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疗卫生
  • 今年EB流感严重,10分钟入体?吓坏无数人的传言是真是假? 科普中国微平台   本文专家:黄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  近日,众多来自北京、天津、杭州的网友都在转发一则“EB流感严重”的卫生局通知。该“通知”称,“这次的EB流感很严重,但有预防的方式,就是要保持喉咙黏膜的湿润,不能让喉咙干燥,因此一定不要忍耐不喝水,喉咙的黏膜干燥,在10分钟内病毒就能入侵体内。”    通知看起来煞有介事,但仔细推敲,根本站不住脚,今天我们就带领大家来打破这条谣言。  EB流感?不存在的,从来没有这种东西  医学上从来都不存在EB病毒流感,因为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导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而流感病毒只包括甲型、乙型、丙型和丁型四种,其中前三种可引起人类感染,前两种为人类常见感染类型。看到没有,流感病毒中根本没有EB病毒这一选项。    流感  而EB病毒属于疱疹病毒家族的成员,其感染也多为散发病例,初次感染一般发生在10岁以前,儿童期感染通常没有症状,但若初次感染发生在青年时期,约50%至75%可发生典型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EB病毒  EB病毒感染和流感各有什么特点?  EB病毒感染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传染源是感染EB 病毒的人,主要通过唾液传播,比如接吻、咀嚼食物喂食等。感染 EB 病毒后,婴幼儿常没有明显的症状,或者症状很轻;青少年后则表现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简称“传单”,又叫“接吻病”),主要表现为发热、淋巴结肿大、咽峡炎、肝脾肿大、皮疹、神经系统症状等。大约一半的人会伴有乏力、头痛、鼻塞、恶心、食欲减退等症状。此外,慢性 EB 病毒感染,在遗传因素、不良饮食习惯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很可能会引发儿童淋巴瘤等多种肿瘤的发生。  相较之下,流感的传染性就强多了,容易引起周期性暴发性流行。流感病毒存在于病人的呼吸道,在病人咳嗽、打喷嚏时就可以经飞沫传染给别人。流感的临床表现较为严重,可出现突然的畏寒、发热、头痛、全身酸痛、鼻塞、流涕、干咳、胸痛、恶心、食欲不振,婴幼儿或老年人等免疫力低下的人群还可能并发肺炎或心力衰竭;中毒型流感病人则表现为高热、意识不清、昏迷、抽搐,甚至会发生死亡。此外,流感的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通常发生在冬春季,由于这种流感病毒容易变异,所以即使是患过流感的人,当下次再遇上流感流行,仍然可能会感染。  流感和EB病毒的预防及治疗方式也大相径庭  大多数的 EB 病毒感染后不需要治疗,也不需要隔离,能自己恢复,当然,目前也没有特别有效的针对EB 病毒感染的特效药物。如果病情控制不佳,需要对症治疗,比如高热时需要使用退烧药,出现瘫痪、血细胞生成障碍等症状时,可以用激素治疗。  EB 病毒感染的预防主要在于避免与EB 病毒感染者的口腔、鼻咽部分泌物接触,所以不要随便亲吻,更不要用口对口的方式喂食婴儿。  对于流感,早期(发病48小时内)需要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治疗,以减轻病情和缩短患病时间,但需要医生处方方可使用。在流感盛行期间,流感患者甚至还未感染的我们都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01  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02  平时要注意充分休息、多喝水,清淡营养饮食,保证睡眠时间;  03  尽量避免前往人多拥挤或空气流通不佳的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前往人多场所时需要佩戴口罩;  04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以防被传染;  05  注意饮食均衡、适量锻炼身体,以增强免疫力。  另外特别需要提到的一点是,接种流感疫苗是防控流感的有效手段,尤其对于儿童,老年人,孕产妇和患有慢性基础疾病的这类人群,更是应该予以重视,及时接种疫苗,由于疫苗生效需要一定时间,而流感的爆发时间不定,所以一般建议要在流感季节前1~2个月注射流感疫苗。 作者: 2019/01/08 11:14
  • 这四类药物易导致过敏 你知道如何预防药物过敏吗? 科普中国-乐享健康  作者:刘加林  在日常生活中,“过敏”一词的出现频率很高,无论是花粉、柳絮,还是牛奶、海鲜等,都有可能导致过敏。其实,除了上述提到的过敏,大家还需要对药物引起的药物过敏提高警惕。那么,哪些药物会导致药物过敏?如何预防药物过敏呢?  哪些药物会引起药物过敏呢?理论上,任何药物都有可能导致药物过敏,但不同种类药物致敏的风险不同。在临床上,主要有四类药物易引发药物过敏,分别是抗生素、解热镇痛药、镇静催眠药及抗癫痫药、中药。另外,异种血清制剂及疫苗、各种生物制剂、抗痛风药物、抗甲状腺功能药物和吩噻嗪类药物也可引起药物过敏。  药物过敏会出现哪些症状呢?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主任医师王飞介绍,在发病之初,药物过敏表现为疼痛性的局部红斑,接着很快蔓延,在红斑上发生松弛性大疱或表皮剥脱。患者在24~72小时内可发生广泛糜烂,包括所有粘膜。此时患者病情极为严重,可能会因为液体、电解质失衡和多脏器合并症而导致死亡。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人对药物过敏的认知存在误区,以下知识点一定要注意:  1.药物过敏有潜伏期。药物过敏分为速发型和迟发型,速发型一般在用药后马上发生,迟发型有一定的潜伏期,首次用药一般4~20天后才会出现临床症状。  2.中药也会引起药物过敏。中药成分复杂,含有的鞣质、色素等都有可能引起过敏反应。  3.食物也可引发“药物过敏”。食物中可能含有某些药物成分,需提高警惕。  4.以前不过敏,不代表永远不过敏。  那么,如何预防药物过敏呢?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不能滥用药物。用药前应该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做到科学用药、合理用药、安全用药。  2.患者在就诊时要主动告知医务人员自己的药物过敏史,对于曾经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应避免再次服用。  3.严格遵守药物皮试的规定,用药前做好皮试,切勿敷衍了事。皮试期间,应配合医生做好观察。  4.注意药物的交叉过敏,例如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应慎用头孢类药物。其中,药物的交叉过敏是指患者已经对某一种药物发生了过敏反应,以后服用另一种药物(两种药物在化学结构上相似)时,同样可能发生药物过敏反应。  本文由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皮肤性病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时岩进行科学性把关。 作者: 2019/01/04 15:55
  • 苍耳是什么,为什么会有严重的致毒性? 科普中国微平台   本文专家:王思露,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中华人民共和国HACCP食品体系内部审核员  本文审稿:刘少伟,华东理工大学食品药品监管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食品科学博士,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博士后  这两天,一则“信阳9岁男孩鼻炎发作,奶奶给他吃了这个,结果昏迷17天…”的新闻,纷纷登上了各大媒体的头条,引起了众多人的关注。    事件的起因是男孩患上了严重的过敏性鼻炎,他的奶奶听说吃苍耳对鼻炎有奇效,所以就给孩子饮用苍耳粉,坚持喝了5天,后续就出现了腹痛、意识不清、昏迷等严重情况。  医生说,男孩刚来医院时病情十分危重:意识丧失、呼吸衰竭、凝血功能障碍、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心肌损伤、大脑水肿,是非常严重的中毒症状。    那么,苍耳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么严重的致毒性?今天就带大家详细的了解一下。  苍耳是什么?  苍耳,也叫耳珰草、粘头婆,本属野生植物,常见于路边、荒地或草丛中。苍耳,可以说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植物,它的种子可以榨油,在古代苍耳也经常被当做野菜食用。    中药材中有一种物质叫做“苍耳子”,它其实就是苍耳干燥成熟后带总苞的果实。  为何食用苍耳会中毒?  苍耳虽说属于野生植物,农村、野地随处可见,甚至还可以当作药材为人医病,但其本身确实有毒,苍耳当中所含的有毒物质叫做“有毒蛋白苍耳甙”。  苍耳很危险,一旦食用不对或者过量就容易中毒,轻微中毒可能会有头晕、头痛、恶心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导致意识不清、昏迷,甚至脏器衰竭致死的严重危害。  苍耳的中毒剂量其实很少,成年人2克就可能会致死,对于孩子的危害会更加严重,致死剂量会更少。    所以,苍耳本身有毒,虽说古时有人将其当作野菜(中药)食用,但处理不对、食用不靠谱就会带来致命的威胁。  为何古时能吃,现在吃就会中毒?  古时苍耳的确被当做中草药用来医病,对于祛风、头痛等病症有不错的治疗作用。但是“是药三分毒”,并不能说它是中草药就没有毒性。  对于苍耳来说,站在公正的角度来看,并不是不能吃,但食用时一定要经过非常繁琐的处理,这样才能食用,比如将苍耳的幼苗炸制之后再浸泡,或者将苍耳的种子炒制之后再研磨,各种去毒的方法非常繁琐,家庭操作根本不可能完成,各位千万不能“自作主张”。  其实,苍耳就和我们熟知的河豚类似,河豚很美味,但是有剧毒(河豚毒素),所以食用河豚必须通过专业的河豚去毒师将其去毒后才能加工食用。  如何看待苍耳等不熟悉的植物?  首先,对于这些不认识、不熟悉、不了解的植物(野菜),请“坚决不吃”。  一则这些植物不会有什么特殊的营养。二则您想的(听说的)和科学并不一样,食用不对很可能会中毒。  其次,生病了请不要“自作主张”,请就医诊断治疗,拒绝乱用药、滥用药,对于成年人该如此,对于儿童更应如此。无论是“食品安全”还是“药品安全”,都应该谨慎对待。  最后,如果饮食(食药)过后出现头痛、晕厥等严重不适症状,请立即就医治疗,拒绝耽误病情,也不要“凭个人见解对中毒者进行治疗”。  请各位谨记一句话:不了解的坚决不吃,没吃过的坚决不吃,传言中神奇的物种坚决不吃,把握食品(药品)安全,请遵循科学。 作者: 2019/01/03 16:23
  • 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教你几招不做“冰美人” 科普中国-乐享健康  作者:薛寒  最近几天,天气越来越冷,这对于一些容易手脚冰凉的女生来说,更是雪上加霜。棉手套戴上了,热水也喝了很多,手脚却始终暖和不起来。那么,为什么有些人容易出现手脚冰凉的症状?如何才能缓解这种症状呢?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手脚冰凉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阳气不足,二是肝气不舒。首先,就阳气不足而言,中医认为,如果人体阳气不足,温煦功能就会减弱,人就会出现怕冷、四肢不温、精神萎靡,以及上腹部、背部或腰膝怕冷等问题,这主要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比如进食过多生冷食物、缺乏运动等。  其次,就肝气不舒而言,中医认为,肝主疏泄,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的作用,如果肝气郁结,人就容易手脚冰凉,同时可伴有烦躁易怒、失眠多梦、头晕目眩、咽喉有异物感等症状。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如果没有找到很好的解压方式,就会出现肝气不舒的现象。  那么,如何解决手脚冰凉的问题呢?这里向大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按摩。阳气不足者可每天坚持按摩阳池穴,这样能够缓解手脚冰凉的症状。阳池穴位于手背的手腕上,位置在手背间骨的集合部位。取穴时,可先将手背尽量往上翘起,此时手腕上会出现几道皱褶,在靠近手背那侧的皱褶上进行按压,在中心处找到一个压痛点,这个点就是阳池穴。阳池穴是支配全身血液循环及荷尔蒙分泌的穴位。刺激这一穴位,可畅通血液循环、温和身体。需要注意的是,刺激阳池穴要慢慢进行,时间要长,力度要缓。先以一只手的中指按压另一只手的阳池穴,再用另一只手的中指按压这只手的阳池穴。  2.饮食。桂圆能够养心安神,缓解健忘、失眠等症状,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暖身效果,特别适合体质偏寒、容易手脚冰凉、晚上难以入眠的人食用。同时,中医认为,红豆能补气血,将红豆和桂圆搭配煮汤,暖身效果更好。值得注意的是,虚火旺和热性体质的人最好少吃桂圆。  3.泡脚。用热水泡脚时,热气可以渗透进皮肤,刺激毛细血管,加速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滋润肌肤、保暖的作用,进而使手脚冰凉症状得到缓解。  4.晒太阳。中医认为,人体前为阴,后为阳,有意识地让太阳晒晒后背,可以起到补阳气、抵抗寒冷的作用。  此外,天气寒冷时注意保暖,比如戴手套,穿厚一点的袜子;定时作息,保证充足睡眠;保持心情平和,避免精神紧张等也有助于改善手脚冰凉的症状。不过,如果采用上述方法后,手脚仍然感觉冰凉,甚至有加重趋势,则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干预、调养。  本文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门诊部副主任医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文化学后备学科带头人宋歌进行科学性把关,专家目前的研究领域为中医内科、中医妇科、中医儿科、亚健康状态调理等。 作者: 2018/12/29 16:54
  • 长时间感觉口干舌燥?干燥综合征可能会引发这些症状 科普中国-乐享健康  作者:夏乐敏  进入秋冬季节,许多人常会感到口干舌燥,皮肤干涩发痒。除了这种季节上的干燥,临床上有种疾病叫作干燥综合征,患者大都会长期感到口干舌燥,如果不及时到医院就诊,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  干燥综合征是种什么病?干燥综合征是一类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临床表现包括因泪腺和唾液腺受损、功能下降而出现眼干、口干,由其他外分泌腺及腺体外其他器官受累而出现的多系统损害。在我国人群中,该病的患病率为0.3%~0.7%,其中以女性较为多见。  除了眼干、口干等局部表现外,干燥综合征患者还会出现全身症状,如乏力、低热等。约有2/3患者会出现系统损害,主要包括:  1.约有逾半数患者伴有肾损害,病变主要累及远端肾小管,可出现肾小管酸中毒等表现。其中小部分病患可能会出现较明显的肾小球损害,临床表现有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等,甚至可能会出现肾功能不全。  2.过敏性紫癜样皮疹,以下肢多见,为边界清楚、呈米粒大小的红丘疹,压之不褪色,且分批出现,每批持续时间约为10天左右,可自行消退,但会遗留有褐色色素沉着。  3.绝大部分患者并无呼吸道症状,小部分轻度受累患者会出现干咳,重度受累患者则出现气短。肺部病变主要为间质性病变,另有小部分患者会出现肺动脉高压,有肺纤维化及重度肺动脉高压者提示预后不佳。  4.关节痛较为常见,但多不表现关节结构的破坏。  5.可能出现消化不良、胃酸减少、萎缩性胃炎等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此外,患者还可能有肝脏损害。  7.少数患者累及神经系统,且以周围神经损害最为多见。  8.白细胞计数减少和(或)血小板减少,血小板低下严重者可能有出血现象。并且,继发淋巴瘤的发生率远高于正常人群。  到目前为止,干燥综合征还没有根治的方法。临床治疗上,主要通过采取措施来改善症状,控制及延缓因免疫反应而引起的组织器官损害以及继发性感染。从改善症状上来看,  1.结膜炎、干燥性角膜炎可给予人工泪液来滴眼,减轻眼干症状,并预防角膜损伤。  2.减轻口干症状,要勤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减少龋齿以及口腔继发感染的可能。  3.关节、肌肉酸痛者可用羟氯喹和非甾类抗炎药来治疗。  此外,系统损害者应以受损器官及严重度来进行相应治疗。对合并有神经系统疾病、肺间质性病变、肝脏损害、肾小球肾炎、血细胞低下,尤其是血小板低的、肌炎等情况,要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剂量与其他结缔组织病治疗用法基本相同。对于病情迅速进展者可合用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等。如出现恶性淋巴瘤者宜及时、积极地进行联合化疗。  作者: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宝山分院血液科医学博士夏乐敏  本文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医学科普专委会主任委员王韬进行科学性把关。  “达医晓护”供稿 作者: 2018/12/27 11:49
  • 如何才能挑出安全的化妆品? 科普中国微平台   本文专家:周晓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  前段时间,江苏的张女士,在当地一家美容院以高昂的价格购买了一套美白祛痘化妆品,据称,化妆品是纯中药的成分的,没有副作用。而这款纯中药的美白产品确实有效,使用之后,皮肤一个月内白了很多!  但随之而来的竟是记忆力衰退,四肢水肿,食欲不振等症状,后来险些丧命。经过医院的抢救和鉴定,确诊为含有过量重金属的化妆品所导致的肾病综合征。  经过有关部门后续检测,这款美白祛痘的化妆品,不同批次汞含量为2193毫克/千克-13448毫克/千克,国家规定化妆品汞含量不得超过1毫克/千克,可见此化妆品最多竟超出国标1.3万倍!    相关报道的截图  看来,不单是食物和药品不能乱吃,涂抹在身上、脸上的化妆品,也一定要注意,千万别“中招”!下面就来教教你如何才能挑出安全的化妆品,从而远离违规美白化妆品的坑。  为什么加了“汞”的化妆品能够速效美白?  添加汞之所以可以起到美白的效果,是因为汞化合物会杀死皮肤表皮基底层的黑素细胞,使黑色素无法形成。从而在短期内起到美白的效果,一些非法厂家大剂量地加入汞,使用一段时间后,皮肤会发生重金属中毒现象,细胞结构改变。皮肤存不住水分,迅速变干变脆。    汞  速效美白的代价不仅仅是皮肤的损害,皮肤长期吸收汞会导致神经系统失调,肾脏损坏,听力下降,皮肤黏膜敏感即可由母体进入胚胎,影响胚胎发育。    无良商家违规添加的不仅仅是“汞”  遮盖瑕疵提高亮度的——铅  铅和汞一样属于重金属,铅的氧化物具有一定遮盖作用,也可以起到美白效果。在遮瑕类产品中确实有一定的应用,但这个应用限制非常严格,国家规定铅含量不得高于40毫克/千克。因为过量的铅透过皮肤吸收也会导致重金属中毒,影响肤质的同时,还可能会导致神经系统的功能失调。    立马让脸和墙一样白——荧光剂  曾经网上有爆出过一些面膜,使用之后立马让脸白了几个色度,但其实这种美白的原理和刷墙差不多。因为面膜中添加了荧光剂增白剂,这是一种白色的染料,它的特性是能够使所染物质获得类似萤石的效果,增加肉眼看到的物质白度。但如果在暗环境下用紫外线照射这种材料的面膜,就会发现它闪着悠悠的绿光…    粉嫩皮肤消除炎症的——糖皮质激素  有的化妆品号称可以迅速改善肤质消除过敏炎症,这类产品很可能就违规添加了激素。其实糖皮质激素在现在的医疗活动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其强效抗炎,抑制免疫等效果,在一些抢救以及自生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中功不可没。  但其用量是有严格的使用指征的。在化妆品中添加明显就属于违规滥用激素,短时间内尽管能让皮肤看起来粉嫩,消除红血丝,但很容易让皮肤“上瘾”,形成激素依赖性皮炎,一旦停止使用,皮肤的状况就会急转直下!  如何判断化妆品是否安全?  看化妆品中的主要成分  我国自2010年6月17日起,要求化妆品在包装上必须按添加浓度由高到低依次标注产品配方中全部成分的名称。    化妆品的成分表  如果某化妆品上什么都没有标注,或者仅仅写了纯天然无任何化学成分等,就必须引起注意。因为连水(H2O)都是一种化学成分,纯天然也不一定就完全无害。  看药监局备案  有的无良商家并不会标出化妆品中的有害成分,这个时候就可以在国家药监局的官网上查询相关产品的备案信息,如果查询不到相关数据,那么就有可能是三无产品,同样需要谨慎对待。    报道中提及的这款化妆品的备案信息不存在  小剂量试用检测过敏  即使是成分合规的产品,每个人因为体质不同也可能产生过敏。自行鉴别产品是否安全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小剂量提前试用。我们可以先在耳后、前臂内侧皮肤进行试用。    像是洗发露护发素等在皮肤上停留时间比较短的,涂抹在皮肤上4个小时左右即可。如果像是润肤霜粉底等与皮肤长时间接触的则要试用48小时以上,从而判断该产品是否适用于自己。  最后  不要期待任何一款产品是全能的,速效的、一劳永逸的。每款产品都有其针对的功能,皮肤的护理也不是一朝一夕的。效果太好的背后可能是难以承受的严重代价,购买使用时还是需要用心甄别适合自己的产品。 作者: 2018/12/26 16:11
  • 不再需要忍受疼痛 纸带传感器或将取代传统糖尿病检测法 cnBeta.COM   据外媒报道,也许很快就会有另一种来替代糖尿病患者每天必须要忍受的手指刺痛血糖测试,来自沙特拉阿伯的科学家们近日开发出了一种能够通过病人唾液测量血糖的纸带传感器。据悉,该项目由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生物学家Sahika Inal、电气工程师Khaled Salama以及材料科学家Derya Baran一起负责。  他们首先将含有导电聚合物的商用油墨装入喷墨打印机中,然后用这种油墨将微型电极图案打印在光滑的纸带上。接下来,在电极的上方他们打印出一层叫做葡萄糖氧化酶的酶。最后,他们用nafion聚合物薄膜覆盖住整个东西。  他们首先将含有导电聚合物的商用油墨装入喷墨打印机,然后用这种油墨将微型电极图案打印在光滑的纸带上。接下来,在电极上方,他们打印了一层叫做葡萄糖氧化酶的酶。最后,他们用全氟磺酸树脂(nafion)聚合物薄膜覆盖了整个物体。  当唾液被转移到传感器之后,体液中的葡萄糖跟葡萄糖氧化酶发生反应进而产生电信号。这种信号随后被电极接收,同时也可以被另一种设备读取--信号的强度跟提供唾液的人的血糖水平相对应。  虽然唾液中含有通常会干扰导电聚合物的抗坏血酸等物质,但全氟磺酸树脂膜却能阻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因为它能够排斥掉这些化合物产生的负电荷。这种薄膜还提高了传感器的保质期,使葡萄糖氧化酶在密封袋中储存一个月后仍能保持活性。  Inal表示:“优化工作在工程上永远不会有停止的那天,所以我们尝试着让这个系统变得更加强大以检测到生物液体中的其他代谢物。另外我们还希望将能够打印、自主供电的能源设备集成到传感器中进而为我们提供一个消除外部电池或电线的更友好平台。”  相关研究报告已发表在《Flexible Electronics》上。 作者: 2018/12/24 15:45
  • 农药中毒后切忌立即洗胃 这些“野蛮”施救行为有害 科普中国-乐享健康  作者:王艳  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患者家属采用错误的急救方法,让原本可以挽救回的生命离我们而去。让我们来看看这两个故事,并从中学一些急救常识。  故事一  一次夜班出诊,病人主诉农药中毒。救护车很快到达现场,家属已经把患者抬到了路边。  患者为一名三十多岁女性,闭着眼不说话,呼喊她也没有回应,身上湿漉漉的,农药味非常浓,口鼻处流着泡沫,但口面尚无明显苍白紫绀的表现。  当时从我的第一反应来看,患者是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所以对护士说:“赶紧开通静脉,阿托品10毫克静推。”  随即我拿出手电筒去检查患者的瞳孔,然而我在扒开患者眼睑时她有有睫毛反射。我心里疑惑道:“患者并没有昏迷?这只是一个癔症状态?”(注:癔症是一种精神心理障碍,即精神刺激后导致的木僵状态,身体对外界的刺激反应迟钝。)  随后我检查了她的瞳孔,发现双瞳孔并没有重度有机磷中毒典型的针尖样,只是略微缩小。我听诊患者的双肺,却是满布湿罗音。  “无反应、浑身潮湿(出汗)、双肺湿罗音(肺水肿),以及口鼻分泌物增多带泡沫都是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表现,但是瞳孔没有明显缩小却又只符合轻度中毒表现,这是怎么回事呢?”我心里思索着。  我问家属:“她到底喝了多少农药?”患者的老公回答:“不多,一小口吧。”  “那怎么会有这么浓烈的农药味?”我问。患者老公回答:“药瓶打翻了,农药撒在她身上了。”  我接着问:“她身上为什么会湿漉漉的?而且口鼻会有泡沫?”“因为我们给她灌水‘洗胃’了。”患者老公回答。  我有些生气地问:“你们为什么要灌水‘洗胃’呢?”一群家属相互看了看,疑惑地回答:“农药中毒不是应该立即洗胃吗?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识啊。”我听了家属的话一直摇头。  真相已经清楚了,我立即对护士说:“病人不是重度中毒,只是轻度,所以阿托品不能用10毫克,只能用1毫克。”  护士点头,只推了1毫克的阿托品,推药后一分钟再检查,患者瞳孔已经有明显的扩大(说明阿托的用量已经足够)。  这个病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此后再遇到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使用阿托品都是1毫克静推,半分钟重复一次,直到阿托品化为止(用药足够)。同时,由于这个病例家属是用碗给患者灌水,呛到肺里的水不多,所以没有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而最近遇到的另一个病例截然相反。  故事二  有一天中午11点出诊,患者为24岁女性,主诉农药中毒,地点为城南某城中村。在赶往现场的途中,我用车载电话联系家属,连续拨打了几次都无人接听。救护车赶到现场时,时间已经过去了近20分钟。  刚进病人家院子,就闻到一股浓烈的农药味。在院子的拐角处,一个男人抱着一个女人,女人耷拉着头,没有反应,男人在猛烈地拍打着女人的背,大声呼喊着:“吐出来啊!快点吐出来!”  两人旁边有一根水管哗啦啦流着水,患者口鼻有泡沫溢出。一看这情形,我知道家属肯定又给病人灌水“洗胃”了,于是一个健步冲过去,边摸着病人的脉搏边观察其呼吸,同时大声呼喊:“醒醒,能听到我说话吗?”然而患者没有任何反应,也没有呼吸和脉搏。  我立即将病人放平,急忙开始了胸外按压,吩咐护士和担架员分工开始抢救。  患者的老公焦急地问我:“怎么样啊?医生!”我回答:“已经没有了呼吸心跳,我们只能尽力抢救!”  很快,时间过去了30分钟,除了气管插管后从患者肺内抽吸出大量带泡沫的液体,其他的没有什么特殊。当然,患者也始终没有任何生命恢复的迹象。  按照惯例,抢救30分钟无效,就得放弃抢救并宣布死亡了,但是家属苦苦哀求。患者老公大哭道:“医生,求求你再救救她!我们的孩子才3个月啊!”患者的婆婆和公公也抹着眼泪。  听了一家人的哀求,我心里特别不是滋味,本来有着怒火的我也没心情再说什么责怪的话,只好将患者送往医院继续抢救。送到医院后,急诊科的医生和护士接手抢救,但是患者仍然没有丝毫恢复生命的希望。  医生有话说  我想起躺在急诊室病床上年轻的患者,想起3个月嗷嗷待哺的婴儿,心中很悲凉。为什么这样的悲剧一而再、再而三上演?农药并没有让患者最终被毒死,但灌水洗胃、胡乱将病人扶起、随意喂食喂药等“野蛮”施救,最终无法挽回患者的生命。  请读者记住,在身边患者面对危机情况时,不是非要做些什么才是急救,很多时候拨打120就是对患者最大的帮助。不要过多处理、不要随意搬动病人、不要随意喂食喂药,这是现场急救的三条最基本原则。  对于中毒的现场处理,应管理好患者的气道,对于意识不清者应让其采取侧卧位,这样有利于口鼻分泌物引流,同时擦拭其身上沾染的农药,防止皮肤吸收,此外,拨打120后过多的不要处理。  需要强调的是,对于意识不清和不愿意配合的患者,严禁对其灌水催吐。催吐仅限于患者意识清醒且愿意配合时才能够进行,这是因为食管和气管相邻,在患者意识不清或不配合时,灌进去的水很容易呛到肺内。至于洗胃,需要在医院用管子插到患者胃内,在现场根本不可能做到的这些,不要再做尝试。  作者:云南省急救中心医师王艳  本文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医学科普专委会主任委员王韬进行科学性把关。  “达医晓护”供稿 作者: 2018/12/21 09:06
  • 几种常用维生素的作用,你知道几个? 中国药学会   本文由四川省人民医院药学部提供。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代谢所必需的物质,尽管需求量甚微,但其却发挥着重要作用。当机体缺乏时,应适当补充。  但由于维生素也有副作用,不提倡长期作为保健品服用。维生素的种类有很多,要合理使用维生素,首先要了解不同维生素的药理作用,可以通过查阅书籍,也可以向医师、药师咨询。  我们来给大家讲讲几种常用维生素的药理作用  1维生素A  维生素A常用于治疗夜盲症、干眼病、角膜软化症等。  2维生素B1  维生素B1参与糖代谢,缺乏时可影响机体的能量供应。患者初期可出现健忘、不安、易怒等症状,继而发生多发性周围神经炎,表现为感觉异常、肌力下降、肌肉酸痛等。严重缺乏时可引起心功能不全,临床上称之为脚气病。  3维生素B6  维生素B6可防治异烟肼引起的周围神经炎、失眠、不安,也可用于妊娠呕吐等。  4维生素C  维生素C人体缺乏时,伤口溃疡不易愈合,骨骼及牙齿易折或脱落,皮下或黏膜等处出血,临床上称为坏血病。维生素C还有解毒功能,可用于防治坏血病,也可用于治疗急慢性传染病,补充能量,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5维生素D  维生素D对钙、磷代谢和小儿骨骼生长具有重要作用,能促进钙、磷的吸收,增加钙、磷对骨的供应,促进骨骼正常钙化。主要用于佝偻病、骨软化症及手足抽搐症的防治。  6维生素E  维生素E能使垂体前叶促性腺分泌细胞分泌增加,促进精子生成和活动,并增加卵巢机能。临床上用于治疗先兆流产及不育症,同时有抗氧化作用,用于防治动脉硬化和抗衰老。 作者: 2018/12/20 10:52
  • 真菌是如何感染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科普中国微平台 1  本文专家:陶宁博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副教授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不敢相信有人竟然喜欢闻臭袜子,关键是,经常闻最后进医院了——  近日,福建漳州的一名男子因肺部真菌感染住院治疗,经医生询问得知,该男子有个癖好,就是“臭袜子脱了先闻一闻”,再加上经常熬夜照顾家中婴儿,免疫力下降,导致了肺部真菌感染,好在目前病情已经恢复。  有网友调侃:袜子是无辜的,脚才是真凶……就只是闻了闻,真菌真的会被吸到肺部吗,怀着科学探究、绝不八卦的心情一起来看看。    真菌感染的前提条件  该名男子被真菌感染,是因为具备三个前提条件:  1、感染源。患者有脚气,即足癣,导致袜子上有高密度的致病性真菌。    2、感染途径。闻臭袜子创造了感染途径,真菌通过呼吸道感染肺部。  3、感染对象的免疫力下降。真菌广泛分布在环境中,通常不会导致人体得病,因为机体有完善的免疫防御体系,可以通过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及时将其清除,或者维持平衡,抑制其过度生长。  该名男子因为照顾家中婴儿,身体处于疲劳状态,这时往往会引起抵抗力下降,才引起真菌感染。  真菌是如何感染的?  真菌又称为霉菌,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人类在漫长的进化岁月中与真菌相互博弈、相互适应,通常不会引起疾病。    而且真菌家族庞大,很多是人类的“好朋友”,如我们称之为食用菌的各种蘑菇,还有灵芝等药材。    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共生状态有可能被打破,就会导致疾病,例如本案例中的肺部真菌感染,临床上会有真菌性胃炎,甚至凶险的脑膜炎。  实际上日常生活中挺折磨人的口腔溃疡,又名鹅口疮,就是白色念珠菌感染。真菌如果感染头皮,会导致头皮发痒,头屑增多,引起脱发。如果寄生在指甲中,就会导致灰指甲。    脚癣寄生在足部,远离身体中枢,也意味着远离免疫系统监视,得以存活下来,而且真菌是在皮肤角质层,不能进入血液,也就不能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肺部。日常的活动并不能将高浓度的真菌通过呼吸道进入肺部。  该名男子可能是因为不良卫生习惯,通过闻感染了脚癣的臭袜子,直接吸入高浓度真菌导致肺部感染。当然发病主要的原因是疲劳引起的抵抗力下降,导致的肺部真菌感染。  真菌感染有什么特点?  真菌生长缓慢,对药物的摄取较少,所以一般病程较长,迁延不愈,相当顽固,患过脚气病的朋友们应该深有体会。灰指甲也是非常顽固,反复发作,甚至伴随终身。    如何预防真菌感染?  人体有良好的对抗真菌的机制,所以提高和保持免疫力是根本。  巨噬细胞可以吞噬真菌,将其消化降解,这个识别过程已经写入到我们的基因之中。天然免疫细胞表面有模式识别受体,不需要经过抗原递呈就能直接激活免疫细胞,所以对真菌不必谈虎色变,当然也不能掉以轻心,一旦抵抗力下降,真菌就有可能趁虚而入,而且治疗起来比较麻烦。  提高免疫力就需要我们充分休息,规律作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被真菌感染了怎么办?  原则上要接受医生的专业指导,规范用药。  一旦发生了真菌感染,如果是小问题,例如脚气,因为顽固,所以我们首先要保持耐心,这是一场持久战,然后是采取措施,不能放任自流。    例如脚癣表现为长水泡,如果不及时治疗,还可能感染足跟部皮肤,导致变厚变硬,冬天会开裂,比较痛苦,甚至会感染脚指甲,导致灰指甲,影响美观。现在已经有很好的治疗药物,一般为外涂。  还有要注意的是要到正规医疗机构接受专科医生的诊治,以灰指甲为例,有口服药物,效果较好,可是有一定的肝脏毒性,需要监测肝功能。  认识真菌特点,耐心对待真菌疾病,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不能闻臭袜子了哦~ 作者: 2018/12/19 09:38
×
×

扫一扫下载APP,体验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