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普中国
  • 地球上为什么不会下钻石雨? 近期,美国科研团队通过模拟场景实验后推断,土星、木星及太阳系外的很多星球上空都会下钻石雨。这是继关于“太阳系里天王星、海王星上空经常下钻石雨”研究理论的又一突破。物以稀为贵。作为地球上最昂贵的物品之一,钻石因闪亮坚硬且量少而深受人们喜爱,由它所做的钻戒更是求婚的主打礼物。天王星、海王星、土星、木星等都下钻石雨,地球上怎么不下呢?实验室模拟的钻石雨场景,可以推广运用吗?高档钻石,图源:钻石交易网01不一般的雨!想象中的雨,自然是天空的“水”飘洒而下。实际上,这只是地球上的特殊场景。众所周知,地面上的水受太阳光照射后变成水蒸气(又称“水汽”)。水汽上升到空中,遇到冷空气变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有两种结局:又小又轻的被气流托在空中,变成了云;稍大的,经聚合后重力超过空气浮力,变成雨滴落到地面。稍大的雨滴如果遇到急剧下降的温度,雨滴就会凝结成冰雹降落。由此得知,下雨属于物理变化。雨雪形成示意图,来源:线上课堂网下钻石雨与地球上空的下雨本质上不同。据1986年探测器飞掠天王星、1989年飞掠海王星得到的数据和科学家实验模拟还原钻石雨的过程得知,星球上空的雷电将气体中的甲烷分解,从而形成煤灰形态的碳,碳下落变成石墨,石墨落到星球深处因巨大的压力形成钻石。从甲烷到碳到石墨再到钻石,这个过程明显属于化学变化。晶莹剔透的钻石跟黑糊糊的碳粉、石墨是一家人图源:钻石交易网进一步分析得知,下钻石雨主要取决于两个条件。首先是上空有一定数量的甲烷。上世纪末西方科学家研究发现,在一定温度和压强条件下,甲烷会分解产生碳原子,最终聚合形成钻石。太阳系四大气态行星里,天王星、海王星不像地球一样有岩石、土壤,而是布满由氢、氦、甲烷、乙烷等气体组成的大气层。科学家们一度认为,由于甲烷占总气体的约15%,所以它们上空完全符合下钻石雨的条件;土星、木星上空含甲烷量很低,不足总气体的0.5%,所以不会下钻石雨。近期美国科研团队研究推断,土星、木星上空不但会下钻石雨,而且约有1000000千克/天的碳落入星球深处变成钻石,其含量是地球钻石年存量的50倍。这些钻石“雨”里,大的直径超过1厘米,类似约15克拉的大钻石。其次是必须具备特殊的自然现象或条件,比如强闪电、超高气温、超高压强和超厚的大气层或球幔。除了每秒十次的闪电风暴,几千度的高温,上百万帕的压强外,超厚的大气层或球幔为甲烷变成钻石提供了绝佳场所。以土星和木星为例。据推测,它们的大气层有几万千米,而地球的大气层只有约 100千米;它们的直径超过12万千米,是地球直径的10倍以上,其球幔厚度可想而知。甲烷被土星和木星上空的强闪电击穿后,下降4000多千米变成石墨,石墨下降6000多千米到达星球表面,因强压变成钻石。钻石越过10000多千米的球幔到达星核,超高温让它们变成液态,形成名符其实的“钻石海”。海王星结构图,由外至内依次为高层大气、低层大气、球幔、球核,图源见水印02见不到的钻石雨!作为人类已知唯一孕育和支持生命的天体,地球上从没出现也不可能出现钻石雨。第一,地球上的甲烷含量占总气体的0.0002%,即使全部转化为钻石,也只是土星上钻石数量的千分之一。第二,地球上的大气压远远不能把甲烷变成钻石,完成此操作的大气压,足以把高山压成粉末,更不要说人体。第三,退一万步讲,即使在地球上空完成甲烷变钻石的操作,但由于下落速度高、锯齿边缘锋利等原因,定会将地球表面破坏得千疮百孔,后果不可想象。模拟的钻石雨,来源:逐游酣星博客天空中不会下钻石雨,那可否像之前美国科研团队的研究那样,通过实验制取批量钻石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实验不但需要超级昂贵和复杂的设备,而且模拟星球内部环境的技术难度也非常大。其难度主要表现在闪电、高温、压强等方面。闪电强度不是一般大。气态星球上空大气层里的水蒸气,受星球内部的热量影响,会聚合形成雷暴云,进而产生闪电。据推测,木星上闪电强度是地球闪电的1000倍,频率可达每秒钟近10次。目前人类只能进行极小规模的超强闪电测试。木星上的狂暴闪电图源:NASA ,来自“朱诺号”探测器的拍摄分解物质温度需求相当高。要分解甲烷或类甲烷气体(如聚苯乙烯),得到其中的碳单质,必须把温度升高到5000摄氏度。实验到达此温度时只能分解极少量的甲烷。压强高得离谱。实验让石墨变成钻石,需要150万帕。1帕是指1牛顿的力均匀地压在1平方米面积时产生的压力强度。用美国模拟钻石雨科研团队成员克劳斯的话说就是,“(让石墨变成钻石的压强)相当于大约250只非洲象的重量集中在拇指甲表面所产生的压力。这或许也是海王星等气态星球表面以下10000千米处的环境”。由此得知,要从甲烷或类甲烷气体中提炼钻石,成本和难度都不可想象。有人推算,要从甲烷中提炼1克拉钻石,至少要花去购买1000克拉钻石费用。既没办法到天王星等星球上取钻石,期待地球下钻石雨也不可能,甲烷制取钻石又得不偿失,所以钻石雨的话题只能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或成为作家们创作科幻小说的素材!参考文献:1.论文《科学家成功创造出“钻石雨”》,《掌桥科研》2017年2.论文《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表面分析》,《科技与生活》2011年第20期3.文章《科学家猜测:宇宙中的“钻石雨”现象很常见》,牧夫天文论坛2022.9.14,作者解仁江 作者: 2023/03/07 11:22
  • 甲流肆虐,该如何应对?现在打疫苗来得及吗? 尽管大家在前一段时间的发热以后,都有了些应对疾病的准备了,但最近发热的人又多起来了,自己或身边的亲友发热,该如何应对?又可以提前准备些什么来应对呢?我们今天试着梳理一下,以下几点,是给大家的发热应对建议,我们来一个个详细说明吧。划重点先确定是否发热查找病因,同时重点关注身体的感受和变化备药,但不要盲目用药借此机会好好休息01对发热要有正确的认识发热是很多疾病的常见症状,大多数时候,发热是因为身体被病原体感染。发热就像是身体的警报,一旦外头来了敌人,发热就像是哨兵发出的提示,向全身体的“免疫部队”发出准备战斗的号召。虽然发热有点难受,但对身体来说,并不一定是坏事。一方面,发热本身在对抗感染方面似乎发挥了关键作用;另一方面,也提示人们,如果是长期、不明原因的发热,需要对身体进行系统性的检测以处理更严重的病因。因为发热也见于一些非感染性疾病——敌人不一定来自于外部,内部亦常常会有叛变(比如有肿瘤细胞被免疫系统发现了),甚至是哨兵卫队自己的问题(比如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一些非感染的自身炎症性疾病)。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当然,如果正值流感流行季,发热则多与流感有关。那么问题来了,都知道发热可能是生病了,但究竟怎么算发热呢?02摸额头、水银针、电子温度计,信谁?发热是指人体核心温度升高超出日常范围,但这里有个很陌生的词,核心温度是什么?核心温度指的是人体内部的温度,由于测温的方式和工具不同,因此不是所有温度都可以代表核心温度。其中直肠和口腔温度计测量的温度,可以最精确地测量核心体温。其准确程度大抵如下:肛温(直肠温度)>耳朵(鼓膜)>前额(颞动脉)温度计>口腔>腋下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那怎样才算是发热呢?一般对成年人而言,人体的核心体温,正常情况应该在37-37.5℃之间[1]。不同测量方法,正常值为腋温(36.0-37.0℃)、口温(36.3-37.2℃)、肛温(36.5-37.5℃)当然,虽然都知道肛温最准,但脱裤子测体温毕竟很麻烦,平时咱们操作的时候多用额温、耳温、腋下、口腔,以操作最简单的额温为例,一般来说超过37℃,且伴有不适症状,就算是发热了。此外,对儿童来说,根据美国儿科学会,儿童的标准是:肛温、耳温在 38 ℃ 或以上;口温在 37.8 ℃ 或以上;腋温在 37.2 ℃ 或以上。03找病因,但不必过分执迷病因前文说过可能导致发热的疾病很多,咱们自己通常只需要考虑当前流行的传染病如流感等因素,但不用为其他病因过分纠结,注意关注病患的状态妥善照料即可,下边就列举一些发热原因:免疫接种反应是3—36月龄儿童非感染性发热最常见的原因。然后就是感染性疾病了,在就诊于初级保健医护人员或急诊科的发热患儿中,有55%-60%[2]在体格检查时发现明确的细菌或病毒感染,其中大多数患儿存在急性咽扁桃体炎。多达6%的幼儿发热是由明确的病毒性疾病引起,例如毛细支气管炎、流感、水痘[3]。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发热的其他非感染性病因不常见,包括川崎病、药物热、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恶性肿瘤(如白血病)和慢性炎症性疾病(如炎症性肠病和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免疫接种造成的发热可以比较容易排除(通常在接种 48 小时内出现),亦无需特别处理,如果排除这个原因,我们主要考虑的是感染性疾病。那感染性疾病当中,又重点考虑当前社会流行的感染性疾病问题,比如近期我们就需要考虑是甲流、诺如或新冠感染。找病因对判断病程和处理手段有一定的帮助,有一些疾病亦有便捷的方式,比如新冠可以在家庭进行抗原检测,目前流感也有可由患者自行操作的流感检测试剂销售,如果有腹泻或呕吐的情况,大多数可能往诺如上考虑。对于部分感染性发热而言,病程是有自限性的,换句话说,就是完全不吃药不处理,也是会在感染后一段时间消退。我们需要防范的是疾病的进展或恶化,观察发热以外的其他症状,关注身体状况,及时识别危险信号,很多时候,比找到明确的感染原更重要。04备药但是不要乱吃药对付感染性发热无非两种药:对症的,对因的。所谓对症,就是改善症状的药物,比如大多数非甾体抗炎药物。换成我们熟悉的名字,就是我们常用的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但需要注意,对于成人和孩子,通常有不同剂型和含量各不相同,需要仔细阅读标签,确定适当的剂量。对孩子而言,更是需要注意避免重复服用不同剂型但含有相同药物成分的药物,避免给儿童或青少年服用阿司匹林。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对儿童对症给药的原则,是看精神状态。如果孩子精神状态好、吃喝玩耍也比较正常,那么即使体温超过 38.5℃,也可以不用药、继续观察;如果孩子精神差,不愿玩耍,没什么食欲,那么即使体温没达到 38.5℃,我们也建议家长给孩子用药。这种原则,对成年人亦是有效的。对因的用药比较复杂,在一些疾病中,有较为明确有效,但不是所有人适用的特效药(比如新冠);有一些疾病,明确有效的药物,需要在特定时间服用(比如感染早期,超过48小时无效);有一些疾病,则无明确的有效治疗病因的药物(比如诺如)。因此回到刚刚的问题上,在感染性发热中,很多时候,需要好好休息、放松下来,同时查找病因进行处理。05借机好好休息,记录以下情况不论是上述何种感染性疾病,发热以后身体均会处于疲惫虚弱的状态,疾病亦容易通过频繁的社交活动传播出去。因此,发热后不论大人小孩,请给自己一个放松的理由,在家中静养。如果可以,请在病程中记录以下信息,在病情变化或有需要的时候,带上信息就医:发热的病程:即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发热,可以以天数计,比如2天前,也可以按小时计,比如4小时前。发热的可能:把你认为最可能的诱因简单的描述出来,比如“我公司同事最近很多甲流”。发热的特点:体温最高多少度,每隔几小时热峰会上来,通常何时发热。如果能用简明扼要的图表来描述就更好了。发热缓解的因素:比如服了退热药在1小时内慢慢降下来,或不用药也可以自行退热。发热伴随的症状:如咳嗽、流涕,如呕吐、腹泻,如腹痛、耳朵痛、咽痛、头痛等。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如果之前有在其他医疗机构就诊过,应该详细地告知,如何时何地就医,做了哪些检查,诊断考虑什么,医生给了什么药物治疗。如果之前没有就诊,但是吃了药,也需要告诉医生。另外,也可以记录一些基本情况,如:精神状态(尤其是退烧后)、饮食、睡眠、大小便的情况等。06关于流感,再多说几句目前甲流正在流行,不少人中招开始发热,很多班级因此停课,部分地区奥司他韦销售大增……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再次出现,其实最好的做法永远是接种流感疫苗。流感有明确的高发季,一般会从每年的10月持续到来年3月,因此,强烈建议大家每年9-10月份就及时预约接种流感疫苗。另外,由于流感病毒经常变异,且疫苗的作用会减弱,因此每年到了季节就应当去接种。需要注意的是,接种流感疫苗后,我们的免疫系统仍需要2-4周才能产生足够量的保护抗体来抵抗感染,因此到了季节,建议大家及时接种,越早越好。可能还有些朋友,他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现在打甲流疫苗还来得及吗?这里不得不说,虽然有点晚了,但如果您还没有感染过甲流,又能约到疫苗,那么不妨先来一针,毕竟这一轮甲流还剩个“尾巴”呢。参考资料:[1] Niven D J, Gaudet J E, Laupland K B, et al. Accuracy of peripheral thermometers for estimating temperatur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2015, 163(10): 768-777.[2] Finkelstein J A, Christiansen C L, Platt R. Fever in pediatric primary care: occurrence, management, and outcomes[J]. Pediatrics, 2000, 105(Supplement_2): 260-266[3] Greenes D S, Harper M B. Low risk of bacteremia in febrile children with recognizable viral syndromes[J]. The Pediatric infectious disease journal, 1999, 18(3): 258-261. 作者: 2023/03/07 11:22
  • 简单有效诱杀害虫的方法 利用农业害虫的趋性,人为设置器械或诱物来诱杀农业害虫,经济、安全、简单、无农药残留,是生产绿色安全无不污染农产品的有效途径。一、灯光诱杀大多数害虫都具有较强的趋光性,特别对紫外线敏感,诱杀效果很好,可诱杀多种害虫,如鳞翅目、直翅目、半翅目、鞘翅目等害虫。黑光灯诱虫:一般在5—9月份的害虫成虫发生期,每亩设一盏黑光灯,每晚9点开灯,次晨关灯。在无风、闷热的夜晚诱虫量最多。二、糖醋液诱杀糖6份、酒1份、醋2—3份、水10份。配好的诱液放在盆里,加适量的杀虫剂,保持3—5厘米深,每亩放一盆(盆要高出作物30厘米),连续进行15天可诱杀地老虎、斜纹夜蛾、粘虫等。三、毒饵诱杀① 将糠麸、豆饼粉碎炒香,加适量的杀虫剂,可诱杀蝼蛄、地老虎等地下害虫。② 地老虎幼虫发生期,采集新鲜嫩草,均匀喷上杀虫剂,在傍晚放置于被害株旁和撒于作物行间,进行诱杀。四、杨柳枝诱杀将半米左右半枯萎的杨柳枝、榆树枝,每10根捆成一束,蘸杀虫剂,一端绑木棍插地上,每亩插5—10捆。可诱杀粘虫、斜纹夜蛾等成虫。五、谷草把诱卵粘虫喜欢在黄色枯草上产卵,每亩插10把,集中烧毁灭卵。六、黄板诱杀用长10厘米左右,宽2—3厘米左右纸板或纤维板等,用油漆涂成黄色,再涂一层粘油,每亩20块左右,置于田间与植株同高,可有效诱杀白粉虱、蚜虫、潜叶蝇等。 作者: 2023/03/06 11:17
  • 早春大棚草莓通风有技巧  寒潮过去了,但是北方外界气温较低,我们的草莓大棚也相对密闭,在这样一个环境下,管理好棚内的温湿度就显的尤为重要。即便这样数九寒冬的低温天气,棚室也要进行通风换气,只要不下大的雨、雪,在保证温度的情况下,还是要进行通风换气的,就算是通风换气15-30分钟,也可降低棚内湿度,减少灰霉病等低温喜湿病害的发生。 一、为什么要通风换气?       大棚通风换气的目的是排湿和调节温度,满足棚内草莓光合作用对二氧化碳的需求。因此,通风换气的时间一般应在棚内温度过高,湿度较大时进行。       二、冬季通风时间       冬季气温较低不宜过早通风,由于冬季棚外温度很低,常在0℃以下,早上揭开草苫后棚内温度还未升高就通风,冷风进棚会产生雾,而且为了保温,早晨通风量很小,换气效果有限,湿度仍然会居高不下,棚内的湿气排出也就无从谈起。在气温较高的春末、夏季、秋初等时节,棚内棚外的温度相差不大,可早通风排湿。       冬季早上揭开草苫见光后,先不通风,利用阳光的增温作用,自然降湿。一般情况下,揭开草苫后1小时就可以通风了,一则通风可使外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棚,使得光合作用继续下去;二则可调节棚内温度。所以,低温时期改变早通风排湿的做法,有利于棚内温度和二氧化碳的双重调节。      如果草莓已发生如灰霉病等病害,通风应该有所差别。放风半小时,排出湿气后,及时关上通风口,使大棚内的温度迅速升至30℃以上,保持一个小时左右,然后进行第二次放风。使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不利于病原菌的生长,从而抑制病害的蔓延。        三、浇水提温后通风       冬季浇水后棚内地温会有所降低,若在浇水后就打开风口通风排湿,那么会使棚内温度进一步下降,我们都知道如果温度上不来,地温也是无法提升的。一旦地温过低,草莓根系生长就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容易出现伤根的情况,进而影响根系对肥水的吸收和利用,地上植株和果实生长发育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那么浇水后怎样进行通风?       浇水后,应先提高棚内温度再通风排湿。冬季棚内温度较低,特别是不能放风通气时,应尽量控制浇水。一般选晴天上午10~12时浇水,浇水后,保持通风口关闭,利用晴天阳光将棚内温度提高到30℃左右,然后开小风口通风换气20-30分钟,等温度降到28℃左右,关闭通风口,保持棚内温度在28℃左右。过1-2小时后再打开通风口通风排湿,当棚内温度降至23~25℃关闭通风口进行保温。       四、阴雨天要合理通风       在阴雨雪天,很多莓友这了保证棚内温度,长时间不进行通风换气,这样对草莓的生长也是不利的,当棚内相对湿度大,二氧化碳出现亏缺及有害气体积累的情况下,也应该进行短时开小口进行通风,及时排出湿气及有害气体,换入新鲜空气以满足草莓对二氧化碳的需求。阴雨天一般选择中午12点到下午2点的时间段内进行。因这个时段温度相对较高,可进行间歇式通风,此时段打开通风口15-20分钟,然后及时将风口关闭,间隔半小时至1小时,再打开风口通风15-20分钟,如此2-3次可将棚内湿气排出,同时也可避免棚温下降过快。        五、其它一些注意事项         另外通风换气时应防止冷风直接吹向棚内植株,导致温度忽高忽低,造成叶片和幼果遭受冷冻伤害。因此可在放风口下设置缓冲膜,即可以防止棚外草帘上的杂草、尘土等进入棚中,落到叶片上影响光合作用,又能避免通风时外界冷空气直接吹到植株上。如遇强冷空气刮大风的天气可暂时不进行放风;如遇到久阴突晴时,要对棚外覆盖物进行间隔揭帘,放风量要小,以防光照过强,蒸腾加剧,造成草莓植株失水萎蔫。 作者: 2023/03/06 11:16
  • 每天一把瓜子,你的血管、皮肤都在受益!就看你会不会嗑 很久以前开始,瓜子这种零食现身于各种情景:好友聚会、节日餐桌、追剧八卦……可谓是国民“头号零食”~更有意思的是,虽然瓜子吃起来平平无奇,但一嗑起来就让人根本停不下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嗑瓜子为什么会“上瘾”?有些人嗑瓜子直到口干舌燥,却依然无法控制将手伸向瓜子,像“上了瘾”一样。这其中,可能是多巴胺在起作用。图片来源于网络多巴胺实际是和奖赏预期误差有关,当实际得到的回报或奖励高于心理预期时,多巴胺会大量分泌。嗑瓜子的“上瘾”机制①当我们拿起瓜子准备嗑时,大脑产生了一个吃瓜子的心理预期,多巴胺分泌,开始期待美味的瓜子;②薄而脆的壳轻轻一咬就轻松崩裂,让你瞬间捕获香喷喷的果仁,所以我们的预期很轻松地得到了“即时满足”,这样就给了大脑一个超出预期的“奖赏”,促进了多巴胺的分泌;③大脑记住了这个奖赏机制,就会驱动我们去继续拿起瓜子,吐壳,吃瓜子仁。开启了一个神奇的嗑瓜子循环。不同瓜子,各有长处美国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研究人员发现,经常吃富含木脂素的食物,如葵花籽、南瓜籽等,冠心病风险会明显降低。研究者推测,木脂素和膳食纤维的协同效应,可增加血浆亚麻木酚素的生成,从而发挥作用。而除了能降低冠心病,其实不同瓜子,各有所长~葵花籽仁——抗衰老、护血管富含维生素E:葵花籽仁维生素E的含量为79mg/100g,占所有种子坚果类榜首,每天吃10g左右葵花籽仁,就可以满足一天一半的维生素E需求。维生素E是一种高效抗氧化剂,能保护生物膜免于遭受过氧化物的损害,起着改善皮肤血液循环,增强肌肤细胞活力,延缓衰老进程的作用。图片来源于网络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葵花籽仁的脂肪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分别占总脂肪的77.2和13.5(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其进入人体以后能加快人体的脂肪酸代谢,并能阻止人体对胆固醇和脂肪的吸收,具有稳定血压与血脂的重要作用,还能减少动脉硬化的发生。西瓜子——护发西瓜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以及不饱和脂肪酸,还有丰富的维生素A,对头发具有很好的呵护作用;另外含有的铜还有促进产生黑色素的功效。南瓜子——护前列腺、助调压预防前列腺炎:美国研究发现,每天吃上50g左右的南瓜子,可较为有效地辅助防治前列腺疾病。一方面南瓜子中富含脂肪酸,可使前列腺保持良好功能;另一方面,其富含的锌元素,能增强前列腺的抗菌杀菌能力,有效保护前列腺,强化膀胱及尿道功能;而且其中的一些活性成分还能帮助消除前列腺炎初期的肿胀。辅助调节血压:南瓜子中钾元素含量高,一方面可以扩张血管,间接辅助降低血压;另一方面,当钠离子过多引起血压升高时,钾元素可以促进人体排出多余的钠元素,对平稳血压、辅助降压都非常有益。图片来源于网络健康吃瓜子,牢记4要点选原味、有包装的瓜子有很多味道的,比如五香、奶油、绿茶等,但是多味瓜子在加工时都会加入香精、糖精、食盐等物质,这些成分过多食用不利于健康,所以还是选原味更好。控制量各种瓜子的脂肪含量一般都在50%左右,吃得太多可能会因为脂肪热量摄入过多,诱发肥胖,甚至高血脂等疾病。《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议:居民每周的膳食中坚果摄入量为50-70g(坚果肉),相当于每天食用带壳瓜子20-25g(一只手掌心握一把)。不吃苦瓜子瓜子若是保存不当,很容易受潮发霉,甚至可能产生剧毒的黄曲霉毒素。1mg黄曲霉素,也能致癌!因此,吃到发霉、发苦的瓜子,一定要及时吐出来并漱口。如果几颗瓜子发霉,最好将整包都丢掉,因为黄曲霉菌是以孢子形式传播的,食物极易牵连霉变,只是肉眼看不出来而已。避免长时间嗑瓜子很多人一嗑瓜子就停不下来,这样很容易引起口腔溃疡、舌尖部肿痛、喉咙痛等症状,所以嗑瓜子时要避免长时间嗑瓜子,还要多喝水。 作者: 2023/03/06 11:10
  • 你知道我国首条以诗歌命名的河流吗?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这句源自于《诗经·卫风·氓》的诗许多人并不陌生其中提到的“淇水”便是如今河南省鹤壁市的淇河诗经所及各国分布略图2014年9月中国诗歌学会正式命名淇河为“中国诗河”这也是我国首条以诗歌命名的河流为什么会命名为“中国诗河”?这就要从淇河与诗的关系说起所谓“诗河”有两个含义一是《诗经》之河《诗经》原来就叫《诗》二是因为淇河历代被吟及的诗词曲赋和联语不计其数据考证在《诗经》中有39首是直接描写淇河风光的“淇水汤汤,渐车帷裳。”“淇水悠悠,桧楫松舟。”均出自《诗经》《全唐诗》中咏诵淇河的诗歌近40首王维曾写道:“屏居淇水上,东野旷无山。”杜甫也写道:“淇上健儿归莫懒,城南思妇愁多梦。”现今鹤壁所建造的长达3公里的淇水诗苑中刻勒出的与淇河有关的诗词就有1500首淇河风光在我国文学史上除了长江黄河能像淇河这样历朝历代被人垂青咏诵的寥寥无几值得一提的还有淇河是华北地区唯一穿越城市而未被污染的河流被誉为“北国漓江”这也正如李白的《魏郡别苏明府因北游》所写的一样“淇水流碧玉”——淇水流淌,宛如碧玉直到如今,淇河流域仍保持着良好的生态淇河风光除了淇河我们在课堂上还曾学过许多与河流有关的诗句你知道诗里说的是哪条河流吗?抓紧来温习一遍!长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黄河“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入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金沙江“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毛泽东《七律·长征》吴淞江“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作者: 2023/03/06 11:09
  • 惊蛰到,带您了解雷电的秘密~ 民间有句俗语:惊蛰节到闻雷声,震醒蛰伏越冬虫。惊蛰节气后,全国各地开始渐渐进入到春耕春种的忙碌中,此时,气温慢慢回升,春雷也开始在云层中酝酿。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3个节气。在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这时天气开始转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蛰”是藏的意思。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而“惊蛰”即上天以打雷惊醒蛰居动物的日子。本期内容,我们主要讲雷电是如何产生的,夏季如何防雷电~雷电是怎样产生的?产生雷电的条件是雷雨云中有雷击并形成极性。科学家们对雷雨云的带电机制及电荷有规律分布进行了大量的观测和试验,积累了许多资料,并提出各种各样的解释,但有些论点至今还有争论。PART.01对流云初始阶段的“离子流”假说大气中存在着大量的正离子和负离子,在云中的雨滴上,电荷分布是不均匀的,最外边的分子带负电,里层的带正电,内层比外层的电势差约高0.25V。为了平衡这个电势差,水滴就必须优先吸收大气中的负离子,这就使水滴逐渐带上了负电荷。当对流发展开始时,较轻的正离子逐渐被上升的气流带到云的上部;而带负电的云滴因为比较重,就留在了下部,造成了正负电荷的分离。PART.02冷云的电荷积累当对流发展到一定阶段,云体升入0℃层以上的高度后,云中就有了过冷水滴、霰粒和冰晶等。这种由不同相态的水汽凝结物组成且温度低于0℃的云,叫冷云。冷云的电荷形成和积累过程有如下几种:①过冷水滴在霰粒上撞冻起电;②冰晶与霰粒的摩擦碰撞起电;③水滴因含有稀薄盐分而起电。除了上述冷云的起电机制外,还有人提出了由于大气中水滴含有稀薄盐分而产生起电机制。当云滴冻结时,冰的晶格中可以容纳负的氯离子,却排斥正的钠离子。因此,水滴冻结的部分带负电,而未冻结的部分带正电(水滴冻结时是从里向外进行的)。由于水滴冻结而成的霰粒在下落的过程中,摔掉表面还未来得及冻结的水分,形成许多带正电的小云滴,而冻结的核心部分则带负电。由于重力和气流的分选作用,带正电的小水滴被带到云的上部,而带负电的霰粒则停留在云的中、下部。PART.03暖云的电荷积累大量观测事实表明,只有当云顶呈现纤维状丝缕结构时,云发展成为雷雨云。飞机观测发现,雷雨云中存在以冰、雪晶和霰粒为主的大量云粒子,而且大量电荷的积累即雷雨云带电机制,必须依靠霰粒生长过程的碰撞、撞冻和摩擦等才能发生。根据雷电的形态,人们把它分为枝状闪电、带状闪电以及云闪等几种,其中云闪是指没有降落到地面、在云层之间行走的雷电,例如有时候我们会见到晴空万里时,突然在远处传来一道闪电,人们常常称之为“晴天霹雳”,这就是因为在远方产生的雷电,在云间行走了几十公里之远,才形成了这壮阔的现象。除了普通的雷电,世界上还有一种更加壮观的放电现象,那就是超级闪电。超级闪电指的是那些威力比普通闪电大一百多倍的稀有闪电。普通闪电产生的电力约为10亿瓦特,而超级闪电产生的电力则至少有1000亿瓦特,甚至可能达到万亿至十万亿瓦特。雷电对人类来说是个可怕的自然现象,雷暴天气会影响到电子设备,而直接遭遇雷电更是致命的,但这并不代表雷电就是一无是处的。雷电会产生许多负氧离子,所以雷雨天气过后,空气会特别清新,而雷电还会使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氮,随着雨水进入大地形成氮肥,使土壤更加肥沃。而最近来自耶鲁大学和利兹大学三位科学家的一项研究证明,雷电可能还会与生命的起源有关。 作者: 2023/03/06 11:08
  • 日本“香香”、美国“丫丫”回国!大熊猫的保护之路,究竟有多难? 横幅乌泱泱,粉丝们激动哭泣,机场人声鼎沸,挤得水泄不通……这是哪儿来的超级大明星如此大的排场?原来是旅日大熊猫香香,要回家了。2月21日,深受日本民众喜爱的大熊猫“香香”从日本东京上野动物园启程,搭乘包机回国。“香香”出生于2017年6月,是上野动物园自然繁殖成功的第一只大熊猫。如今,已经5岁多的“香香”在日本到底有多受欢迎?在机场痛哭告别的粉丝团只是很小一部分,还有更多更多人常常去上野动物园排队3小时,就为了和香香见面2分钟,这个从出生就成了超级巨星的大熊猫——有自己的个人纪录片,上综艺,出写真,周边产品卖得火爆,铁杆粉丝为它拍了1000万张照片……这趟回家之旅,日本更是为香香提供了贵宾级待遇,饲养员特意为它准备了大量的竹子、饭团等食物,以保障运输过程中香香的饮食需求。而上野动物园官号成了香香的粉丝应援站号了,事无巨细地汇报了香香一整天的行程——同样是旅居国外的中国大熊猫,近日爆出来的住在美国的丫丫却因生病,变得消瘦憔悴,终于在2月24日得到消息,丫丫预计可以在4月回家,希望得到治疗和照顾后,丫丫能够好起来。22 岁的大熊猫丫丫。图片来源:worldanimalnews大熊猫,这一中国特有的世界级旗舰物种,历经了近百年的坎坷历程,曾经一度濒临灭绝。大熊猫的保护之路到底有多艰辛?这背后的故事,是一段由无数保护工作者共同完成的充满勇气与希望的史诗。01大熊猫名副其实的“中国国宝”大熊猫,作为一个存在于地球上至少800万年的“活化石”和“中国国宝”,它还是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世界自然基金会的logo演变史,自始至终都是大熊猫。图片来源:WWF在远古时代,化石记录表明大熊猫曾经广泛分布于中国东部和南部的大部分地区,以及缅甸和越南等邻国。而如今,青藏高原东缘延伸的几条孤立的山脉——秦岭、岷山、大相岭、小相岭和凉山,是大熊猫最后的家园。秦岭是个天然大屏障,也是大熊猫分布的最北界线。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这些分布于四川、甘肃和陕西三省的连绵山岭包含温带森林和茂密的竹林,湿度大、降雨量大、气温凉爽,非常适合竹子的生长,大熊猫在这里以中高海拔坡度较缓的山地为家,选择在高大乔木掩映下的竹林中栖居。在上个世纪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人类的盲目活动,大熊猫的生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其栖息地面积迅速缩减,并且形成了互不联系的破碎状,种群数量大幅下降,导致大熊猫的种群分割,近亲繁殖,物种退化。这种种群的孤立和分割则是长期威胁其种群的重要因素,小群体的近交衰退现象将降低繁殖力、幼体成活率以及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如果长期如此,最终"岛状"的成员将彻底消失。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为了不让如此悲剧发生,我国历经了漫长而艰苦的大熊猫保护历程,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效,2016年,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达到1800多只,受威胁程度等级由濒危降为易危。大熊猫,已经成为了中国野生动物保护的标志。02大熊猫的保护之路到底有多艰辛早在60年代,我国就已经建立起王朗、卧龙等一批自然保护区,但当时人们对大熊猫仍知之甚少。直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大熊猫保护迎来了巨大的转机。1978 年,西华师范大学的胡锦矗教授在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大熊猫野外观测站(当然也是全世界第一个),也就是赫赫有名的“五一棚”。五一棚的条件极其艰苦,初建时仅由6个大小不同的帆布帐篷组成。1981年,以夏勒博士为首的国际团队,带着包括无线电线圈跟踪技术在内的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研究方法加入研究工作。经过数年艰苦工作,合作研究团队于 1985 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全面探索大熊猫生态环境和习性的著作——《卧龙的大熊猫》,为通过科学研究指导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树立了典范。四川卧龙大熊猫保护基地的大熊猫。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国际合作不仅助力于野生大熊猫研究工作,也推动着中国野生动物保护理念的提升——更加重视野外种群,更强调保护地管理,从生态学的角度理解野生动物保护的意义。1983 年,四川邛崃山系大熊猫栖息地的竹子大面积开花枯死,当媒体将“竹子开花,大熊猫断粮”的消息报道后,立即引起了全社会的反响,经济尚不宽裕的中国民众纷纷解囊为拯救国宝捐款,从此,“救助大熊猫”活动得到广泛响应。对大熊猫的科学调查和研究也陆续开展。胡锦矗、乔治·夏勒等国内外专家组成的国际联合研究团队在四川、北京大学潘文石团队在陕西秦岭的研究,为有效保护大熊猫提出了很多科学建议,推动了大熊猫的保护工作逐渐走上正轨。自1974年起,中国共组织了4次全国范围的大熊猫野外调查,2015年公布的最新一次全国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现有野生大熊猫1864只,已经相比30多年前增长了700余只。对野外种群进行补充是野生动物人工繁育的终极目标,中国在人工繁育大熊猫上投入了大量资源,也取得了相当的成功。熊猫幼崽。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自2005年起,四川省率先开展救护大熊猫放归和人工繁育大熊猫野放,前后共有13只大熊猫回归自然。截止到2014年,中国建立了60余处以大熊猫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并且正在开展地跨四川、陕西、甘肃三省的大熊猫国家公园试点工作,对于大熊猫和其他野生动物的保护工作而言,保护其原生栖息地仍然是最有效的方式。 作者: 2023/03/06 11:08
  • 箭指载人登月!长征十号安排上了 载人空间站工程全面转入应用与发展阶段,中国空间站转入常态化运营模式,长征火箭如何守护“太空之家”?新一代载人火箭、重型火箭等进展如何?近日,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全国政协委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了相关规划与进展。长征系列运载火箭 产能将迈上新台阶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新年贺词中点赞中国航天新成就——神舟十三号、十四号、十五号接力腾飞,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我们的“太空之家”遨游苍穹。“30多年来,运载火箭技术创新道路越走越宽。”全国政协委员、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总设计师容易表示,30多年来,载人航天发射任务连战连捷,长征二号F、长征五号B、长征七号三型火箭成功执行27次发射任务,用100%发射成功的战绩,有力支撑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实现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太空行走,从单船飞行到组合体稳定运行,使我国空间技术发展跨入国际先进行列。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奔向苍穹(宿东 摄)“2023年,中国载人空间站工程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空间站转入常态化运营模式。”全国政协委员、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院长王小军表示,长征二号F火箭和长征七号火箭将执行空间站常态化运营模式发射任务,两型火箭将成为“太空之家”的“专属班列”。记者了解到,2023年下半年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将首次与远征二号上面级完成发射任务,同时研制队伍将瞄准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需求,持续开展发射场测试操作流程精细化确认工作和项目优化工作。容易透露,未来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还将执行巡天望远镜的发射任务。长征五号运载火箭还将执行探月工程四期的发射任务,甚至是更长远的火星取样返回和行星探测任务。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升空(宿东 摄)“今年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计划安排60余次发射任务,发射200余个航天器,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累计发射次数将突破500次。”王小军介绍,随着近几年中国航天发射任务密度持续走高,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百次发射所用时间逐步缩短,这不仅表明长征火箭高密度发射已实现常态化,而且反映出中国航天的高速发展和中国科技水平、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近几年新一代运载火箭全面进入应用性发射阶段,比例逐年上升。未来,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将围绕新一代运载火箭研制能力和产业化发展能力开展专项工作,使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产能迈上新台阶。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值得期待“我国正在研制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预计2027年前后完成首飞。”容易介绍,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长征十号”是根据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规划,为发射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和月面着陆器而全新研制的高可靠、高安全的载人运载火箭。目前,火箭各项研制工作正在有序加快推进。在“逐梦寰宇问苍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十年成就展”上展出的长征十号运载火箭模型(宿东 摄)据了解,长征十号运载火箭采用液氢、液氧和煤油推进剂,可将27吨有效载荷直接送入奔月轨道。该型火箭衍生出的无助推构型火箭可执行空间站航天员及货物运输任务,一子级具备重复使用功能,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不小于14吨。该型火箭是实现我国2030年前后载人登陆月球和航天强国建设的重要战略支撑。在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研制中,一院研制团队将突破13项重大关键技术,其中包括高可靠健康管理、自主飞行控制重构、高性能氢氧发动机、高性能液氧煤油发动机等技术,这些技术决定了火箭的性能指标,是载人登月任务完成的基本前提。此外还包括快速测试发射、新型数字化、高能煤油等技术,这些将影响火箭的技术水平,是火箭方案先进性的重要体现。“2020年以来,重复使用技术日趋成熟,成为了下一代运载火箭的重要特征,智能飞行等新技术应用从本质上提升了火箭飞行可靠性。”容易表示。在“逐梦寰宇问苍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十年成就展”上展出的长征十号运载火箭模型(宿东 摄)在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的设计过程中,研制团队还在新技术应用上继续发力。在智慧火箭方面,将实现实际工程应用,进一步提高任务成功率,保障航天员的安全。进一步推进重型运载火箭技术攻关党的二十大提出加快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重型运载火箭代表着国家进入空间的最大能力,是航天强国和科技强国的重要标志。随着运载火箭国际发展趋势不断变化,任务场景逐渐丰富,技术创新加速迭代,重型火箭方案持续优化,发展方向也更加聚焦。记者在两会期间了解到,我国正在研制重型运载火箭长征九号,低轨道运载能力将达到150吨,预计在2030年左右完成首飞。“我国于2010年开始论证重型运载火箭,历时10余年,经历了预研、关键技术深化论证等发展阶段,目前处于立项前论证阶段。”容易透露,目前重型运载火箭已突破总体设计、大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大推力液氧液氢发动机、大直径箭体结构设计与制造、大功率伺服机构等为代表的关键技术,为重型运载火箭工程的研制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更好地支撑航天强国建设,遵循先进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等原则,一院研制团队优化了重型火箭构型,基于重复使用和串联构型,形成重型运载火箭系列化型谱及发展路线。容易介绍,重型火箭基本型为三级串联构型,地月转移轨道运载能力约50吨,用于执行深空探测任务,一子级具备重复使用能力。在基本型基础上,重型运载火箭取消三子级,形成两级串联构型,低轨运载能力约150吨,用于执行近地轨道任务,一子级具备重复使用能力。“随着重复使用技术发展,未来我们将攻克二子级轨道再入重复使用关键技术,研制具备完全重复使用能力的重型运载火箭。”容易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快建设航天强国”,“加快”二字体现了航天强国建设的紧迫性和更加突出的战略性意义。“未来,我们将以前沿技术、共性基础技术和关键瓶颈技术为重点,加强在重型运载火箭、可重复使用飞行器等领域的技术攻关,加快实现航天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王小军表示。(记者 邓雨楠 作者: 2023/03/06 11:06
  • 一张图,带你了解全国两会! 两会时间已开启!关于全国两会,你了解多少?代表、委员是如何产生的?议案、提案等表述该如何区分?作为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召开的重要会议,今年的两会又有哪些议程?看图↓↓↓一起学习两会知识。 作者: 2023/03/06 11:05
×
×

扫一扫下载APP,体验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