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疗卫生
  • 你听过“皮肤亚健康”吗? 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 2019-09-02  拥有光滑细嫩的健康皮肤是很多人的梦想,但是由于环境、生活习惯等原因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其中常见却不容小觑的问题,就是皮肤的健康问题。  首先,评估健康皮肤的标准是看皮肤的弹性、紧致度、水润度和光泽度,只有弹性好、水润度强,光泽度也比较好,而且相对耐受度比较好,才属于健康的皮肤。人的皮肤角质层上有一层皮脂膜,对皮肤有一定保护作用。健康的皮肤屏障能够抵御外界有害物、刺激物和日光进入, 同时具有保湿及调节作用。    而处于健康与病变之间,向皮肤疾病过渡的皮肤状态,我们称之为皮肤亚健康状态。亚健康的皮肤有罹患皮肤疾病的风险,例如,干燥皮肤容易患湿疹、银屑病和皮炎;皮脂分泌多、油腻的皮肤容易发生痤疮;敏感性皮肤若是护理不当,则会导致皮肤屏障受损。  我们所处的环境、所吃的食物和错误的皮肤护理等原因,都可能会使皮肤屏障受损,使得皮肤自身防御能力不足。例如许多人过度医美、过度清洁或长期大量使用激素,或是经常敷面膜都有可能导致皮肤屏障功能的损伤。  紫外线也是导致皮肤敏感老化的重要原因。我们都知道太阳光线中含有紫外线,而紫外线又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短波紫外线(UVC)、中波紫外线(UVB)和长波紫外线(UVA)。其中,自然界中的短波紫外线(UVC)能被大气层中的空气、云层、尘粒等物质吸收并且散射,从而将其过滤掉。因此,能够到达地面的只有UVB和UVA,也只有这两种类型的紫外线会对人体造成影响。另外,必须要注意的是,UVB和UVA会直达皮肤真皮层,许多过敏体质的人在晒太阳之后,暴露在太阳下的部位皮肤出现红疹、水疱等皮疹,皮损部位有烧灼感、痒感或刺痛。同时,紫外线还会导致人体内的自由基剧增,使局部皮肤产生色素沉积和皱纹、还会损害细胞和免疫系统,更严重的甚至会产生光毒性和光过敏反应。  虽然晒太阳可以促进维生素D的吸收,但每天的日晒时间达到15分钟就能满足维生素D的代谢需求,所以,在其他时间里,一定要做好防晒措施。比如戴遮阳帽、口罩、太阳镜等,对于婴幼儿而言,防晒措施更是十分必要的。  最后,当大家感觉到皮肤瘙痒时,应注意日常保湿和保持皮肤清洁,养成正确的护肤习惯,减少过度清洁,否则会导致皮肤越来越薄,越来越敏感。在饮食上,减少刺激性食物的摄入,比如海鲜、辣椒、油炸食物等。另外,注意调整作息,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身体免疫力。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原创,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作者: 毛菡 作者: 2019/09/03 09:44
  • 心脏支架是用来做什么的 中国医学救援协会   心脏支架(Stent)又称冠状动脉支架,是心脏介入手术中常用的医疗器械,具有疏通动脉血管的作用。  人类冠脉介入里程碑事件  1977年,Gruentzig医生进行世界第一例经皮冠脉血管成形术。  1986年,Jacques Puel和Ulrich Sigwart置入了人类第一例冠脉内支架。  1994-1997年间,各种支架不断问世,经皮冠脉血管球囊成形术进入了金属裸支架时代。至1997年,全球有超过100万的患者接受了该治疗。  2003年,美国FDA批准使用由J&J公司生成的第一个药物洗脱支架。  2004年,美国BSC公司生产的Taxus药物洗脱也应用于临床,和Medronic公司生产的Endeavor支架一起,标志着冠脉介入治疗进入到药物洗脱支架时代。  2008年,来自英国皇家布朗普顿医院的Carlo Di Mario教授等人率先在全球发起了一项针对可降解支架研究的试验,4年后2011年底,国际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第一时间报道了这项备受全球瞩目、在冠脉介入领域具有革命性意义的试验结果,结果证明完全可降解支架的操作成功率达到了100%,无支架血栓事件。  2012年,完全生物可降解支架正式在欧洲等地上市,预示着金属不可降解药物支架的彻底终结。  1984年,中国进行了第一例心脏支架介入手术。  支架有哪些类型?  第一代金属支架  研发冠状动脉支架最初的挑战是,如何将它做得既韧又硬。支架设计工程师在选材和构造上,经过不懈努力,解决了种种的难题,终于成功地生产出了第一代动脉支架。由于术后血管再狭窄发生率高,已逐步被淘汰。  第二代镀膜支架  分为雷帕霉素和紫杉醇2大类,从载药方法上分为药膜载药、可降解药膜载药、无药膜载药等三类。这种支架植入体内后,药物便会缓慢释放出来,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在支架周围生长,保持冠状动脉通畅。  第三代可吸收支架  这种支架和传统的支架不同,它可以在体内自行溶解,被机体吸收。这种新型支架在动脉狭窄时可以起到扩张血管的作用。当急性期过去、支架作用完成、血管重新塑形后,它可以溶解、消失,从而避免了局部炎症反应的不良后果。  支架构造  目前,国内心脏支架使用的主要物料有不锈钢,镍钛合金或钴铬合金,而不同支架又有不同的构造:  1、传统支架(bare-metal stent),单纯的金属网状管。  2、涂药支架(drug-eluting stent),以药物抑制管道细胞增殖防止血栓的形成而展开支架。  3、覆盖式支架。  支架的学问还真不少呀,如果有什么问题想探讨或者想分享相关的经历,欢迎留言哦。  供稿: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心血管急救分会 作者: 2019/09/02 09:00
  • “富贵包”是什么?如何预防? 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 2019-08-28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频繁地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互联设备获取信息、沟通交流。尤其是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的青少年,他们对手机更加依赖,使用的时间也更长。    然而,长时间使用手机会对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除了常见的熬夜上火、加深近视外,还有一种病症很常见,但却很少被重视,那就是“富贵包”。“富贵包”不过是颈肩部的过度脂肪沉积或者良性的脂肪瘤,从解剖学上讲,“富贵包”位于颈椎和胸椎交界处。  年轻人出现“富贵包”,跟生活习惯有着很大的关系,最为普遍的原因是增生的软组织或者脂肪化的肌肉组织受压迫时间过久后痉挛而致,典型的如:长时间低头玩手机、低头看电脑、睡觉时选择的枕头不合适、含胸驼背等不良习惯。  “富贵包”的出现,说明颈部软组织已经受到损伤,即早期颈椎病。长此以往,则会导致椎间盘的退变加速、椎体边缘和小关节骨赘形成,从而压迫颈部神经,导致四肢麻木无力等症状。“富贵包”就是在这个长期的过程中形成的。  那么,我们如何判断自己有没有“富贵包”呢?  小编教你一招,首先靠墙站立,双脚打开与髋部同宽,臀和肩胛骨慢慢地贴靠墙。注意自己的头能不能贴到墙,如果贴不到且颈部有明显凸起,则说明有“富贵包”。  对于经常使用电脑和手机的朋友,小编再为大家推荐3个生活中预防“富贵包”的方法。  靠墙站立  工作学习时,除了定时休息眼睛,也要活动下颈椎。活动时,双腿打开呈肩宽靠墙站立,延展脖子后侧,可以用食指辅助推下巴向后,使整个背部与头部紧贴墙,保持5至8分钟。  调整身体姿势  “富贵包”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日常生活中不正确的姿势。青少年学习时间长,因此坐姿正确尤为重要。正确的坐姿应该是尽可能保持自然端坐,头部略微前倾,保持头、颈、胸的正常生理曲线;并且适当调整桌面与椅子的高度比例,以避免头颈部过度后仰或过度前屈。  总而言之,“富贵包”并不是很严重的疾病,但是不改变生活中的不良习惯,任由其发展,则会导致更严重的颈椎疾病,进而对身体造成巨大的损害,特别是正处在身体发育时期的青少年。因此,从日常生活做起,改变不良习惯、消除“富贵包”,是健康生活、高效学习的保障。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原创,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作者:谢君 作者: 2019/08/29 09:38
  • 中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380万 防癌控癌我们还能做什么 新华网 2019-08-27  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380万,死亡人数约229万,总体癌症发病率平均每年上升3.9%左右,发病率及死亡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癌症已成为我国四大慢性病之一,严重影响我国人民健康。  最新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将癌症防治行动列入防控重大疾病板块,列出遏制癌症发生率快速增长势头、提高生存率的相关建议和举措。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王绿化表示,肿瘤防治以往多是专业领域在重视,本次提出癌症防治行动代表政府的重视,出台了系统化顶层设计,明确了个人、家庭、社会、政府协同推进的实际行动,是我国进行癌症防治的路线图和施工图。  关口前移 推动尽早防癌控癌  抗癌药零关税、医保谈判、加快新药审批、加入基本药物目录……近年来,为了让患者用得起抗癌药物,国家有关部门打出“天价药”降价组合拳,不断加大对抗癌药相关政策改革力度,保障癌症患者的健康。  从影响健康因素的前端入手,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从注重“治已病”向注重“治未病”转变是健康中国行动的一大亮点,癌症防治行动同样着眼于预防,努力使每个人都能够了解癌症防治必备的核心健康知识与技能,把“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落到实处。  《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指出,倡导积极预防癌症,推进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序扩大癌症筛查范围。王绿化表示,这种转变说明党和政府已经开始重视全生命周期的肿瘤防控。  预防为主 齐促早筛早诊早治  “密切关注癌症危险信号”“普遍开展癌症机会性筛查”……面对严峻的局势,此次健康中国行动针对癌症预防、早期筛查及早诊早治等方面给出有关建议。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癌症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三分之一的癌症完全可以预防。吸烟、肥胖、缺少运动、不合理膳食习惯、酗酒、压力、心理紧张等都是癌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戒烟限酒、平衡膳食、适量运动、心情舒畅可以有效降低癌症的发生率。”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综合科副主任医师边志民说。要尽早关注癌症预防,从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接触烟草、酒精等致癌因素,降低癌症的发生风险。  许多人觉得,癌症在发病早期缺乏明显的表征,导致发现患癌时已是中晚期,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期。事实上,目前的技术手段可以通过筛查早期发现大部分的常见癌症,而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得到根治。早诊早治是提高癌症生存率的关键。  如何提高早诊早治率?健康中国行动提出倡议,个人应定期进行防癌体检。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防癌科副主任张凯表示,防癌体检是在癌症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针对常见癌症进行的身体检查,其目的是让群众知晓自身患癌风险,发现早期癌症或癌前病变,进行早期干预。  “在我国主要发病癌症包括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胃癌、肝癌、食管癌、宫颈癌、前列腺癌等。前6种癌症的发病率约占所有肿瘤的70%,死亡占比也接近80%。”张凯表示,50岁以上的人群是绝大多数恶性肿瘤的重点目标,应首先对这些主要发病癌症进行定期筛查,提高早诊早治率。  正视癌症 规范治疗提升效果  如今,谈癌色变依然是现在普遍存在的现象。很多患者不敢承认自己是癌症病人,去正规医院进行规范治疗,转而寻求保健品、偏方等“歪门邪道”。  何为规范化治疗?国家卫健委发布的《癌症防治核心信息及知识要点》指出,规范化治疗是长期临床治疗工作的科学总结,根据癌症种类和疾病分期来决定综合治疗方案,是治愈癌症的基本保障。《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提出,推广应用常见癌症诊疗规范。  临床工作中经常可以遇到因前期治疗不规范而导致病情发展为严重且复杂的病人。近期一位患子宫内膜癌的病人因术后病情恶化,到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治疗,妇瘤外科主任医师于爱军发现,由于病人之前接受的手术操作不规范,导致治疗难度相对较低的癌症,演变成了治疗困难、危及病人生命的重疾。  “10个月前她在外院做了全子宫切除手术,但医生没有在术中做快速冰冻切片进一步确诊,术后病理切片发现子宫恶性肿瘤,也没有给予相应的补救治疗,这可能会导致术后十年生存率降低。”于爱军说。  王绿化表示,应通过医联体、远程会诊、在线学习等手段提高基层卫生人才能力。借助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加强医疗行业监管。同时加强全民教育,提高对规范化治疗的认识,建议患者不要轻信保健品、偏方或虚假广告,以免贻误治疗时机。 作者: 2019/08/28 09:51
  • 原来叶酸不只是孕妇要吃! 中国好营养 2019-08-23    新婚夫妇及备孕妈妈关于服用叶酸的问题大家都尤为关注。  叶酸除了有助于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外,也有利于降低妊娠高脂血症发生的危险。  所以至少在孕前三个月开始每日服用叶酸400μg,并持续至整个孕期。  但除了新婚夫妇及备孕妈妈需要注意服用叶酸以外,普通人群就不用补充叶酸了吗?  营养学家建议  不光是孕妇需要注意叶酸的摄取,其他人多吃富含叶酸的食物也能帮助预防疾病。  叶酸的名字起源  叶酸的名字听起来好像和植物的叶子有关,这是因为1941年Mitchell从菠菜叶中分离出了一种具有促进生长作用的化合物,并将之命名为“Folic acid”拉丁文的意思是“叶子”。    叶酸3D结构  另外叶酸还有一些其他的名字,如维生素M、维生素Bc、维生素B10等。  叶酸的健康好处  -叶酸预防巨幼细胞贫血  -孕妇补充叶酸有助于预防胎儿发生神经管畸形  -补充叶酸减少流产  -叶酸预防心血管疾病  -叶酸与癌症,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叶酸的营养状况可以调节致癌过程  文献参考  《21世纪膳食营养指南---食物中的维生素与健康》 作者: 2019/08/26 09:52
  • 冰箱不是万能的,错误使用小心患上“冰箱病” 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 2019-08-22  夏天,很多人都喜欢吃冰箱里的冷藏食物或喝冰镇饮料消暑。还会有人习惯把蔬菜、水果,以及剩饭、剩菜,一股脑丢进冰箱。可这样很容易患上“冰箱病”,那么,什么是“冰箱病”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冰箱病是什么?  “冰箱病”指的是人以不适当的方式食用了存放在冰箱中的食物,引起腹痛、腹泻、呕吐等胃肠道不良反应。  冰箱不是无菌箱  一般来说,冰箱冷藏室温度在4℃到8℃左右,冷冻区温度在-18℃左右。4℃到8℃虽然能抑制大多数细菌的繁殖,可以推迟食物变质时间,但不会杀灭细菌。不正确的使用习惯,会使冰箱成为嗜好冰冷环境细菌的温床,加速食物变质,食用遭细菌感染的食物后会影响身体健康。  “冰箱病”有哪些?  1.“冰箱病”之胃炎  大量摄入冰箱内的冷藏或冷冻食物,胃肠在受到强烈的低温刺激后,诱发上腹阵发性绞痛和呕吐等症状。  2.“冰箱病”之头痛  刚从冰箱冷冻室取出的食品,如果立即进食,将明显刺激口腔黏膜,反射性地引起头部血管痉挛,产生头晕、头痛、恶心等一系列症状。  3.“冰箱病”之肺炎  如果平时不经常清洗冰箱,其冷冻机的排气口和蒸发器处很容易繁殖真菌,过敏性体质者或儿童吸入这种带菌的空气后,很容易出现咳嗽、胸痛、寒战、发热、胸闷、气喘等症状。  4.“冰箱病”之肠炎  有些嗜冷菌、霉菌在低温下仍会大量繁殖,随着未被加热的食品进入结肠后,会引起炎症,导致腹痛、腹泻和呕吐。  冰箱病的“元凶”  常见的可以引起疾病的嗜冷菌有李斯特菌和耶尔森菌,它们的全称分别是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李斯特菌在4℃到10℃生长良好,最喜欢加工的熟肉类、热狗、软干酪。大部分感染李斯特菌的人可在其冰箱内的食物中找到这个菌。若不小心吃了被李斯特菌污染的食物,可能会出现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关节痛等症状。  耶尔森菌也非常喜欢冷,即使是在-18℃的冷冻食品中也能保持其致病性长达数月之久。这种菌多存在于冷库存放的冻肉及鲜肉中,且海鲜、生奶、冷冻食品中也可能有。若不小心吃了被耶尔森菌污染的食物,可能会引发腹泻、肠炎等,重者可引起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并发症。  此外,冰箱中还存在霉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杆菌等。  冰箱病对人的身体健康有着一定的影响,但其实我们可以从“源头”避免患病,比如正确存放食物、定期给冰箱清理消毒等。  食物在冰箱内可以储存多久  鱼类以及贝类在冰箱里存放的时间最好不超过一天,软质水果可以放一两天,硬质水果可以放3到7天。切好的肉以及家禽不要超过两天,鸡蛋能放一周,绿叶菜的存放时间最多不能超过4天。  这些食物不能放冰箱  有一些食物,其实无需放入冰箱,一旦冰箱储存,反而更容易变坏。比如:高糖或高盐食物、已经高温灭菌可在室温保存的食物、热带水果、水分含量极少的食物等。  冰箱为人类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它也不是万能的,要正确使用才能避免生病哦。  作者: 魏承瑶 作者: 2019/08/23 09:07
  • 糖尿病有救了? 简单“秘方”治“难病”不靠谱 科学辟谣 2019-08-20  谣言:  有自媒体发布题为《糖尿病有救了!这个秘方不仅急降血糖,还能降血压、防心梗》的文章,称一位55岁的老人经常感觉口渴,总想多喝水,刚吃过饭又马上觉得饿,还常出现脚抽筋、身体出冷汗等症状。于是到医院做全身检查,医生诊断为糖尿病,有时血糖高达25。坚持吃药病情没有加重,但仍然没有得到太大改善。后来获得一偏方——青柠檬炖鸡,血糖下降,之后十多年糖尿病没有复发过。  报道中还称,除了食疗,还可以配合按摩来降血糖。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国针灸学会腧穴分会副会长程凯认为,“穴药同源”,每个人的身体都是一个百药箱,里面装的药就是穴位。糖尿病也有其对应的“药之穴位”。  辟谣:  随着人们对健康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以及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健康类文章铺天盖地向老百姓席卷而来,而对于没有医学基础的老百姓来说,似乎每篇文章说的都有道理,难以判断文章中说的是“真知”还是“谣言”。  “谣言文章”常具备以下几个共性:  1、标题迎合百姓心理,简单“秘方”治“难病”。  这类文章中提到的病症往往是难以根治的、长期的、慢性的、发病人群广泛的,而所提出的治疗或保健方法又很简便“神效”,比如生吃茄子、喝绿豆水等,非常符合“市场”需求,容易被广泛传播。  该篇文章的题目“糖尿病有救了!这个秘方不仅急降血糖,还能降血压、防心梗”就十分符合“谣言文章”的标题特征。  糖尿病是渐进性的、慢性的、终身性的疾病,一旦确诊,需要综合药物、饮食、运动等多维度治疗,于是百姓就会寻求糖尿病的终结“秘方”,而使得这些文章广泛传播。  2、专业内容阐述混乱,案例夸张。  谣言文章一般缺乏专业性,对疾病往往不能正确或者明确阐述,案例也很夸张。  该篇文章中提到的患者55岁,血糖25,就医诊断为糖尿病,治疗为口服药物,但无效。一是没有提到血糖度量单位,二是未提到是空腹还是餐后血糖值,三是未明确是何种类型糖尿病,口服何种药物无效。  首先临床中糖尿病的诊断为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6.1mmol/L,和/或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或等于7.9mmol/L即可确诊。并且医生会明确是属于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口服降糖药无效,需要注射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是胰岛素抵抗,相对不足,临床90%都是2型糖尿病,首选口服药物治疗。  所以,文中案例患者如此高的血糖值(25),已经属于严重糖尿病,临床中很容易出现酮症酸中毒症状,或者其他并发症,所以有明显夸张之嫌,并且混淆糖尿病的分型和治疗方式,误导读者。  3、断章取义专家言论,真假难辨。  为了增强文章的可信度,“谣言文章”常融入一些专家的言论,但往往是断章取义,使其说法真假难辨。  专家程凯所提到的“药穴同源”理论,是指中医在治疗疾病中,中药的处方跟穴位处方具有类比性。而并非指的穴位与西药同源,用了穴位就可以取代西药、不用西药了。这是明显的偷梁换柱,以偏概全。  中医治病讲究辨证施治,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的范畴,临床上根据症状的不同及病变轻重程度的不同,将糖尿病分为上、中、下三消。  我们在针灸临床中,调整血糖需要辨证选穴,常用然谷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等,而根据不同的“三多”症状,可以选择以下穴位相配:  上消多饮,与肺阴不足、肺热有关,上消、中消所选腧穴不准确,鱼际和内庭均有清热作用,无养阴滋阴作用。   下消多尿,与肾阴不足、肾虚有关,针灸常用关元穴以滋阴固肾。不主张单个腧穴介入糖尿病治疗,因为单个穴没明显作用,应该根据不同病情开具腧穴配方。  辟谣专家:程凯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复核专家:程海英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主任医师 教授  出品人:科普中国-科学辟谣 作者: 2019/08/20 15:05
  • 出现这几个症状,需警惕糖尿病的发生! 科普中国-乐享健康 2019-08-16 作者:牛建蕾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吃的越来越好,动的越来越少,造成了能量消耗的减少和摄入的能量增加,最终导致超重肥胖的人也越来越多,再加上社会发展得比较快,工作、生活压力也比较大,这些都是糖尿病患者快速增加的原因。正因此,人们把糖尿病称为“富贵病”。  出现以下这些症状要警惕糖尿病的发生:1.餐前低血糖。这可能是糖尿病最早期的症状,比如一个人早饭吃的很饱,但还没到午饭时间就已经感觉饥肠辘辘了,这个时候如果不补充能量就会头晕、出汗,这实际上就是疾病的信号。2.浑身乏力。很大一部分人尽管还没出现“三多一少(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的典型症状,但其实血糖已经升高了,患者经常觉得浑身没劲儿,这是因为许多能量被排出了体外。3.皮肤瘙痒。血糖轻度升高的时候会刺激神经末梢,导致皮肤瘙痒。有的女性还会出现外阴瘙痒。4.视力模糊。这也是糖尿病的常见表现,当血糖浓度较高时,也会影响到眼内晶状体的调节功能,导致看东西时模糊不清。5.有的患者还会表现为伤口愈合能力下降,皮肤被蚊虫叮咬以后不容易痊愈。  糖尿病人为什么会出现消瘦呢?体内70%的能量供给来自于糖类,也就是碳水化合物。人体排出大量的水分和能量后,机体会选择消耗一些其它功能物质来提供生命所需。其中,最主要的物质就是脂肪,脂肪被分解以提供能量,保证日常工作、生活正常运转。但是,外在表现就是人会显著消瘦。久而久之的脂肪分解,不仅引起消瘦,随之而来的另一个风险是酮症酸中毒。不仅会加重“三多一少”的症状,还会出现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的表现,有的人会出现“烂苹果味”的呼吸气味,更严重的可能会出现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如何预防糖尿病的发生?首先大众要意识到定期筛查血糖的重要性,而糖尿病患者更要重视并发症的检查。低密度脂蛋白的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下降,以及甘油三酯的升高、血压长期增高,都可以成为并发症发生的最重要影响的因素。糖尿病要强调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专家建议:定期体检很重要,尤其是高危人群要每年进行一次血糖的筛查。  本文由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贾伟平科学性把关。专家擅长糖尿病的个体化诊断治疗、肥胖和代谢综合症(即指肥胖、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中任何三项同时存在的患者)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 2019/08/19 10:14
  • 每天甩手五分钟可以排净体内垃圾,赶跑癌细胞? 科学辟谣 2019-08-15  谣言:  2013年,52岁的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对外宣布,自己得了第四期淋巴癌,不得不放下热爱的工作接受治疗。然而,在2015年6月30日,李开复发微博称,“最近两次检查都看不到肿瘤了”,自己已经完全康复,肿瘤消失。经历了这段癌症磨难,李开复在自己的微博上写下一篇感悟:“患上癌症后如何抗癌?我的抗癌心得”。其中提到了一点抗癌心得——“每天做瑜伽或甩手功:两到三次。”所以,一套甩手操,疾病绕着走,锻炼1个月,保健又养生。  辟谣:  近期,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中国新癌症数据显示,我国癌症患者的数量不断攀升,全国每天约有1万人确诊癌症,新发病例占全球的四分之一。癌症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人类发现肿瘤已有3000年以上历史,不仅人类患肿瘤,动、植物也有肿瘤。直到19世纪应用显微镜后才建立了目前肿瘤学的框架。  我们经常听到癌症是不治之症、是绝症的说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绝大部分癌症早期症状不明显,一经临床确诊就到了晚期,因而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二是患者缺乏对癌症治疗策略和效果的了解,一旦知道自己得了癌症,患者心理压力过大。再加上社会上各种错误信息的误导,使得患者对治疗的效果失去了信心。俗话说是被“吓死的”。三是一部分癌症是“治死的”,一方面不规范治疗甚至过渡治疗。另一方面,俗话说有病乱投医,有些患者不去正规医院进行治疗,却偏信江湖游医,相信偏方,导致病情进展,甚至丢了性命。四是癌症至今仍是医学界难以攻克的堡垒,尽管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有些肿瘤可以治愈,但是大部分癌症一旦到了晚期,治疗效果就大大降低。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三分之一的癌症完全可以预防,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得到根治;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运用现有的医疗措施延长生命、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癌症的发生是人全生命周期相关危险因素累积的过程,通过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癌症发生最实际、可行的方法。同时要定期查体,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近年来,淋巴瘤在名人圈频频出现,包括李开复在内,漫画名人熊顿、央视主播罗京、内地演员李珏、香港名作词人林振强、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微软联合创始人保罗·艾伦都患上过淋巴癌,他们有人因此失去了生命,也有人战胜了病魔。例如李开复罹患淋巴瘤后通过正规的化疗得到临床治愈。但是不能就此说明所有淋巴瘤都可以控制并治愈。淋巴瘤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是全世界最常见的血液恶性肿瘤,分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和霍奇金淋巴瘤。淋巴瘤的预后与组织类型、临床分期密切相关,而且与是否进行规范治疗、个体差异等因素也有关。仅仅每天甩手5分钟,排净体内垃圾,就能治愈淋巴瘤纯是无稽之谈。  辟谣专家:张骅 北京市和平里医院主任医师  复核专家:刘召芬 中华预防医学会科普信息部副主任,研究员  出品人:科普中国-科学辟谣 作者: 2019/08/16 09:22
  • 小舌苔里藏着大“秘密” 观察颜色可以轻松认知 科普中国-乐享健康 2019-08-14 作者:卞怡茗  对于舌苔大家都不陌生,很多人早起刷牙时还有刷舌苔或者刮舌苔的习惯,而在医生眼中通过观察舌苔还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身体健康情况。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如何从舌苔看出身体状况。  舌质淡白,舌苔薄白,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潘月丽介绍,这种舌苔多为寒证,常见于感冒早期。此时可选择性质偏温的饮食,以软食、羹食为宜,如小米粥、发面饼,也可用葱、姜、红糖煮水,每日多次饮用。需要注意的是,有此症状的人不宜吃性偏寒凉的食物,如冷饮、凉拌菜、蟹、螺、鸭蛋等。  舌苔白厚,或白厚腻,潘月丽表示,此种舌苔多为寒湿所致,常见于脾胃功能不足者。宜选用健脾温胃、散寒化湿的食物,如山药、薏米、荷叶、山楂、白果等。需注意口腔卫生,每天晨起,睡前和饭后认真地刷牙漱口,必要时,用牙刷或洁净的毛巾轻刷舌苔。进食时要细嚼慢咽;多喝水,多食蔬菜水果及豆类;生活作息规律,保持心情舒畅;多参加体育锻炼。  除此之外,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脾胃病科主任孙刚指出,舌苔黄腻不宜喝鸡汤。从中医角度讲,老母鸡汤属于比较厚腻的滋补食疗汤品,平时脾胃运化功能较差的人,不但不能充分吸收其中的有益物质,反而会使脾胃承受沉重的负担。而舌苔黄腻,提示脾胃湿热或肠胃积滞,多在感染、发热或消化功能紊乱等情况下出现,也经常伴有口渴、烦躁、大便干结、小便黄少等症状。因而舌苔黄腻不宜喝鸡汤。  另外,舌苔由舌乳头、微生物及食物残渣组成,正常人舌体背面均存在舌苔,只是程度不同。舌苔过厚容易出现口腔异味。为清除口腔异味,可采用专门的软毛刷轻轻地刷舌面,如果买不到专用软刷,用牙刷也可以,但一定不能用力;也可用盐水和漱口水漱口,或用冲牙器来冲洗舌背。切忌用硬板类、锐利的东西使劲刮舌苔,以免损伤舌乳头,导致味觉减退。  本文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304)医院八一大楼门诊部主任彭国球进行科学性把关。 作者: 2019/08/15 09:35
×
×

扫一扫下载APP,体验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