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普中国
  • 想在家里摆点绿植?这些要当心,有毒! 好消息是,市面上贩卖的观赏植物不会像电影里那样,光是散发的香气就能让人中毒。坏消息是,每年因为绿植中毒进医院的新闻也不少❗️尤其是孩子和宠物,他们大多是因为误食或是掐下叶片根茎,出现了皮肤肿胀瘙痒、眼睛不适等症状。知道哪些家养植物具有什么毒性,可以很大程度上防范这种中毒的风险!我们在这里列出的只是一小部分植物。除此之外,龟背竹、天堂鸟等天南星科植物,含有秋水仙素的秋水仙科植物,大戟属的各种“麒麟”等,同样需要小心。总而言之,养植物还是要注意——小心别折断;小心折断后流出的汁液,不小心接触汁液后尽快洗手别揉眼睛;更别把什么植物都往嘴里塞。既然是观赏植物,就只要好好观赏它们,这样就能免去很多麻烦的事情啦~ 作者: 2023/03/30 09:07
  • 趣谈:清明一定会下雨?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用诗歌写下了一段千年“预言”可是,这“预言”真的准吗?清明节都会下雨吗?要知道,当时杜牧是在安徽的池州做刺史,而池州是属于江南地带。在每年四月份的时候,来自北边西伯利亚的寒流之气,和来自太平洋的夏季风,两股空气在长江流域交手,势均力敌,自然就容易产生降水,而形成的锋区在这一地带来回摆动,雨区也基本上就在南方来来回回。所以我们从小便熟背的清明时节雨纷纷,其实更符合江南的气候特色。北方地区清明期间的雨并不多,像咱们河北,从近30年的气象资料来看,清明节气期间,平均降雨量仅有10毫米,也许用“清明时节雨歇歇”这句话来形容才更贴切呢~ 作者: 2023/03/30 09:06
  • 过敏元凶找到了,不是鲜花,而是......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同仁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春天万物生长,树木花草逐渐开始抽条开花,但走在路上你可能会发现有不少人流鼻涕、打喷嚏,大多数人认为这可能流感引起的。其实,除了流感,还有一种会使人产生类似感冒症状的情况,那就是花粉过敏。据医疗机构花粉监测数据显示,北京地区目前已进入到春季花粉高峰期。数据显示,空气中主要致敏花粉浓度竟然达到每千平方毫米3000多粒。连日来,同时出现沙尘天气,不少群众反映过敏症状再次来袭。来源 | pexels什么是花粉过敏?花粉过敏,又称花粉症,是一种由于花粉引起的呼吸道变态反应的疾病,又称为“季节性变应性鼻炎”。当人吸入花粉后,体内就会产生一种抗体,如果这种抗体的产生量超过身体的承受能力时,以致身体出现一系列不舒服的症状。现代医学认为,这是特应性体质患者被花粉致敏后引起的一系列的病理生理过程。最容易引起花粉过敏的树木有很多,如:柳树、杨树、榆树、法国梧桐等。对于“过敏体质”的人群来说,春季对花粉过敏的人群是十分的不友好的。病人的皮肤和呼吸道一旦接触到花粉,就会产生过敏反应,出现眼睛发痒、鼻塞、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严重的可能会出现皮炎、荨麻疹,甚至是哮喘,十分影响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可以说春季是一个让花粉过敏者痛不欲生的时节!来源丨pixabay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增加,我国的花粉症患病群体数量有上涨趋势。**在央视财经频道2022年的报道中,中国过敏性鼻炎的患者数已达2.4亿。**与感冒不同,花粉症与抵抗力无关,与免疫反应程度有关,症状虽然类似感冒,但不会发热,持续时间长,分为季节性发病和常年性发病,目前来说还是不可治愈的,但是可以通过治疗减轻症状。如果发现自己“感冒”一直不见好,也没有加重,不妨去医院检查是否是花粉症诱发的变应性鼻炎。而确诊花粉症的朋友,就需要进一步了解导致疾病的有哪些花粉过敏原。谁是过敏元凶?虽然我们肉眼看不到花粉,但是花粉的传播范围之广、速度之快是难以想象的。花粉传播有风媒和虫媒两种方式,“虫媒花”是通过昆虫采集花粉并传播,此类花粉颗粒大,数量不多,传播范围也有限,大都来自些鲜艳漂亮的花,比如桃花、玫瑰、月季等观赏类的花卉,但它们都不是花粉过敏的主要来源。而真正的花粉“元凶”是“风媒花”,来自于一些路上不起眼的草丛和树木,它们的花粉颗粒轻且小,数量却巨大,随风一吹就能传播到几公里以外,甚至是飘洋过海。所以只要是在室外活动,花粉是无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在不同季节,根据植物的花期,花粉过敏原也有所不同,所以我们会发现花粉症会有季节性的特点。想要知道不同季节对应哪种过敏原,总结一句就是:春季看树,秋季看草。一般来说,3到5月份的花粉主要来源于乔木,包括杨树、柏树、梧桐、银杏、白蜡树等。除了花粉,还有一些产生飞絮的柳树和悬铃木等,也会引发过敏反应。在日本患花粉症概率是高达25%,原因在于日本国内大面积种植柳杉,柳杉的花粉量又特别大,风吹起来能看到其淡黄色的花粉雾,日本的花粉症过敏原默认来源于杉树。柳杉枝条 来源丨pixabay随着季节更替,禾本科植物的花粉成为了主要过敏原,例如玉米、小麦、高粱、狗尾巴草等等。这些都是生活中很常见的植物,分布范围很广,风媒传播下可谓是避之不及,单单一株玉米就能产生四五百万个花粉颗粒。进入夏秋季,菊科蒿属植物的花期就到了。根据调查显示,蒿属花粉是我国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过敏性鼻炎的主要致敏原之一。尽管沙蒿能够防风固沙,对于荒漠生态有净化作用,但是由于大面积种植,其花粉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在飞播造林中前逐渐地停止使用。蒿草 来源 | 百度百科常见的致敏花粉还有华北地区的葎草和外来物种豚草等等。可以说,我们每天呼吸的空气中都充满了花粉。那么过敏性鼻炎患者就真的一年四季都要打喷嚏了吗?如何减缓花粉过敏?花粉过敏虽然无法避免,但可以减缓和治疗。首先,还是需要去医院检查下自身的过敏原。根据检查出来的结果,辨别生活周边的过敏原并且远离。其次,生活习惯方面,在疫情影响下,人人出门习惯了戴口罩,这不仅预防了感冒传播,也有效地减少花粉吸入,严重的患者可以戴上护目镜,减少皮肤接触。花粉季期间,每天上午10点到下午5点为花粉浓度较高的时间段,有过敏、哮喘等呼吸道症状的人群应尽量减少外出。若要外出,应佩戴口罩、护目镜等进行防护,如果在外接触了较多的过敏原,回家及时更衣、进行手部、眼部和鼻腔的清洗;还可使用花粉阻隔剂;日常生活里关注各地气象局发布的花粉浓度播报,规划出行等等。来源丨pexels第三,可进行药物治疗。常见的药物有糖皮质激素鼻喷剂、抗组胺类药、抗白三烯药鼻内减充血剂等,都是可以减缓鼻痒、鼻塞、喷嚏等鼻炎症状。患者可以在过敏高发季节开始前使用药物治疗,但是需要持续服用且症状会出现反复。哮喘吸入药 来源丨pixabay最后,还有一种免疫治疗,又称脱敏治疗,很大程度上能达到根治效果。如果临床上明确过敏原,可以进行脱敏治疗。目前国内脱敏治疗花粉只有国产的变应原可以选择,可以针对春季柏树、梧桐树的花粉、秋季的蒿草花粉、绿草花粉进行脱敏治疗。事实上,花粉过敏是因为人体接触花粉后免疫过度,产生特异性抗体,引起自身攻击的反应。免疫治疗就是通过让患者接触过敏原,多次少量,形成适应性,降低免疫系统的反应。常用的有舌下含服片剂、滴剂和皮下注射等治疗方式,治疗的患者病情需要保持稳定,才能尝试免疫治疗。无论使用哪种方式,治疗时间至少持续三年,十分漫长且其间需多次复查,确定身体的免疫情况。总而言之,大家还是要根据自身的过敏反应来决定是否进行药物和免疫治疗。每到春季,虽然花花草草十分漂亮,大家出门还是要做好防护,家里也要勤打扫,保持干净卫生。 作者: 2023/03/29 15:06
  • 为什么手术前麻醉大夫不让我吃东西?| 中国麻醉周 2023年3月27日至4月2日是第7个中国麻醉周,主题为**“敬畏生命,医患同行——讲好麻醉故事,助力健康中国”,**旨在做好麻醉科普宣传,弘扬学科正能量。图源:中华医学会麻醉分学会说到麻醉,可能很多人有疑问的就是“为什么手术前不让吃东西?”当自己或家人即将要做手术时,我们总认为应该好好吃一顿,要吃的既有营养又色香味俱全,毕竟做手术会伤元气,术后还得清淡饮食,现在当然要吃好一点。图源:soogif但在术前一天,麻醉医生会专程赶来你的病床前击碎你的“美梦”,“想什么呢,术前是需要禁饮禁食的!”01为什么要术前空腹?术前空腹的主要目的是让患者排空胃内容物,防止麻醉后发生反流误吸的情况。反流误吸是指胃内残留的内容物会返回到食管和口腔中,之后进入气管和肺部的过程。一旦发生反流误吸是非常危险的,轻者吸入肺部的酸性物质引起肺损伤,导致吸入性肺炎的发生;重者堵塞气道,导致机械性气道梗阻甚至窒息,这将在短时间内危及我们的生命。研究显示,术中发生反流误吸的患者约有2/3最终发生死亡或不可逆性肺损伤[1]。此外,一些进行胃肠道手术的患者,为了清除肠道内容物,保证肠道清洁度,术前不仅需要更长时间的禁饮禁食,还需要进行口服泻药等肠道准备,这样不仅便于手术操作,还可以有效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图源:摄图网02为什么平常睡着时不会发生反流误吸,而麻醉时会发生?我们的食道和气道共同开口于咽部,但有三道屏障可以防止食物从胃进入肺部:第一道屏障是气道开口处的一个“活板门”——会厌,生理情况下,当我们做吞咽动作时,会厌将气道开口封闭,因此我们吞咽下的食物和水会顺着食管顺利进入胃中;第二道屏障是食管和胃连接处的食管下括约肌(LES),我们的胃部像一个大袋子,当食物进入胃后,食管下括约肌会收缩,像是把装满食物的袋子口扎进,这样可防止胃内容物向上反流回食管中;第三道屏障是咳嗽反射,当有少量异物进入呼吸道后,刺激气道的黏膜,我们会反射性地咳嗽,此时高压气体从气道喷射而出,可以将呼吸道内的异物排出,同时避免更多的异物进入。有时我们喝水不慎喝进气管里,引起强烈的呛咳,就是这种保护性反射动作在发挥作用[2]。但当我们被麻醉后,这三道屏障将会失去作用,如果此时我们胃部有食物或水残留时:食管下括约肌松弛,袋子口被打开,食物反流进入食管和口腔;无法进行吞咽动作,“活板门”会厌无法关闭,流入口腔的食物随着呼吸动作被吸入气道;无法进行咳嗽,没有高压气体清除和阻挡异物,食物将持续堵塞气道,引起窒息或肺部感染。03做所有手术都需要术前空腹吗?并非所有的手术都需要术前空腹。局部麻醉手术不会影响胃肠道的功能,因此术前通常不需要禁饮禁食。然而手术过程中可能发生很多情况,如药物过敏、扩大切口等,为了手术顺利进行和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医生随时可能会更改麻醉方式。因此当局麻手术前医生依然嘱咐你不吃不喝时,也记得一定要遵医嘱。如果不确定自己术前能不能吃饭喝水,可以术前与主管大夫和护士进行沟通。04是不是空腹时间越长越安全?虽然术前禁饮禁食可以降低术中反流误吸的发生,但空腹时间过长也会引起很多问题:烦躁、口渴、饥饿、乏力等不适感增强,增加患者术前焦虑;可能引起低血糖、胰岛素抵抗等情况,给机体带来负面影响;有效循环血量不足,麻醉期间更容易出现低血压,麻醉安全性和手术耐受性也会受影响[3]。因此术前空腹时间并非越长越好。禁食时间是根据胃对不同食物的排空时间来决定的,根据不同种类的食物,胃排空的时间越长,禁食禁饮的时间也要相应延长。根据2021年发布的中国加速康复外科临床实践指南,术前禁食时间为2-4-6-8原则[4]:2:麻醉前2小时以上可以喝少量透明液体,如水、不含渣的果汁等,(注意:不包括酒精饮品);4:麻醉前4小时以上可以给婴儿喂食母乳;6:麻醉前6小时以上可食用容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如吐司、馒头、白粥等,喂食牛乳和配方奶的婴儿也需禁食至少6小时;8:不易消化的固体,主要是指肉类和油炸类食物至少需要禁食8小时。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指南针对的是没有合并影响胃排空的疾病,也不存在需要更高禁食要求的其他医疗因素的健康人。如果合并糖尿病、妊娠、食道疾病、肠梗阻、长期使用阿片类镇痛药、肥胖,则需要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禁食方案。图源:摄图网05如果有长期口服药怎么办?首先,并不是所有的药物都可以服用至术前,一些药物可能增加麻醉风险或外科并发症,因此需要术前停止使用一段时间,或采用其他药物替代治疗;而有些药物在长期使用后突然停药反而会引起不良反应,则应继续使用至术前。因此医生需要全面了解我们药物的使用记录,如实的将药物服用情况告知他们可以更好地保护我们术中的安全,也可以得知药物停用的具体情况。图源:摄图网如果有需要手术当天早晨口服的药物,可以喝一小口水将药物顺下,这样并不会增加反流误吸的风险[5]。06急诊手术没办法空腹怎么办?急诊手术是指病情紧急,需要在最短时间内进行,否则会有生命危险的手术。这种情况下,外科与麻醉医生会根据实际情况权衡“返流误吸”和“延迟手术”之间的风险与收益。如果认为手术刻不容缓,来不及等待空腹时间,麻醉医生会将这种病人按“反流误吸高危人群”处理,制定风险更小的麻醉计划,进行相应的预防措施来降低误吸的风险。参考文献:[1] Perlas A, Arzola C. Pulmonary Aspiration of Gastric Contents: Can We Improve Patient Outcomes? Anesthesiology. 2021 Aug 1;135(2):209-211.[2] Lee AS, Lee JS, He Z, Ryu JH. Reflux-Aspiration in Chronic Lung Disease. Ann Am Thorac Soc. 2020 Feb;17(2):155-164.[3] 刘铖,杨琼,王宁. 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禁食、禁饮的探讨[C]//中华护理学会.创建患者安全文化——中华护理学会第15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下册).2011:3.[4] 中国加速康复外科临床实践指南(2021)(一)[J].协和医学杂志,2021,12(05):624-631.[5] Joshi GP, Abdelmalak BB, Weigel WA, Harbell MW, Kuo CI, Soriano SG, Stricker PA, Tipton T, Grant MD, Marbella AM, Agarkar M, Blanck JF, Domino KB. 2023 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Preoperative Fasting: Carbohydrate-containing Clear Liquids with or without Protein, Chewing Gum, and Pediatric Fasting Duration-A Modular Update of the 2017 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Preoperative Fasting. Anesthesiology. 2023 Feb 1;138(2):132-151. 作者: 2023/03/29 15:05
  • 探火新规划纷纷出台,一系列新挑战需要克服 近日,我国公布2030年左右将实施火星采样返回任务。与此同时,印度与俄罗斯联合规划火星探测,欧空局也提出了未来载人登火目标。一时间,各国规划涌现,预示着火星探索新高潮为期不远。那么未来火星探索将关注哪些新目标?为此,各国航天人需要研发和应用怎样的新技术,以便克服新挑战呢?火星生命万众瞩目火星探测计划肇始于1960年,在经历了20世纪60~70年代的狂热和80~90年代的沉寂后,在21世纪初再度迎来了一波探测高潮。目前,来自中国、美国、欧空局、阿联酋等各方的9个火星探测任务正在进行中。而从各国和机构的最新火星探测计划来看,未来国际航天界将在火星生命探测、火星采样返回、火星卫星探测、火星演化历史和载人登陆火星等5个方面开展重点攻关。其中,火星生命探测应该是最吸引大众关注的项目之一。祝融号火星车(照片来源:国家航天局)众所周知,火星位于太阳系的宜居带内,是地球的“近邻”,两者同属类地行星,体格、自转周期、元素构成等都非常接近。因此,在人类各文明的早期神话传说和近现代科幻作品中,火星文明和火星人都是永恒的主题。有趣的是,争取发现火星生命也是火星探测的最初驱动力,促使苏联和美国在航天时代伊始就投入大量资源到火星探测任务中。如今,国外的“火星快车”“凤凰号”“勇气号”“机遇号”“好奇号”等多次在火星表面发现了水、甲烷、地表含碳有机分子等生命支持要素。蓝莓状石头和鹅卵石、古河流三角洲遗迹、火星南极地下液体沉积物(近似地下湖泊)等相继被发现,印证了火星曾存在大量液态水的痕迹。甚至不时有研究者表示,在地球收集到的火星陨石上发现过疑似古老生命遗迹。随着航天技术进步,新一代火星探测器搭载了更先进的仪器,正在火星表面揭示更多支持火星生命曾经存在的证据。根据已有的任务规划,欧空局的罗莎琳德·富兰克林号火星车的重要使命是挖掘地下2米深的火星土壤样本,寻找微生物的潜在痕迹。这辆火星车以早年发现DNA分子结构的英国女科学家命名,科学界对它的期待可见一斑。欧空局的罗莎琳德·富兰克林号火星车已多次推迟发射。(照片来源:欧空局)从另一个角度考虑,即使火星生命探测无果而终,人类对于火星环境的认知仍会大大加深,从而有利于未来局部改造火星,支持载人登火活动。采样返回群雄争先历史上,火星探测经历了飞掠、环绕、着陆、巡视等任务演化过程,尤其是着陆和巡视任务直达火星表面,极大丰富了人类对火星的认知。美国好奇号、毅力号火星车甚至携带了激光器和远距离化学成分分析仪器,可深入研究科学家感兴趣的岩石样本。美国媒体公布的火星采样返回方案示意图。然而,类似先进探测方式固然能够显著提升对火星样本的研究能力,但激光冲击和蒸发等必然对样本造成破坏,可能会让研究“失准”。此外,火星车搭载的研究仪器高度集成化、小型化,很难达到地球实验室内级别的探测精度。在实际操作中,火星车还需要投入大量资源用于确保自身运动和通信等,对某个实验的资源分配极其有限,严重限制了科研成效。因此,各航天大国都把火星采样返回作为下一阶段的重要目标。例如,美国毅力号火星车已采集并封装了多管样本,抛放到火星表面。未来,西方新型火星着陆器、火星车、火星无人机等将密切配合,从火星表面发射样本到环火轨道,经在轨交会对接,实施火地转移,通过一系列复杂的航天任务,力争在2033年将火星样本送回地球实验室。我国也明确了将在2030年左右开展火星采样返回任务。如果科研人员认为短期内火星采样返回难度过大,那么还有退而求其次的目标——火星卫星。火卫一福波斯和火卫二戴莫斯被认为很可能保存了大量火星系的古老演化片段,研究它们有助于深入揭示火星系的漫长历史。例如,这两颗卫星的来源在科学界一直有争议。有观点认为,它们是被火星引力从太阳系“俘获”而来的。也有观点却认为,火星被撞击后向太空中抛洒大量物质,部分残余形成了这两颗卫星。这两颗卫星的体量都非常小,较大的“福波斯”平均半径也仅有11.2公里,自身引力场极弱,采样返回任务难度明显低于火星表面。正因如此,苏联/俄罗斯曾投入海量资源到火星卫星探测中,尽管多次采样返回任务不幸失败,但福波斯任务至今仍是俄罗斯火星研究重点。与此同时,更多航天势力瞄准了这两颗卫星。比如,在小行星采样返回领域颇有建树的日本已开启了福波斯采样返回、戴莫斯飞掠探测方案。基于“隼鸟1号”和“隼鸟2号”的成功经验,科学家对此期待很大。此外,加拿大航天局通过与商业航天力量合作,计划开启火卫一侦查和国际火星探测任务,争取加深对火星卫星的认知。揭示历史造福人类毫无疑问,在火星采样返回任务成功后,借助地球上的大规模实验室和专业设备,人类对火星样本的研究效率必将远远超过火星车,这就为进一步揭示火星演化历史提供了可能。事实上,研究火星演化历史对于人类加深认知地球有着无法取代的作用。越来越多研究表明,火星曾拥有大量地表水、较稠密空气和一定含量的有机物,但如今已变成荒凉星球。尤其是磁场近乎消失,导致整个行星丧失庇护,水和大气快速流失,再无孕育复杂生命的可能。近年来,MAVEN“大气专家”、ExoMars/TGO微量气体探测器、洞察号着陆器等国外任务聚焦于火星演化历史,从高层大气解析到地质内核研究,力争全方位揭示火星现状背后的科学秘密。放眼未来,更先进的探测器、更精密的仪器、更强大的通信能力都将显著提升采集火星数据的质量和数量,从细节中寻找更多蛛丝马迹。比如,欧空局ExoMars系列将搭载更先进的微量气体和有机物探测仪、地下雷达等设备,立体化揭示火星的秘密,进而对照深入研究条件类似的地球。正如先贤所言,人类不可能永远生活在地球“摇篮”里,对火星环境和演化规律有比较充分的了解之后,载人登陆火星,建立“火星家园”,堪称火星探测的远大目标,必将成为人类航天史的不朽里程碑。不过,基于当前的航天推进系统、太空运输系统、空间辐射防护与生命维持系统等技术水平,载人登陆火星仍面临很多困难。比如,漫长的任务时间必将导致系统规模庞大,对工程技术安全及航天员身心健康都会产生不少隐患。因此,载人登火若想成真,还需要取得诸多革命性进步,有必要在以航天科技为代表的工程技术、以行星科学为代表的理论科学、以组织社会学为代表的人文科学等方面全面突破。具体而言,从重型火箭和新概念航天动力研发到火星土壤模拟,从火星着陆技术升级到航天医学进展,从航天员选拔优化到较长时间隔绝环境下的心理学研究,有待突破的技术几乎涉及当代各个学科的前沿领域。面对庞杂的需求和艰巨的任务,航天科技发展模式很可能也会发生变化,不仅要集中核心资源,攻克关键难题,还要积极引导并融入全社会各行各业的优质资源,共同推动伟大事业。必须承认的是,现有技术距离载人登陆火星还相差甚远,但国际航天界正把它作为一个清晰明确的发展目标,扎实推进。也许,到21世纪中叶,人类就有望登上火星,实现从“地球物种”到“行星际物种”的伟大转变。(作者:史瓦西) 作者: 2023/03/28 09:47
  • 年纪轻轻就便秘了?靠谱医生教你几招好用的 用尽全力还是没有听见痛快的“咚咚”声?三天没有便便,感觉肚子要胀开了?大便就像大药丸,又干又硬?拉臭拉出血,菊花残,遍地伤?不要着急,靠谱医生来支招,安全又有效。食物是怎样变成便便的?食物进入人体后,会被胃部初步消化、分解,然后排入小肠。小肠会将食物中的脂肪、蛋白质、葡萄糖等吸入血液中,而剩下的食物残渣则会进入大肠。然后,大肠会吸取食物中的水分,塑造排泄物的形状,并不断地挤压、浓缩,从而形成排泄物[1]。其次,什么才算便秘?啥情况要去看病?便秘是一种(组)症状,表现为排便困难和(或)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排便困难包括排便费力、排出困难、排便不尽感、肛门直肠堵塞感、排便费时和需辅助排便。排便次数减少至每周排便少于3次。慢性便秘的病程至少为6个月。[5]便秘很常见,诊断和治疗却一点都不简单,因此,专业的事情要找专业的人去办,千万不要放过任何一个身体发出的异常信号。便秘根据病因可分为器质性、功能性和药物相关性。器质性疾病包括结肠肿瘤、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等,便秘可能只是其中表现之一,不要耽误了疾病的诊断。功能性疾病包括功能性便秘、功能性排便障碍等。比如在排便的过程中,如果盆底和肛门的肌肉出现解剖和功能性异常,失去了有效的协调性,比如直肠粘膜脱落、内套叠,直肠前突,耻骨直肠肌痉挛等 [7-8] 。无论哪一种,都需要专科医生来确诊,切勿对号入座,盲目用药。如果出现以下任何一条问题,您应该首先去医院就诊以寻找便秘背后的病因:新发生的便秘,持续超过4周。症状明显:便秘的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轻度便秘不影响日常生活,通过整体调整、短时间用药即可恢复。重度指便秘症状重且持续,严重影响工作、生活,需用药物治疗,不能停药或药物治疗无效。中度则介于轻度和重度之间。伴有其他症状,比如手纸带血、腹部包块、便秘与腹泻交替、体重减轻、乏力明显等。发现大便潜血阳性、不明原因贫血等。您年龄大于40岁。您有消化道肿瘤的家族史。一般来说,我国成年人慢性便秘的患病率为4.0%~10.0%。年纪越大发病率越高,女性比男性略高。如果没有上述值得就医的情况,大多数人都可以首选在家经验性治疗便秘。哪些办法比较靠谱呢?以下方案来自中华医学会等权威机构颁布的指南,不妨试试。1. 看看处方,小心药物的副作用:如果最近恰好在吃药并且新发了便秘,请先排除排除药物、食物或保健品导致的副作用。某些药物的使用也是便秘的危险因素,包括抗胆碱能药物、阿片类药、抗抑郁药、抗癫药、抗组胺药、抗精神病药、抗震颤麻痹药、解痉药、钙拮抗剂、钙剂、铁剂、止泻药、NSAID等。即使是通便药也有加重便秘的可能性,谁能想到呢?但是确有其事,因人而异。用药前建议查看药物说明书或咨询医生。如果不确定,也可以尝试停药后观察是否便秘改善。精简药物,其实也是治病的妙方。2、增加膳食纤维和水的摄入膳食纤维对小肠中某些酶具有抗水解作用,且不会被结肠吸收,因此可留住肠腔水分并增加粪便体积。在粪便的形成路途中,水分被不断吸收走,如果原料中水、膳食纤维少的话,便便的运输难度增加了,排泄难度也增加了。因此,减肥人群以及咀嚼能力弱、吃的过少的老年人容易出现便秘[1-3]。膳食纤维的摄入推荐量为20~35 g/d ,可溶性膳食纤维尤为推荐。非可溶纤维是否有通便作用尚存在争议,但需注意,部分便秘患者增加膳食纤维后可能加重腹胀、腹痛、肠鸣等不适,是由于增多的膳食纤维导致肠道气体产生增加所致。全谷物、杂豆类和蔬菜水果富含膳食纤维,一般含量在3%以上。全谷物和杂豆类包括:小米、玉米、绿豆、红豆、荞麦、燕麦片等。膳食纤维主要包括纤维素,木质素,抗性低聚糖,果胶,抗性淀粉等,以及其他不可消化的碳水化合物。纤维素、半纤维素是所有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粗粮、豆类、蔬菜、水果、薯类都是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良好来源。每天摄入2 L水会增强膳食纤维的通便作用,因此多项便秘指南推荐水的摄入量为1.5~2.0 L/d 。所以,不要等到非常口渴才喝水,成年人每天的饮水量在1500~2000毫升之间,除此之外,要多进食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4-5]。3、规律运动生命在于运动,久坐或卧床都会影响胃肠功能。结肠蠕动减慢,直肠和肛门的力量变弱,就没有力气运输粪便了[6-7],运动量少的人以及孕妇[5]会因此便秘[3]。规律的体育运动可缩短肠道传输时间、利于通便,有氧运动如步行、骑车等对改善便秘有效。便秘患者参与其他运动项目的频次和程度无严格限制,一般推荐运动量为30~60 min/d,至少2次/周。适当增加运动量可能对日常运动较少或老年便秘患者更有效。4、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人有三急,时间和姿势都重要当你的肠道告诉大脑想要排便的时候,大脑因为压力大而忽视排便[3,5],慢慢地,便便会积累变多,长此以往,直肠会适应我们逐渐提高的“排便警戒线”,对便便容量的敏感性变差,引发功能性便秘[1]。这常发生在压力大、爱憋屎的人身上。因此当外出旅行、生活节奏发生变化时,不要压制自身的便意,一有便意时,应及时如厕。如厕排便时需集中注意力,避免受到与排便无关的因素干扰,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排便的时间规律:晨起的起立反射可促进结肠运动,有助于产生便意。调查显示大部分人群的排便行为在早晨,男性一般在上午7∶00至8∶00之间,女性则较男性晚1小时左右。另外,进餐后胃窦扩张、食物进入十二指肠诱发的胃结肠反射和十二指肠结肠反射均可促进结肠的集团蠕动,产生排便反射,有利于成功排便。因此建议便秘患者在晨起和餐后2小时内尝试排便。排便的最佳姿势:研究证实,相比于坐位排便,蹲位时腹压并无明显增加,且此时耻骨直肠肌放松,排便时的直肠肛角变大(大于正常坐位,126°比100°,P<0.05),直肠管腔变直、排便所需的直肠应变就小,有利于粪便的排出;蹲位排便可缩短排便时间,改善排便费力,提高患者排便满意度。故推荐便秘患者采取蹲位排便姿势。悄悄的说,要是家里的马桶不好改成蹲坑,在排便时搬个小矮凳把双足踮起来据说也有异曲同工的效果呢。心情不好?临床中发现,便秘与患者的情绪有很大关联。焦虑、抑郁和不良生活事件等精神心理因素也是便秘发生的危险因素。生活规律避开压力避免熬夜,养成早睡早起、定时上床的习惯,并改善焦虑状况,在工作之余以嗜好来抒解压力,尽量保持好心情,均有助平衡神经,让肠胃通畅。出现负面情绪时,及时调整心理状态,严重时可咨询心理或精神疾病相关专家。什么?刚刚那些办法你都试了?效果不好?那就果断去挂号吧。找个靠谱的医生给你检查检查,用用药,大便好了,心情也能改善。现在便秘的药物选择很多,西医中医都有,安全有效,总之,别扛着。总之,想要心情舒畅,先让肠道舒畅起来。 作者: 2023/03/28 09:44
  • 洗完头发是吹干,还是自然晾干?华西专家6个护发提醒,第一个就想不到 作者: 2023/03/28 09:17
  • 漫说:“浙里”科学家——屠呦呦:钟情科学,向医而行 作者: 2023/03/28 09:15
  • 2023FK小行星正在飞来,如撞击地球,威力和损害有多大? 据NASA宣称,一颗临时编号为2023FK的小行星本周末将掠过地球,距离我们只有174000公里,只有地月不到一半距离,非常惊险,但人类毕竟又幸运的躲过一劫。从小行星临时编号规则我们可以知道,这是今年刚刚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否则命名中就不会有2023字样。据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宣称,已经对这颗小行星进入跟踪阶段。2023FK大小约为200米,属于“城市杀手”级别。这颗小行星在距离地球仅有174000公里的地方掠过,在天文事件中已经是非常危险了,如果它稍微歪一歪,与地球来个亲密接触,那就远远不是毁灭一座城市这么简单了。在威胁人类生存的诸多因素中,小行星撞击是最主要的威胁之一,6500万年前一颗10公里小行星毁灭了地球85%的生态物种,让横行地球1.6亿年的恐龙灭绝。我们不说这么大的小行星,就是一颗只有十几二十米的小行星,也将对地球生态导致了巨大损害。如100年前的通古斯大爆炸,只是一颗约20米的小行星撞击导致;10年前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陨星事件,只是一颗十几米的小行星进入大气层爆炸导致。那么,如果这颗约200米的小行星撞向地球,其损害程度有多大呢?要精确计算其撞击能量,我们要确定几个参数,包括这颗小行星运动的速度、质量等。NASA没有透露小行星运动速度,只有一个约200米大小的参数。我们就来假设一下:撞向地球的小行星速度一般在每秒20~40公里之间,我们假设这颗小行星撞向地球速度为每秒20公里;假设这颗小行星是一个球体,直径为200米,密度为每立方米1500公斤,这样,总质量约为63亿公斤。根据撞击能量公式E=1/2mv^2简单计算,可以得到2023FK小行星撞向地球的能量约为1.26乘以10的18次方焦耳(1.26*10^18J)。这个能量有多大呢?1吨TNT炸药爆炸能量约为4184000000焦耳,这个撞击能量就约为3亿吨TNT当量,约为23000多颗广岛原子弹同时爆炸的威力。两万多颗广岛原子弹同时爆炸,不管撞在地球哪里,都会是一个巨大灾难,这个灾难远远不是毁灭一座城市的问题,而是一个国家甚至一个州的大劫难,且灾难一定要波及全世界,人类和地球生态将受到长久的摧残和损害。有人认为,小行星撞击只是一个科幻,与我们相距甚远。实际上,这种威胁就像达摩克里斯之箭,时时挂在我们的头顶。目前已发现的小行星有170多万颗,对地球有威胁的近地小行星就有上万颗,每年都有许多小行星掠过地球。就在不久前的3月5日,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就飞掠地球,这颗小行星直径约30米,临时编号为2023DU。只是总体上说,这些年人类很幸运,这些飞掠的小行星都避开了地球。但这种幸运会一直存在下去吗?我觉得不能,所以,人类应该更快的发展科技,积攒实力,尽快具备应对小行星袭击的能力。这样,人类才能够更安稳的繁衍生息。对此,各位有什么看法,欢迎讨论。时空通讯原创文章,请尊重作者版权,感谢理解支持。 作者: 2023/03/28 09:13
  • 出国旅游被“割腰子”?医生发声…… “肾脏移植无论从整体流程、取肾过程还是运输上来说,都有其极其严格的规范和流程。综合来看,通过非正规渠道移植肾脏,不仅违法而且污染失败风险极高。”3月25日,徐州医科大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肖永双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采访时强调。近期一段时期,有关“泰国旅游安全性”话题频繁冲上热搜。很火的“泰国男模餐厅”引得不少网红博主等前去打卡,随着这些博主的暂时失联,“泰国旅行嘎腰子”“人体器官贩卖”“卖人交易”等传言愈演愈烈。泰国国家旅游局、泰国驻华大使馆等官方机构辟谣外,其实从医学角度,这一传言也站不住脚。类似“割腰子”的传言由来已久。不同的版本故事中,往往把人迷晕,然后神不知鬼不觉,摘下一颗肾,只留下被害人身上的血迹和刚缝合的伤口。肖永双指出,肾脏移植前患者要进行基础配型和各项风险评估,明确患者与供体肾之间是否存在不相容的情况,只有二者的相似度更高,移植的成功率才会提高,这个过程叫做“配型”;其次手术需要在无菌环境下,由3-4个有丰富经验的外科医生一起操作,并需要麻醉护理医师的密切配合。术后被摘取器官要在无菌环境下辅以专用器官保存液、冰块等进行贮存,同时,被摘除的健康肾脏器官冷缺血时间原则不超过24小时。这对医疗水平和医疗环境都有很高的要求,并非在野外或者其他场所就能轻易完成的。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整个肾脏摘除的过程环节众多、操作复杂且风险较高,尤其是手术中操作的外科医生,培养一个有一定经验可以完成手术的医生至少需要5-10年。”此外,对于传言中提到的不知不觉肾脏被摘除只留下了身上的一个口子的说法,肖永双表示这是绝对不可能的。“经历过肾脏摘除手术的人,术后至少会有明显的痛感等反应,不存在毫无知觉的情况。”肖永双补充道。肖永双指出,这一谣传的背后,反映的是全球性的肾供体短缺的现状。由于现在需要做肾移植、等待肾源的患者需求量大,而肾源很少,可能就会滋生类似的谣言。最新情况:多位被传“泰国失联”的网红发视频澄清连日来,“泰国失联”的多位网络主播也纷纷发澄清视频:3月21日,因发布泰国男模餐厅探店视频后多日未更新,被网友盛传“失联”的博主“美七777”在其个人账号上发布澄清视频称,自己目前人在新加坡中山公园的戴斯酒店,目前非常安全,感谢网友关心。3月22日,游戏主播“Miss韩懿莹”在其个人抖音账号上发布一条视频报平安。另一名断更的博主“彭十六elf”也在其发布的视频评论区报了平安。在该条评论中,该博主表示,自己目前身在国内,很安全,谢谢大家关心。另一名拥有3370万粉丝的博主“天元邓刚”也在相关视频下的回复,自己已经回国十多天了,回来就感冒了,一直在休息。泰国驻华大使馆23日发文表示,泰国高度重视中国游客的旅游质量与安全。泰国驻华大使馆称,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允许中国游客出国旅游以来,泰国已做好接待中国游客到来的充分准备以及为中国游客增加了许多通信渠道,为游客在获取信息并向旅游警察通报紧急情况提供便利与安全保障。泰国驻华大使馆还表示十分理解游客对安全问题的担忧,并请中国游客放心,泰国相关机构高度重视此问题,同时也将采取相应措施,全力维护并保障游客的安全。来源:健康时报 作者: 2023/03/28 09:12
×
×

扫一扫下载APP,体验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