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普中国
  • 木瓜籽也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成为鱼子酱的替身 在影视剧里,鱼子酱是高端餐厅里的高端食材;但在一些短视频里,平时会被丢掉的木瓜籽就能装成鱼子酱,成品还像模像样。视频博主还会让家人、朋友试吃假鱼子酱,多数“受害者”甚至还会上当——虽然嚼着嚼着觉得有点不对劲,但是为了面子,也一定要一本正经地夸一句:“真香!”用木瓜籽冒充鱼子酱,一度成为网络流行梗|Bilibili:@一颗大头呀暂且不提视频的表演成分,实际上,别说木瓜籽了,就连很多鱼籽都冒充不了“鱼子酱”。虽然都是黑黑的东西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资料,只有鲟鱼未成熟的卵,经盐渍后的制品才能被称为“鱼子酱(caviar)”。乍一看上去,木瓜籽和鱼子酱还真有点像——二者都是球状小颗粒,半径大约在3~5mm,颜色也都是“黑里透灰”;但实际上可没这么好蒙混过关。鱼子酱的灰色来源于里面的卵黄等物质,是由内到外的。而且,鲟鱼鱼子的颜色因鱼而异,黑色、灰色甚至金色都有可能出现。四种不同的鲟鱼鱼子酱,从左到右分别为Kaluga、Beluga、Imperial Osetrahe Osetra,来自不同种的鲟鱼,具体下文会讲到|caviarstar.com木瓜籽的灰色,则是因为外层有半透明薄膜,这在刚切开木瓜时尤为明显。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层膜并不是种子的一部分,而是假种皮,就像我们平时吃的荔枝、龙眼的果肉部分。木瓜籽经过冲洗,这层假种皮褪去,也失去了美颜磨皮,顿时露出真面目——乌漆嘛黑、皱皱巴巴,完全不能跟光滑透亮的鱼子相提并论。木瓜籽|尖儿至于二者的口感差距,就不必多言了。木瓜籽辛辣冲鼻,还有点硌牙(别问我怎么知道的)……而鱼子酱用舌尖和上颚挤破后,能迸发出独特的鲜美与香醇,不愧为与鹅肝、松露齐名的世界三大美食。所以,想在现实生活中用这招整蛊亲友的人,洗洗睡吧。它们也都不是鱼子酱用木瓜籽冒充鱼子酱有点离谱了,不过,生活中很多被称为“鱼子酱”的东西,其实也不是真正的鱼子酱。严格来说,鲟鱼之外的鱼类,它们的鱼子酱都需要加上前缀,例如三文鱼的鱼子酱其实是“Salmon caviar”。左侧为三文鱼的鱼子酱,右侧为鲟鱼的鱼子酱,装在由珍珠母制成的专用匙里,据说这样可以防止味道发生变化|THOR / Flickr弓鳍鱼(Amia calva)的卵也是黑色的,同样被用作鱼子酱的替代品。弓鳍鱼分布于北美东部的河流与湖泊中,是非常原始的物种之一。用它的卵制作的鱼子酱被称为“Cajun caviar”。而我们在日料店吃到的红色鱼籽,则是盐渍的鲑鱼或鳟鱼的卵,也就是鲑科麻哈鱼属的大马哈鱼(Oncorhynchus keta)和粉红鲑(O. gorbuscha)。颗粒饱满的鲑鱼(三文鱼)籽 | tortic84 / Pixabay如果鱼卵没有从卵巢中分离出来,则会被制成各种长条状的鱼卵制品。完整的鲑鱼卵巢经过盐渍后被称为“筋子”;鲻鱼(Mugil cephalus)鱼籽经过盐渍、脱盐和日晒,便能制成的“乌鱼子”;“明太子”则来自明太鱼,其正式名称为黄线狭鳕(Gadus chalcogrammus),放辣椒可以做成口味独特的“辛子明太子”。条状的做熟后的明太子 | kyungeun / Wikipedia Commons不过,连这些鱼子酱的“替代品们”也有替代品——将海藻酸钠一滴一滴加入氯化钙溶液,能形成形如鱼籽的小颗粒,加上调味、染色,再经过一番精致的摆盘,你可能也吃不出什么区别。鱼子酱出在鲟身上刚才提到,国际上公认的“正牌”鱼子酱都来自鲟鱼。鲟鱼在分类学上属于鲟形目,包括现存的2科:鲟科与匙吻鲟科。鲟鱼是名副其实的“活化石”,它们的祖先出现于约2亿年前的侏罗纪,而且从化石证据来看,它们如今的形态和当时所差无几——纺锤型的身体,有着和鲨鱼一样的“歪形尾鳍”,口位于腹面,吻部很长,便于取食底栖的鱼虾及贝类。有的种类还“身披胄甲”,体表被覆有5行纵列骨板,背面一行,体侧和腹侧各两行。“身披胄甲”的俄罗斯鲟Acipenser gueldenstaedtii | Daniel Döhne / Wikipedia Commons鲟鱼体型巨大,在野外通常能长到2-3.5米。史上最大的鲟鱼,是1827年在伏尔加河口捕获的一条欧洲鳇(Huso huso),身长7.2米,重达1.5吨。一些传说中的河中巨怪,真身其实就是鲟鱼。被捕获的欧洲鳇。该图摄于1924年伏尔加河,虽然不是那条史上最大的鲟鱼,但体型也很大了 | Irish ecology blog鲟鱼几乎都有洄游的习性。成年的鲟鱼生活在各个大洋的江河入海口,等到繁殖季便洄游至淡水区域产卵。当然,这也不绝对,有些种类如分布在北美的湖鲟(Acipenser fulvescens),始终生活在淡水河流或湖泊中。很多鲟鱼都能被做成鱼子酱,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上面提到的欧洲鳇,其鱼卵制成的鱼子酱叫做“Beluga”,据说口感柔滑,带有浓郁的奶油香味。这种鲟鱼生活在里海和黑海、亚速海、亚得里亚海流域,一头1吨重的欧洲鳇收获的鱼籽通常重达300多斤。然而,鱼子酱也让欧洲鳇遭到大量捕捞,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目前已被列为极度濒危物种。因此,野生欧洲鳇的鱼子酱生产和贸易,在除伊朗外的其他国家都被严格禁止,“Beluga”变得更加物以稀为贵。一种用来自里海南部的白化欧洲鳇鱼籽制成的鱼子酱,更是创下了“最昂贵食物”的世界纪录,每公斤售价为2万英镑。售价高昂的贵族食品欧洲鳇鱼子酱 | freshcatch除“Beluga”之外,另外两种品质最为上乘的鱼子酱是“Osetra”和“Sevruga”,分别来自欧洲海鲟(A. guldenstadti)和闪光鲟(A.stellatus),这两种鲟鱼分布在欧洲各海域的沿岸。另外,达氏鳇(H. dauricus)和施氏鲟(A. schrenkii)的鱼籽也是常见的鱼子酱原料,这两种鱼主要分布在俄罗斯东部的沿海地区与我国的黑龙江流域。更平价一些的鱼子酱,则主要来自西伯利亚鲟(A. baerii)。这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工养殖鲟鱼品种,在我国、俄罗斯、德国、意大利、法国等至少22个国家都有养殖。在2016年,西伯利亚鲟鱼子酱的生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28% ,达到67.71吨。最古老的物种,也最濒危无论是哪种鲟鱼,想要得到被称为“黑黄金”的鱼子酱,都需要漫长的等待。鲟鱼是世界上最长寿的鱼之一,平均寿命50~60岁,有的种类可以活到100多岁,性成熟也较晚,通常需要15~20年。生长速度如此缓慢,但是人们对鱼子酱的需求却只增不减,鲟鱼很容易面临过度捕捞。再加上生态环境的恶化、被堤坝阻断的洄游路线,鲟鱼的种群数量在过去几十年内急剧下降。这些古老的物种,在蓝星上的生存现状不容乐观。自1998年4月以来,所有鲟鱼物种都已列入《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附录。欧洲大西洋鲟和美洲的短吻鲟被列入被列在CITES附录I中,有关它们的贸易则是绝对禁止的。其他物种则被列入附录II,必须附有CITES进出口许可证才可以进行国际间的合法交易,且交易额度被严格限定。列入附录I的欧洲大西洋鲟(Acipenser sturio),目前是极度濒危物种 | Aah-Yeah / Wikimedia Commons然而,鲟鱼下降的速度快得有些出乎意料。不久前,IUCN宣布了白鲟的灭绝;但不止白鲟,这次对所有鲟鱼的再评估结果都很令人痛心——全球现存的26种鲟鱼全部面临灭绝风险,其中极危17种、濒危3种、易危5种,而‍长江白鲟的濒危等级则从“极危”上升为“野外灭绝”。我们现在吃到的鱼子酱,基本都来自养殖鲟鱼,而且大多为鲟鱼的种间杂交品种,如二倍体的欧洲鳇雌性和小体鲟(A.ruthenus)雄性杂交得到的“Bester”。与纯种欧洲鳇相比,这类杂交品种能在更短的时间内达到性成熟,生产出同样高品质的鱼子酱。所以,只要通过合法渠道购买,并且钱包鼓鼓,那就放心吃吧。鱼子酱就算了,怎么还会有人吃蜗牛子酱啊|de jaeger Caviar d'escargot / Wikimedia Commons参考文献[1] Bledsoe, G. E., Bledsoe, C. D., & Rasco, B. (2003). Caviars and fish roe products. [2]https://www.guinnessworldrecords.com/world-records/most-expensive-caviar[3]https://www.iucn.org/content/sturgeon-more-critically-endangered-any-other-group-species[4] Bronzi, P., Chebanov, M., Michaels, J. T., Wei, Q., Rosenthal, H., & Gessner, J. (2019). Sturgeon meat and caviar production: Global update 2017. Journal of Applied Ichthyology, 35(1), 257-266.[5] https://cites.org/eng/app/appendices.php 作者: 2022/09/08 09:16
  • 喝凉水都长肉,可以找肠道里的细菌“算算账” 如今的很多人为保持苗条身材,或者预防因肥胖导致的各类慢性疾病,使出浑身解数,节食、运动、吃各类能加强基础代谢及燃烧脂肪的保健品……如此努力,可结果还是会出现差强人意,于是有人会感慨自己拥有“不走运”的基因,悲伤地认为自己是“喝凉水都长肉”的肥胖体质。(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到底是自己减肥不够努力?还是继承的“易胖基因”过于强大?或者是另有让自己的减肥大业事倍功半的缘由?揭开谜底之前,先来分享一项著名的由美国华盛顿大学在2013 年开展的实验研究,科研人员分别收集了双胞胎胖子和瘦子的肠道菌,并分别移植给苗条的小鼠,之后每天给两组小鼠喂食相同的食物,结果呢?植入胖子肠道菌的小鼠很容易就胖起来,而植入瘦子肠道菌的小鼠却维持一贯的苗条。这项著名研究证实了肠道菌群能够影响胖瘦。(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如此说来,长胖这件事儿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除了遗传因素、饮食因素、运动因素以外,肠道菌群也脱不了干系。如果肠道出现菌群失衡,有益菌减少,同时那些吸收脂肪的有害菌趁机“兴风作浪”,那么即使少吃也不能瘦,喝水也长肉!(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常见的影响因素爱吃猪肉、高脂饮食:高饱和脂肪——肠道细菌发生变化——脂肪组织产生炎症——长胖在挑选肉的种类时建议多吃鱼肉、禽肉类,因为这些肉类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相对高,对增加肠道有益菌有好处。少吃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肉类,不仅是对血脂健康的防护,也是对肠道菌群的保护。不爱吃蔬菜、低纤维饮食低纤维饮食——肠道菌群单一,丰富度下降——长胖,肥胖相关疾病的患病风险也上升一定要养成多吃蔬菜、多吃粗粮、避免精细加工的食物的好习惯!。常加班、常熬夜、常出差、常黑白颠倒不规律的作息制度——肠道菌群节律失衡——长胖按时睡觉非常重要,保持有规律的工作和生活节奏也同样重要。越累越胖,越加班越容易长胖的女孩子,不要总是节食,还需要管理一下自己身体里的肠道菌群,定期补充一些益生菌、益生元。 作者: 2022/09/08 09:15
  • 趣谈 | 地球上氮气占78%,为什么人类却只能吸收到氧气而生存? 大气中有78%的氮,只有21%的氧。那么,当有更多的氮需要时,为什么动物进化为呼吸氧气呢?有些树是通过根部固定氮的,但是有没有依赖氮的动物?我们所有(人类,动物和植物)都依赖于氮,因为每种蛋白质都含有氮作为构成元素之一。人类从植物和/或动物来源获取氮来制造蛋白质。即使是能够固氮的植物(和细菌)也不能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氮来建造蛋白质,而是以氨的形式或以硝酸盐的形式存在。为什么是氧气?氧气可以通过放热反应与碳水化合物反应,从而提供能量。氮没有成分的类似反应。氮是一种相当惰性的化学物质(它确实会发生反应,但不会像氧气那么多——这就是为什么它在大气中相当稳定,而氧气必须通过光合作用不断地再生)。更有趣的是,生命是否可以用氯作为氧化剂形成?需要一种非常不同的光合作用才能从氯化钠或其他氯化物中生成氯; 但是,如果存在这样的光合作用,那么通过使用游离的游离氯来逆转光合作用过程,正如当今动物逆转植物的氧基光合作用过程一样,某些生命形式可以发展为提取能量似乎并不可能。有微生物可以利用氮气(它们负责植物如豆类的固氮能力。)但如上所述,(氮气的化学式)N2气体的反应性较低。打破N-N键需要更多的能量。生物从涉及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中获得能量,称为氧化还原反应。可以使用各种物质作为电子给体,并且可以使用各种物质作为电子受体。在动物中,O2是电子受体。有些生物可以使用硝酸盐(NO3)亚硝酸盐(NO2)硫酸盐(SO4),二氧化碳和三价铁作为电子受体。为什么我们进化为使用氧气,我不确定,但我猜它会与O2,葡萄糖和水等相对丰富的东西有关,最后会产生能量支出,因为并非所有的氧化还原反应都会产生 相同的能量。这是一个有趣的小事实。每重量,巧克力曲奇饼干含有比TNT更多的能量。这似乎不对,因为我不能用巧克力饼干炸掉汽车,即使我用打火机点燃它。两者之间的差异与能量释放的速率有关。而且我怀疑某些化学反应可能会对某些生物过快或过慢释放能量。真正的秘密在于,氧气是吸入空气的生物想要利用的化学能的主要来源。物理化学家的观点(我在生理学或医学方面几乎没有知识,也没有专业知识):氧气是一种非常高能量的化学物质。氮气是一种非常低能量的化学物质。目前存在于地球大气中的氧气是一种生物气体。这是20亿年光合作用的盈余:阳光能+水+二氧化碳(或海洋碳酸氢根离子)->碳水化合物+氧气+化学能。化学能分布在碳水化合物和氧气之间。其中大部分必须与氧气相关,因为你可以通过碳水化合物的厌氧(无氧)降解获得最多的能量碳水化合物->石墨+水当氧气可用时,只有大约15%的可用能量碳水化合物+氧气->二氧化碳+水。氮气不仅不起反应,而且还缺乏化学能。因此,任何涉及氮气的反应可获得的唯一能量是来自其他反应物的化学能。生物都需要其他形式的氮作为蛋白质的基础,而蛋白质是其功能的核心。但是“低化学能”的原因是固氮生物通常(如果不总是)存在于与其他生物的共生排列中:“如果你能提供我的能源需求,我将从大气氮气中提供氮气需求 化学,以及我自己的继续存在和复制“。(声明:本文来源宇宙解码,转载仅做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转载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文章、照片的原作者有异议,请于后台联系我们,我们会进行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作者: 2022/09/08 09:13
  • “超级显微镜”——中国散裂中子源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既着眼于宏大的太空,也聚焦于微观的世界,于是太空望远镜和光学显微镜得以发明。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物质世界的秘密太多,但如果连显微镜都看不清,我们又该如何拨开微观世界的云雾呢?“超级显微镜”——中国散裂中子源或许能给我们答案。“超级显微镜”——中国散裂中子源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是中国首台,世界第4台脉冲型散裂中子源,是国家“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是国际前沿的高科技、多学科应用的大型研究平台。中国散裂中子源(图片来源: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虽然,中国散裂中子源是继英国、美国和日本之后,世界上第四台散裂中子源,但是我国散裂中子源的功率却是英国的4倍,技术指标和综合性能进入国际同类装置先进行列,也意味着中国科学界对微观世界的进一步深入探索又增添了一个“利器”。脉冲型散裂中子源,简单点来说,它就像一台“超级显微镜”,能在不对物质造成破坏的前提下“看穿”材料的微观结构。一个最直接的应用就是可以探明材料的“内伤”,在研究中子特性能力方面自然也杠杠的。中国散裂中子源的靶站谱仪的靶心(图片来源: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我们都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事物,所以后来基于对世界进一步探索的需求,科学家们发明了光学显微镜,接着又发明了分辨率更高,能够观察到更小细胞和病毒的电子显微镜。在脉冲型散裂中子源发明之前,人们都习惯于用这两种显微镜去观察研究细菌、细胞等这些用肉眼不可能直接观察到的微观世界。而脉冲型散裂中子源的能力比显微镜又更上一层,通过它观察到的世界也更微观,甚至能够绝对清晰地观察到植物根部的一滴水是如何通过动作一点一点地运输到枝叶上的。脉冲型散裂中子源如何工作?那脉冲型散裂中子源,为什么能这么细微地探测物质微观结构和运动呢?其实中子是一种完全不带电荷的粒子,它不是利用X光进行同步辐射的。每当物质的原子核和中子发生相互作用的时候,并不是所有的中子都能够从中间直接穿过,还有些中子在打算穿过原子核时会被弹飞,出现方向偏离的情况。这时脉冲型散裂中子源的谱仪就会发挥作用,及时捕捉到飞行轨迹,然后再反推出原子核的内部结构,方便科研人员进行研究。比如科学家在做水下可燃冰研究的时候,因为深水下的压力太大,需要用很厚的容器壁,其中的氮、碳、氢等轻元素又相对不易捕捉,而能从中穿过,并且对这些轻元素敏感,可以让可燃冰结构清楚分辨出的就只有脉冲型散裂中子源了。如今,我国脉冲型散裂中子源这种技术已经运用到了检测高铁飞机的安全性和治疗癌症等各方面。除此之外,在如航空发动机、深海潜水器、高铁轮轴系统等大型工程部件残余应力和服役性能检测,以及半导体芯片、新能源锂电与储氢材料等材料检测上都有很大的作用。截至目前,中国散裂中子源已经在基础科学研究和国家重大需求领域取得了一大批重要成果,国内外注册用户已超过3400人。期待这台超级显微镜更多的成果! 作者: 2022/09/06 15:23
  • 太空中,比地面更凉快?揭秘空间站怎样保持“四季如春” 在炎热的夏天,人们总是想要寻找一处凉快的场所歇息,随着全球变暖,地球能够避暑的地方逐渐变少,外太空成了一些人向往的地方。太空真的比地面凉快吗?其实还得分情况!在冰火两重天的太空中,空间站是如何保持“四季如春”的?太空的温度太空当中,没有大气的保护,所有的人造物体都是直接吸收太阳的辐射。在辐射的正面,物体的温度能达到100摄氏度以上,而背面则是能低到零下100摄氏度。要说凉快,在某些地方也确实比地面凉快,就是有些凉快过头了。面对冰火两重天的环境,空间站的建造也不得不使用特定的材质,抵御太空中的温度差。空间站的建造材料倒是能够经得住考验,但是也得考虑许多因素,比如未来宇航员可能会登陆空间站进行补给,站内温度必须适合人类生存。不仅如此,在我国的航天规划当中,空间站要实现航天员驻留常态化和长期化。如何隔绝外界传递的温度,让空间站保持“四季如春”,成了科学家们要重点考虑对象。说不定,在更远的未来,人类还要到外太空去避暑呢。飞船的“防晒霜”飞船在发射到太空之后,会立刻开始运动,这不是由于引力的作用,而是为了让飞船的表面都能够均匀地接收到太阳的辐射,控制飞船表面的温差在较小的范围。不过这也带来了诸多不便,在神舟十二号飞船发射之前,我国的航天领域一直存在这样一个问题。飞船执行任务的过程当中,面临着多个飞船之间重叠在一起的情况,飞船的部分位置长期处于阴影当中,无法很好接收到来自太阳的辐射。小部分船体长时间保持在零下100多摄氏度的环境当中,严重影响飞船的运行和设备的灵活性。部分船体又长期处于辐射当中,温度较高,产生几百度的温差,容易减少设备的使用寿命,在外太空当中,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又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们日夜坚守奋战,终于研发出了一款适合飞船的“防晒霜”——热控涂层。这款“防晒霜”的原理与地球大气的作用类似,在接收太阳辐射的时候,能够将辐射当中的部分热量吸收保存下来。飞船某些部位处于阴影当中的时候,这些部位的“防晒霜”再次发挥作用,将接受的辐射热量反馈出来,让飞船的温度不会太低。有了这样一层“防晒霜”,就可以让飞船长时间停留在一个地方进行作业,大幅度减少了因温差带来的损失。当然光有一层“防晒霜”还是不够的,“防晒霜”只能保证外部的温度位置在仪器所能接受的范围,当温度传递到了内部之后,依旧无法适合人类居住。打造隔热材料高科技隔热材料能够阻拦航天器表层传递的温度,使内部与表层形成两个独立的温度空间。针对航天器的不同部位,采用的隔热材料颜色有所不同。比如宇航员的驾驶舱当中,就采用的是灰色隔热材料,这样在有效隔绝外界温度的同时,本身还能够微量地吸收一些热量,供给内部温度。其他非生活的区域,采用的是白色材料,反射太阳的光热,完全阻隔外界的温度。此外,在设计上,科学家采用的是高反射率的膜组成的材料,再经过重复的叠加,形成多层反射结构。白色反射太阳光热如此厚重的反射膜,即便是太阳的辐射,也能轻松“反弹”。在保温性方面,经过层层的反射膜叠加,舱内的温度很难传递出去,温度在触碰到反射膜之后,又反馈到舱内,防止热量散失。我国的航天器天舟四号围绕地球一圈的时间是90分钟,在这段时间之内,天舟四号要经历太阳的辐射面和阴影面“冰火两重天”的次数为十四次,因此科学家在天舟四号上装载了“大衣”,其效果也十分显著,天舟四号按照这样的方式,运行了好几年的时间,它内部的仪器设备并未受到明显的损坏。可问题又来了,光是依靠“防晒霜”以及隔热材料,人类无法精准的调节舱内的温度。有的时候,舱内温度能够达到40摄氏度左右,当宇航员想要一个凉爽一点的环境,这时该怎么办呢?太空中的“中央空调”空间站当中的“中央空调”,与人们平时认识的中央空调有所差异,主要体现在运行的原理上。平时大家使用的中央空调原理是液体汽化之后,输送到各个区域制冷,然后又通过压缩机进行制热,压缩机将外界的低温转化为高温气体,达到升温的目的。而太空站内的“中央空”,则是通过特殊液体来调节站内各个区域的温度,科学家称其为流体回路。特殊的液体分布在空间站的各个角落,它们在空间站内循环往复,当遇到温度过高的时候,液体会吸收站内的温度。在遇到过冷区域的时候,液体又会将吸收的温度释放出来,使得空间站内永远保持一个合适的温度。当然,想要调节空间站内的温度范围,只需要调整分布在空间站当中的特殊液体。同时根据液体的流向和范围,还可以给特定的房间打造不同的温度,甚至有条件的情况下,人类还可以在房间当中蒸桑拿。这种温度调节的手段,可谓是名副其实的“中央空调”。作为我国最大宇宙空间实验舱,问天航天器承载了许多散发高热量的仪器设备,对我国的热控技术要求极高。对此我国在问天航天器上装载了三套特殊溶液,将收集到的热量散射到外太空当中。实验表明,问天航天器装载的溶液可以供给数千瓦载荷设备的运行,解决了温度过高对回路系统的影响。三种调控温度的方式齐下,空间站内自然是四季如春。太空温度值得一提的是,太空本身的温度(270℃)趋近于绝对零度,只有处于太空当中的物体,接收到太阳辐射的时候,才能产生高温。处于真空状态下,”一无所有“的太空是如何产生温度的呢?物体之所以能够产生温度,是由于内部的分子接收到能量之后,分子活跃程度来决定物体的温度,处于绝对零度下,分子不再运动,所以不会有比绝对零度更低的温度存在。以此类推,太空既然比绝对零度高3℃,那么当中应该存在分子,那么这些分子从何而来呢?有科学家推测,宇宙当中散布着来自大爆炸时期留下的尘埃,这些尘埃极其微小,但真实存在,它们当中的分子很不活跃,吸热性差,才导致太空的温度低到零下270℃。也有科学家认为,其实这些温度是宇宙当中的暗物质在“作祟”,要知道宇宙当中,暗物质占据了25%以上,它们看不见摸不着,像是“幽灵”一般。而且暗物质本身的分子也并不活跃,基本不与其他分子发生反应,由此,在太阳的辐射下,只能吸收3℃的温度,让太空高于绝对零度,也显得合情合理。更多的科学家偏向于后者,毕竟暗物质太过神秘,在当中存在着无限的可能性。相信,随着人类技术的进步,太空的秘密会被尽数揭开。(声明:本文来源宇宙解码,转载仅做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转载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文章、照片的原作者有异议,请于后台联系我们,我们会进行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作者: 2022/09/06 15:21
  • “科学”号科考船:驰骋深海大洋的移动实验室 上天、入地、下海,是全人类共同的梦想。海洋是地球上覆盖面积最大的区域,却是人类认知最少的区域,我们对海洋的探测和研究区域只占整个海洋的5%左右,逊于对空间的认知。对海洋的探索和研究,没有现代化的海洋装备,只能是“望洋兴叹”。从郑和下西洋、哥伦布开启大航海时代,到英国“挑战者”号环球海洋考察、“阿尔文”号载人深潜器进行深海探测,再到“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成功坐底马里亚纳海沟,人类探索海洋的脚步从未停止。“奋斗者”号载人深潜器(图片来源:中国船舶集团)“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学考察船作为海洋探索与研究的重要平台,在海洋综合探测与研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作出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开启了海洋科技发展的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科学”号科考船作为海洋科学考察大国重器,见证了新时代我国海洋科技迅猛发展的光辉历程,书写了驰骋深海大洋波澜壮阔的新篇章。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video 标签视频来源:中科院海洋所,剪辑:中科海印象“科学”号乘风破浪 (图片来源:中科院海洋所)一、继往开来 新时代科学考察船“长子”“科学”号服役之前,我国海洋科学考察船船型并无特殊设计,船艏多为直立型或直线前倾型,船体较瘦长,如“金星”号、“科学一号”等科学考察船多为船舶改造,涉海考察活动尚处于“有什么用什么”的阶段。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及海洋强国战略的部署落实实施,对深远海科学考察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围绕深远海科学考察活动,打造新一代远洋综合科考船的需求愈发迫切,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科学”号应运而生成为了新一代科学考察船的“探路人”。“科学”号画龙点睛蓄势待发 (图片来源:中科院海洋所)方案设计阶段,设计团队容纳了出海经验丰富的科考船船长和科学家,由其提出科研需求,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将这些需求转化为船舶参数进行设计,最终拿出了一套专为深海科学考察设计的“短宽型”船型方案,并由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开工建造,2012年正式交付使用。“科学”号海洋科考船被称为新中国划时代海洋综合考察船的“长子”,承载了几代中国海洋科技工作者的梦想。“科学”号投入运行后,优秀的性能表现得到了业内人士的一致认可,随后“科学”号的姊妹船[1]“向阳红01”、“向阳红03”、“东方红3”等科学考察船舶相继建造下水投入使用,为我国海洋科学考察能力的跨越提升作出了重要贡献。二、性能优秀 构建海上科学实验室“科学”号总长99.80米、型宽17.80米、型深8.90米,总吨位4711,续航力15000海里,定员80人,具备全球航行能力及全天候观测能力,满足无限航区需求,是我国综合性能最先进的科考船。“科学”号采用吊舱式电力推进系统,配置2台艏侧推、360度环视驾驶台、无人机舱及一人驾驶桥楼。先进的吊舱式电力推进系统与两台艏侧推配合,组成了国内第一套应用于科学考察船的DP-1动力定位系统,具备卓越的操纵性能,大大提高了科学考察活动的精度。“科学”号吊舱式电力推进系统 (图片来源:中科院海洋所)针对水下声学探测行为,“科学”号在设计中优化了球鼻艏,配备了升降鳍板和艏侧推槽道口封盖,可以提供低噪声的声学探测环境。“科学”号拥有约500平方米的后甲板,可以轻松搭载各种科学调查设备,为深远海科学考察提供了更多可能,也为多学科综合调查活动提供了平台基础。“科学”号上搭载的“发现”号水下缆控机器人 (图片来源:中科院海洋所)前后甲板可提供5个集装箱位,有力推动了科学调查设备的模块化发展,缩短了船舶备航和设备调试时间,提高了单位时间内的科学考察效率。“科学”号集成水体探测系统、大气探测系统、海底探测系统、深海极端环境探测系统、遥感信息现场印证系统、船载实验、船载网络等七大系统,搭载了4500米“发现”号ROV等多种国际先进的探测设备,具备高精度长周期的动力环境、地质环境、生态环境等综合海洋观测、探测以及现场取样和分析能力,被誉为“海上移动实验室”。“科学”号船载探测与试验系统示意图 (图片来源:中科院海洋所)三、实力团队 打造优质深海调查平台与普通船舶不同[2],“科学”号上共有三个部门:甲板部、轮机部及船载实验室。甲板部犹如人的大脑,担负着船舶航行指令的制定和执行,并配合完成海上科学调查活动,由船长、政委、大副、二副、三副、值班水手以及厨房部组成。轮机部犹如人的双腿,配合船舶航行指令,为船舶航行提供动力,为全船机械、电气设备提供维护保养和技术支持,由轮机长、大管轮、二管轮、三管轮、电子电气员以及值班机工组成。船载实验室犹如人的双手,依靠“科学”号搭载的先进科学调查设备完成航次科学考察任务,由首席科学家、船载实验室主任、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出海队员组成。“科学”号各部门剪影 (图片来源:中科院海洋所)中科院海洋所科考船队率先提出了“海上调查活动中专业人做专业事”的口号,多年来培养了一支甲板部、轮机部及船载实验室密切配合,技术过关、作风硬朗的科学调查队伍,形成了由工程技术人员完成科学调查过程中调查设备的操作和基础样品采集工作,出海科学家更多精力投入样品处理的高效工作模式,为海洋科学考察及探测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科学”号工作人员合影(图片来源:中科院海洋所)四、十年运行 深海调查硕果累累运行十年来,“科学”号科考船承担了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关注深海探测研究、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科学问题执行近50个深远海调查航次,十次跨越赤道,累计安全航行2000余天,航程三十多万海里,为全国几十家高校、科研院所提供1500多人次航次搭载,为开展深远海研究、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探索深水资源提供了重要的海上技术支撑平台,促进了我国海洋科学考察能力和研究水平步入世界前列。“发现”号ROV开展深海科学探测 (图片来源:中科院海洋所)依托“科学”号科考船,中科院海洋所率先构建了国际一流的深远海综合探测与研究体系,突破了10000米深海定点探测、6000米深海探测与采样、4500米深海精准探测与取样、1000米水体剖面走航探测、深海30米长沉积物取芯和20米长岩石取芯等关键技术,实现了“下得去、看得清、采得上、测得准、功能全、用得起”的目标。国内首次建立了“宏观与微观、走航与定点、梯度与原位相结合”的探测技术体系,具备立体同步精准开展深海地形地貌、海底环境、水体环境的综合探测和样品采集能力,深海近海底地形探测分辨率达到厘米级,实现“室内模拟实验→海洋移动实验室→深海原位实验室”的跨越;成功开展深海极端环境探测、深海现场试验、海底培养实验及深海原位长期连续探测,实现了“将实验室搬到海底”的科学创想,引领我国深远海探测与实验能力跨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科学”号开展深海生物原位固定实验 (图片来源:中科院海洋所)以“科学”号为平台,聚焦西太平洋冷泉、热液、海山等深海极端环境的重大科学问题,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成果和重大突破。攻克深海潜标数据实时传输的世界难题,建成国际最大规模的西太平洋实时科学观测网,使深海探测由“录像回放”变为“现场直播”。“发现”号拍摄的海底热液喷口 (图片来源:中科院海洋所)国际上率先开展热液喷口流体温度梯度原位探测,获取了30余个热液喷口的温度剖面(最高温度383.3℃),在我国南海首次发现裸露在海底的“可燃冰”。共采集6000余号700多种深海大型生物样品,发现1个新科、1个新亚科、13个新属、128个新种,获取8000余株深海微生物(含46个细菌新种),建成了我国迄今样品量最大、物种数最多的深海大型生物样品库和唯一深海大型化能营养生物活体库。“科学”号采集的深海生物样品 (图片来源:中科院海洋所)采集深海地质样品逾3吨,获得国内首个具有姿态和方位信息的超长沉积物柱状样品(16.01米),推动我国深海大洋研究跻身世界前沿。“科学”号进行深海潜标布放作业 (图片来源:中科院海洋所)在国际社会,“科学”号跨越赤道的海洋科考也受到高度关注,其中,《Nature》杂志两次报道和评述“科学”号及我国海洋科学考察能力的提升,赞誉为“郑和下西洋600年后又一壮举”。借助于“科学”号这一大国重器,科研人员跨越赤道、走向深海,不断扩展着对西太平洋海域的认知水平,向更广阔的海域前进。备注:[1] 姊妹船是与另一艘船只有着相同的类型,或者有着几乎相同的设计的船。这些船只有着一个近乎相同的船体及上层建筑布局、相似的排水量及大致相当的功能及设备。[2]货运船舶船上多分为甲板部和轮机部。 作者: 2022/09/06 15:19
  • 网络强国丨共筑网络安全防线 网民规模10.51亿,互联网普及率74.4%——这是我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最新统计数据。庞大的网民构成了我国蓬勃发展的消费市场,为数字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用户基础,同时也对网络安全提出更高要求。9月5日至11日,2022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举行。今年宣传周将深入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 等重要法律法规,推广网络安全知识和网络安全技能。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家网络安全工作要坚持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保障个人信息安全,维护公民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已成为发案最多、上升最快、涉及面最广、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犯罪类型。今年5月,公安部公布五类高发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刷单返利、虚假投资理财、虚假网络贷款、冒充客服、冒充公检法。这5种诈骗类型发案占比近80%。电信诈骗花样翻新迷人眼,如何加强防范以及更精准打击犯罪行为?9月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作为一部“小切口”的专门立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在总结反诈工作经验基础上,着力加强预防性法律制度构建,加大对违法犯罪人员的处罚,推动形成全链条反诈、全行业阻诈、全社会防诈的打防管控格局。网友们对此好评如潮,“互联网生活需要这种安全感”。“死亡小鸟传播猴痘病毒”“藿香正气水能防热射病”……这样的网络谣言很多人都看过。一些“有鼻子有眼”的网络谣言,真假难辨,不少人上过当。2016年4月19日,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网站的不能一味追求点击率,开网店的要防范假冒伪劣,做社交平台的不能成为谣言扩散器,做搜索的不能仅以给钱的多少作为排位的标准。”针对“花样百出”的网络谣言,近日,中央网信办在全国范围内启动“清朗·打击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专项行动。专项行动将健全完善辟谣机制。这一机制研究完善算法推荐规则,对接触过谣言和虚假信息的用户,精准推送相关辟谣信息,提升辟谣效果。提升网络安全的“大动作”不仅于此。2022年6月1日,网络安全法正式施行五周年。这部网络安全领域的基础性法律,对保护个人信息、治理网络诈骗、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实名制等作出明确规定,成为我国网络空间法治化建设的重要里程碑。针对互联网黑色产业链猖獗,涉网犯罪案件高发的情况,“净网”行动雷霆出击……为了让百姓上网更安心,我国从多维度筑起网络安全的防火墙。扫码领取小礼品、“砍价”免费得商品、“蹭网”可以省流量……这些行为的背后,都可能暗藏危机。维护网络安全,离不开每位网民的积极参与和主动行动。2014年以来,我国已连续9年举办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有力推动全社会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的提升;各类网络安全宣传,让网民们掌握相应的网络安全技能;在线上线下联动的网络安全博览会主题展,人们可以了解新型产品和示范应用……网络安全意识要时刻“在线”,上网才能更安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的良性生态。近年来,我国不仅构建了切实有效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还采取系列举措推动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工作。《关于加强网络安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意见》印发,设立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实施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截至今年6月,国内有60余所高校设立网络安全学院,200余所高校设立网络安全本科专业,每年网络安全毕业生超过2万人。建设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推动网络安全产业集聚发展、网络安全核心技术突破……在各方面的齐抓共管下,网络安全的共治共建渐入佳境。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共同筑牢网络安全防线,广大人民群众在网络空间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总监制丨钱蔚 王姗姗监制丨 张鸥制片人丨兴来主编丨宁黎黎编辑丨程昱视觉丨江雨航校对丨杨彩云责任编辑:程昱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作者: 2022/09/06 11:16
  • 《开学第一课》里没解释的这几个问题,答案来了 《开学第一课》也是一堂知识满满的科学课。你是否好奇冬奥雪上项目为何怕下雪?再生水稻是怎么回事?塞罕坝的溪流来自哪?看答案。整理/新媒体编辑 房永珍 图片来源/节目截图2022年《开学第一课》9月1日晚如期播出,你看了吗?在今年的这堂课里,科学的元素可真不少。有突破天气障碍的冬奥冠军、有培育金色种子的院士、有探知地球奥秘的青藏科考队、有逐梦太空的中国航天人……在讲述一个个“奋斗”故事的同时,也为我们带来了一堂知识满满的科学课。不过,节目中有一些并没有展开解释的问题,想必让不少人产生了疑惑。下面我们就挑选几处为大家解释一下。冬奥赛场雪上项目为何怕下雪?冬奥冠军徐梦桃在节目中讲述,比赛经常受各种天气因素的影响。她回忆,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因大风大雪天气,如她所料比赛推迟了。那么,以冰雪为特色的冬奥赛场,雪上项目为什么害怕下雪天呢?首先要告诉大家的是,考虑到自然界天气过程尤其是降雪的不确定性,雪上竞技项目的国际赛事尤其是冬奥会,一般都会使用人工造雪来铺设雪地赛道。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人工造雪技术是人为可控的,可以不用“靠天吃饭”;另一方面,这种技术的门槛相对较低——只要温度低于0℃,造雪机就能工作。在凌晨,户外气温较低时形成的天然雪,凝固程度通常比较高,此时雪质偏硬,类似“冰碴”。这种状态的雪,虽然会让滑雪选手达到比较快的滑行速度,但是也让雪板的抓地效果欠佳。尤其对于新手来说,如果松软的天然雪没有被压实,雪板非常容易陷入雪中,造成侧翻、急停等事故。相比之下,人造雪的雪质则更具可控性,尤其是优质的“冰状雪”,在出太阳后会逐渐由粒状转变为粉状,此时的雪质最好、绵软适中,最适合使用雪板的各项户外比赛。水稻如何实现“神奇”再生?节目中,82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植物遗传育种学家谢华安为大家介绍了他培育了20多年的种子——Ⅱ优航1号。它上过太空,还有超强再生能力。它的上端被割掉后,下端1个小时长了将近1厘米,30天后就可以抽穗了。相信很多人对再生水稻充满了好奇,这是怎样一种水稻呢?再生稻是水稻家族中的“异类”,具有种一茬收两茬的能力,也就是“一种两收”,类似水稻里的“韭菜”。它能再生的秘密在于,再生稻当第一季水稻成熟的时候会有一些腋芽,当第一季收割之后它们得到保留,在原有的根系的基础上,这批腋芽再次生长、抽穗,大约2个月后它们再次成熟,可以收割。再生稻省去了重新育秧、耕种等环节,省种、省工、省水、省药、省钱。其实,早在1700多年前我国就开始种植再生稻。20世纪,我国再生稻单季亩产仅为150~200公斤,随着科技手段的不断运用,进入21世纪初期,两季总产稳定在1200公斤/亩以上。再生稻具有产量高、低成本、质量好等优势,发展再生稻对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但也不能随意种植,再生稻对生长条件要求高,必须在温度、阳光、水源条件适宜的地区种植,才能保证稳产高产。曾为荒漠的塞罕坝溪流是哪来的?此次《开学第一课》的课堂,还带我们走进了全球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塞罕坝。期间,林场工作人员带孩子们走到了林子的溪流间。工作人员介绍,溪流的产生也是种树带来的好处。原来,自然界的溪流的形成与周围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高山上的溪流来自于山顶的融雪,而在没有积雪的山上,溪水源于降雨。山上的土壤和岩层有很强的储水能力,砂砾之间的缝隙都能存水。下雨时,一些雨水被植物吸收,再通过蒸腾作用重新回到天空;一些雨水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土壤和岩层就像吸饱了水的海绵,雨停后又缓慢地渗出水来,逐渐形成溪流。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生态功能之一就是水源涵养功能,树多了就能更多地涵养水源。据中国林科院评估,塞罕坝百万亩林海筑起了一道牢固的绿色屏障,每年为滦河、辽河下游地区涵养水源、净化淡水2.84亿立方米。不断变幻的炫酷课堂用了哪些技术?今年的《开学第一课》创新采用“神奇教室+实景课堂”的形式,以数字新技术升级“新课堂”,打造了极具科技感、时代感的沉浸式课堂。节目中,有微距镜头展现水稻种子微观世界,延时拍摄再生稻动态生长,还原钻取冰芯、岩芯过程,还有现场让人叹为观止的歼-15模型,以及通过AR技术1:1还原的空间站实验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泛采用AR(增强现实)、CG等数字技术与节目内容进行深度融合设计,不仅让孩子们大开眼界,更进一步激发想象力。值得一次的是,节目还将课堂“搬到”了中国空间站的问天实验舱,通过AR技术1:1在演播厅现场还原实验舱。正在太空“出差”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也通过连线“来到”节目现场,三位航天员带领同学们“云”参观问天实验舱。天地间清晰流畅的“视频聊天”的背后是我国“天链”中继卫星的功劳。中国首位在太空漫步的女航天员王亚平也通过连线“云”现节目现场,和同学们分享从太空回到地球生活的独特体会。总之,这堂《开学第一课》还是很有看点的,错过的朋友不妨看一看。(本文内容综合北京科技报、央视新闻、农民日报、央视三农、大科技等)出品:科普中央厨房监制:北京科技报 | 北科传媒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作者: 2022/09/06 11:15
  • 科普一下,《流浪地球2》海报上的小白点是什么? 近日,电影《流浪地球2》发布“小白点”版预告片及“沧海一粟”版海报。海报将视野拓展至无垠的宇宙之中,其中一个小小的白点,闪耀星河。海报上还写有一行小字——“这个小小的白点是我们的一切”。这个“小白点”到底是什么?它是虚构的吗?让北京天文馆研究员朱进为你科普一下!“‘小白点’并非虚构,而是1990年2月14日美国人造探测器‘旅行者’1号在飞向太阳系边缘的过程中,调转镜头所拍到的地球照片。”北京天文馆研究员朱进告诉科普时报记者,在“旅行者”1号拍摄的一组太阳系“全家福”中,这个“小白点”仅占据其中一张照片的0.12像素,却是承载我们全人类的家园。1990年2月14日人造探测器“旅行者”1号拍摄的“小白点”。图片来源:NASA“可以想象一下,在整个宇宙中我们知道的所有的生命、所有的人,都生活在这个非常小的小点上。”朱进感慨道。然而,就是这个“小白点”上的人类正借助着深空探测器,向未知的茫茫宇宙进行探索。“‘旅行者’1号已经在太空中遨游了近45年,现在还在内太阳系里不断地向更远处飞去。它已飞行了约200个天文单位,相当于地球到太阳距离的200倍。”朱进说,如果一切顺利的话,还需要大概上万年,“旅行者”1号才有可能离开我们的太阳系。“旅行者”1号。图片来源:NASA“深空探测在航天里面,应该说是一个制高点。”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在接受采访时曾谈道,因为它无论从技术难度、规模大小还是科学贡献方面,都处于前沿领域。深空探测是指脱离地球引力场,进入太阳系空间和宇宙空间的探测。根据2000年发布的《中国的航天》白皮书中的定义,国内将对地球以外天体开展的空间探测活动称为深空探测。开展深空探测的主要研究对象一般由近及远,我国的深空探测起步于月球探测,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已经圆满收官,行星探测工程也随着“天问一号”的圆满成功拉开了序幕。吴伟仁说,我国未来还准备进行太阳系其他行星的穿越探测。比如考虑能不能对金星进行探测,对威胁地球的近地小行星进行探测,实现对其预警、防御、处置等等。目前,有的任务已纳入规划和论证。“再往远期看,我国深空探测希望实现‘两个100’:在2049年,也就是新中国成立100周年之际,实现对100个天文单位(150亿公里)之外的太阳系边际进行探测。”来源:科普时报作者:何沛苁编辑:吴桐审核:王飞终审:陈磊 作者: 2022/09/06 11:11
  • 未来战争,小动物也能有大作为 人类是目前地球上唯一的智慧生物。但是,进化论告诉我们,我们并非是进化的终点。只要条件允许,就会有新的智慧生物出现,成为人类的竞争对手乃至“掘墓人”。这种看似杞人忧天的想法,却激发了小说家的创作灵感。捷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于1936年发表的长篇科幻小说《鲵鱼之乱》,展示了一场人与“鱼”之间的生存大战。与人类为敌的“智慧鲵鱼”当然只是小说家的想象,但人类驯服动物作为自己的“战友”却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中,最为人们所熟悉的是战马、军犬、信鸽、海豚等等。海豚被称为“海洋中最聪明动物”。海豚有优秀的声呐系统,可以发现100米以外几厘米宽的物体,这就好比在足球场上发现一粒核桃仁一样。此外,它们还可以潜入地表以下数百米的地方,而不会像人类潜水员那样出现减压病。因此为了找回在海上丢失的设备,并识别游入禁区的入侵者,以及探测埋在海底或漂浮在水中、拴在锚上的水雷。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海军开始训练海豚探测并指引拆弹小组排除水雷,现在,这项训练已经扩展成“海洋哺乳动物项目”的大型计划,他们训练海豚的方式与警犬和猎犬一样,在其正确完成任务时给予奖励,例如鱼。实战应用已经表明,受过训练的海豚,可以探测水下水雷和敌方游泳者,然后向其处理人员报告。训练的对象除了海豚外,还包括被训练游进封闭的区域并指出敌方蛙人的海狮。海狮的优势则是它们无可挑剔的水下视觉,可以帮助探测敌方潜水的入侵者。士兵在训练海豚。图源:新华社随着高科技手段的广泛应用,在未来战场上,动物士兵不可或缺。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美国军事科学家曾研制出一种微型集成块植入体,将其植入动物大脑后,它能与动物脑细胞直接相连,可有效地控制动物的行为。同时,这些动物身上安装微型摄像机和其他装置,不仅可获得敌方的语音、图像和数据情报,而且还能将收集到的情报发回基地。由于这些动物士兵用肉眼很难辨识,即便在敌区出现,也不会引起注意。更重要的是,将它们投入战场,不仅能获得人无法收集到的情报,还可大大减少人员损失。例如将改装过大脑的老鼠送入敌人的导弹发射井,用无线电信号控制其行动,就可获得有关的导弹发射井情报,绑在老鼠身上的微型摄像机可摄取这些地区的详细图像,并发回基地,也可避免引起怀疑;用该技术装备的狗,可用于搜索战场上的伤员;“武装”了大脑的蟑螂可在敌方的军事设施中放置监测仪器;被遥控的鱼,其身上设置的探测设备能寻找到海中的水雷,并向海军通报水雷的详细位置;受控蝙蝠的腿上绑定装置后,还可按操作者的意图飞入敌方室内摄取情报。可以想见,这些经过高技术武装的动物士兵一旦用于战场,将从根本上改变战争的面貌。而这支“动物大军”或将成为未来战争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延伸阅读:《鲵鱼之乱》人鱼大战 智慧生物的反扑人类发现鲵鱼这种生物纯属偶然。一位名叫万托赫的捷克船长奉命到印度尼西亚群岛去寻找新的采珠场。他冒险进入了当地一个叫“鬼湾”的地方。在那里,他果然碰到了传说中的“海鬼”,其实那只是一群能够用短小的后肢缓缓行走的鲵鱼。万托赫很快发现这些小家伙非常聪明,甚至可以说是一群有智慧的生物。万托赫甚至跟他们达成了协议:万托赫向它们提供抵御天敌鲨鱼的刀子和鱼叉;作为回报,鲵鱼帮助万托赫到海底采珍珠。由于少了天敌的骚扰,鲵鱼的数量迅速增加。万托赫用船把它们运到产珍珠的岛上去,让它们在那里劳动、繁殖。不过鲵鱼的增殖速度的确是快得惊人,仅仅数年时间,它们的数量就从最初的2000条增殖到了150亿。为了解决“鱼满为患”的问题,人们从出售珍珠转向输出鲵鱼劳工。鲵鱼的天性和罕见的技术适应性,使它们特别适合于水下工程。一条鲵鱼一天只需要几分钱的饲料,就能在水下工作20多个小时,人类开发海洋的步伐陡然加快。鲵鱼的潜能也被不断地挖掘出来。它们用劳动换取人类的机器、炸药,在20到25米深处的海底建起了现代化水下城市。它们拥有自己的工业区、海港、交通线和居住区,占有全世界所有海岸的60%。鲵鱼的发展也使陆地上的金属工业、军火工厂、水泥、人造食品等领域的就业人数都空前增加,船舶的吨位、煤的产量都大幅度提高。鲵鱼工业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但人类与鲵鱼对于生存空间的争夺日趋凸显。终于,鲵鱼与人类之间的战争爆发了,鲵鱼在一开始就摧毁了在港口停泊的全部船只,使海军一开始就失去了战斗力,空军向海里投炸弹,鲵鱼便向港口放潜水炮,使海港变成一片瓦砾。陆军向某些海湾倾入细菌和化学药品,鲵鱼就沿着海岸施放毒气。几个星期后,鲵鱼分期分批地淹没大陆,人们在被海水隔开的一块一块的陆地上生活,继续为鲵鱼提供炸药和钻孔机,这无异于饮鸩止渴。转机终于出现了。鲵鱼内部爆发了激烈的族群冲突,它们开始相互残杀。冲突逐渐发展为使用生化武器相互攻击,让整个海洋都受到了污染。后来,所有的鲵鱼都得了一种叫菌鳃病的不治之症。再后来,鲵鱼绝种了。河流的沉积使陆地渐渐扩大,海洋一点点退却,一切又恢复了原状。人类慢慢从山地又回到海岸。来源:科普时报作者:刘健(天津艺术职业学院副教授,中国科幻研究中心特聘专家)编辑:吴桐审核:王飞终审:陈磊 作者: 2022/09/06 11:10
×
×

扫一扫下载APP,体验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