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载
  • 来自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的消息 来自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的消息                                内蒙古这2个家庭牧场入选全国典型                             作者: 2020/12/16 20:30
  • 全国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检查总结会在京召开 近日,农业农村部在京组织召开全国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检查总结会,听取32个检查组汇报,回顾“十三五”时期全国动物防疫工作成效,研究部署下一步防控工作。农业农村部总畜牧师马有祥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十三五”时期特别是非洲猪瘟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动物防疫队伍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克服多方面困难,战疫情、抓改革、提能力,工作成效显著,遏制了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蔓延势头,目前全国动物疫情形势总体平稳。但制约畜牧业安全发展的最大因素仍然是动物防疫,要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维护公共卫生安全、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的大局出发,系统谋划“十四五”时期动物疫病防控的工作思路,明确2021年重点任务。 会议强调,要坚持防疫优先的基本原则,将动物防疫作为防范畜牧业产业风险和防治人畜共患病的第一道防线。强化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实施好特聘动物防疫专员计划,提升监管和服务能力。压实动物防疫责任特别是主体责任,完善和落实基础免疫、监测预警、疫情报告和处置等制度,加快推进“先打后补”试点,全面推进分区防控。毫不松懈抓好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果断处置新传入疫病,确保疫情总体平稳。 作者: 2020/12/15 19:04
  • 王志刚: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并把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作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科技创新专章部署,放在规划任务的首位,这在我们党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的历史上是第一次,凸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科技创新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凸显了以改革促创新、以创新促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战略方向,破解科技领域改革难题,推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向纵深发展,为建设科技强国提供有力制度保障,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任务。 实现科技自立自强需要有力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保障   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立身之本,是在国际竞争中纵横捭阖的制胜之道。科技自立自强是我们主动识变应变、因时因势而动的战略选择,完善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将为加快实现这一战略选择提供坚强制度保障。   应对国内外环境变化和风险挑战倒逼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带来诸多不确定性。我国正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更多高水平的科技创新供给,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制约,推动新技术快速大规模应用和迭代升级,迫切需要建立与此相适应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把我国已经积累的雄厚科技实力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支撑国家发展的“筋骨”和国际竞争的“内力”,以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的强劲“动能”大幅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的“势能”。   抢抓新科技革命先机迫切需要构建新的科技创新组织模式和管理方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演进,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带来重大机遇。科技创新呈现交叉、融合、渗透、扩散的鲜明特征,颠覆性技术创新不断涌现。大数据研究正在成为继实验科学、理论分析和计算机模拟之后新的科学研究范式,数字化、智能化推动科研组织体系向交叉融合无边界方向发展。科研体系向“开放科学”转型,知识分享和跨界交流合作成为常态。世界主要创新国家都在加快调整重构科研组织体系,建立适应新兴科学和技术发展的管理架构,力求在新一轮科技竞争中赢得优势。   深化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是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内在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科技体制改革作出一系列重要战略部署,强化创新驱动的顶层设计,搭建科技体制改革的“四梁八柱”,建设中国特色科技创新体系。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科技创新的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确立。但科技创新体制机制还存在短板,有些改革举措落实还不到位,整体创新效率需要提高。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加快建设科技强国,需要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完善国家科技治理体系,加快形成适应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需要的实践载体、制度安排和良好环境。  以增强体系能力为主线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我国科技创新总体上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新形势下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既要适应这一重要阶段性特征,也要满足内外部环境变化的新要求,推动科技创新力量布局、要素配置、人才队伍进一步体系化、建制化、协同化,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推动科技体制改革从立框架、建制度向提升体系化能力、增强体制应变能力转变。面向未来,要主动顺应创新主体多元、活动多样、路径多变的新趋势,把转变政府职能作为科技改革的重要任务,完善国家科技治理体系,加快补齐体系化能力短板,探索和优化决策指挥、组织管理、人才激励、市场环境等方面体制机制创新,强化跨部门、跨学科、跨军民、跨央地整合力量和资源,建立强有力的科技创新统筹协调机制和决策高效、响应快速的扁平化管理机制,构建能力强大、功能完备、军民融合、资源高效配置的国家创新体系。   建立“顶层目标牵引、重大任务带动、基础能力支撑”的国家科技组织模式。紧紧围绕“四个面向”,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凝练科技问题,布局战略力量,配置创新资源。以重大科技任务和重大工程建设为依托,强化项目、人才、基地、资金等创新要素的一体化配置。布局建设国家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基地,优化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促进科技资源的开放共享,打造跨学科跨领域、产学研用协同的高效科技攻关体系。通过持续优化调整,形成“战略需求导向明确、原创引领特征明显、科技基础厚实、战略科技力量健全、攻坚体系完备、跨学科多领域协同、平战转换顺畅”的科技发展新格局。   强化与底线思维和领跑思维相适应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底线思维,就是要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尽快实现关键领域自主可控,提升对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科技支撑能力,把保障国家安全构筑在坚实可靠的科技创新堤坝之上。强化领跑思维,就是要构建基础前沿和颠覆性创新的遴选支持机制,坚持原创导向,在重要新兴技术领域加大布局力度,在构建新兴技术体系和技术轨道中抢抓先机,换道超车,构筑未来发展新优势。 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的重点举措   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以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完善科技治理机制为着力点,深化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加强科技力量统筹,更好发挥我国科技创新在齐备的学科建制、宏大的人才规模、丰富的应用场景、高效的组织领导等方面的系统化集成化优势。   优化调整重大科技任务组织实施机制。一是优化国家科技规划体系和运行机制,增强科技规划对科技任务布局和资源配置的引领作用,构建“战略研究—规划部署—任务布局—组织实施”的有效衔接机制。二是分类推进重大任务研发管理。对支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任务,实行“揭榜挂帅”“军令状”“里程碑式考核”等管理方式;对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与部门、地方共同组织实施,探索完善“悬赏制”“赛马制”等任务管理方式;对科技创新前沿探索的任务,在竞争择优的基础上鼓励自由探索。三是建立重大科技任务应急反应机制。完善平战结合的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科研攻关机制和组织体系,加强公共卫生、重大灾害等方面的应急科研能力建设。四是完善充分激发科技人员创造性的科研管理方式。开展以国家使命和创新绩效为导向的现代科研院所改革,完善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切实减轻科研人员负担,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加快推进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试点,开展基于信任的科学家负责制试点。   健全基础前沿研究投入支持机制。一是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加快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投入多元化的机制,推动基础研究财政投入持续增长,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以适当方式加大支持,鼓励社会以捐赠和建立基金等方式多渠道投入,扩大基础研究资金来源。二是探索前沿性原创性科学问题发现和提出机制,完善颠覆性和非共识性研究的遴选和支持机制,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构建从国家安全、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的实践中凝练基础科学问题的机制,以应用研究带动基础研究。三是持续推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改革,优化学科布局,稳定支持一批科学家和团队长期从事基础学科、冷门学科研究,提升基础理论研究能力。   以科研评价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激发科技人员创新活力。一是强化国家使命导向,围绕重要学科领域和创新方向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建立有利于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二是完善科技评价机制,确立以质量、贡献、绩效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实行与不同类型科研活动规律相适应的跟踪和分类评价制度,优化科技奖励项目。三是落实用人单位的评价自主权,减少不必要的政府性评价活动,坚决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落实代表作制度。四是坚持教育、激励、监督、惩戒相结合,加强科研诚信和监管机制建设。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秉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强化科技界联合惩戒机制,以“零容忍”的态度加大对科研不端行为的查处力度和公开曝光,切实净化学术环境,推动作风学风实质性改观。   构建科技、产业、金融协同互促的政策体系。一是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合理分配机制,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推动科技成果评价的社会化、市场化和规范化。二是建设开放联动的技术要素市场,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和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大幅度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建立快捷的新技术新产品准入机制,落实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等支持政策,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规模化应用。三是加大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建立完善覆盖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信贷产品体系,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对科技型企业的直接融资作用,发挥政府创业引导基金和成果转化基金的带动作用,完善全链条的创业孵化载体建设,推动多元化科技型创新创业。四是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引导各类创新主体在关键前沿领域加强专利布局,加强知识产权交易和运营服务,以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潜能。   完善科技创新能力开放合作机制。一是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有效提升科技创新合作的层次和水平,加强与世界主要创新国家的多层次、广领域科技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和构建多边科技合作机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拓展民间科技合作的领域和空间。二是深度参与全球创新治理,聚焦事关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设立面向全球的科学研究基金,加快启动我国牵头的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鼓励支持各国科学家共同开展研究。务实推进全球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领域国际科技合作。三是构建国际化人才制度和科研环境,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培养和引进制度体系,大力提升科研管理、平台建设的国际化水平,提高国际科技人才在重大科学研究任务和大科学工程实施中的参与度。   科技创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中肩负着重大历史使命,在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担当着关键角色。我们要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以科技创新的主动赢得国家发展的主动,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 2020/12/15 14:59
  • 安全食用冷冻冰鲜食品,专家建议这样做 安全食用冷冻冰鲜食品,专家建议这样做(来源:全国科技创新中心) 作者: 2020/11/10 10:14
  • 科技厅:持续推进科技助力质量强区工作 来源:创新内蒙古 作者:齐鸣  赵晓媛为发挥科技助力质量强区作用,2020年自治区科技厅明确提出推进五大领域技术攻关、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加大重点实验室考核评估和支持等重点任务,并按照《2020年各厅局质量工作考核任务分工台帐》稳步推进落实。近日,自治区综合经济工作领导小组质量强区专项工作协调办公室印发《2020年质量工作考核双月调度情况通报》,科技厅获完成任务较好单位评价。 自治区科技厅作为自治区综合经济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积极配合、全面落实推进质量强区工作。在计量测试技术、石墨、稀土功能材料等新型产品技术攻关等方向部署研发任务;支持了机载地下矿产与水资源探测仪应用研究、毫米波雷达和涡流检测系统研发、高焊接热输入高强稀土厚板的开发、稀土超薄无取向硅钢产业化应用研究等16个相关领域项目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支持经费1000余万元;鼓励和支持规模以上企业组织实施科技重大专项;支持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将重要技术标准研究应用成果纳入了自治区科技进步奖评奖范围。10月还参加2020年质量强区工作和打击侵权假冒工作督查。下一步,科技厅将继续全面配合自治区综合经济工作领导小组质量强区专项工作协调办公室工作,做好科技推动质量强区工作,助力自治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者: 2020/11/10 09:59
  • 10.28日,“中国兽医日” 10.28日,“中国兽医日”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兽医事业加快发展,在兽医队伍建设、法制建设、疫病防控、科研开发、兽医教育、对外交流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推动畜牧业发展,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在技术水平还是在管理水平上都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国兽医行业发展正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必须做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中国兽医协会成立于2009年10月28日,为了更好的普及兽医知识、促进兽医科技进步,树立兽医从业者形象,扩大兽医行业社会影响力,推动社会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增进国际间交流与合作,提倡每年的10月28日为中国兽医日,并举行先进兽医工作者评选和兽医科研成果展示等活动。 2010年10月28日,中国100万兽医的节日“全国兽医日”在第一届中国兽医大会上正式启动,通过设立“全国兽医日”,旨在增强兽医从业者的责任感,提高兽医从业者的职业精神。 2020年10月28日 一个兽医师自己的节日,虽然不会放假, 也不会收到鲜花礼物,但随着兽医行业的蓬勃发展,总有一天,它也能为世人所熟知! 10月28日 中国兽医日 今天 不是鲜花满天飞的情人节, 不是感恩祝福弥漫的母亲节, 亦不是谎话暴走的愚人节, 没有鲜花, 没有掌声, 更没有美酒佳肴, 有的只是我们每个兽医人心中的那份执念。 今天, 10月28日, 是一年一度的中国兽医日, 是属于我们每个兽医人自己的节日, 它承载着无数兽医人的梦想, 它记载着兽医走过的路程, 它是无数兽医人汗水和泪水的结晶。 致敬 每一位奋斗在一线 服务养殖户的兽医师 祝你们节日快乐! 你们辛苦啦! 作者: 2020/10/28 22:46
  • 秸秆如何处理利用,变废为宝 秸秆如何处理利用,变废为宝 又是一个秋天,一个收获的季节,这几天打开头条经常跳出“专家说农村烧麦秸会污染城市大气环境,应该全面禁止!”类似这样 大概总结一下作物秸秆,除了焚烧还有哪些处理措施。 首先,什么是秸秆? 秸秆,稻、麦、谷、黍、高粱和豆类等作物成熟后,脱去籽实后剩下的茎叶。属粗饲料。粗纤维含量高,约为24%~25%,粗蛋白含量低,仅2.7%~3.5%,可消化养分少。 其用途很广,可作为饲料、工业原料、田间有机肥料,还能制成各类工艺品,但在广阔的农村中,秸秆更为重要的是作农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燃料。各种生物质能由其成分所决定。 其次,一亩地有多少秸秆呢? 谷类作物的秸秆量一般可根据作物的收获量计算。秸秆与收获量间的比例随不同作物而异。最好在实地称量。并按下列参考公式计算:可用秸秆量=作物产量×残余物系数×可用百分数式中残余物系数是统计作物的全部残余物量(即地上和地下两部分)折算的。 玉米长势高、密度大,667 m2产秸秆600~900 kg。 目前兵团广泛应用高密度种植模式,品种改良后植株粗壮,棉花秸秆产量达500kg/亩以上,棉秆资源相当丰富。 第三,秸秆处理方法有哪些呢? (1) 秸秆直接还田。一种是以犁耕作业为主要手段,将秸秆整株、根茬或粉碎后直接翻埋到土壤中。另一种是以秸秆粉碎、破茬、旋耕、耙压等机械作业为主,将秸秆直接混埋在表层和浅层土壤中。第三种是秸秆覆盖还田技术,是将作物秸秆或者残茬直接铺盖于土壤表面,这样可以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达到保墒目的,秸秆腐烂后增加土壤有机质。秸秆直接还田有利于秸秆内营养成分的保存、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提高作物产量、减少环境污染。 (2) 秸秆肥料化。发展有机肥产业,推广利用秸秆工厂化造肥,加大利用秸秆配制生物有机肥扶持力度。 (3) 农作物秸秆饲料化。秸秆在未经处理的状态下,可以用作粗饲料供给反刍动物食用,比如喂养耕牛。但是由于秸秆本身蛋白质含量比较低,木质素和纤维素的含量比较高,如果直接作为饲料其适口较差。因此,一般情况是将秸秆通过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将其转化为优质饲料,目前利用比较广泛的是生物法,主要是将秸秆进行青黄贮窖。 (4) 秸秆在建筑材料中的应用。绿色建材”的发展是环保工作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秸秆具有丰富的天然纤维,具有比强度高、长径比大、比面积大、密度低等特点,不仅可以作为增强材料,还可以改善墙体的保温、隔热性能等,如果应用于建筑领域,不仅可以增加消耗量,保护环境,又可以降低工程造价。 (5) 秸秆基料化利用。指以秸秆为主要原料,加工或制备的主要为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生长提供良好条件,同时也能为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生长提供一定营养的有机固体物料。它主要包括:食用菌生产栽培基质、植物育苗与栽培基质、动物饲养过程中所使用的垫料、固体微生物制剂生产所用的基质等。 (6) 炭化综合利用。生物炭作为一种新型技术产品,近年来成为土壤学等领域研究的热点。生物炭是农林废弃物等生物质在缺氧条件下热裂解形成的稳定的富炭产物。当前用作土壤改良剂的生物质炭是指作物秸秆在无氧或部分缺氧条件下300~500℃热解后的固态产物的统称,属于广义概念上生物炭的一种类型。常见的生物炭包括木炭、竹炭、秸秆炭、稻壳炭等。 综上所述,秸秆是放错地方或者时间的资源,如何合理利用应该因地制宜的考虑,而不应该是一把火解决问题,焚烧后对于土壤有机质也是有很大影响的。 作者: 2020/10/25 12:45
  • 绿色兑换——让废弃资源再循环利用,将保护生态环境、关爱野生动物,守护美好家园 绿色兑换——让废弃资源再循环利用,将保护生态环境、关爱野生动物,守护美好家园 四川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屏山县金江中学校园内开展“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活动——绿色兑换”,即通过用废旧报纸书籍或塑料瓶等换取绿色植物的形式,“让废弃资源再循环利用,将保护生态环境、关爱野生动物,守护美好家园"的意识渗透到公众生活。活动现场,保护区工作员通过发放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防灭火、《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宣传资料,向参加活动的教职工、学生全面宣传了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由来、生物多样性重要意义、四川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及成效等内容。此外,要求大家扮演好森林防灭火小小宣传员角色,向家长及邻居广泛普及森林防灭火知识,切实维护好野生动物植物资源安全! 通过活动开展,进一步提升了广大师生对“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也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思想认识,进一步增强了公众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 此次活动共计兑换绿植140余盆,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00余份,发放环保手提袋80余个,回收废旧书籍600余斤,塑料瓶100余个! 后续保护区将回收物品计重后折算现金,通过捐赠方式贡献爱心。 作者: 2020/07/09 14:37
  • 无人机巡查重点林业工作 “天眼”扫描护林海安澜 无人机巡查重点林业工作 “天眼”扫描护林海安澜 为进一步提高森林资源巡护效率和精确度。近期,湖北省在相关市县,利用无人机开展森林防火、精准灭荒、松材线虫病除治等重点巡护检查试点。   据悉,利用无人机进行森林防火巡护、监测,可以不受地形和自然条件限制,实现对人员到不了、车辆进不去的地方进行实时巡护监测。无人机航拍的影像,经过快速拼接,可精确生成高清影像资料,清晰全面展示各种异常情况,为地面指挥人员和巡护人员提供实时数据,为巡护部署工作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   以森林防火监测为例。无人机巡护作业时,一旦发现火点,工作人员可通过操作向现场喊话预警,再实现火场精准定位;还利用GPS传输功能,为指挥部提供准确的火场坐标,为扑火队伍快速抵达、迅速扑灭,实现“打早、打小、打了”的扑火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 2020/07/09 07:13
  • 九部委联合实施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 力争到2025年培育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100万以上 来源:农业农村部近日,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自然资源部、退役军人事务部和银保监会等9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深入实施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的意见》,要求各地加强指导服务,优化创业环境,培育一批饱含乡土情怀、具有超前眼光、充满创业激情、富有奉献精神,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就业增收的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力争到2025年,培育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100万以上,基本实现农业重点县的行政村全覆盖。《意见》提出,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紧扣乡村产业振兴目标,重点扶持返乡创业农民工、鼓励入乡创业人员、发掘在乡创业能人,壮大农村创新创业人才队伍,提升农村创新创业层次水平。《意见》强调,要强化资金扶持,按规定对首次创业、正常经营1年以上的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引导相关金融机构和各类基金支持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创办的企业。保障创业用地,要求各地在新编县乡级国土空间规划、省级制定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时,做好农村创新创业用地保障。加大人才支持, 加快推进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切实为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及其所需人才妥善办理社保关系转移接续。加强创业培训,支持有意愿人员参加创业培训,符合条件的按规定纳入职业培训补贴范围。探索创业培训+技能培训,提供灵活便捷的线上线下培训。组建创业导师队伍和专家顾问团。优化创业服务,支持县乡政府设立农村创新创业服务窗口,开通网页专栏,提供一站式服务。 建设一批农村创新创业园区和农村 创新创业孵化实训基地,组建农村创新创业联盟,完善农村物流网络体系,帮助返乡入乡人员顺畅创业。《意见》要求,各地要把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稳就业大局中统筹谋划和推进,建立健全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育工作机制,制定工作方案,明确任务分工,加强指导服务,搞好监测调度,落实部门责任。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协作,同向发力,聚力抓好落实,努力实现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任务目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作者: 2020/06/19 09:10
×
×

扫一扫下载APP,体验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