛超标。为避免接触材料中的甲醛,建议大家可以在购买装饰纺织用品之后,先在室外进行2-3天的晾晒处理后再使用。  图虫创意 作者: 2021/10/11 09:32
  • 千万别乱戴银饰,里面的水有点深 在我们的生活中,能见到很多银饰。不论是爱美女士的项链、耳环、戒指,老人家爱戴的手镯,或是给宝宝戴的长命锁、手镯脚镯,许多都是银饰。这些银饰除了美观外,往往还有美好的寓意,例如保平安、富贵、健康等。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这些寓意美好的银饰,反而会危害你的健康?!图片来自网络前段时间,我们从网上和线下分别买了几款宝宝佩戴银饰送去检测,结果却出乎意料。▲ 7 款银饰样品实拍01 假银饰泛滥我们购买的品牌、渠道和价格分别如下:我们挑选的都是不同渠道卖得不错的款式,其中1、2、3、4、7都号称同一品牌(某大牌),5、6是其他的两个小品牌,7款分别来自不同的店铺。可以看到,同一品牌,从不同渠道购买的价格差异极大。那么从不同渠道购买的同一品牌之间品质有没有差别,便宜有没有好货呢?我们用标准 GB/T 18043-2013 中对首饰、贵金属含量的测定所使用的X射线荧光光谱法,对这几款银饰做了检测。检测结果如下:可以看到, 7 款产品中有 4 款是假银饰,假货率高达 57.14 % !02 假银饰危害多可能会有家长想问 ,我买到了假银饰,除了被坑钱外,还会不会伤害身体呀?相信大家在网上或者身边都看到过“银过敏”的案例。也就是戴了银饰之后,与银饰接触的皮肤会红肿、发痒、出疹子,甚至溃疡。图片来自网络但事实上,真正对银过敏的人群少之又少,很多人出现“银过敏”现象是因为佩戴了添加其他重金属的银饰品,如镍、铅、镉等。镍是一种容易导致皮肤接触性过敏的重金属元素,医学证明,长期接触含镍物品会引发皮肤过敏甚至致癌。铅被世界卫生组织明确归类为致癌物质,长期在体内累积,可能会直接或间接地诱发儿童智力下降、贫血和肌肉无力等。所以买到了假银饰除了亏钱,很有可能还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伤害!为了检测我们购买的假银饰中是否含有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我们对其中一款假银饰—— 1 号样品进行了 2 次镍释放检测。第二次检测显示, 1 号样品的镍释放量超标了 27 倍多!超标这么多倍!要是给宝宝直接戴上,后果真是不可想象!03 真银饰就没有危害了吗?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对检测为真的 5 号和 6 号样品,用饰品的标准进行了铅镉检测(分别对应图中的 2 # 和 3 # )。检测结果如下:虽然检测结果都合格了,但 5 号样品的铅含量却接近了标准的临界值。如果按照美国 CPSIA 的要求(儿童产品里的铅不得超过 100 mg/kg )来说, 5 号样品的铅含量是妥妥的超标了。此外,检测合格的 6 号样品也有一些槽点。其标签上标注的是所谓的“万足银” ,即银含量999.9 ‰ ,而标准中里并没有这类标法,最多也就是银含量999 ‰ (千足银)。检测了一圈下来,不得不说让我们非常心惊。照理说,给宝宝佩戴的产品,质量应该更好一些,没想到我们检测的这些产品,连基本的安全都堪忧。给宝宝戴的产品质量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大人戴的银饰产品呢?04 劣质银饰从何而来?为什么有这么多劣质银饰?我们翻到了几篇报道。据东南网报道,为了节省成本,一些小作坊和不正规的制造商会回收一些价格相对便宜的银,但这些原料里面往往含有铬、镍、锌、铅等有害元素。据大众网-半岛都市报报道,一些银饰小作坊为了省钱,竟然还从医院里的 X 光片子、冲洗片子的显影液、电镀厂里的废水、电镀池子里的淤泥中提炼银。如果佩戴的银饰是经这样的小作坊加工而来,那么佩戴后产生各种问题也就不足为奇了。05 辨别真假银饰所以,如果大家需要购买银饰,我们建议:参考文献:吕翔,周素珍,严吉.金属眼镜架中镍释放量检测及对人体危害评估[J].中国眼镜科技杂志,2015(1):146. 作者: 2021/10/08 10:21
  • 戴耳机一时爽,一直戴却会损伤听力! 来源:科学辟谣 流言:戴耳机一时爽,一直戴一直爽!        真相:戴耳机一时爽,一直戴却会损伤听力!        美国的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对于使用耳机的音量和时间有一个具体的推荐数值——60%/60分钟规则,即戴耳机时的音量不宜超过最大音量的60%,耳塞戴在耳朵上的时间要限制在60 分钟以内。        如果超过了这个音量和时间,就可能威胁耳朵的健康。图虫创意         耳部炎症,是指耳部出现了感染,这是由于耳塞直接插入耳道,堵塞了空气的流通而造成的。尤其是在炎热、潮湿的夏季,耳道的汗液很适宜细菌生长,一旦耳塞压迫耳道导致小小的破损,就容易引起耳部感染。另外,耳塞外壳也是细菌滋生的“沃土”,通过接触留在耳机上的各种细菌也是耳朵感染的重要诱因。        此外,经常使用耳机的朋友稍加留心就会发现,自己的耳屎跟不使用耳机的时候比要明显增多。耳屎的专业名词为耵聍,耳道外1/3是皮肤,有很多耵聍腺,耵聍腺在受到外界刺激时就会“工作量激增”。        这一方面导致耳屎的产量增加,另一方面,长时间、高频率地使用耳塞也会无意中将耳屎从本来所在的外耳道推进耳道深部。长此以往地积存和推进,就可能导致听力下降,耳堵不适,并增加耳道感染的几率。图虫创意        此外,过度使用耳塞最直观的感觉就是耳朵疼。刚刚提到,我们耳道的外1/3部位是皮肤,内2/3则是黏膜,耳道的皮下组织很少,长时间戴耳塞,会让耳塞如同压在耳道的骨头上一样,增加的压力会导致内耳疼痛不适。        耳屎多不介意,疼痛忍忍就好,注意卫生避免炎症……可是你知道吗,任性使用耳机的危害远不止这些,搞不好就连听力都会受到影响!        当耳机的伤害逐渐升级,就会导致头晕、耳鸣甚至损伤听力。过大的声音对耳朵来说就是噪声,噪音对耳道会产生压力,压力又会撞击鼓膜听骨链传到内耳震荡前庭淋巴液,这一系列连锁反应下来,就会出现像晕车一样的头晕反应。图虫创意        与此同时,噪音过大会损坏耳蜗中的毛细胞,导致耳朵甚至头部发出各种间断或持续的声音,这就是医学上所说的耳鸣了。一旦患上耳鸣,对正常的环境声音也很容易高度敏感,这被称为听觉过敏。        如果让耳塞长时间插入耳道,声音不间断地启动听骨链振动,刺激听觉毛细胞,往往会令其失去敏感性,毛细胞会过度弯曲无法接受声音的信号,造成暂时或永久性听力下降。头戴式的耳机音量开太大也会如此。        普通评价的听力声音频率和强度是以人们对声音感到舒适清晰为标准。过大的声音暴露时限超长,听毛细胞的听毛排列出现紊乱,其表现听力下降,这就是噪声性耳聋的重要原因。 图虫创意 作者: 2021/09/29 09:26
  • 甲醛超标?闻不出来 来源:科学辟谣 流言:甲醛超标能闻出异味真相:甲醛超标闻不出来        甲醛作为一级“致癌物”,对其含量的检测至关重要。        甲醛是一种无色无味刺激性气体,虽然闻不到气味,但若室内甲醛含量严重超标,我们人体还是会有明显的感知,比如眼睛刺痛、鼻子和咽喉处不适,甚至出现头晕、胸闷等症状。        若没有以上症状,基本可以判断甲醛含量没有严重超标,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考虑使用甲醛检测试纸、便携式甲醛检测仪,或者请专业检测机构来检测。三种方式中,甲醛检测试纸精度较差,手持式设备数值显示方便但设备之间结果差别大,所以最准确的办法还是找经过计量认证(CMA)、实验室认证(CNAS)和质量监督认证(CAL)的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由专业人士带着专业设备上门检测。  图虫创意        在这里特别提示大家:甲醛检测时不要通风,避免因通风扩散得到偏低的测量结果。如果觉得检测机构价格高,想自己测试甲醛,建议购买几种不同品牌的甲醛试纸测试后再取平均值,这样会较为准确。        而无论是否超标,对于装修后房间内的甲醛,我们还是希望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尽量清除。甲醛具有累积性,且释放过程较长,目前常见的清除方法有绿植吸收、活性炭吸附、开窗通风、设备净化和专业甲醛清除机构处理等。  图虫创意        在这五类方法中,开窗通风最为经济有效。其次,植物吸收、设备净化和活性炭吸附也具有不错的效果。绿色植物建议选择对甲醛去除效果较高的芦荟、龙舌兰和吊兰。此外,负离子空气清新机也具有一定的去甲醛效果,这是因为它在产生负离子的同时会有臭氧的生成,臭氧能将甲醛氧化。相比于植物吸收和设备净化,活性炭吸附属于物理吸附,并不能降解甲醛,因此需要定期更换活性炭吸附剂。         甲醛清除机构只能清除已经逸出到空气中的甲醛,装修材料中还未逸出的甲醛是无法处理的,且清除成本较高,所以对于严重甲醛超标的环境,更建议在首次清除时选择,后期则更建议采用通风和植物吸收等长期消除方式来应对。  图虫创意        除甲醛外,还有一类物质的浓度一旦超标,对健康也具有危害性,这就是苯系物。苯系物主要包括苯、萘、甲苯和二甲苯等,其中萘是两个苯环相连的苯系物,超过一定浓度具有致癌性,可能与喉癌和大肠癌的风险增加有关。若人体长期暴露于高浓度萘环境下,还可能导致肝脏和神经系统损伤、甚至诱发溶血性贫血。        除了可能来源于劣质装修建筑材料外,早年间市售的卫生球也是用萘制成的,鉴于萘的毒性,目前已经禁止使用萘作为此类杀虫成分,大家在购买时应注意选用具有合格证的产品。前面提到“无苯不成漆”也说明了,在购买装修材料时应尽量使用水溶性油漆,苯系物作为非极性物质,在油溶性油漆中含量较高,危险性较强。  图虫创意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除了装修材料和家具外,墙纸、化纤地毯、墙布、窗帘和布艺沙发等装饰纺织用品也可能存在甲醛超标的问题。这是因为,装饰纺织用品在生产过程中为保证材料颜色的饱满,会使用大量的固色剂,这些固色剂中多数都含有甲醛,从而导致材料本身的甲醛超标。为避免接触材料中的甲醛,建议大家可以在购买装饰纺织用品之后,先在室外进行2-3天的晾晒处理后再使用。  图虫创意 作者: 2021/09/28 10:39
  • 记好这五字要诀,不吃安眠药也能睡个好觉 科普中国-乐享健康  作者:梅艺璇、陈瑶  “数羊数鸡数星星,一二三四五六七……”,高压节奏之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失眠队列,成为“熬夜”一族。而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睡眠中度过。睡觉对于人体正常运转极为重要,失眠不仅影响日常学习和工作,还会损害人的身体健康。  1.“睡不着”就等于“失眠”?  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睡不着就是失眠了,甚至怀疑自己得了失眠症,进而产生焦虑、恐慌的心理,陷入自己设置的失眠怪圈。事实上,睡不着并不等于失眠,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在临床医学中,失眠症的诊断应满足三个基本表现,一是入睡困难,即上床后30分钟内无法入睡;二是入眠维持困难,指的是在睡梦中频繁醒来,且醒后20分钟之内无法正常入睡,一般来讲,正常成年人在夜里醒来的次数不超过3次;三是早醒,比往常早醒半小时以上。当然,偶尔发生上述情况并不能诊断为失眠症,专家指出,一周中有三晚出现睡眠困难,且这种状态维持3个月以上才能确诊为失眠症。  2.安眠药的副作用大吗?  一提到失眠症,绝大部分人首先会想到吃安眠药,也会由此产生有关药物依赖性、副作用等各种各样的顾虑。但其实只要选择合适的药物,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服药,一般不会产生很大的副作用。  使用安眠药应遵守以下三个原则:一是要短期用药,使用药物的时长尽量不超过3个月;二是足量,用药应达到最低有效治疗剂量,保证治疗效果;三是要间断服药或者选择周末服药。一般不建议连续用药4个星期以上,以免对药物产生依赖。可以选择在周末或休息日服用安眠药,促使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  3.心理行为治疗更为关键  事实上,治疗失眠症最为关键的方法不是使用安眠药,而是心理治疗,即失眠的认知行为疗法(CBTI)。CBTI的目的是围绕良好睡眠的三要素来培养患者的睡眠行为和习惯。所谓三要素指的是:睡眠节律、睡眠动力、身心放松程度。  首先,患者要培养固定的上下床时间,掌握好睡眠节律。应抛弃“上床越早睡眠越好”的错误思维,遵循科学的睡眠规律,晚11点到半夜1点是深睡眠阶段,所以晚上十点半是较为理想的上床时间,而晚于11点上床会影响自己的睡眠质量。专家指出,一天卧床7到7.5小时即可,通过三个星期的训练可以养成初步的生物节律,也就是良好的生物钟。  其次,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动力,睡眠动力主要跟两个因素有关。通常来讲,连续保持清醒的时间越长,睡眠动力就越大。比如早晨5点半起床,保持一直清醒、不午睡,晚上10点半上床,就具备了17小时的睡眠动力,这样就容易入睡。  因此,失眠症患者应避免睡午觉,以防因睡眠动力不足而引起失眠。专家建议,手机发射的蓝光会抑制大脑褪黑素的分泌,加重失眠,最终造成睡眠障碍,故失眠症患者切勿躺在床上看手机。除了持续保持清醒,运动也可以增加睡眠动力,尽量以有氧运动为主。但要调节好运动的节奏和时间,睡前2小时内不要剧烈运动。  最后,要保持一个放松的身体状态,可以采用正念呼吸法和身心扫描法。正念呼吸即抛除杂念,关注自己的呼吸,将注意力聚焦于呼吸最明显的部位。身心扫描,顾名思义,就是用心像扫描一样去感知身体的每个部位,遵循内心的真实感受,不用刻意改变什么,患者可以跟随教学视频完成身心扫描。总的来说,CBTI可以用上、下、补、动、静这五字要诀来概括,记好这五字要诀,经过长期的训练,有助于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促使失眠的症状得到改善和治愈。  专家: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睡眠医学科主任医师王亮 作者: 2021/09/23 15:46
×
×

扫一扫下载APP,体验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