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普中国
  • 今天就告诉你:月季到底经历了什么奇怪的事情 在欧亚大陆的两端,欧洲和中国的育种家都在栽培和选育蔷薇属植物。当世界开始连成一体的时候,东西方的优秀成果偶然间碰撞到了一起,产生了更加美妙的火花,这个火花就是杂交茶香月季。杂交茶香月季'摩纳哥公主'Rosa 'Princesse de Monaco '。图片:余天一看过前几年物种日历的聪明的你一定会知道,我们在花市里见到的切花都是“月季”而不是“玫瑰”。但是月季这个概念也很复杂,在聊杂交茶香月季之前,我们先要看看“月季”和“杂交茶香月季”到底指的是什么。理还乱的月季家族月季是泛称,不具体指某个物种或品种,本文中采用的“月季”概念和英文中的garden rose等同,泛指所有蔷薇属栽培品种,包括古老月季品种和现代月季品种。欧洲古老月季最早出现的品种'半重瓣'白蔷薇R. × alba 'Semi-plena'。图片:余天一现代月季是一个物种(Rosa × dilecta),它泛指自杂交茶香月季出现以后,人类主要以这个品种群为基础杂交育成的诸多现代月季品种。现代月季有很多不同的品种群,虽然它们受到不同亲本的影响,长得千差万别,没有很明显的共同点。所以如果有人问到如何区分现代月季和玫瑰……无可奉告。多花月季(Floribunda)品种'安吉拉'Rosa 'Angela',长得很像蔷薇,然而是现代月季。图片:余天一杂交茶香月季(Rosa Hybrid Tea Group)并不能和现代月季等同,它只是现代月季的一个品种群。但是杂交茶香月季是现代月季的开端,也是现代月季中品种最多、最重要的一类,我们心目中“月季”的形象就来自杂交茶香月季。杂交茶香月季'班米岩'Rosa 'Norita'。图片:余天一那么杂交茶香月季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其实,它们也可以叫杂交香水月季,看到这个名字也许你能猜到,这个品种群与原产中国的香水月季(R. × odorata)有关系。西方人觉得香水月季的味道类似茶香,因此把它的杂交后代称为tea rose,杂交香水月季也因此得名hybrid tea。著名杂交茶香月季品种 杰乔伊 Rosa 'Just Joey'。图片:余天一然而实际上杂交茶香月季并不是直接由中国的香水月季杂交而来的。借用顾有容老师在15年物种日历中的话来说,香水月季在这之前已经“在法国经历了一些奇怪的事情”,杂交茶香月季的历史,就是整个古老月季混乱的杂交史。中国古老月季的故事虽然现代月季品种几乎都是西方选育的,但是中国古老月季在杂交历史中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参与到现代月季杂交中的中国古老月季主要有香水月季和月季花两类,它们并不只是自然的馈赠,还是长期人为选育的成果,我们今天可以看到杂交茶香月季,还要感谢中国古代育种家的努力。杂交茶香月季品种'吉祥'Rosa 'Mascotte '77'。图片:余天一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多的蔷薇属野生物种资源。按照中国植物志记载的物种数,蔷薇属的野生种中国占了约一半,其中又有超过一半是特有种。蔷薇主要生活在北半球温带和亚热带,中国绝大部分地区都能见到野生的蔷薇属物种,这为月季花的选育提供了基础。北京植物园的和平月季园,栽培的主要是杂交茶香月季。本文大多数品种(除少数古老月季品种之外)均在北京植物园月季园拍摄。图片:余天一月季花中国也是最早开始栽培选育月季品种的国家。古人可能从唐代就开始栽培月季花了,唐周昉的《执扇仕女图》就出现了重瓣大花的蔷薇属栽培品种。五代时期的绘画中出现了更为明确的证据,在黄居寀的《花卉写生图册》中,画家精准地描绘了单瓣月季花、重瓣月季花和重瓣香水月季的形象。黄居寀《花卉写生图册》里的重瓣月季花。这里提到的月季花(R. chinensis)和“月季”含义不一样,它是一个具体的物种,但是这个物种的概念和之前介绍过的牡丹比较相似,实际上是品种的集合,指的是由野生的单瓣月季花(R. chinensis var. spontanea)选育的各个'月月红'品种。近年来有研究认为,野蔷薇(R. multiflora)也加入了杂交,野生的单瓣月季花每个小枝上只开一朵花,而月月红花序上有多朵花,这个特征可能是野蔷薇带来的。中国古老月季品种,月季花的品种'月月红'。图片:余天一从宋代开始,中国逐渐有了“月季花”和“长春花”(指的是月季花而不是夹竹桃科的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的称呼,这标志着月季花开始从蔷薇中脱颖而出,成为一支独立的观赏花卉。同时,这两个名字的出现也意味着月季花出现了一个重要的突变,它们的花朵可以持续开放,而不像其它的蔷薇属植物只开一季花。现在民间更多把这一类月季称作“月月红”和“月月粉”,所以月季花的品种集合也被称作月月红品种群。月月红每天都会明显开放再闭合,晚上处在半包起来的状态最为动人。图片:余天一香水月季另一个重要的中国古老月季——香水月季也是个杂交种,它来自巨花蔷薇和月季花杂交。巨花蔷薇也叫大花香水月季,原产于云南西部,自古在云南就有引种栽培。当花朵硕大、气味芬芳的大花香水月季和多季重复开花的月季花相遇,杂交的香水月季就出现了。香水月季的单瓣变色品种‘黄蝴蝶’ R. × odorata 'Mutabilis'。图片:余天一由于巨花蔷薇本身颜色就很多变,有白色、黄色、变色的类型,再与不同的月季花品种杂交,产生的香水月季花色就更加多样了。另外香水月季有很多类型的花色会随着时间变化,有些重瓣品种同一朵花上就可以出现不同颜色。两个香水月季的**变色品种‘黄蝴蝶’和‘红蝴蝶’**现在依然非常流行,在国内和国外都常有栽培。欧洲古老月季的选育西方的月季育种历史远远短于中国,但是短短两百年间就出现了数个品种群和成千上万个品种,这些品种虽然有无穷变化,但是其实只来自寥寥几个原种。欧洲最早的古老月季来自花朵硕大的法国蔷薇,人们偶然发现了它的重瓣品种(R. gallica ‘Officinalis’)和双色品种(R. gallica ‘Versicolor’),并且加以改良和选育,绝大多数欧洲古老月季和现代月季都有法国蔷薇的血统。最早的法国蔷薇品种R. gallica 'Officinalis'。图片:余天一蔷薇属植物容易跨物种杂交,人类先是发现了很多偶然杂交产生的优秀后代,才开始主动杂交选育新品种,重要的突厥蔷薇(大马士革玫瑰)就是偶然出现的。来自喜马拉雅的麝香蔷薇、来自新疆和中亚的腺果蔷薇和来自欧洲的法国蔷薇被引种到了中亚,栽培在一起后偶然发生杂交产生了突厥蔷薇,之后在中东广泛传播开来。它既像重瓣的法国蔷薇一样花瓣繁多,又具有麝香蔷薇的浓郁香气,因此很快被人们用于观赏和提取精油制作各种产品。突厥蔷薇被引入欧洲之后,也加入了品种选育大军。突厥蔷薇的亲本之一麝香蔷薇R. moschata。图片:余天一突厥蔷薇的早期品种和其它蔷薇一样都是一季开花的。这时出现了一个重要的突厥蔷薇品种'四季'( R. × damascena ‘Quatre Saisons’),它可以在春末夏初的盛花期结束后,在秋天也零星开花,所以也被称作Autumn Damask。由于这个特性,之后出现的欧洲古老月季大多是以这个品种为亲本的。最重要的突厥蔷薇(大马士革玫瑰)品种'四季'R. × damascena 'Quatre Saisons'。图片:余天一“四季”突厥蔷薇首先和法国蔷薇再次杂交,产生了一个深红色的重复开花品种Rosa ‘Scarlet Four Seasons’,这个品种被意大利赠予了波特兰公爵夫人,后来也被称作'波特兰公爵夫人'(Rosa ‘Duchess of Portland’)或者直接称呼为'波特兰蔷薇'(The Portland Rose),因此以这个品种为开端,新的波特兰蔷薇品种群出现了。第一个波特兰蔷薇品种Rosa‘Duchess of Portland’。图片:余天一“四大老种”被引入欧洲到了19世纪早期,月季史上又一个重要事件发生了——欧洲人把来自中国的四季开花的月季带回了西方。这其中主要有四个品种对现代月季品种贡献最大,如今被人们称为“四大老种”:月季花的品种'赤龙含珠' 'Slater's Crimson China'。杂交茶香月季的大红色就来源于它。图片:余天一两个月季花(月月红)品种:'老月月粉'(Rosa 'Old Blush')和'赤龙含珠'(Rosa 'Slater's Crimson China');现代月季的中国古老月季亲本“四大老种” 之一,月季花的品种'老月月粉''Old Blush'。图片:余天一两个香水月季品种:'休氏粉晕香水月季'(Rosa 'Hume's Blush Tea-scented China')和'帕氏淡黄香水月季'(Rosa 'Parks' Yellow Tea-scented China')。休氏粉晕香水月季'Hume's Blush Tea-scented China'。香水月季主要为杂交茶香月季提供了杯状的花形和“茶香”,虽然实际闻起来并不是很像茶香。图片:余天一现代月季的诞生欧洲人注意到了中国月季四季开花的习性,这点燃了育种家进行杂交的热情,他们展开了中国月季品种和欧洲蔷薇属品种的杂交实验,但是杂交一代却很少能持续开花。随后人们才发现四季持续开花原来是隐性性状,需要自交或再与中国月季杂交才能产生重复开花的后代。月季花为欧洲的古老月季带来了极为长久的花期和鲜艳的深红色。主要使用月季花品种和欧洲古老月季反复杂交后产生的品种被归类为杂交常春月季(Hybrid Perpetual)。杂交常春月季虽然亲本来源复杂,但是主要来自波特兰月季和中国的月季花杂交。杂交常春月季Rosa 'Ulrich Brunner Fils'。大部分杂交常春月季株型瘦高,小枝很短,没有杂交茶香月季那么紧凑。图片:余天一香水月季这个物种在引入欧洲后也得到了极大的重视,育种家们先用它和月季花再次杂交,再用它和其它欧洲古老月季杂交,杂交之后的后代再与香水月季回交或者自交,如此产生的一系列四季不断开花的品种被统称为香水月季品种群(Tea rose),所以西方的香水月季品种群和中国原产的香水月季品种其实并不相同。香水月季品种群的杂交品种'玉兰玫瑰'Rosa 'Devoniensis'。图片:余天一这时候出现的欧洲古老月季虽然很多都被冠以了“四季”“常青”这样的名字,但是它们的花期依然不够持久,单朵花撑不了两天就会凋零,而且到秋季也只是断断续续偶尔开花。香水月季虽然可以长期重复开花,却并不耐寒,常常栽培在亚热带地区,在温带只能躲在温室中。在法国里昂的一个苗圃里,杂交常青月季和香水月季偶然发生了杂交,第一个杂交茶香月季品种'法国'(Rosa ‘La France’)出现了,这也标志着现代月季的诞生。杂交茶香月季具有浓郁的香味和高脚杯状的花形,还有四季持续开花不断的习性,同时又比较耐寒,自此月季的历史展开了新的篇章。第一个杂交茶香月季品种'法国'。图片:余天一在杂交茶香月季出现之后,异味蔷薇的加入又带来了新的黄色和朱红色基因:重瓣黄花异味蔷薇R. foetida 'Persica'。图片:余天一双色异味蔷薇R. foetida 'Bicolor'。图片:余天一这些杂交品种的出现是个偶然,但也是历史的必然。不同蔷薇属的种类随着人类的迁徙和贸易从东方来到西方,栽培在一起后互相杂交,产生了自然界中不可能出现的奇妙品种,最后,这些品种又深深地嵌入了我们的文化和记忆中。最著名的杂交茶香月季品种'和平'Rosa 'Peace',名称为纪念二战即将结束时人们对于和平的希望。图片:余天一作者:余天一本文来自物种日历,欢迎转发如需转载请联系sns@guokr.com 作者: 2023/02/21 09:49
  • 有血缘关系,就能做亲子鉴定吗?还真不一定....... 最近,老牌系列情景喜剧《乡村爱情15》正在热播中,其中的一个情节引起了网友热议,剧中角色谢腾飞被亲奶奶找到,要求与他做一次亲子鉴定,来判定是否有血缘关系。谢腾飞在医院的亲子鉴定申请书上签字来源丨电视剧截图乍一看,亲奶奶和亲孙子做亲子鉴定,好像并没有什么问题。但事实是,在医学上,奶奶和孙子做亲子鉴定的准确性并不高,也就是说,亲子鉴定其实不能证明奶奶跟孙子有血缘关系。为什么会这样?今天咱们就来说一说亲子鉴定的那些事~来源丨百度百科1亲子鉴定是怎么做的?亲子鉴定,是指借助应用医学、遗传学和生物学的理论技术,通过对人体遗传标记的检测分析,来判定父母和孩子间血缘关系的法医学鉴定。亲子鉴定其实由来已久,古代就有“滴血认亲”这种方式来判定血缘关系,但这种方法并不科学。到了现代,判定两者之间的亲缘关系,可通过血型测试、染色体的多态性(包括细胞质的遗传)鉴定及DNA鉴定等技术来实现。其中血型测试,即检查父母与子女的血型配对是否符合遗传规律,但因血型配对组合较多、且存在亚型和变异型的血型个体,所以这种方法的准确性并不高,仅能作为一个粗略的鉴定结果供参考。来源|百度百科目前,国内使用较广的亲子鉴定方法,是以STR为主的DNA多态性遗传标记检测法。这种方法是如何检测出亲缘关系呢?首先我们需了解一下它的原理。DNA全称脱氧核糖核酸,它携带有合成机体RNA和蛋白质所必需的遗传信息,是人体生长发育和正常运作不可或缺的物质。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少部分存在细胞质的线粒体中。它由四种脱氧核苷酸组成,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了DNA中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进而体现出不同的遗传表达。来源|pixabay而STR,全称为短串连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是基因组上一些较短的DNA碱基序列的连续重复,不同的重复次数会导致DNA碱基长度出现差异。用STR检测法来做亲子鉴定,首先需要获取检测对象的DNA检材,可以是头发、血液、皮肤,甚至是指甲、精液、唾液等。其中头发的取材,需选择带有毛根的头发,因为细胞核DNA集中存在于毛根部,如果选择剪掉的不带毛根的头发,是检测不出DNA的。来源|pexels获取DNA检材后,就可以进行检测。我们知道,人体中包含23对(46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都含有基因,生物学上,将同一对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一对基因,叫做等位基因,等位基因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来源|百度百科DNA检测时,将获取的含有多个STR位点的子女基因片段,采用指数级的方式扩增,再检测这些扩增出的不同长度的DNA片段,是否与父母的DNA片段上的基因相同,来判定血缘关系。举个例子,儿子的某个STR位点上的基因型为(9,8),生母基因型为(9,6),那生父在这个STR位点上的基因型,就必须带有8。当然了,一个位点上基因吻合,还不能确定亲子关系,实际鉴定中会选择不同的位点进行测试,如果位点上子女的基因和父母的基因均相同,则确认亲子关系;如存在3个以上位点不同,则排除亲子关系。来源|pixabay2为什么奶奶和孙子之间不能做亲子鉴定说到这里,我们可以思考一下,开头提到的剧中,为什么奶奶和孙子不能做亲子鉴定?亲子鉴定,一般是指父母双方与孩子做的DNA鉴定,而祖孙之间的DNA鉴定叫做亲缘鉴定。前边提到,孩子的基因中有½来自父亲,½来自母亲。而父亲的基因有½来自爷爷,½来自奶奶。因此,理论上讲,孙子基因中应有¼来自奶奶。但是,目前支持的亲缘鉴定只限于同性之间的亲缘鉴定,即爷爷与孙子,奶奶与孙女,原因就在于同性之间的特定DNA遗传标记。来源|pexels我们知道,人体内基因包括两个部分, 23对染色体DNA是细胞核内的基因组,还有一部分来自细胞质线粒体内的线粒体DNA(又称mtDNA)。在遗传中,受精卵中的mtDNA只遗传自母亲,Y染色体只遗传自父亲。“丰县生育八孩女子”事件中,采用线粒体DNA检测判定血缘关系来源丨新闻截图所以,通过追溯Y染色体,我们可以准确判定父系遗传的亲缘关系,通过追溯mtDNA可以判定准确母系遗传的亲缘关系。而异性间的亲缘鉴定,因为没有决定性的遗传标记来佐证,所以鉴定结果的可信度不高,在血缘鉴定中不被支持。总的来说,亲子鉴定不是什么新鲜事,DNA鉴定技术发展至今已趋成熟,准确率可达99.999%以上,在应用上十分广泛,包括失踪人口查询、嫌疑人确定、移民、落户等。但是,随着需求的增加,亲子鉴定市场也滋生了许多乱象。据司法部规定,鉴定机构不得利用中介或个人招揽业务,但这种现象却屡禁不止,甚至出现层级代理这种类似“微商”的经营模式。而在部分地区,甚至还有产前亲子鉴定的需求,这些也是被明令禁止的。对于许多普通人来说,亲子鉴定这件事好像离生活有些遥远,一般在电视剧上才能看到,我们了解这些知识,也许并没有太多的“用武之地”,但却能够帮助我们避免触及法律的界限,以及在刷剧的时候,做一个清醒的刷剧人~ 作者: 2023/02/21 09:48
  • 96%的体检人群检测出新冠长期抗体?我要不要也去测一下 近期,全国多地官宣开展新冠病毒抗体检测。有体检机构发布报告,报告统计了该体检机构旗下37个城市的体检中心参与新冠病毒抗体检测的两万多名体检用户,提示约96%的体检人群体内检出新冠病毒长期抗体IgG。到底什么是新冠病毒抗体检测?抗体检测中的IgM、IgG又是什么?“阳康”之后的你有必要去测一下吗?快来了解一下!一、新冠抗体检测,是咋回事?血清抗体是指机体遭受某一种致病体的感染后,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的相应的特异性抗体,特异性抗体专门针对某一种病原体,具有识别和杀灭作用。以新冠为例,当人体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后或接种新冠疫苗后,免疫系统受到刺激,出现了血清抗体,当下次再识别到新冠病毒时,人体就具有了一定的抵抗力,免疫系统可以快速识别和杀灭病毒,阻止病毒在体内的复制、阻断病毒对人体的危害。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抗体水平也会逐步下降,那时我们就可能再次被感染。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的血清抗体检测,通常包括抗体IgM和抗体IgG两种类型。其中IgM“早到早退”,可以反映是否有近期感染;IgG“迟到持久”,可以反映是否有既往感染或者作为评估疫苗效果的参考依据。二、新冠抗体检测,到底有啥用?对于社会而言,开展人群血清抗体水平调查,可以为下一步的疫情防控措施调整提供科学依据,为优化资源配置提供参考。对于个人而言,进行血清抗体检测可以达到以下目的:①一直没“阳”,想看看自己怎么回事每次传染病的流行,并非所有人都会感染,往往会存在一部分人一直没有感染的情况。也有一部分人,会少量多次隐性感染并产生抗体,这些人即便每天都进行核酸检测,也可能检测不到核酸阳性,因为体内的病毒载量较低,达不到阳性标准。如果一直没“阳”,想看看自己属于以上哪种,可以通过新冠血清抗体检测来了解,如果抗体检测阳性,那你很有可能曾经隐性感染过。②接种了疫苗,想看看有没有抗体“护体”抗原能引起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刺激人体产生抗体,疫苗也属于抗原的一种。如果接种了疫苗后,想了解有没有抗体“护体”,可以参考疫苗有效性评估的方法,在接种后14天、3个月、6个月左右进行血清抗体检测。就算检测出来抗体水平较低,也不要觉得疫苗没用,我们的免疫系统具有唤醒功能,疫苗预防重症和死亡的效果也是不可忽视的。③已经“阳康”,想了解一下身体情况对于已经“阳康”的朋友们,检测血清抗体可以帮助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抗体水平较高,恭喜你,暂时不会很危险。如果抗体随着发烧咳嗽的症状一起消失了,3-6个月之后接种加强针的事,要提上日程啦。如果是想为科学研究贡献一份力量,可以积极参与人群血清抗体调查。如果是出于好奇,想了解自身是否产生了抗体,可以去检测看看,但不建议大家盲目跟风检测抗体。此外,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不论出于哪种目的进行血清抗体检测,结果的分析都需要专业人士的参与,最好请医生结合症状或疫苗接种时间、感染时间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三、新冠抗体检测和核酸检测、抗原检测有何区别?那么,原来我们常做的核酸、抗原检测和血清抗体检测有何区别?请看下表:现在很多医院及社会检测机构都开放了新冠病毒抗体检测服务,单次价格约为20-30元左右。但需要注意的是,是否产生抗体和抗体滴度的多少,都不能保证或者提示我们是绝对安全的,建议大家理性看待,不论抗体检测的结果是什么,仍需做好防护。 作者: 2023/02/21 09:17
  • “二月二,龙抬头”?其实龙本来没想在这一天“抬头”…… 作者: 2023/02/21 09:15
  • 如果真的“掉”进东非大裂谷会看到什么? 东非大裂谷是世界大陆上最大的断裂带,从卫星照片上看就如同一道巨大的伤疤,因此又被形象地称为“地球伤疤”。这道“伤疤”全长约5800公里,宽几十至200公里不等,深达一、两千米。东非大裂谷除了对非洲东部的地表形态产生影响之外,还对当地的生态系统,包括人类的进化都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目前普遍认为非洲东部地区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如果真的“掉”进东非大裂谷会看到什么? 作者: 2023/02/20 15:33
  • “龙抬头”,几点抬? 2月21日迎来“二月二,龙抬头”。天文科普专家介绍,今年的“龙抬头”发生在晚上十点前后。“龙抬头”指的是什么?几点能看到“龙抬头”?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王科超介绍,我国古人为观测天象,把天球赤道和黄道一带的恒星分成二十八个星组,称为二十八宿。二十八宿中,每七宿为一组:东方为苍龙,南方为朱雀,西方为白虎,北方为玄武。“东方苍龙包含了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生动地勾勒出一条龙的形象:角宿作龙头,亢宿为脖颈,氐宿为胸膛,房宿为龙腹,心宿是龙身,尾宿和箕宿共同代表龙尾。”王科超说,“龙抬头”反映的就是角宿从东方地平线升起的形象,像是“龙头”抬了起来。在大约2000年前,中国古人看到的“二月二,龙抬头”是在日落后不久。由于存在岁差,如今人们一般在农历二月初二晚上八九点才能看到“龙抬头”。今年看到“龙抬头”的时间相对更晚,大约在晚上十点。王科超解释,除了岁差经年累月的影响,相同的恒星天象在一天中出现的时间与公历日期的早晚也有关系。同一颗恒星,每天都比前一天提前大约4分钟升起。今年农历二月初二对应公历日期2月21日,当天“龙抬头”时间比2021年3月14日的“二月二,龙抬头”晚一个多小时。在农历二月初二之后的近两个月内,公众在晚上不同时间段可以看到“龙头”角宿从地平线升起的景象。整条“苍龙”从地平线升起需要约6个小时。公历7月中旬至10月中旬,公众入夜后就能看到整个苍龙的“龙形”出现在夜空中。 作者: 2023/02/20 15:32
  • 阳康后怎么还没有恢复?研究长新冠的文献哪些靠谱? 康复需要时间,休息过多也可能造成问题。撰文 | 阿司匹林42195米2023年1月,《自然综述:微生物学》(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杂志刊发了一篇题为《长新冠:主要发现、机制和建议》(Long COVID: major findings, mechanisms and recommendations)的综述[1],内容介绍到中文媒体时,标题被起成了很惊悚的《Nature重磅综述:如果不采取行动,长新冠或会造成终身残疾》。这篇综述称,感染过新冠病毒,也就是阳过,但不需要住院的人中,至少10%-30%有长新冠。乍一看,这个期刊不错,是大名鼎鼎的Nature子刊;通信作者Eric Topol医生也很有名,维基百科有他的专属页面,介绍说他是美国心脏病专家、科学家和作家,是斯克里普斯研究所(the Scripps Research Translational Institute)的创始人、主任、分子医学教授。那,这是不是意味着10%-30%这个数据就很权威呢?不一定,今天咱们来分析一下。这篇综述其实有几个不足之处:01 这篇文章对长新冠的诠释不是业界共识长新冠(long covid)的定义经过三年疫情的打磨其实越来越明确了。早在2020年,美国CDC就提出发病四周后还有症状就算“新冠后遗症”。此后,世界卫生组织WHO通过对几百位长新冠病人、研究人员、以及专家的调查,于2021年10月总结出一个长新冠的准确定义:新冠感染三个月后,还有症状持续,或者发展出了新症状,这些症状至少有两个月了,而且不能被其他原因解释,这才叫“新冠后状况(长新冠)”[3]。现在各国研究长新冠时大多采用WHO的定义。 症状可能是从 COVID-19 急性发作中初步恢复后新出现的症状,也可能从最初的疾病中持续存在。症状也可能随时间波动或复发。但在这篇综述里,作者没有采用WHO既定的长新冠定义,只要是核酸转阴后存在的症状都归在长新冠里,这种方法,长新冠的比例会偏高,而且无法和其他相关文献进行比较。02 这篇文章不够严谨NIH研究长新冠的传染病学家Michael Sneller博士指出[4],研究长新冠必须有合适的对照组。比如在疫情早期,Sneller等人发现新冠感染结束后50%-60%的人都表现出一个肺部测试异常,一开始他们担心这是新冠感染的遗留症状,但进一步的调查发现,即使未感染新冠的人也有这么高的比例有同样的异常症状。这说明这一肺部指标异常与新冠感染并无关联。感染新冠后最常见的症状有疲倦、失眠,而三年疫情所带来的压力本身也可以引发类似的症状,怎么能确定疲倦失眠是感染新冠引起的,还是长期压力导致的?因此我们说,研究长新冠必须要和恰当的对照组进行比较,才可能得出较为严谨的结论。除了没有对照组,这篇综述还包括了不少尚未经过同行评审的预印本研究和个例报道,比如“吃了Paxlovid长新冠就消失了”之类的个体自述经验,这些都令文章“显得不靠谱”。03 文章作者并非长新冠的专业研究人员这是一篇病人主写的文章,由三位长新冠病人和Topol博士合作。其中第一作者Hannah E Davis是做艺术工作的,得了长新冠后她成立了一个推动长新冠研究的组织Patient-Led Research Collaborative(患者主导的合作研究组织),并自称为长新冠活动家[5]。而通信作者Eric Topol博士虽然是“美国国家医学院”的院士,但他也并非长新冠的专业研究人员。作为对比,咱们再看看2022年10月的另一篇长新冠荟萃分析,名为《对全球2020年和2021年有症状新冠感染后出现持续性疲劳、认知、和呼吸症状群的比例估计》(Estimated Global Proportions of Individuals With Persistent Fatigue, Cognitive, and Respiratory Symptom Clusters Following Symptomatic COVID-19 in 2020 and 2021)。这篇文章发表在顶级医学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这篇分析的结果表明,在有症状的非住院感染者中,有长新冠的比例为5.7%,远低于Topol综述认为的10%-30%。同时,JAMA文章还写到:病人平均4个月就痊愈了,等于诊断为长新冠后一个月就好了。长新冠的比例到12个月时降到低于0.9%[6]。和前一篇不同,这篇文章也有几个特点:1. 这个研究项目是世卫组织牵头的,由全世界各国几十名研究长新冠和统计的科学家通力合作而成。2. 研究人数多。这篇是至今最大规模的长新冠荟萃分析,囊括了全球54项研究结果和两个医疗数据库的数据,共涉及120万新冠病人。3. 分析严谨。文章作者里有不少生物统计学家,他们用了贝叶斯统计方法和对照组进行对比,去除了其他原因导致的症状,或者说减小了数据噪音,可以更清晰地看出哪些长期症状的确是由新冠感染导致的。总之,对比这两篇综述性文章,我们可以看出,判断一份学术文献是否靠谱时,应注意定义是否准确、方法是否严谨、作者是否专业人士等因素,不能只看作者或杂志的名气。说完了文献,再回到现实。现在还有不少朋友转阴后一直有点不舒服,说自己康复了但还没有回到病前的状态,更有不少人表现出有心悸、咳嗽等症状。那我们该怎样看待这类情况呢?首先,阳康之后,身体需要收拾残局。本文所说的“阳康”,是指感染新冠(阳了)后,核酸检测结果转阴。这时如果还有一些残留症状,是很正常的。我们的身体第一次和新冠病毒短兵相接,需要一些时间来打扫战场,再开始战后重建,而每个人恢复的进度不一样。所以有的朋友时不时还有咳嗽、疲倦等症状,不用担心,这些一般会逐渐恢复的,到转阴三个月时,只有不到6%的病人还有这些症状[6]。其次,这些症状可能反映了我们身体的用进废退。测出阳性后,你有没有坐新冠“月子”?或有没有较长时间的休息?如果长时间活动减少,阳康后出去爬个楼梯、走快一点,就可能感觉心跳加速、或气喘不上来。其实这是休息多了产生的耐力下降,医学上叫deconditioning。这个词指一段时间不太活动、卧床休息、或者静止生活状态之后引起的复杂的生理改变。其中最主要的影响是造成肌肉力量下降及肌肉减少。好在这些都不需要担心,只要慢慢加强活动,体力就会好转,那些症状就会逐渐消失。不得不说,许多人了解到新冠感染有这些“风险”,社交媒体和某些专家功不可没。在网络上,新冠感染后发生心肌炎的可能性被夸大了,吓得很多人不敢轻举妄动,有的还去医院要求查心肌炎。还有些专家错误地按照对竞技运动员的要求来要求大家,让大家转阴后至少十天内不能运动[7]。但实际上,大部分气喘心悸的症状可能只是来自于身体的“退化”。肺部残留纤维化的患者尤其如此。这些病人本来呼吸功能就不好,一活动容易喘不上气来,因此他们常常或坐或卧,减少活动。但这又是个恶性循环:长期静止的生活方式会导致心肺功能进一步下降。研究发现,慢性肺病病人的呼吸能力差可能更多取决于身体不够强健,而不是他们肺部病变的严重程度[8]。在医生群里,常见有人问病人肺部有些纤维化,是否要用某种药物甚至干细胞疗法?专家们一致回答,没有用,关键是病人要适当活动并多做肺部康复训练。还有少数人在阳康后的症状符合一种名为“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的疾病的描述。这些病人站起来后会出现头晕、心慌、视力减退等症状,而且10分钟内静息的心率升高超过30次/分钟,但血压不下降。目前对POTS的治疗思路主要是保持充分的水分和电解质。不过,POTS诊断并不是新冠患者独有的,有很多原因,比如血容量不足、机能失调、自身免疫问题等,都会导致以上症状。有意思的是,现在科学家发现,很多其他病毒——比如流感病毒——感染后也有一小部分人会留有长期症状,这类情况总称为“病毒感染后症状”。比如,一项涉及美国122个医疗中心的研究对比了1.7万名新冠病人、1.7万名其他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病人和1.7万名正常人,发现在病毒感染后一个月到一年的时间里,患者出现几十种长期症状中,只有七种和新冠病毒感染相关。这七种症状是:心悸、脱发、疲劳、胸痛、呼吸困难、关节痛和肥胖。进一步分析发现,有的长新冠症状出现的可能性并没有显著高于其他病毒感染[9]。所以,我们要重视长新冠,但也不要夸大它的影响。第三,我们既要关注身体的不适,更要关注心理上的不适。比如,阳康后,你有没有觉得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出汗多、胃疼?要知道,这些症状不见得是因为身体出了问题,它们也是焦虑的常见症状。还有人人谈之色变的“脑雾”,但要知道,疲劳、焦虑、情绪低落都可能影响记忆力和思维能力。所谓的“脑雾”是不是和民间常说的“一孕傻三年”有点类似呢?身心是合一的,改善了心理健康,许多躯体症状可能就会得到改善。三年疫情给每个人都带来了精神压力,这就是为什么“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结合大流行的情况,在2022年首次提出要筛查青少年有没有焦虑抑郁的问题[10]。思想压力大、焦虑、长期睡眠有问题的朋友最好寻求心理学专业人士的帮助。总之,阳康后残留的症状可能意味着身体仍在恢复,也可能是因为我们休息得过多。实际上真正的长新冠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该如何应对长新冠的症状呢?有几件事很有效但也很容易被我们忽略,那就是要吃好饭、不脱水、睡足觉、多活动。做好几件事,就可能改善不少症状。注意并没有任何营养品、保健品可以帮助更快的恢复,包括免疫球蛋白。到医院去查抗体或做CT也没有临床意义。但是,如果阳康后的症状严重到影响日常生活,或者越来越重了,或出现了新的症状,还是要及时就医,毕竟除了新冠,世界上还有各种各样其他的疾病。如果新冠后症状持续超过三个月,也可能是长新冠,需要进一步诊治。总之,现在有很多关于长新冠的研究,读对文章很重要。阳康后的很多症状只是表现了身体逐渐恢复的过程,而并不是器质性的问题,绝大部分人都会逐渐恢复。参考文献[1]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79-022-00846-2[2] https://www.covid.gov/longcovid/definitions[3] https://www.who.int/europe/news-room/fact-sheets/item/post-covid-19-condition[4] https://www.science.org/content/article/how-scientists-are-teasing-apart-biology-long-covid[5] https://me-pedia.org/wiki/Hannah_Davis[6]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fullarticle/2797443[7] https://www.nebraskamed.com/COVID/how-and-when-to-start-exercising-again-after-covid-19[8] UpToDate: 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 in the evaluation of unexplained dyspnea[9] https://academic.oup.com/ofid/article/10/1/ofac683/6953331#392762420[10] https://www.uspreventiveservicestaskforce.org/uspstf/recommendation/screening-anxiety-children-adolescents 作者: 2023/02/20 15:27
  • 春天到,孩子长高这件事,您做对了吗? 春天到了,万物生长,家长们也都盼着孩子春天快长个儿。长高这件事,你了解吗?一、春天是孩子长个子的高峰期,这种说法对吗?确实有研究表明,孩子的生长是非匀速的、有季节性的,有些研究结果显示孩子在春季长的更快,也有一些结果显示,在夏季的月份里,孩子身高增长更快[1-2]。其中的原因尚不明确,可能跟人体的激素分泌呈周期性有关[3]。不管是春天长的快,还是夏天长的快,总之,孩子身高的短期生长是不规则的,可能这几个月慢一点,过段时间又追上来,所以,评估孩子的身高发育,不能只看短期的身高增速,我们需要连续监测,并且绘制身高的生长曲线图,长期的、规律的观察孩子的生长趋势。二、什么是身高生长曲线?怎么看孩子的生长曲线?横坐标为年龄,纵坐标为身高(体长),从出生开始,定期在坐标轴中描画出孩子身高/年龄的点,把点连起来,就可以得到一条孩子的生长曲线。如上图,红色的线就是一个孩子的身高生长曲线,余下5条是供对比的标准曲线。那怎么判断孩子的身高生长曲线是否正常呢?分两方面来看:1、纵向比较:也就是跟同年龄孩子的标准值比较,如果身高在P3-P97两条曲线之间,则认为正常,即正常身高位于同年龄孩子身高的第3百分位到第97百分位之间。低于 P3曲线为矮小,高于P97曲线为高身材。2、横向比较:也就是自己跟自己比,曲线跟标准曲线趋势基本一致,上下波动没有横跨两条标准曲线,认为正常,否则需要考虑生长过缓或生长过快。从这两个标准来看,上述生长曲线的孩子虽然身高在同龄孩子中不算高,在第15百分位,但是是正常的,不属于矮小。三、长个子这件事,到底与遗传关系有多大?姚明身高226cm,12岁的女儿现在身高已经快190cm了,向我们展示了遗传的强大。科学研究也证明,遗传是决定身高的主导因素,约占60-80%,剩下20-40%由环境因素决定,这其中最主要的是营养因素。遗传为主导,所以医生可以根据父母的身高,计算出孩子的遗传靶身高,用来初步预测孩子成年后的终身高,计算方法两种:CMH法和FPH法。CMH法的公式是:男孩(cm)=(父身高+母亲身+13)/2±8.5女孩(cm)=(父身高+母亲身-13)/2±8.5FPH法的公式是:男孩(cm)=45.99+0.78×(父身高+母身高)÷2±5.29女孩(cm)=37.85+0.75×(父身高+母身高)÷2±5.29这两种方法中,CMH法计算较简单,临床常用,但最近的一些数据显示,用FPH法可能更准确一些[4]。用这两种方法来计算姚明女儿的身高(姚明身高226cm,叶莉身高190cm),结果分别是201.5±8.5(cm)和193.85±5.29(cm),跟姚明女儿现在的身高还是比较吻合的。但是,遗传虽然重要,也不是占100%的因素,同为NBA球星,林书豪的父母身高都不足170cm,但林书豪身高192cm,这是为什么呢?不要忘了,除了遗传,身高还有20-40%是由营养等环境因素决定的,咱们也不能轻易“自暴自弃”。四、去打“增高针”行不行?这要看情况,盲目打所谓的“增高针”,是万万使不得的。这里我们要搞清楚两个问题:1、什么是增高针?2、什么情况下才能使用?大家俗称的“增高针”指的就是注射生长激素。正常情况下,人体自身就能合成生长激素,它也是生长发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激素,有促进骨和软骨的生长等多种生理作用。人体如果缺少生长激素,会表现为矮小及其他症状。只有明确是生长激素缺乏引起的矮小,或者是身高绝对矮小(矮于第3百分位)的情况下,我们才可以通过补充生长激素来促进身高生长。用生长激素的前提是,要经由专业的医生来进行系统的评估。医生会评估两方面:1.孩子是不是符合矮身材诊断:很多时候孩子并不矮,而是家长把心理预期值放的太高,给身高在正常范围的孩子使用生长激素,那肯定是得不偿失的;2.分析矮身材病因:生长激素缺乏引起的个子矮,建议打针,这种情况增高效果往往会比较好,还有一些孩子,找不到明确的病因,称为特发性矮小,如果身高确实非常矮,在评估注射生长激素的风险和收益之后,也可以考虑注射。但不管原因,只要打生长激素就都能让孩子长得更高吗?这可不一定。如果没有生长激素缺乏症,注射生长激素不一定能让儿童长高,即使有效,效果也没有那么好,大约只会多长高4-6cm。除了效果欠佳之外,注射生长激素还有以下的问题:1、开销巨大,并且治疗的过程困难重重,要每天注射一次,持续数年;2、虽然总体安全(但安全的数据来源主要是矮身材的孩子,对于正常身高的孩子的安全性缺乏数据),但仍存在一定不良反应,比如生长激素可能会导致骨骼和内脏异常生长;促进已有肿瘤或潜在肿瘤的生长;还可能增加未来心血管病;的风险。现在很多不正规的机构抓住家长“身高焦虑”的心理,滥用生长激素,这无疑是对孩子健康的极大不负责任。家长们一定要去正规的医疗机构,全面评估孩子的身高情况,不能随意使用“增高针”,听信所谓的“定制身高”。五、真正靠谱的“增高方式”是什么?无法改变遗传因素,但努力改变影响身高的环境因素,可以充分发挥孩子的身高潜能。建议家长们从以下几点做起:1、监测孩子的生长曲线,发现问题及时就医。曲线超出了第3百分位和第97百分位的正常范围、或者虽然身高还在正常范围内,但是突然长慢了、长太快,都建议及时就医。2、保持健康,少生病。日常按时接种疫苗、勤洗手、多通风、少去人员密集的地方,正确戴口罩等等,都可以有效的减少孩子患各种感染性疾病的可能。此外,一些过敏性鼻炎、哮喘等慢性疾病,也会影响孩子的身高,如果孩子有这些疾病,要积极控制。3、全面均衡的营养。营养是除了遗传因素外,影响身高的最主要因素,要注意给孩子的充足、均衡的饮食,没有哪一种食物吃了是增高的,只有各种营养素全面摄入,才能给孩子最充足的营养。不过,也不能营养过剩,如果孩子肥胖,会增加性早熟发生率,反而影响孩子成年终身高。4、合理的运动和充足的睡眠。运动和睡眠,与身高的关系目前尚不清楚,但合理的运动和充足的睡眠,能促进身体健康,减少疾病,预防肥胖等,从而对身高增长起到积极作用。5、心理:保持心情愉悦,对孩子的健康也有巨大的好处,可能也能促进身高的增长。总结:孩子身高七分还是天注定,但仍有三分靠后天,要注意给孩子均衡的营养、合理的运动,充足的睡眠和愉悦的心情;家长要注意记录和监测孩子的生长曲线,发现问题要及时就医;不能为了追求孩子长的更高而盲目使用生长激素,只有经专业医生评估,有必要的情况下才使用。【参考文献】Gelander L, Karlberg J, Albertsson-Wikland K. Seasonality in lower leg length velocity in prepubertal children. Acta Paediatr. 1994 Dec;83(12):1249-54.Narumi S, Ohnuma T, Takehara K, Morisaki N, Urayama KY, Hattori T. Evaluating the seasonality of growth in infants using a mobile phone application. NPJ Digit Med. 2020 Oct 21;3:138.Tendler A, Bar A, Mendelsohn-Cohen N, Karin O, Korem Kohanim Y, Maimon L, Milo T, Raz M, Mayo A, Tanay A, Alon U. Hormone seasonality in medical records suggests circannual endocrine circuits.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21 Feb 16;118(7):e2003926118.江静,傅曼芬,邱定众,等. 两种预测遗传终身高度方法的比较[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4,19(11):980-982.患者教育:我的孩子身材矮小https://www.uptodate.cn/contents/zh-Hans/my-child-is-short-the-basics (基础篇) - UpToDate作者:张璐洁审核:唐芹 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部主任 研究员 作者: 2023/02/20 15:26
  • 这就是信心|看这些重大工程“加速奔跑”! 我国首条跨海高铁进入静态验收阶段、京秦高速公路全线贯通、深中通道海底隧道最终管节浇筑完成......春节假期之后,全国多地重大项目建设“加速奔跑”,不少大工程已交出阶段性重要成果,传递出中国经济向上向好的积极信号。奋跃而上、真抓实干一系列部署举措密集落地一个个重大项目接踵推进经济暖流不断涌动发展脉动愈发强劲!————————————策划:万 方编辑:王 莹设计:杨 宽 樊珊珊终审:曹滢来源:新华网 作者: 2023/02/20 10:47
  • 气候变化将导致巧克力危机?真的要和巧克力说再见了? 除了特殊的时间点的特殊符号价值之外,巧克力有着让人无法抗拒的魔力,丝滑的口感,可可碱刺激多巴胺分泌带来的愉悦感,配合上牛奶和香草荚,简直就是完美的甜品。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进入二十一世纪,有不少研究人员和研究机构给出了让人沮丧的预测,如果当前的气候变化趋势不能扭转,那么到2050年的时候,人类可能要同巧克力说再见了。这是不是真的呢?01生而金贵的可可可可豆生而金贵,在玛雅人的传说中,可可是神(Plumed Serpent)赐予玛雅人的食物。无独有偶,在阿兹特克人的神话传说中,羽蛇神(Quetzalcoatl)在满是食物的神山之上找到了可可树,并把它赐予了阿兹特克人。这些神话传说都说明这种食物的历史悠久。而可可属的拉丁文名属名Theobroma,含义就是神的食物(theo=god,broma=food)。在阿兹特克帝国的统治下,周围的部落都需要将可可豆作为贡品进行朝贡。这种稀缺性,一度让可可豆成为阿兹特克帝国的通用货币。当时,用80-100粒可可豆就可以买来一套华丽的服饰。而这仅仅相当于两个可可果而已(每一个可可果里面都有30-50粒种子)。与金银不同,可可豆这些硬通货是可以吃的。美洲人吃可可的历史是相当久远,在墨西哥的考古发掘中,考古人员发现了公元前1900年的存放在容器里的可可豆。并且在多处不同年代的遗址中都发现了可可豆,奥尔梅克人、玛雅人、阿兹特克人都喜欢吃可可。可是,可可豆从古至今就不是一个便宜的农产品,这主要因为在可可生长的各个阶段都存在限制性因素。02全球变暖影响巧克力生产2019年,国际可可组织预测,随着全球变暖带来的气候变化会极大影相可可豆的产量,在未来30年内,可可豆的产量将断崖式下降。如果气候变化的趋势得不到扭转,到2050年的时候,我们将没有巧克力可以吃。现实真的已经如此严峻了吗?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其实在过去50年时间里,全球可可豆的总产量增长了四倍之多,从1961年的年产量118万吨,增加到了2020年的年产量522万吨。不过,近年来受极端天气影响,2021年全球可可总产量有所下降,但年产量也达到了495万吨。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需要持续关注。可见,虽然可可豆的产量受到了天气影响,但产量也依然可观,还没到2050年就灭绝的程度。03有限的种植空间虽然没有灭绝的风险,但是可可的生长也确实遇到了一些问题。作为一种热带作物,可可对生长环境有着苛刻的要求。地球很大,爱巧克力的人也很多,但是栽种可可树的区域却十分有限——赤道南、北纬约20度以内,气候炎热、多雨的区域,是可可最喜欢的生活区域。到目前为止,全球的可可生产主要集中在三个区域,其中非洲产区是可可豆种植中心,科特迪瓦和加纳一起为全世界提供了占总量52%的可可豆,另外尼日利亚和喀麦隆也是可可主产区;以巴西、厄瓜多尔、秘鲁和多米尼加这四个美洲国家,是可可豆的另一个生产中心;另外,印度尼西亚以及临近的东南亚区域也是可可豆的生产中心,这里贡献占总产量14%的可可豆。有限的种植区域是可可生产的一个致命缺陷,一旦病虫害爆发,很容易波及到所有的可可树。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随着气温升高之后,过于单一的栽培品种,可能无法有效应对新出现的病虫害威胁。在20世纪70年代,“大米歇尔”香蕉最终被“卡文迪许”香蕉替代,这种无奈的选择其实已经发生在可可树身上。04有限的遗传多样性在长期的选择过程中,栽培可可豆的基因多样性存在极大缺陷。目前大规模栽培的可可树以划分为三个品种群,Forastero,Criollo和Trintario。其中Forastero品种是市面上最常见,生产也最大量的可可豆品种,占总可可豆产量80%以上。栽培这个品种不是因为它们的品质,恰恰相反,这个品种的巧克力味比较淡,酸味、涩味和苦味都比较重,但是这个品种拥有较为强大的抗病虫害能力,所以成为了主力品种。至于,Criollo才是顶级可可之选,拥有独特的香气,以及适当的酸味和苦味。但是受虫害影响,其产量只占可可豆总产量的3%,主要是分布在南美洲的委内瑞拉。好在上述两个品种的杂交品种Trintario,集合了亲本的口味和产量优势,口味比较浓郁厚实,栽培性能也比较好,原产地在加勒比海的特立尼达群岛。当下,全球变暖带来的气候变化越来越明显,气温上升和季节性降水分布变化,高温和干旱对喜欢阴凉环境的可可生长造成显著影响,不仅仅带来的更多病虫害,同时还影响到为巧克力提供授粉服务的昆虫。05小虫子带来的巧克力在面对病虫害侵袭的同时,可可生产面临的一大问题是如何提供有效的授粉服务。可可是自交不亲和植物。所以,在自然状态下,一棵树上的上千朵花,真正能结果的只有三四朵,这就难怪古代的可可豆比黄金还珍贵了。要解决可可豆的产量问题,就必须解决授粉的问题。人工授粉,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在印度尼西亚进行的一项实验中发现,如果将一棵树上的花朵尽数人工授粉,最终可以增产161%,即便是只对13%的花朵进行人工授粉,产量也可以提升51%,这些操作比使用农药和化肥的增产效果要明显的多。但是问题是,可可花朵太小了,大概只有成人的大拇指指甲盖那么大(实在无法想象,这样小的一朵花,将来会变成一个比拳头还大的果子),让授粉工作堪比绣花,再加上可可花朵开放时间很短,能进行有效授粉的时间更短,完全利用人工授粉进行生产,势必会大大增加生产费用,这并不是我们想看到的结果。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那么,有什么办法来提升授粉效率呢?在传统上,研究人员认为,蠓科的小昆虫(如可可蠓Forcipomyia squamipennis)是可可树的有效传粉者。这是一类飞行能力有限,喜欢阴凉湿润环境的小虫子。要想让它们为可可树提供良好服务,就需要为这歇传粉昆虫营造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足够的大树遮蔽,可可树之间适当的距离,以及种植园中的充裕的腐殖质都是必要的元素。这样做起来,确实有些困难,好在最新的研究表明,食蚜蝇之类的双翅目昆虫也可以为可可树提供授粉服务,只要为这些昆虫提供足够的栖息地和食源性植物,就可以极大提升可可产量。这充分说明,进行生态农业经营的重要性。当然,还有一个终极解决方案,那就是通过收集和筛选野生可可属植物,或者基因编辑的手段,找到并选育出可以自花授粉的可可品种。在最大程度上打破授粉的限制,从而增加可可豆的产量。巧克力的未来需要更多的科技力量的支持。想要解决可可的病虫害问题,研究人员们也做了不少努力。首先,研究人员发现需要选育更多耐热性能优秀的品种,而野生的可可种群很可能是答案所在。在哥伦比亚、巴西和哥斯达黎加等地区分布着大量的可可自然居群,并且携带各种抗性基因的优异种质。这些都是保障巧克力生产的基因宝库。在分子生物学的支持下,必然有更多有效地抗病虫害、抗高温和抗干旱的相关基因被定位,并最终应用到育种和生产当中来。再者,关注可可的生态种植技术,对于可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可可生产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而维护好产地的生态环境又可以帮助种植者开拓相关的旅游产业,促使可可产业良性发展。另外,我们还需要注意到,到目前为止,可可属的20个物种中,只有可可和大花可可被人类栽培利用,还有15个物种有潜在的栽培价值。这意味着更多的口味、更高的产量和更美好的未来。保护好这些大自然的馈赠,就是保护好我们喜欢的巧克力。参考文献:[1]Manuel Toledo-Hernández et al. 2020. Hand pollination, not pesticides or fertilizers, increases cocoa yields and farmer income. Agriculture, Ecosystems & Environment, 304(1) ,107160.[2] Manuel Toledo-Hernández et al. 2021. Landscape and farm-level management for conservation of potential pollinators in Indonesian cocoa agroforests.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257, 109106. 作者: 2023/02/20 10:31
×
×

扫一扫下载APP,体验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