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普中国
  • what,咖啡因居然可以温和有效的防脱发? 近日,看到有网友提出质疑“市面上防脱成分那么多,为什么咖啡因被这么多人推荐,它是真的温和有效吗?”乍看这个问题,我也觉得好生奇怪,咖啡因这种大家非常熟悉的成分,居然能温和有效防脱发?估计不少人也和我一样比较疑惑,索性就去查下文献,看看有没有这方面的研究,结果相关研究还真不少,今天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说一说。1、为什么会出现脱发?2、咖啡因能防脱发吗?3、咖啡因会更温和吗?01,为什么会出现脱发?要了解咖啡因能否防脱发,我们就必须从根本上去了解,为什么会出现脱发?现代人脱发实在是太普遍了,根据《中国脱发人群调查》,我国脱发的人群已经高达2.5亿,每6个中国人就有一个饱受脱发困扰,且明显有日渐低龄化的趋势,80后和90后竟占据了70%以上,其中男性占64%,女性的比例也高达36%。尽管目前有不少人提出了诸如生活不规律、压力过大或者饮食不合理等基础因素,但是这些更多属于表层因素,目前认为,导致脱发的主要因素是雄性激素脱发(androgenetic alopecia)。具体的来说,雄激素会在前额头顶毛囊里的5α-还原酶的催化下生成二氢睾酮(DHT),这是损害毛囊的元凶,它会直接对毛囊产生损伤,如下图所示,随着DHT浓度的增加,毛囊生长被抑制越来越明显*[1]*。而这种攻击发生在我们的头皮上,就会使毛囊萎缩、头发变细变软,毛发生长周期被缩短,从而造成毛囊早衰,直至毛囊坏死,头发再也长不出来。正因为如此,应对雄性激素脱发,最根本的策略就是针对引发脱发的元凶——DHT。02,咖啡因真的能防脱发吗?那么,咖啡因能够对DHT发挥作用吗?答案是可行的。如上图所示,这是DHT和咖啡因发挥作用的机制*[2]*。DHT在体内主要激活了TGF-β2(转化生长因子-β2),并抑制了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和KI-67,结果导致了毛囊受损,毛发生长被抑制。但是咖啡因的作用和DHT刚刚相反,咖啡因能够抑制TGF-β2,激活IGF-1和KI-67,这样就能够把DHT带来的影响抵消掉,从而解决掉雄性激素脱发问题。如下图所示,使用咖啡因后,明显改善了头发生长的速度*[1]*。事实上,不仅仅是实验室研究,在人群中也得到了应用层面的证实,在使用咖啡因洗发水后,能够显著地改善头发的情形,比如在hair-pulling test中,咖啡因组的表现明显更好*[3]*。由此可见,咖啡因无论是在机制上还是在应用层面上,都能够很好地改善雄性激素脱发问题,让头发更好地生长。03,咖啡因会更温和吗?提到防脱,估计不少人会想到了另外一个著名的脱发药物:米诺地尔。这也是临床上经常使用的治疗脱发药物,那么咖啡因和米诺地尔相比会更加温和吗?还真有对这两个成分进行比较的相关研究,我们来看一下:在一项对照研究中,研究人员将研究人群分为两个群体,一个群体82人,另一个群体79人,然后分别使用含有0.2%咖啡因的洗发液和5%米诺地尔的溶液,结果如下表所示*[4]*:可以看出,无论是咖啡因组还是米诺地尔组都对脱发有明显的治疗效果,而且随着使用时长增加其效果也越来越显著。而咖啡因组和米诺地尔组的效果总体上相同,这一点也佐证了咖啡因本身对于脱发的效果不逊于专业药物米诺地尔。当然,对于很多人来说,药物的副作用的确是一个需要考量的问题,米诺地尔其实本来不是用来治疗脱发的,而是用于周围血管扩张剂从而可以治疗高血压等,因此米诺地尔的使用范围是有一定的限制的,对于有心血管问题的,需要慎用,避免引发其他心血管问题。此外米诺地尔的使用还会引发全身性的多毛问题也是目前需要关注的一个点。而咖啡因就要温和多了,作为一种广泛存在于咖啡、茶等食物中的成分,我们对于咖啡因的容忍程度较高,因此其用于治疗脱发的副作用也自然小多了。由此可见,咖啡因不仅是可以治疗脱发,还相对温和一些,对于有脱发的群体,可以试试。参考资料:[1]Fischer T W, Hipler U C, Elsner P. Effect of caffeine and testosterone on the proliferation of human hair follicles in vitro[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rmatology, 2007, 46(1): 27-35.[2]Völker J M, Koch N, Becker M, et al. Caffeine and its pharmacological benefits in the management of androgenetic alopecia: a review[J]. Skin pharmacology and physiology, 2020, 33(3): 153-169.[3]Bussoletti C, Mastropietro F, Tolaini M V, et al. Use of a caffeine shampoo for the treatment of male androgenetic alopecia[J]. Journal of Applied Cosmetology, 2010, 28(4): 153.[4*]Dhurat R, Chitallia J, May T W, et al.* An open-label randomized multicenter study assessing the noninferiority of a caffeine-based topical liquid 0.2% versus minoxidil 5% solution in male androgenetic alopecia[J]. Skin pharmacology and physiology, 2017, 30(6): 298-305. 作者: 2022/08/29 09:47
  • 动物模仿人类打架!你家狗子有模仿过你吗? 不知道大家在养宠物时有没有发现它们神奇的模仿技能,看着与自己动作同步的小宠物,简直萌化了!来源 | 财经头条动物的模仿行为让养了猫狗的小伙伴们大呼好萌,但这种行为似乎也引发过尴尬事件,之前北京野生动物园就因为戏剧性的一幕而引发了热搜。据微博热搜称,当时有两家游客因琐事争执产生纠纷,互相厮打,引来大量游客和附近动物们的围观。后来据北京野生动物园微博声明称“这是动物们第一次目击到人类打斗场面,以至于当晚部分动物纷纷效仿互相殴打,场面一度失控。最后,在饲养员耐心地教导下,才知道打架不好,特别不好。”来源丨北京野生动物园公众号对此有网友调侃说“人类让动物见笑了”。北京野生动物园打架现场来源 | 光明日报动物打架,真是因为模仿人类?北京动物园的这则声明开玩笑的成分有多大?动物真的会模仿人类打架吗?也许正如央视新闻在微博的评论,北京动物园的这则声明“亦庄亦谐”,既表达了对打架行为的谴责,又体现了对文明秩序的期许。后来有网友找到了两家游客厮打的地方,发现旁边有鸵鸟馆、鸸鹋馆、以及大猩猩及其他珍稀动物的表演区。针对此次事件,杭州市动物园副园长江志在采访中提到,大猩猩及其他动物之间打架是很正常的现象,争夺食物、配偶等原因都会引起动物打架,但不一定是模仿了人类行为。不过,动物模仿人类的行为确实是存在的,尤其作为人类“旁亲”的黑猩猩因为与人类极其相似的基因,模仿能力更强。尤其是,如果此次动物园动物大战黑猩猩也打起来了,那么单靠饲养员的劝阻很可能难以收手,因为黑猩猩打架往往会致使另一方伤势惨重。大猩猩打架来源 | 人民网另外,游客吵架现场的嘈杂声可能会刺激到动物的情绪,导致它们精神紧张,从而更容易引发彼此间的争斗。**动物的效仿行为可以分为有意效仿和无意效仿。**马戏团野生动物表演就是通过奖励与惩罚诱导动物做出条件反射,从而主动效仿。有些智商高的灵长类动物,甚至能做到开锁、抽烟等动作,但这些都是经过长期的学习和模仿才学会的,并不能通过人类的一次“表演”而学会。动物的模仿能力有多强?虽然很多人认为北京野生动物园的这则声明劝导因素更多,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一些动物确实有很高的模仿能力。模仿是指动物会通过观察其他个体的行为进而学习新技能或者提高自身技能的能力,这种学习能力在社会性动物中出现的频率要远高于独居动物,所以又称为社会性学习。模仿行为可以让动物更快、更直接地掌握一项技能,是更加有效和风险最小的学习形式。来源 | 51区未解之谜网在所有具备模仿能力的动物中,黑猩猩的模仿能力可以说是“一流”的。重庆永川永和乐都主题公园的黑猩猩“渝辉”曾获评“动物界劳模”,缘由是这只黑猩猩每次看到饲养员洗衣服都很兴奋,于是饲养员就在水池旁放置了衣服来观察“渝辉”的反应,“渝辉”看到后就主动地拿起衣服开始搓洗,熟练程度让小编都自愧不如。“渝辉”还曾模仿饲养员洗手后戴口罩,却因脸太大戴不上去萌翻一众网友。黑猩猩洗衣服来源 | 抖音截图但即使黑猩猩模仿学习能力很强,也无法变得完全和人类一样。1931年,国外心理学家凯洛格博士做了一个争议很大的实验,他将七个月大的黑猩猩古亚带回家与自己十个月大的儿子唐纳德一起生活,古亚和唐纳德被放置在同一个房间按照人类的方式抚养,被教导人类的技能、语言等,甚至,唐纳德拥有的亲吻,古亚也会同样拥有。慢慢地,古亚表现出了超强的学习模仿能力,他的表现与婴儿时期的人类如出一辙,会用行为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但不久之后,古亚的学习能力不再进步甚至停滞不前,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唐纳德开始表现出黑猩猩的行为和兽性,例如只会爬行不能直立行走、生气时只会愤怒的嚎叫等。古亚和唐纳德来源 | 搜狐网最终这项实验也因此而停止,黑猩猩古亚被送往灵长类中心,因为从小按照人类生活方式长大,它再也无法融入到黑猩猩的群体之中,最终只活到了三岁,古亚最后也没能改变他身为黑猩猩的兽性,依旧喜欢爬行,学不会人类的语言。可见黑猩猩的模仿能力也是有限的,而这项实验也引发了关于科学伦理性的讨论。宠物也会模仿主人?答案是肯定的。作为猫咪“铲屎官”的各位注意了,你家的猫咪也有很强的模仿行为。2020年9月29日,《中国科学报》就曾发文称:研究人员发现一只日本小猫模仿主人的行为。猫咪Ebisu在“照我做”的训练中复制了主人Fumi Higaki的行为来源 | 中国科学报在人们的印象里,猫咪一直是高冷的代表,甚至有人说猫咪将自己看作主人,但这个报道阐述了相反的观点,猫咪也在观察模仿人类。来源丨网络图片除了猫咪以外,鹦鹉、羊驼等动物都存在模仿人类行为的情况,**研究人员表明,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他们往往会将饲养人作为模仿对象。**甚至还有狗会故意模仿腿部受伤的主人一瘸一拐的样子,要是碰上这样的宠物,真不知道是好气还是好笑了。 作者: 2022/08/29 09:46
  • 来自农村的地瓜?人家是励志移民中国的红薯! 来自农村的地瓜?人家是励志移民中国的红薯!吕伟涛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员张进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非遗工作专委会委员红薯不移民,谁也没法卖红薯“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句曾风靡一时的台词出自豫剧《七品芝麻官》,该剧讲述的是一个七品县令不畏权贵,秉公执法,为民做主的故事。红薯,在中国不同地区又名地瓜、甘薯、白薯、番薯、红苕等,属旋花科,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块根植物。红薯的块根既可熟食又可生吃,还可以作饲料、制糖和生产酒精等,其茎叶也可做蔬菜和饲料,是比较重要的粮食和多用途作物。然而,《七品芝麻官》这出戏的时代背景是明代嘉靖年间,比红薯引入中国的年代早了至少好几十年,县令即使辞官回家也是卖不成红薯的。要知道,如果没有福建人陈振龙(约1543—1619年),很可能谁也卖不成红薯。陈振龙,出生于福建省长乐县,年轻时曾经考取过秀才,但随着明末人口的剧增和科举的艰难,在考取举人不第后,陈振龙跟随着东南各省浓厚的经商风气下了南洋(东南亚)经商,“往来于闽省、吕宋(菲律宾)之间”。到了菲律宾以后,吃了大半辈子大米的陈振龙第一次吃到红薯,这种清甜又耐饱的神奇物种,一下子就吸引了他的目光。陈振龙想到老家粮食短缺,时常有各种旱涝灾影响收成,很多父老都因为粮食紧缺而生活艰难的时候,他就想着把这种“物种”带回国内。明朝时期,国内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小麦和水稻。与现在一样,北方种小麦,产量大约亩产200—300斤,一年一季;南方种水稻,一年两季,亩产差不多500—600斤。面对明末急速膨胀的人口增长,这样的产量很难维持人们生活。而菲律宾的红薯,亩产量高峰可达4000斤,最低的产量也有2000斤,并且对生长环境适应很强,甚至沙土地都能很好的生长。外国佬“红薯”的身份之谜菲律宾,也并非红薯的原产地。红薯起源于中南美洲,至少在5000多年前就被印第安人改造成农作物栽培了。红薯被欧洲探险家、冒险家、殖民征服者多次“发现”——由哥伦布在西印度群岛、由巴尔博亚在中美洲、以及由皮萨罗在秘鲁,等等……在中南美洲,印第安人把红薯叫作“卡莫特”,印加人却叫它“巴塔塔”。1526年,红薯被西班牙人从西印度群岛引入西班牙,再从西班牙传入意大利,又从意大利传到奥地利、德国、比利时,接着传入英国。红薯在欧洲的传播比较缓慢,它在一段时期内与马铃薯一样受到误解,被认为含有催欲素。为了寻找新药,对这些新作物感兴趣的首先是当地的医药学家和植物学家。虽然红薯在西班牙有较大的种植面积,但在整个欧洲,由于饮食习惯和地理条件,红薯始终不如马铃薯那么普及。大约在16世纪上半叶,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把红薯带到他们在亚洲的殖民地,再由这些殖民地传入亚洲大陆各国。菲律宾的红薯就是由西班牙人引入的。万水千山不辞劳,漂洋过海至神州陈振龙想把这种产量大,又美味的物种带回国内,可想法总归是想法,实行起来难度也很大。当时的西班牙人也很精,“珍其种,不与中国人”,并且加强了在海关层层盘查。据说,陈振龙第一次把红薯藏在藤箱底层,过海关时被查了出来,没收加批评教育。第二次把红薯的藤条编入一只藤篮,试图拎着篮子蒙混过关,结果又被查了出来,他被骂作小偷,被毒打一顿,差点被关进大牢。陈振龙头两次偷运都失败了,后来更被西班牙人列为“严查对象”。直到陈振龙年近50岁,救民于水火的意愿更加强烈,他再沉思了好多天后,终于想到了一个好法子。1593年,在通过贿赂当地土著、得到红薯藤后,陈振龙将薯藤绞入汲水绳,并在外边涂上泥巴。混过关卡后,历经七昼夜的颠簸航行,终于将红薯藤从菲律宾带回福州。那一年,正好是大明万历二十一年。那一年由明朝大将李如松所率领的明军在朝鲜平壤助朝鲜人击败日本人登上了“头条”,所以陈振龙的这一壮举,被淹没在了时代洪流里。试育红薯为义举,人事天恩两相全归国之后,陈振龙和他的儿子立马给当时的福建巡抚金学曾上了一份帖子,建议在福州试种培育这种红薯。与此同时,陈振龙率先在自家的农田里开始终植这种东西。4个月后,他们便收获了成功。“小者如臂,大者如拳,味同梨枣”,福建巡抚金学曾获知后振奋不已,马上旌表陈氏父子此行“事属义举”,“虽曰人事,实获天恩”,随后开始在福建全省推广引种红薯。这对于长期挣扎在温饱线上的中国农民来说,无疑是上天恩赐给中国人的最好的礼物。这场由陈振龙偷运红薯后,在中国引发的食物革命和人口革命,可以说,无论如何赞誉都不为过。要知道陈振龙生活的明朝末年,中国当时的实际人口已经超过1亿人。以福建惠安县为例,由于人口剧增、地产不足,仅仅隆庆五年(1561),这个区区一万多户人口的蕞尔小县,每年就“须输入米粮约七万石(约合现在1300万斤)”,才能养活全县人口。要不是红薯的引进,在当时的环境下,很多国人也许会被饿死。由此可见,陈振龙之功绩,绝不可没。清朝道光年间,福建人为感谢陈振龙的恩德,在乌石山建造了“先薯祠”和“先薯亭”,以此纪念引进红薯有功的陈振龙。当然,红薯传入中国也并非是陈振龙一人之功。现在可以肯定,是西班牙水手将红薯传至吕宋,葡萄牙水手则将红薯传至交趾(今越南)。而红薯传入亚洲之后再传入中国,是通过多条路线的。传入中国的时间约在16世纪末叶,包括陈振龙一线,至少有三种可能的途径:一是葡萄牙人从美洲传到缅甸,再传入中国云南;二是葡萄牙人从美洲传到越南,广东东莞人陈益或吴川人林怀兰将之再传入中国广东;三是西班牙人从美洲传到菲律宾,福州长乐人陈振龙将之再传入中国福建。据考,云南、广东、福建这三线的传入,几乎是同时进行的,是齐头并进的。只是陈振龙一线的传入,史料记载更为明确翔实,且经过后世研究者多次考证评述,知名度与影响力也因之更高。移民中国,入乡随俗红薯本身具有抗涝、耐旱、耐瘠等特性,又特别适合中国的地形、土壤、气候条件和中国人的口味。何乔远在1600年前后所著的《闽书》中讲到,由于红薯的广泛种植,在泉州其“斤不值一钱,二斤而可饱矣”,于是耄耋童孺行道粥乞之人皆可以食。徐光启总结出它有13个优点,包括高产益人、色白味甘、繁殖快速、防灾救饥、可充笾实(祭品)、可以酿酒、可以久藏、可作饼饵、生熟可食、不妨农功、可避蝗虫等。由于上述这些优点,到清乾隆年间,红薯已推广到全国大部分地区。更有民间传说,红薯一度成为乾隆皇帝“御膳”专用食材,还治好了他晚年顽疾“便秘”,因之身价陡增。另外,红薯在中国传开后,劳动人民通过摸索,逐步发展出“深耕厚埋”等栽培技术。如明代《群芳谱》所说,“须岁前深耕,以大粪壅之,春分后下种”。植红薯须起垄作畦,以便排水通气,且可加深土层,以利结红薯,并便于人工劳作。该书指出,“种薯宜高地、沙地,起脊尺余,种在脊上。遇旱可汲井浇灌”。正因为红薯的引进,改善了中国农作物的种植结构和中国人的食谱。红薯成为过去中国度荒解饥的重要食物之一,明清史书上经常记载,荒年时“乡民活于薯者十之七八”。中国人口发展也因此迎来了历史的井喷,康熙三十九年(1700),当时中国人口约为1.5亿人,而不到百年后的乾隆五十九年(1794),清朝人口飙涨到了3.13亿人。红薯中国——一个开放交流的中国时至今日,中国已经是红薯生产和消费的头号大国,红薯在中国粮食作物中排名第4位,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7500—8000万亩,约占世界种植面积的60%,年产量约1.2亿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约80%。在中国,不但发展出烤红薯、煮红薯稀饭、红薯粉蒸肉等吃法,创造了晾晒、炒红薯干这种带有零食糖果性质的食品,还诞生了“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样的谚语和典故。远道而来的红薯,在中国人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曾经并将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是红薯,盘点一下现代中国人的餐桌,很多习以为常的食材其实都是舶来品。它们传入的时间久远、种植广泛,以至于我们都忘记了它们的进口身份。这些食材包括马铃薯、番茄、胡椒、花生、核桃、芝麻、辣椒、菠菜、西瓜、胡萝卜、玉米、黄瓜、大蒜,不甚枚举。张骞出西域和郑和下西洋都引入了丰富的海外食材。时至今日,要想丰富我们的菜篮子和餐桌依然离不开进口食材。我们的胃告诉我们,贸易、开放和交流永不过时。 作者: 2022/08/29 09:45
  • 天这么热狗狗会不会变成热狗?不会,但真的有危险 已经有很多科普告诉大家,高温对人很危险,可能引发中暑甚至热射病。类似的,现在也是动物中暑的高发季节,比如狗狗。“大夫!快看看我们家狗,怎么办啊?我把它放车里就去交了个费,它是不是死了啊?!”这是我在兽医院实习时,印象最深的场面,到现在还能清晰回忆起每一帧画面。那个夏天也非常热。狗狗刚做完手术,已经可以自由活动了。就如主人所说,狗狗自己在没有空调、没有开窗的车里待着,最多不过十几分钟。我们后来发现,虽然术后恢复期的狗狗身体还很脆弱,但导致狗狗死亡的根本原因,就是中暑。讲这个故事,是想告诉大家:狗和人一样,在高温环境中是会中暑的(而且非高温,狗也可能中暑);中暑对狗来说,也是有生命危险的。在中央气象台第一次发出全国高温红色预警的这个夏天,爱狗的你除了保护自己,也要保护好狗狗。热到趴下不走的狗丨luna狗不会出汗降温在高温环境中,人类可以靠大量出汗来有效散热,但狗不行。狗只有两种主要的降温方式:喘气,扩张血管。当狗张着嘴、吐着舌头快速喘气时,它们舌头、鼻腔和肺内壁的水分会快速蒸发;当空气流过这些湿漉漉的组织时,狗狗就会感到凉快了一点。狗的血管,尤其是面部和耳朵的血管可以在高温中扩张,把过热的血液运送到体表来散发热量。另外,狗的爪子会出汗,这一点点汗对于降低体温来说是杯水车薪。所以在高温中,狗往往比你更难降温,比你更难受。图丨小毛巾运动,让中暑病例增加一篇来自英国的研究报告表明,2016年,狗中暑相关疾病的发生率为0.04%;这些发病的犬中,死亡率为14.18%[1]。狗中暑,和气温有多大关系?横轴是月份,左纵轴是病例数,右纵轴是当地平均气温丨参考文献[1]这张图传达了两个事实:平均气温越高,狗中暑的病例越多;平均气温低的时候,比如冬天,狗也可能中暑。还有一项研究统计了英国超过90万例狗狗的兽医病例,分析了狗中暑的原因[2]:75%是因为过度运动,或在炎热的天气运动;13%是因为无法应对炎热的环境;5%是因为被关在炎热的车里;3%是因为被关在炎热的建筑物中。这也就能解释图中“气温低时狗狗也中暑”的结论。举个例子:北方的冬天,刚拉了1小时雪橇的狗来到开足了暖气的室内;“气温低”“过度运动”“炎热环境”一起出现,加上狗并不出彩的散热系统,中暑就有可能在冬天发生。人可以忍受的温度对狗来说太热在狗中暑的原因中,我们完全可以做到不让狗过度运动、不把狗关在炎热的车里和建筑物中。但“炎热的环境”这一条,对狗来说,多热算热呢?一般来讲,20℃以下的气温/室温对狗来说是安全的,几乎不会有中暑风险;对于大型犬、扁脸犬(比如英国斗牛犬、巴哥犬)以及幼犬来说,超过24℃的气温/室温,就可能带来中暑风险;扁脸犬的呼吸系统并不健康,容易中暑丨矜持如果气温/室温超过28℃,则对所有犬来说都是有中暑风险的;气温达到32℃或更高时,狗很可能会中暑。另外,肥胖的狗和患有心脏病的狗,比健康的狗更容易中暑;哈士奇、阿拉斯加、萨摩耶的老家在北方,它们非常非常不适合生活在常年炎热的地方。胖胖的狗狗虽然看起来很可爱,但它们并不想这样丨翻翻除了温度之外,暴露在高温中的时间越长,狗中暑的风险就越大。所以如果室外很热,我就不建议你出门遛狗了。对于狗狗的排便需求,可以训练它用马桶/狗厕所/猫砂盆来解决;还可以在家里跟狗狗玩抛球捡球的游戏,消耗一下它们过剩的精力,避免家里被拆。防止中暑,剃毛无用不过,因高温取消遛狗,只能是暂时的权宜之计。长期不出门会让狗精力上憋得慌、心理上闷得慌,对狗和对你房子都不好;而且我国大多数城市夏季最高温,都在30℃以上,整个夏天都不遛狗是不现实的。因此,我们夏天带狗狗出门时,有几件事需要格外注意:避免在中午和下午出门,尽量选择稍凉爽的清晨或傍晚;遛狗时间别太长,挑有树荫的地方走;随身携带饮用水,时不时给狗狗喂一点;避免让狗狗在炎热的环境中过度兴奋、过度玩闹。在树荫中休息的流浪狗,它们很怕热的丨麦麦另外还有一些措施,是很多人做,但实际上没有必要做的。不用给狗狗穿防烫脚的鞋子。如果地面已经到了会烫狗狗脚的程度,不妨直接取消出门计划。不建议给狗狗剃毛。一是因为毛可以起到防虫的防晒的作用,剃了毛会增加它们感染寄生虫和被晒伤的风险;二是因为狗的汗腺不长在毛下方,剃毛并不会让狗狗更凉快。无论什么季节,只有当狗患了皮肤病或受了外伤,才需要在兽医的指导下剃毛。做美容造型ok的,但不要做到剃光毛、露出皮肤的程度。这只狗狗因为碰到了很黏的胶水,不得不剃掉毛丨野子最后,请不要一心扑在保护狗狗身上,你也要保护好自己别中暑!参考文献[1]Hall E J, Carter A J, O’Neill D G. Incidence and risk factors for heat-related illness (heatstroke) in UK dogs under primary veterinary care in 2016[J]. Scientific reports, 2020, 10(1): 1-12.[2] Hall E J, Carter A J, O’Neill D G. Dogs don’t die just in hot cars—exertional heat-related illness (Heatstroke) is a greater threat to UK dogs[J]. Animals, 2020, 10(8): 1324.作者:SamKakeru 作者: 2022/08/26 09:28
  • 睡前拖延症是怎么回事? 利维坦按:直觉上,我们似乎将闲暇时间刷手机当成了一种放松自我的方式,尤其是当忙碌了一天下班之后,躺在床上即便是看几个无聊的短视频,我们都有十足的理由告诉自己:只有这时候的时间才是真正属于我的。可实际上,过度依赖手机等一系列电子产品,可能对你的身心反而弊大于利(手机成瘾与抑郁、焦虑的正相关性),如果你在入睡前已经到了不刷几个小时手机就难以入眠的状态,应该警惕一下长此以往的负面作用了。(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psyt.2021.669042/full)虽然,“报复性睡眠拖延”可能说到了你的心坎里,但为了自身的健康,还是请理性地看待睡眠这件事吧。我一会就睡了。我就发条信息——然后看一眼Instergram,Facebook和Twitter。反正手机还在我手上,顺便再看几条消息也无妨。转眼之间,一个小时过去了,甚至是两小时、三小时。噢,又完美错过了我的睡觉时间。你熟悉这样的场景吗?事实上,这个现象早在几年前就已经有了名字。它叫“睡眠拖延症”(bedtime procrastination),用来指这种经常导致睡眠不足的睡前拖延现象。该词最早在2014年,被一名来自荷兰的社会行为学家,福楼·克罗斯(Floor M. Kroese)首次使用。它在当时的正式定义如下:第一,入睡时间被显著延长。第二,没有一个实际原因作为熬夜动机。第三,能意识到拖延睡眠可能造成负面后果。(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062817/)© Hypnotherapy Cardiff当然,你也不一定需要智能手机来逃避睡眠。当你沉迷于电视或电脑屏幕,同样的后果也有可能出现——举个例子,可能你在一集接着一集地刷剧,或者从电子游戏中抽不开身。许多其他活动,从理论上来说,也会阻止人们躺在自己床上,像是看书或者锻炼。不过,这一现象只是伴随着电视、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而浮出水面。专家因此假设正是电子产品,以及随之而来的娱乐方式,对这一现象的显现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睡眠拖延症出现的频率究竟有多高还并不清楚,因为在这一方面还没有定义性的研究。但仅有的研究之一,由克罗斯和她的同事于2014年线上发表的一篇论文,至少说明了这种行为很可能是广泛出现的。许多受访者在一周内超过两天会在白天感到疲倦。数量庞大的调查结果显示,一周晚睡次数(晚于自己预期时间)超过一天的受访对象,会将自己的行为等级评价为有问题的。来自美国的数据印证了并不只有荷兰人民才有睡眠拖延症。一项2018年的研究,由维也纳大学心理学家贾娜·库内尔(Jana Kühnel)及其同事发表在《心理学前沿》(Frontiers in Psychology),证明了睡眠拖延症在德国也遍存在。根据这项研究,德国与荷兰的受访者在推迟睡眠方面频率出奇一致。目前还难以下定任何结论,但是:这项调查并不是所有群体的一个代表性样本,库内尔解释道。(pubmed.ncbi.nlm.nih.gov/29456519/)© Pinterest尽管每个个体所需要的睡眠时间都有着不小的差别,睡眠研究员还是推荐成年人每晚有着7到9小时的充足睡眠。与这一标准比较下,接近一半的18岁及以上德国人民睡眠时间都欠佳,该结论来自2021年由全球消费者数据调查(statista global consumer survey)组织的一项涵盖1000名受访者的问卷。大概三分之二的受访者的工作日睡眠时间平均在5到7小时。每晚7到8小时睡眠的受访者数量只占15%。工作日睡眠时间超过8小时的仅占3%。不仅如此,小孩以及青少年同样睡眠不足,德国儿童健康基金会在这份三月起草的声明中不禁叹息。12到17岁的青少年里,八个中就有一个遭受慢性睡眠缺乏,而他们的推荐睡眠时间应该在8到10小时。(de.statista.com/infografik/25655/umfrage-zu-schlafdauer-und-schlafproblemen-in-deutschland/)睡眠时间不足的原因可以有很多。根据德国睡眠协会(DGSM)的数据,两到三成的德国市民罹患间歇性的睡眠障碍,6%的德国人口患有慢性睡眠障碍。然而剩下的,则有着其他各种各样的原因,包括能够影响自身的因素。在一项2017年的德国调查问卷中,拖延上床时间的最常见理由是夜间媒体消费(nightly media consumption)。这些受访者事实上有想要早点睡觉的意愿,因此他们的行为被归类为睡眠拖延症。(www.tk.de/resource/blob/2033604/118707bfcdd95b0b1ccdaf06b30226ea/schlaf-gut-deutschland-data.pdf)睡眠拖延症有时也被称为“报复性睡眠拖延症”,这一词很可能来源于中国。但是库内尔建议不要将两个词的使用混淆。她的理解是,报复性睡眠拖延症和睡眠拖延症完全没有共同之处。© Inc. Magazine大致上讲,拖延症形容的是将原本属于紧急或必要的任务、活动的日程进行延后——比如打扫或者写一篇论文——并把这些事情代替为无关紧要的、紧急度不高的事情,像是玩电脑游戏或者看电视。而另一方面,报复性睡眠拖延症则是“有预谋地推迟睡眠时间”,这也是为什么她觉得在这个语境中用“拖延症”毫无道理。而“报复性”这一词的加入,大概可能的原因是,由于国人忙碌的工作日——员工一周工作大幅超过40小时——熬夜上床睡觉成为了他们唯一掌控自己生活的方式。熬夜睡眠,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对白天无法按自己意愿做任何事的“复仇”。自控力的缺失什么样的因素会让早睡变得如此困难?睡眠拖延症也可能和性格有关。举个例子,克罗斯和她的同事早在2014年的论文中就已经提出了睡眠拖延症与自控力之间的假设:有着较弱自控能力的个体更容易出现睡眠拖延。不仅如此,研究人员还发现正是这些经常出现睡眠拖延的人,他们在其他方面也同样会有拖延的习惯。对这一现象最简单的解释或许就是常见的性格特征,也就是低自控力。克罗斯以及同事在2016年的书《拖延,健康,以及幸福》(Procrastination, Health, and Well-Being)的一个章节中这样标注道。因此,这意味着推迟枯燥无味的工作并同时放弃完成有趣的活动。许多其他发表文献也指出缺乏自控力是如何成为睡眠拖延症出现的主要原因。(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B9780128028629000050#!)© RTE一旦自我监管出现纰漏,就会造成“想法-行为的裂缝”——即在脑中想法和现实中的行为之间出现差异。这一点尤其在有助身体健康的行为中经常出现,想想那些由衷想要锻炼身体、吃健康食物,或者戒烟的人们,最后是如何惨败的。在这些情况下,研究人员已经将“想法-行为的裂缝”研究若干遍了。睡眠时型的影响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赞同睡眠拖延症仅仅只是自控力缺乏的产物。在库内尔以及同事在2018年发表在《心理学前沿》的研究,她们在来自各个行业的总共108名受访者中,进行了有关自控力对睡眠拖延症影响的调查。不仅如此,三名心理学家还将目光移向了另一个因素:被试的睡眠时型(chronotype)。结果显示,晚期时型——也被称作夜晚型,或“猫头鹰型”——要比早期型,或“百灵鸟型”更易于在工作日出现睡眠拖延症。晚期时型的人不得不在早上早起上班,并被迫适应本属于早起时型的作息,库内尔说道。但正因为他们在当天晚上非常疲惫,所以才难以更早地入睡。这也是为什么最终他们会更容易经历睡眠拖延症。“我们的发现与目前盛行的说法相悖,即睡眠拖延症主要是由于缺乏自我监管能力造成的。”她解释道。© Next Step 4 ADHD2019年,两名来自波兰的研究学者想找到其他可能加深睡眠拖延症的影响因素。他们发现它的出现和受试者的居住地、受教育水平,或家庭状况(家中是否与伴侣或小孩)都没有明显关联。不过,女性的睡眠拖延倾向要比男性稍微频繁一点。与参与研究的未上学受试者相比,学生也是如此。(pubmed.ncbi.nlm.nih.gov/31619947/)严重的后果从临床角度来看,睡眠拖延症并不一定是有害的。只有当它造成的睡眠不足成为日常习惯后,这一现象才会引发健康问题。夜间休息不足的后果最有可能直接影响的当然是第二天:萎靡不振、无法集中注意,更难以完成工作,不论是精神上还是身体上。但是比这更严重的,是它带来的长期影响:慢性睡眠不足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肥胖、糖尿病,以及抑郁症。(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1978335/)© Joy Reactor研究还表明,就算是轻度睡眠不足也会损伤机体免疫系统。青少年需要充足的睡眠来保证大脑的发育,否则过少的睡眠可能会造成认知障碍。不仅如此,缺少睡眠还会让自控力变糟,后者又会进一步增加拖延的频率——从而形成恶性循环。(pubmed.ncbi.nlm.nih.gov/15126529/)来自中国的研究者提供的数据证明,在大部分大学生中出现的抑郁症状或许和睡眠拖延症相关。根据2020年一项研究,国内有着抑郁症状人群的睡眠拖延频率与没有症状的相比显著升高。尤其是一些严重的抑郁症状和睡眠拖延有着明显的关系。(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1325-020-02079-0)中国的另一项于2021年发表的研究,揭示了智能手机的过度使用,在睡眠拖延、睡眠质量和抑郁症状相关的现象中,是如何扮演重要角色的。同年的另一篇研究,展示了“沉迷智能手机”的女性和男性学生更容易陷入抑郁和焦虑,并且更有可能拖延睡前时间。有着低自控力的人群尤其容易受到影响。(bmcpsychiatry.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2888-021-03451-4)(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165032721006480)行为与想法合轨所以当深夜时收到电视剧最新一集更新的消息,或看到诱人的信息在手机屏幕上滚动时,你该怎么做?我们的目的并不是非要每晚8小时的睡眠,或者必须在12点前上床,克罗斯和她的同事在2016年书中的某个章节里写道。恰恰相反,明智的干预应该帮助患者让其行为与想法合轨。而要想这么做,首先是意识到睡觉延迟有着负面作用。克罗斯和同事推荐提高我们的认知,尤其睡眠不足对健康和幸福造成的后果。很多人总是抱怨晚上睡眠时间太短而且感到疲惫,但同时他们也经常不会把早点睡觉作为解决方式。所以,他们首先应该意识到,就算是这样一个小小的行为上的改变,也会有这积极的影响。© ADDitude克罗斯还推荐我们思考夜晚的日程安排以及睡眠喜好倾向。举个例子,你可以问问自己究竟在几点打算上床睡觉、还有几点准备做什么。基于这些,就能够为睡眠时间提供一个不易动摇的目标。不仅如此,还有证据表明,健康的睡眠卫生(sleep hygiene)同样有助于预防睡眠拖延。这一日常安排包括在睡前避开接触可能刺激大脑的活动,保持一个规律的睡眠节奏——所有这些也适用于睡眠失调,也就是难以入睡或频繁惊醒、长时间难以入睡的人群。给自己制定明确的规则也是可行的。比如,你可以定一个手机不能带进卧室的规矩,或者在某个时间点后必须关闭所有的电子设备和灯光。设计自己的睡眠环境,减少周围可能带来的诱惑也有帮助——举个例子,把电脑留在书房或把电视机装在客厅。心理治疗师也推荐在白天给自己安排更多的娱乐和休息时间,这样你就不用等到晚上才有时间一刻不停地盯着屏幕。因为在仅数个小时后的第二天,你就要为这一随着时间推移变得越来越猖獗的娱乐方式付出代价。所以,请关掉电视,放下手机,闭上眼睛吧!文/Janosch Deeg译/以实马利校对/芝麻塞牙缝儿原文/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it-goes-by-the-name-bedtime-procrastination-and-you-can-probably-guess-what-it-is/本文基于创作共享协议(BY-NC),由以实马利在利维坦发布文章仅为作者观点,未必代表利维坦立场 作者: 2022/08/26 09:27
  • 这种随处可见的元素,差点让全人类变成傻子 今年3月,一项发表在权威杂志《美国科学院院刊》的研究指出,含铅汽油曾经的广泛使用,让全美超过一半人口的智力水平受到负面影响,平均每人的智商指数IQ,下降了2.6分。今天,我们就聊聊“铅”的故事。在正文开始之前,我想再重复一遍大家耳熟能详的事,那就是我们用的铅笔,虽然叫铅笔,其实和铅没关系,铅笔芯的成分是石墨,是碳的一种形态。所以即使小时候喜欢“咬笔头”,也不必担心。回到主题。无独有偶,2020年一项《美国医学会杂志》上的研究,科学家扫描了1000余名出生于新西兰同一城镇的45岁成年人的大脑结构,他们成长的时期正是含铅汽油的使用高峰期。该研究称,受试者们11岁时身体中每多携带5微克/分升的铅,到45岁时,他们的大脑皮质表面积比对照组减少了1平方厘米,海马体体积减少了0.1立方厘米,智商值则平均低2点,有些人还表现出认知能力衰弱。其中,铅暴露量最高的参与者大脑白质完整性还会出现损伤。由于童年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故这段时间的铅暴露会对大脑造成长期影响,甚至可能在老年带来退行性疾病。在曾经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大家习以为常,实际上却严重损伤人类大脑的事物。比如一度流行的铅制水管,以及上面所说的含铅汽车尾气。虽然这些铅制水管和含铅尾气,正在慢慢淡出人类的生活,但它们造成的危害却像阴影一样,长久缠绕在为数众多的受害者身边。含铅汽油能够在将近100年间大行其道,其中固然有妥协和无奈,但其背后的资本势力和监管失位同样难辞其咎。汽油中为什么要添加铅,人长期吸入含铅尾气又会引发怎样的症状,人类在未来能够完全杜绝铅的污染,甚至将铅排除出常用材料吗?铅结晶和加工后的铅单质块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含铅汽油添加剂如何登上人类的历史舞台?人类在不断改良内燃机的过程中,逐渐发现了所谓的“爆震”现象。早期内燃机压缩比低,气缸内温度不高,只要火花塞不点火,缸内的油气混合物就不会发生燃烧。当我们追求更高性能内燃机的时候,不免要增大压缩比,提高气缸工作温度。此时就可能出现部分油气混合物在火花塞点火之前就发生自燃的现象,也就是汽油的爆震。这就好比大家齐心协力赛龙舟时,有人不听号子划船自己乱来,最终必然会影响整个团队。爆震对内燃机来说绝对不是好现象,它不仅会让内燃机的燃效降低,还可能发出噪音甚至损坏气缸。想要解决爆震,当然可以从内燃机结构和汽油本身两方面入手,但内燃机结构的发展在当时已经陷入瓶颈,且增大压缩比本来就是内燃机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途径。因此,工程师们只能在汽油身上想办法。含铅汽油添加剂的发明人米基利(左)及其产品包装(右)图片来源:维基百科很快,供职于美国通用公司的托马斯·米基利,于1921年发现了一种名为四乙基铅的化合物可以很好地抑制汽油爆震。这种物质合成工艺简单,成本相当低廉,而且只需少量添加就能有效提高汽油的抗爆震性能。可惜的是,铅元素和铅的一些化合物在当时已经是众所周知的毒物,面向市场推出含铅的汽油添加剂很可能会引发公众的担忧。然而,通用公司对这一技术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为了产品能够顺利上市,他们在产品命名时刻意隐瞒了汽油含铅的事实,将其称为“乙基汽油添加剂”。从生产线建设开始,就已经有多名工人因铅中毒而患病甚至死亡。但是,在抗爆汽油添加剂巨大的经济利益面前,通用公司仍然不顾各种安全隐患,推动四乙基铅成为后来近100年使用最为广泛的汽油添加剂。劣迹斑斑的含铅尾气含铅汽油添加剂的危害很快开始显现。生产环节中,工人急性中毒以及慢性职业性中毒的事件频发。在消费环节,大量含铅废物随着汽车尾气的排放进入大气,并在道路沿线地区富集。发达国家较早进入汽车社会,机动车保有量在数十年前曾遥遥领先于发展中国家,因此更早成为铅尾气污染的受害者。图片来源:veer图库由四乙基铅汽油添加剂造成的急性中毒事件中,最为知名且最富有戏剧性的便是其发明人米基利的以身试法。1923年10月30日,为了打消公众对这种物质安全性的疑虑,米基利专门召开了发布会,并在现场取出一小瓶四乙基铅添加剂,并将其涂抹在手上,同时还对着瓶口嗅闻了60秒。谁知这场发布会竟成了“大型车祸现场”,几天后,不仅通用旗下的一所四乙基铅工厂遭遇新泽西州政府关停,米基利本人也出现了严重的铅中毒症状。他被送入医院后,休养了整整一年时间才基本恢复。而在1970年的东京柳町,也发生了严重的慢性铅中毒事件。柳町是东京新宿区的一个街区,在当时是几条交通干道的交汇处,而且地形上位于谷底,空气容易发生蓄积。汽车尾气遇上“谷底”地形,使得该地区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常年位于东京前列。这导致当地居民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甚至有“柳町哮喘”这样的说法。冬天的汽车尾气 (图片来源:veer图库)为了对当地居民的健康状况进行摸底排查,医疗机构对当地居民进行了内容详细的体检。结果发现,此地受检居民身体中的血铅含量达到了平均47.7毫克每分升,最高138毫克每分升的水平,基本是国内其余地区的7倍以上。而当时日本厚生劳动省规定的铅职业伤害认定标准为60毫克每分升,柳町的很多居民已经处于铅中毒的状态。不过,慢性铅中毒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很难用具体数值进行描述,毕竟这可能是持续数十年的缓慢进程。上面的研究数据虽然存在一系列细节上值得推敲的纰漏,但总体上还是能够反映出铅中毒对人体神经系统长久而深远的毒害性。那么,铅这种元素和人体到底会发生怎样的作用,它为什么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铅中毒后的症状和治疗方法又是怎样的呢?铅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元素?铅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金属元素,铅的单质具有密度大、易熔炼、易加工等特点,在工业界和日常生活中用途广泛。铅的密度大约是铁的1.4倍,因此铅的单质常用来制作各种形式的配重。铅的各种化合物更是从工业革命时代起就成为了人类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除了汽油添加剂,铅较大的工业用途还包括铅蓄电池、锡铅焊料、铅涂料、铅合金饰品等等。用作射线屏蔽材料的铅砖(左)和小型铅蓄电池(右)图片来源:维基百科作为一种有毒元素,铅在单质形式下存在时只要不进入身体就完全没有中毒风险。触摸铅的块体材料非常安全,无需过多疑虑,但误食铅则非常危险。单质铅在胃酸作用下会溶解出铅离子,这些离子进入血液后会很快流向全身,在多个器官造成损害。2006年,美国曾发生过一起误食纯铅饰品造成4岁儿童死亡的事件。一名患有轻微智力障碍的4岁男童由于突发呕吐而前往医院,医生起初并未怀疑男童误食毒物,只开了止吐药后便让家长带男童回家。岂料两天后男童情况突然恶化,腹痛严重并伴随四肢无力。送往医院后,男童相继出现亢奋、呼吸困难、脑部水肿等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X光透视检查显示男童胃部存在异物。入院4天后,男童血液中铅浓度达到180毫克每分升,医生这才怀疑急性铅中毒的可能。但结论为时已晚,男童当晚出现脑死亡症状,并在入院5天后不治身亡。死后的解剖结果显示,男童胃部的异物为靴子上的心形装饰物,其含铅量达到了99.1%。这起悲剧发生后,许多国家对市面上的廉价金属饰品进行了多次检查,结论显示铅和铅合金由于价格低廉且质感扎实,直到现在仍然被某些厂商用来制作低成本饰品。这些饰品在日常佩戴过程中并不会对健康造成影响,但若被儿童误食则有很大的中毒风险。(单质)铅中毒实例:(左)铅水管系统,(右)食腐动物食用中铅弹猎物后容易中毒图片来源:维基百科铅的化合物更有可能产生环境公害说完了铅的单质,我们再来看看铅的各种化合物(包括铅水管中溶解出的铅离子)对人体有哪些健康风险。铅的各种无机化合物虽然能够在体外稳定存在,但它们一旦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进入身体就会逐渐沉积并缓慢分解,分解后的铅离子在血液、软组织和骨组织中含量最大。各脏器中,肾脏和肝脏因为参与铅的代谢,因此铅含量更高,脑中铅含量相对就低得多。汽车尾气中释放出的气态有机铅化合物,进入人体主要是通过呼吸道途径,由于具有脂溶性,皮肤也是其进入人体的可能途径之一。进入人体后的铅虽然也会蓄积,但一定程度上也能排出体外,粪便、尿液甚至呼吸都是铅排出身体的途径。与无机铅化合物不同的是,吸入有机铅化合物后脑中的铅浓度会显著增高,这也是含铅尾气容易对神经系统造成影响的重要原因之一。铅对身体的影响:(左)幼年时期有铅暴露史者成年后大脑前额叶体积明显变小(红色部分),(中)铅中毒后特殊的干骺端线,(右)铅中毒后的嗜碱性点彩红细胞图片来源:维基百科铅进入人体后诱发异常的主要原因在于铅能够干扰血红蛋白的合成。当铅在血液中的浓度达到40微克每分升以上时,与造血相关的生化过程就会开始受到干扰,但此时体内的异常状况还不足以发展为短期内能够察觉的明显症状。当血铅浓度达到60微克每分升以上时,身体中的肝、肾等多个脏器的指标就可能出现异常。血铅浓度进一步上升到80微克每分升时,全身症状开始显现,首要的表现为贫血及特有的灰白面容,神经系统也将出现头痛、敏感、躁郁等各种表现。当体内血铅含量升高到150微克每分升以上时,人体已经处于与急性铅中毒相当的状态,此时身体各大系统特别是神经系统将出现严重异常。人脑的正常功能难以维持,运动和知觉神经异常,在神经麻痹作用下,患者常表现出特有的垂手症状。警惕儿童杀手 (图片来源:长沙晚报)近年来,不断有研究发现,长期暴露在铅含量超标的环境中,即便血铅浓度没有达到传统意义上的致病危险值,人体内的损害、特别是神经系统的损害也已经产生。因此,本次研究也并非提出了新结论,而不过是给长期存在的观点增加了一些新的佐证。与铜、铁等其它金属元素不同,铅在人体内没有任何已知的作用,属于纯粹的有毒有害物质。但由于铅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极为广泛,人类将不可避免地通过各种途径摄入铅,这其中又以饮食为主。我国居民日常的铅摄入量依地区有所不同,以杭州居民为例,2014年的调查显示,杭州居民的铅摄入量约在每日80微克,这一数据与每日200微克的可耐受摄入量有不小的距离,但仍然显著高于邻国日本(约20微克)等较早对铅污染进行全面控制的国家。随着各类更加严格的环保措施的出台,相信我国居民的铅摄入量将会逐渐向世界先进水平看齐。因此,在各工业门类中采取更加全面的“禁铅”举措,显得更加重要。铅的存在状态决定是否对环境有害其实,决定铅对人体和环境毒害作用大小的,是铅的存在以及分布形态,后者则直接决定了含铅材料能否大规模推广应用。例如,虽然工业用铅的接近9成都用于铅蓄电池,但其中的含铅化合物释放到外界污染环境的可能性很低,因此铅蓄电池一直是制造车用电瓶和UPS备用电源的首选。而作为抗爆汽油添加剂的四乙基铅以及电子工业中所用的锡铅焊料则存在着很大的环境风险。锡铅焊料虽然性能优异成本低廉,但由于电路基板上存在诸多焊点,因此废旧电路板上的含铅合金事实上无法进行回收,而电子产品巨大和消费量和废弃量又使得它们不可能被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最终,堆积在野外垃圾处理场的电路板在自然条件下可能会源源不断地向土壤和地下水中释放铅,这些铅最终会被植物和水生动物富集,再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废旧电路板 (图片来源:veer图库)考虑到铅使用不当后潜在的环境危害性,即便四乙基铅和锡铅焊料有着不可比拟的性能优势,人类也必须向它们挥手告别。目前,世界上仅有数个国家和地区仍在售卖含铅汽油,电子工业经过将近30年的努力,也基本在民用消费电子领域杜绝了锡铅焊料的使用。这些举措很好地抑制了环境中铅含量的上升趋势,也使得总体上人类通过呼吸和饮食摄入体内的铅含量降低。纵观地球演化发展的历史,可以窥见每一种元素都是自然界赋予人类的宝藏,它们总是在某个时候为人类的发展创造机会。虽然某些形式的铅和铅化合物具有一定的人体毒性,它们仍然是很多场合下不可替代的关键材料。而且,只要按照科学的方式加以使用,这些含铅材料并不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损害。未来,人类仍然需要更加严格地控制弥散形式的铅进入环境,同时也需要更合理地开发、利用铅,让这些资源真正为人类造福。参考文献:Half of US population exposed to adverse lead levels in early childhoodhttps://www.pnas.org/doi/full/10.1073/pnas.2118631119One of the worst public health dangers of the past century has finally been eradicatedhttps://www.vox.com/future-perfect/22650920/leaded-gasoline-eradicated-public-healthLead exposure in last century shrank IQ scores of half of Americans, study finds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2/03/220307162011.htm 作者: 2022/08/26 09:26
  • 三伏结束了,凉爽的日子就要来了吗? 公众科普 科学传播!点击上方蓝字一键关注8 月 24 日,持续了 40 天的伏天终于结束了,今年的高温不知“融化”了多少人对夏季的美好向往。出伏后高温还会持续吗?天气会变得凉爽吗?还会有“秋老虎”吗?让我们先把结论放在前面:距离高温彻底终结的日子已经不远了。看到这个结论,大家可能会怀疑,现在的天气预报真的准吗?回首这段夏季高温天气,很多人都在酷暑中关注着天气预报,希望能有一场强降雨,带来短时的凉爽。可每每看到预报中的大雨临近,它们又突然消失了,或者只是象征性的下了一场小雨,让人非常失望。这是为什么?难道天气预报不准了吗?或许是你根本没有真正了解天气预报。01天气预报的不确定性天气预报是存在不确定性的,现代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都是基于数值天气预报的。这样的天气预报,其不确定性至少来自三大方面。首先是数值预报的初值问题,即包括实况观测能否完全代表大气当前状态的问题,也包括实况观测能否很好的被利用在天气预报的数学方程中,这就是初始误差。其次是建立的数学物理方程,能否真实模拟自然界影响大气的各种物理过程。例如太阳的照射如何通过地面加热传递给大气;大气中的水分是如何在水汽、云水、云冰这些相态转换的等等,这就是模式误差。最后,也是最根本影响预报不确定性的是非线性问题或者说混沌问题,对于大气这样一个复杂的混沌系统,它的随机性是天然存在的,再精准的数学物理方程,也无法完全模拟复杂的大气系统。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总之,数值天气预报是对未来天气的近似模拟,基于它对未来天气做出的预报,其准确性注定是相对的,其不确定是绝对的。总的来说,越大范围的天气,越趋势性的预报,可靠性越高;而越是尺度小的天气系统造成的天气,越精细的预报,可靠性越差。同样,越是临近时效的预报,不确定性越小;越长远的预报,不确定性越大。夏季高温是典型的大范围天气,其趋势预报的可靠性是很大的,但是细节仍然会有不确定性。比如上周预测本周的高温天气趋势时,发现长江以北地区高温会终结,江南地区高温也将明显减弱。但是今天再看,由于冷空气强度不足,江南的高温减弱变缓了。不过,大范围的高温将在下周终结的趋势,基本是确定的了。而像刚才提到的,降雨尤其是雷阵雨这类中小尺度天气系统造成的天气,不确定性就更大了。02出伏了,气温会下降吗?在今年又长又热的伏天的“折磨”下,很多人都在期盼着出伏后的凉爽。刚才我们也了解到了天气变化的不确定性,而伏天只是一个大概的范围,并不能通过“入伏”、“出伏”来判断具体时间、地区的气温变化。不过,从过去两天的变温实况图来看,冷空气已经从东路南下,越过长江。虽然过江之后冷空气有所减弱,但足以缓解甚至终结长江中下游地区沿江及江北地区的高温。图片来源:中央气象台8 月 24 日,冷空气奋力南下,虽然力量越来越弱,但仍可以将长江以南的高温进一步削弱。由于冷空气是东路南下,因此冷空气势力最强的最东部地区——浙江,也迎来了高温的大幅减弱,甚至就此终结。而冷空气越过长江之后逐渐减弱变性,除浙江中北部之外的江南大部地区,如湖南、江西、福建等地依然维持高温天气。同样,冷空气向西进入四川盆地的力量也极弱,因此四川、重庆的也是高温依旧。8 月 24 日 8 时冷空气及高温形势示意图。图片来源:作者在本周剩下的日子,冷空气会有减弱和再补充。虽然本周高温的势力依然强大,但随着冷空气和台风“马鞍”的南北夹击之下,造成高温天气的副热带高压也将逐日减弱。根据目前最新的气象资料,本周长江以北地区的高温天气将告一段落,而长江以南地区的高温天气,也预计会在下周二左右,被一股强冷空气和大范围的降水过程所终结。可见,距离次轮高温终结的日子已经不远了。03今年“秋老虎”状态如何?随着本轮史上最强的高温的终结,我们可以认为今夏的高温天气算是到此为止了,但是南方地区未来仍然存在阶段性高温天气的可能性。根据国家气候中心 8 月 22 日对 9 月 5 日到 9 月 20 日的短期气候趋势预测,除东北中部和南部、华北大部、西北地区东部、华中北部、华东北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外,全国其余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这个结论意味着南方大部相比常年同期是明显偏暖的,而偏暖,也就意味着出现“秋老虎”的概率是比较大的。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以江西、浙江等地为例,九月中旬,两省大部地区的常年平均气温在 24℃-26℃,常年平均最高气温在 29℃-32℃,极端最高气温都超过 37℃,局部地区甚至超过 40℃。平均气温偏高 1℃-2℃,最高气温是有可能偏高 3℃-4℃ 甚至更多的。这就意味着最高气温有很大的几率在 35℃ 以上,也就是出现“秋老虎”天气。不过就算是出现“秋老虎”,其高温与盛夏的高温也不可同日而语了,“秋老虎”的高温主要是干热,而且主要是白天热,夜间不会太煎熬。04气象干旱在发展高温虽然快要结束了,但是因为高温少雨造成的气象干旱却不一定会随之结束,甚至还会发展。中央气象台本轮连续高温预警的发布始于 7 月 21 日,8 月 12 日起升级为顶格高温红色预警,但是第一份气象干旱预警,却是在高温红色预警之后一周的 8 月 18 日才发出的,这难道是气象部门“反应迟钝”了吗?干旱预警相对于高温预警的迟发,并不是因为气象部门的迟钝,而是因为气象干旱的复杂性,其中就包括了其形成相对于天气的滞后性。8 月 23 日中央气象台发布的气象干旱监测。图片来源:中央气象台干旱灾害自古就是广为民众熟知的自然灾害。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干旱问题十分复杂,涉及面广,一般可分为气象干旱、农业干旱、水文干旱以及经济社会干旱等。气象干旱侧重在降水量和蒸发量等天气要素的综合考量方面衡量干旱;农业干旱侧重农作物生长的实际受旱情况;水文干旱侧重河流水库等干涸程度。其中,气象干旱是其它干旱的起因,但气象干旱并不一定立刻导致其它干旱,还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它们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由于气象干旱与一段时间内的降水和蒸发关系密切,所以高温的减弱和结束并不一定是气象干旱的终结,就本轮气象干旱而言,仍处于发展之中。而依据对 9 月上中旬的短期气候预测,气象干旱区域内不仅可能有高温,而且有可能继续少雨。不过面对即将结束的高温还是值得高兴的,终于可以享受一段凉爽的天气了。(本内容由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出品) 作者: 2022/08/26 09:26
  • 如果有个机会,让你活到100岁…… 你知道吗?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的“世界最长寿老人”是一位日本老太太田中力子119 岁;“世界上最长寿的男性”是一位西班牙老爷爷,目前113 岁。而中国历史记载中最长寿的人陈俊竟然活到了443 岁。不少人好奇,如此长寿的人,到底有什么秘诀?美国人桑杰士布拉斯克斯寿命长达112岁,他把长寿归功于每天吃一根香蕉。中国的王景之老奶奶,117岁仍能穿针引线缝衣服,行走自如,她将长寿归功于每天早晨吃两个鸡蛋。此外,还有一些百岁老人将长寿归功于“每天吃橘子”、“每天保持工作”、“每天喝粥”.......随着百岁老人增多,研究者发现这些长寿老人还真有一些共同体质特点。1胃口好如果一个人超过60岁,饭量不减,吃嘛嘛香,那说明肠胃功能运转顺畅,消化好,吸收快。肠胃就是身体的能源转化器,肠胃健康,身体就会一直补充营养,维持正常健康的新陈代谢,整个人都显得活力满满。2走路快此前美国匹兹堡大学得出结论:走路速度超过每秒钟1米的人寿命较长。步行速度慢,脚步沉重的人,很可能身体某个部位不舒适,或者有损伤、病变。而走路快的人,说明他腿脚好,身体关节、肌肉较健康,而且这类老人一般喜欢散步、锻炼、经常活动。老人经常锻炼也能加速新陈代谢能力,从而让抵抗力得到增强,形成良性循环。3睡眠好好的睡眠是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良好状态。充足饱满的睡眠能够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保护大脑功能、调节情绪,从而有利于身体健康。4排便快正常情况下,排便大概需要5~10分钟。老人排便顺畅,说明消化系统好,而且不存在便秘,胃肠功能紊乱,粪便性肠梗阻,痔疮或肛裂等疾病。1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吃饭速度:建议细嚼慢咽,充分咀嚼后再下咽。饭量方面:建议一日三餐定时定点定量,不要暴饮暴食。饭菜搭配:清淡饮食,多吃蔬菜和粗粮,避免吃过于辛辣刺激,寒凉生硬的食物伤及肠胃。如果身体存在“三高”(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就要避免高油高脂,低盐少糖。2注意锻炼有句话说的好:“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因为老年人关节大多不好,最好选择散步、打太极拳等和缓项目。当然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运动前最好先热身5~10分钟。如果喜欢户外运动,还能顺便晒晒太阳,有助于补钙,两全其美。3保持良好心态不良情绪会影响肝脏的功能,中医上常讲怒伤肝,肝受损,解毒能力下降,大量毒素停留在体内,就会导致各个器官受损,人也就容易衰老。所以建议中老年人,培养一些自己的兴趣爱好来转移注意力;学会发泄情绪,比如倾诉;多与人交往,摆脱孤独。4早睡早起注意养成早睡早起的睡眠习惯,让身体各个器官都能得到休息,从而促进新陈代谢。中老年人一般建议睡眠时间在6-8小时,每天尽量11点之前入睡,中午适当午休。要知道,九成之台起于毫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长寿不在未来的某一天,而在于当下的每一天,我们若能过好每一天,这辈子还能差吗?长寿还会远吗? 作者: 2022/08/25 16:34
  • 重庆终于迎来人工降雨!专家:这块云是经过“审核”的 连日来,重庆高温干旱并引发山林火灾的消息频频刷屏,让人颇为忧心。为支援重庆抗旱,8月23日,中国气象局调派高性能飞机驰援重庆增雨抗旱,并派专家进行增雨作业指导。有云就可以进行人工降雨吗?催化剂是如何到云里的?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吗?科技日报记者为此采访专家,一起来了解人工影响天气相关问题。“要想实现增雨,首先得有一团合适的云体。”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首席专家周毓荃表示,当云的厚度超过两千米,缺乏冰晶却拥有丰富的水汽,而且云体外面仍然有充足的水汽补给,就算通过“审核”,被认定具备增雨潜力。(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云有冷暖之分。暖云温度在0℃以上,冷云温度在0℃以下。“冷云和暖云的降水机制不同,需要的催化剂种类也不同。”周毓荃说,目前常用的催化剂有制冷剂(如干冰等)、结晶剂(如碘化银等)、吸湿剂(食盐、尿素等)等。制冷剂和结晶剂主要用于冷云,暖云则靠吸湿剂。催化剂是如何到云里的?周毓荃指出如果是层状的可降水云系,工作人员会派出飞机执行任务,此次驰援重庆的是“新舟60”高性能飞机,飞机作业机动性强,催化作业面积大,增雨效果好。图源:央视网快看视频截图如果碰到强对流云,产生很多闪电,派飞机就很危险,工作人员会计算好方位,在作业点用火箭发射架向空中发射含有催化剂的火箭弹。“一般情况下,当催化剂成功送达15分钟至20分钟后,降雨的效果便很显而易见了。”周毓荃说。图源:新华网发(咸宁市委宣传部供图)催化剂会影响环境?专家表示,人影作业采用的催化剂主要是干冰、液氮、碘化银等具有很高的成冰能力,每次只需要少量。以常用的冷云催化剂来说,干冰、液氮汽化后成为二氧化碳和氮气——都是空气的主要组成部分,正确使用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作者: 2022/08/25 16:33
  • 呼吸不畅的人不能戴N95口罩? 新冠疫情反反复复,口罩,已经成了大家的日用标配。关于口罩,也就有了不少的传言,其中一些非常离谱。比如就有人在微信群转发,称戴口罩可能导致缺氧,引起人的种种健康问题。很多呼吸不畅的人戴了N95口罩会更加不适,所以像这类人不适合戴N95口罩。真相:佩戴普通医用口罩,并不会影响我们的供氧,这样一来,种种跟口罩导致缺氧、二氧化碳浓度高引发疾病的流言自然也就不攻自破了。不过,有些特殊情况还是要注意一下,下面就简单说说。口罩防护级别越高越好?并不一定,普通人日常生活中,其实并不一定非要佩戴N95及以上标准的口罩,这是因为防护级别高的口罩,往往戴起来对呼吸的影响更大,长时间佩戴容易引起不适,对于有些敏感人群,则更可能带来健康隐患。这种就行 | 图虫创意其实我们普通人的日用选择只要认准口罩的执行标准就行了,比如医用外科口罩对应的是YY0469-2011;一次性医用口罩的则是YY/T0969-2013,一次性防护口罩的GB/T 32610-2016,也就是“国标”。此外,儿童用的口罩应当符合GB/T 38880-2020的要求。此外,选择N95、KN95及以上的口罩时,要注意避免选择带有呼吸阀的型号。我们日常佩戴的口罩,首选普通医用口罩,像N95或过滤性能更高的口罩,更适合处于高风险环境下的专业人员。普通人长期佩戴N95口罩,容易产生不适。此外,像吸烟者、肺气肿患者、肥胖者等本来就容易呼吸不畅的人群,再佩戴N95口罩,会更加雪上加霜,甚至加剧呼吸问题。图虫创意此外,像某些肺部疾病比如肺纤维化的病人,戴口罩确实可能影响血氧,不过这样的患者,感染新冠病毒,也更容易出现危重症状,因此如需在密闭公共场所活动,短时间佩戴口罩也是利大于弊的。我戴口罩呼吸也没觉得不通畅啊?有这种感觉的朋友,很可能是没有正确佩戴口罩……戴上口罩仍感觉呼吸顺畅,应检查鼻梁部分的金属鼻夹形状是否已经按压至贴合鼻梁,下巴处是否漏气。如果口罩佩戴正确,呼吸时应该是有点阻碍感的。如果在冬天戴上口罩一呼吸眼镜就起雾,那也说明鼻梁处很可能没有调整好。不要选择有呼吸阀的型号,会增加风险| 图虫创意还有个问题困扰过许多朋友,那就是运动的时候能戴口罩吗?令人感到意外的是,有研究证明,至少对于健康的年轻人(参与实验者年龄为28.2±8.7岁)来说,即使是戴着医用口罩锻炼,也不用担心缺氧,只是可能会有点不习惯而已,至于平时佩戴那就更没问题了。当然,这里列举该研究只是为了说明戴口罩并不危险,并不是建议大家戴口罩锻炼。 作者: 2022/08/25 09:41
×
×

扫一扫下载APP,体验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