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载
  • 李昌平:乡村振兴的方法误区值得警惕 关于振兴乡村的几个重大问题(四) ——关于乡村振兴的方法 乡村振兴有像精准扶贫之趋势。五级书记一起抓,乡村振兴自然变成了各级干部的重大政治任务了! 乡村振兴,是重大政治任务也没有什么不好!只是,一旦是政治任务了,往往只讲政治正确,不讲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这就可能不太好了。 例如:一声令下,厕所要革命,厕所革命就变成政治任务了,就必须以政治正确来抓厕所革命。这就容易一刀切了。一刀切后的厕所革命,有些地方就会出现新厕所大量闲置或使用后带来了新的生态问题,旧厕所在上演逆袭就不可避免了。这恰恰就是把厕所革命政治化的结果。不是厕所革命不好,是把厕所革命政治化--不讲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不好,不讲工作方法不好!不讲方法,好事就会做成坏事,政治化往往会走向政治正确的反面! 乡村振兴中,有很多事花了大钱,但毫无收益。例如,很多地方的主要领导,在自已的点上花上亿的钱,整一个美丽示范村,把财政整穷了、把农民的存款整没了,结果仅仅只是整了个政治正确的政治形象工程,生产经营没有发展或无效发展,农民还是常年在外打工,留守老人守着个新房子,连畜牲也不敢养了,尿泡尿还要花钱买水冲,想吃用大粪种的菜都吃不上了!这样的乡村振兴示范典型及这类的事情,在乡村振兴政治化的背景下,还是比较普遍的存在。地方的主要领导同志,还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开现场会,让自已辖区内的干部们都来学自已的形象工程,不学领导自然就是政治上不保持一致,就是政治不正确!政治正确化逼出个官僚主义,官僚主义逼出个形式主义,形式主义又发展了官僚主义及政治正确化! 这很恐怖!乡村振兴应该警惕这种做法正在普遍化的趋势。 乡村振兴是系统工程,一定要讲方法,用系统工程的方法。 第一,要讲究思维方法 有很多领导同志,思维缺方法,思想抓不住纲,抓不住主线,抓不住规律,脑袋瓜子里一团乱麻,满脑子浆糊。当领导的,特别是一线工作的领导,思路一定要清晰,这就要讲究思维方法。 譬如系统工程思维方法:"目标决定结构--结构决定功能--功能+条件=效果--效果检验目标"。如果效果偏离目标太远,可能是结构功能出了问题、也可能是环境条件有问题。领导人脑子里有上述系统工程思维方法,脑子一定时刻都是清清楚楚的,检查工作、指导工作自然非常精准而到位,就不会头发胡子一把抓,不会瞎指挥,不会胡乱折腾基层具体干活的干部群众! 譬如逻辑框架思维方法:以抓农业产品和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兴旺为例,就应遵循农业发展三阶段及政策策略选择"的思维逻辑框架: 第一阶段为短缺阶段,其特点是增产和增收同步,其目标是追求产量增长收益为主,其政策策略为"基础设施密集+技术密集+劳动密集"。这三个密集的条件达到了,农产品产量自然就上去了。 农业发展第二阶段是供求平衡阶段,增产可能导致减收,是追求价值和价格增长收益阶段,其政策策略为"组织密集+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品牌密集"。这四个密集达到了,价值和价格收益自然就可实现了。 农业发展还有第三阶段,是追求农产品定价权收益的阶段,当然也有相应的政策策略选择。 乡村振兴中产业振兴,各地大搞农业产品产业结构调整,大上新项目,美其名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果思维遵循上述逻辑思维框架,应该就不会盲目上项目、不会盲目指挥。而现实工作中,为了实现乡村振兴的产业兴旺目标,很多领导同志想法特别多,农业结构调整盲目上了好多的项目,根本不知道自己上的项目(产品、产业)处于什么样的阶段、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其结果当然是热闹热闹更热闹、失败失败再失败! 思维方法一要向先进学,二要自已总结提练规律性的东西,领导人的思维方法先进性非常重要,毛主席总是打胜仗,还能以弱胜强,首先是他老先生的思维方法先进。领导干部思维方法落后,官越大,危害性越大,这比腐败选成的后果还要严重! 第二,要讲决策方法 正确的思维方法是科学决策的基础。决策必须讲方法,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决策方法很多,乡村振兴的决策方法主要坚持这几条:一是多请不同类别的人"吹牛",反反复复的"吹牛",特别要注意请一线工作的人员参加"吹牛",在"吹牛"中形成决策方案,最后一定要请喜欢批评政府部门的"反对派专业户"拍砖头,要特别重视基层干部中的"批评专业户"的意见,他们说好,决策就比较靠谱了。这年头,"专家"的意见往往是最不靠谱的,要高度警惕精致的利己主义专家!"吹牛"一定要由主要领导亲自主持,领导要自始至终听,亲自认真记录,主要领导在"吹牛"过程中少发言、或不发言。如果要发言,就是请教问题,不要做指示。领导指示了,"吹牛"就变成了"拍马屁"!当代的很多专家都是"马屁精"! 二是请不同的智库机构分别而同时做决策咨询,优中选优。智库机构一定是会运用参与式手法做决策咨询方案的、有协助方案落地执行能力的智库机构优先,否则,越有名的智库机构越容易在生意多的情况下变成"骗子"。智库机构在振兴乡村咨询服务市场骗子化的趋势值得高度警惕! 三是让基层自主拿方案、鼓励基层自主试,派人跟踪总结不同类型的实践,形成适用于不同类型地方的特色决策。决策来源于基层创新性实践,大多比较靠普,这是真理级的经验! 各地乡村振兴决策,不可以上级领导说了算。大方向、大原则,可以上级领导说了算,干什么、谁来干、怎么干之类的决策,不能搞上级领导说了算! 第三,要讲究执行方法 执行很重要,执行有方法。一是执行主体是谁一定要明确,乡村振兴的执行的基本主体只能是村民及其村社组织,如果不是,肯定大错特错了!二是执行过程中主体要服从政策法规等规则,但上级要服务下级。是的,在具体执行层面,上级不仅要服务下级,有时候要服从下级,一切都要服从于基层执行主体"打胜仗"。三是多搞横向的方法、经验交流会,少搞纵向的检查评比考核验收活动,在具体执行层面,上级很多时候是无力指导下级的,上级应该有自知之明,有所为有所不为。四是发现典型,反反复复提升典型,靠典型引路! 第四,要讲究总结方法 基层的实践非常丰富多样多彩,核心经验只有一点--激发主体性、激活内生动力。要分类和归类总结,上升为方法、经验、模式、政策、制度、法规等,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循环往复! 总结乡村振兴的成绩是各级领导爱干的事,动不动就是几本书,几十万字的经验。但抓住增强主体性、激发内生动力这个核心来总结的并不多。乡村振兴的基本动力在哪里?谁的乡村振兴?为谁振兴乡村?回答清楚这些最基本问题的总结并不多。核心抓不住、基本问题都说不清楚,乡村振兴不推自广的经验就无从说起! 总结经验,不要动不动就请专家学者写几大本书、几十万字。这是评教授用的,指导具体的实际工作无用!有用的总结,最好三千字以内!三千字说不清楚的经验,就与经验的创造者创造的经验无关了。 总结经验,写领导重视就写上几千字,几乎都这样写的,这就是中国式"马屁经"了! 作者: 2019/03/31 09:43
  • 农业第一死穴:狗日的规模 搞农业,多大规模适度?这是困扰诸多农业人已久的难题。规模小了成本不好控制,而且在市场上哪有话语权?规模大了,一不小心容易步子迈大扯着蛋,管理成本运营成本剧增,50亩干得好好的,增加到500亩,发现完全不是投资追加10倍那么简单。 我们会说,规模要适度,到底该怎么个适度法?从事农业咨询和投资二十余年的农业专家何学功对农业规模的追问很值得我们警醒。 1、农产品是小体量做不了大文章 每一个特色农产品项目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很努力并能得到回报,有热烈响应疯狂点赞的,产品刚一出来,卖光了。 这时候,诱惑就来了。 要不要规模?百分之九十九的人要规模。 然而,特色农业天生就是有一个规模限制。否则大家都去做没什么差异化的大田谷物了。 可以说,特色产业,无规模不成方圆。当你增加规模的时候才会发现,你的感觉欺骗了你。 投入的资金不够或者勉强维持,客户突然没有预料的那么多和那么大的量,组织规模扩大带来了无数看上去是小问题的影响效率的大隐患,甚至品质开始大面积地退化或者下降,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规模带来的。 教训就是,小体量的东西先做精,做到极致,然后再衍生其他产品。 做的牛逼,要有本钱。本钱是啥?专业技能。就你做的这个是大家才认可的,你就是一个合格工匠了。你做别的东西,大家才信你。 2、做规模有规律的 三类人可以成事。第一是有资格任性的人,用钱持续地砸;第二是有专业技能的人,用韧性持续地做;第三是运气特别好的人,赶上了市场的爬坡时代,懵懵懂懂地进去,顺风顺水地做大了。 很多人都是输在钱不够,痛失机会;或者输在专业技能上,痛失市场。没有规模,哪里来的地位? 农业有一个规律: 农产品,销售上个100万,呀呀学语阶段,入门门槛低,基本上谁用心都可以做成; 上千万,有个能人即可; 上亿是一个关键的坎,看你有没有培养人的能力,因为你可以代表自己发声,终于可以参与或者组织行业活动; 上百亿以后,可以代表行业发声并且挑头担责任了; 上千亿,可以参与或组织全球行业活动了,这时候背上的可是更多的国家或者地区利益的东西。 农业就是农业,农产品加工出来的终端快消品是工业,差异就在农业的规模建立在品质基础上,快消品的规模是建立在品牌基础上的。 我一直强调农业没有品牌,谁把农产品一定要做出了品牌来,那是有钱烧的,路走歪了。 什么是品牌?特定的符号,特定的内容在消费者那里的无穷无尽的联想。 没有特定的符号和特定的内容,你就是一个产品;如果没有消费者的积极参与,你就是一个没有任何意义的牌子;如果没有人给你无尽的联想,那你的品牌也就没有了增值空间,也没有了衍生意义。 一村一品,是一村做好一个产品,不是让你做品牌的! 以前接待过很多地方政府的官员,我们要做品牌规划,打造地方品牌。他们往往是想打造地域品牌,给产业打造知名度,给政府打造美誉度,他们的用意并非公司品牌或者商业品牌。 而那些农业企业则非常渴望打响知名度,带出销量,四处寻找高手,渴望得到指点和策划,一夜出名。 每次遇到这类事情我都会想起一个亲身经历。 1998年,我陪着来公司调研的于光军先生去商场买点日用品,想买一副薄羊皮手套,在公司楼下商场里看了几个档口都不满意,我随口说了一句,算了,这里没啥好牌子,去品牌专卖店吧。 老板娘听到了,极其恼火地对我们说:“我这手套有包装,是名牌!”我和于先生先是相顾愕然,然后大笑,买了这个简易纸板盒里塑料袋套着的名牌手套了事。 这个事好笑吗?不好笑。无数的农产品做品牌,就是多了一个昂贵的“包装”啊,还增加了包装成本。 高品质的原料和特殊的风味就是一个最好的卖点,你需要的是推广方式和方法,不是做了一个品牌策划就成名牌产品畅销海内外了。 就算是你碰到了牛人,给你策划好了这些,规模在哪里? 君不见,双十一的鸭子、铁锅,第二年怎么发动全家赶工都发不完。你那么贪,还不是一贪念成空啊。拿到海量订单,瞬间崩溃的淘宝店数不清。 今天,有多少农业企业就是这个老板娘的思维呢? 言下之意,我这东西就是好东西,你们为什么不买我的?就应该买我的。 市场真不是这样的! 我为什么一定要吃五常大米?察隅和墨脱的西藏大米口感不好吗?蛋白质比五常大米高多了!我为什么一定要吃陕北小米?内蒙古敖汉旗的农家种黄金苗难道不是天下最好的熬粥食材吗?我为什么一定要吃昂贵的疆外大棚的反季节哈密瓜?难道你不知道除了新疆的应季陆生瓜才具备哈密瓜特有的香味吗? 食材,替代性强。何况,食材本来就应该是全球资源配置的,我们的舌尖才会有丰富无比的美味享受。因此,你给不了消费者一定要消费你产品的理由。 你只能给消费者一个欲望的信号,高手卖货,绝不能像站街女郎一样搔首弄姿,即使不能上T台走秀,至少也要在酒吧,装作漫不经心地流露你的风韵吧。 让消费者抱着欣赏的态度心甘情愿地掏钱,而不是被动地推销。再看很多品牌的成就,无非是耍流氓的艺术行为而已。 今天,营销的概念时代已经过去了;内容已经成为主流。随着移动互联的信息泛滥,内容也要岌岌可危。碎片化的阅读,碎片化的浏览,碎片化的生活,一切都碎片化了。 例如,原来用一个事件,一个人,带出一个产品,这就是做内容,褚橙做到了。但是网易猪、京东米、柳桃、潘苹果、大炮小米就没有那么多内容了,牵强了。 农产品如果学不会用三加二,麻烦就大了。 线上三点:如果你不会做一个奇妙的声音、一个惊艳的画面、一个动心的礼物就抓不住人; 线下二点:没有一口难忘的味道就留不住钱,没有一件接着一件让人心痒的事就留不住人。消费者不愿意听故事了。 做社区,沟通渠道也有了分化,90后说微信都是老年人玩,他们只用QQ,毕竟微信商业用途太强,与社区不太搭。 总结来说:农产品还是要回归产品和服务本质,这个阶段品牌就是一个大坑。当你做了工业化快消品以后,再去大作品牌吧。品牌是给农产品加工实现规模化生产配套的。 点击查看源网页 3、规模带出一个麻烦的产业问题,这才说规模是狗日的主因 当年,中国大地掀起了农业产业化的新高潮。农业似乎找到了解决千家万户分散的农民和大市场大工业对接的灵丹妙药,在政府强力推动下,全国只要和农户沾边的企业,好像一夜之间就都变成了公司加农户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十一部委在农业部成立了联合办公室,发了前所未有的非常强有力的扶持文件。以此类推,各级政府照方抓药,真的解决了很多编制问题。我当时也是参与其中的积极一份子。 一直到2001年,一件事惊醒了我深入思考这个问题。那年春节临近,在我们公司办公大楼门口,每天早晨都有一个中年妇女拎着一面铜锣,堵门开打。然后,照例是110来劝人,员工访客都走后门。 这个中年妇女是一个村的妇联主任,在政府和公司动员下,带动村里人和公司签约养肉鸡。一开始,赚了;后来,全赔了。赚的时候,公司、农户、政府皆大欢喜。赔了,那就是一个家庭的灾难。 那时候的制度环境,没保险,也没有互助设计,更没有农户和上市公司之间的股份关系。公司加农户,公司赔的是鸡雏、饲料、疫苗和技术人员的工时,签约农户赔的是全部家产,这就产生了一个不对等。 风险不对等,公司有承受风险能力,农户没有;价格不对等,公司有价格发现和议定能力,农户没有。 尤其是,规模不对等,公司是一个纯粹市场化并且受政府保护的大体量经济实体,农户是一个被动接受公司合约的个体经济。 这种规模体量对小农户的伤害是制度性的,极其隐蔽的,非常好地掩盖在公司为农户表面上无微不至的周到服务上。 但是,致命的一点就是公司赔钱,有政府补贴;公司赚钱,政府免税,而农户是享受不到的。这样就导致公司规模越来越大,农户个体经营越来越脆弱,公司+农户演变成一个赤裸裸的产业化剥削体系。 因此,规模是谁的狂欢?工商企业的规模如果还是这样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那不过是涛声依旧。 在中国,农业产业化,与农户和合作社如果没有股份方面的合作那就是耍流氓。 我们已经耍了30多年流氓,愣是把当年刚刚分田单干,养得水灵灵的小姑娘一样的农户们,蹂躏成了抛荒、离乡,不愿意回到耕地上在城市里讨生活的老婆子。 如果这规模不是农村内生的的组织形成,那这规模不要也罢!要他,他继续耍流氓。有人跟我争辩说,在中国,做农业企业最大的问题就是土地太分散,他要流转过来,效率会马上提高,成本会马上降落下来。 老兄啊,是不是你以为一个省的农业必须围着你一个公司转啊?把一个省的耕地全部流转给你,你敢要吗?看问题不能看表面现象,要看土地背后的深层次东西。 土地,对国家意味着什么?对农户意味着什么?到了你手里,那又意味着什么?很多农业企业老板事业做大了,认为无所不能,诸多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在他眼里,都成了他可以摆布的利益问题。 点击查看源网页 4、小农场是一个适度规模问题 中国农业就是一个适度农业,含义不仅仅是经营规模适度,还有生态适度和技术适度问题。 以小农场为例,如果不解决小生态形成的适度,你做不出来有机和生态产品。小农场需要留下杂草区,活水带,尤其是要让原生植物和动物有栖息地,让小生态形成,否则病虫害会指数型增加。 单一作物大规模种植是小农场取祸之道。种植的食材没有120种以上无法对客户群形成完全供给,国内基本在7、80种食材左右。 第二个就是技术适度,小农场不适合过度引进高精尖设施,基本以自己开发定制为主。一个简易火焰除草机就给你节省多少人工和生物防治药物? 因此说,农业没规模不成方圆,小体量做不了大文章。玩农产品,就别成天搞做大做强的中国梦;玩农产品加工的快消品,就应该天天想着规模。 对农业有想法和做法的新农人,先做农夫,后做工匠。大型工商企业就别侮辱新农人这小鲜肉的词儿了,少耍流氓,别惦记农民那点耕地和宅基地了。 有能耐你和ABCD还有日本五大株式会社去PK,赚到农业金融的钱,才是高段位的棋手。不过,那可要金融的规模。 作者: 2019/03/31 09:35
  • 做好大棚防火工作 做好大棚防火工作 注意棚内用电安全 不少菜农在温室大棚内拉电线,安装电灯、电暖气等用于照明补光、增温及棚内机械使用。然而,温室大棚内比较潮湿,电线、电器接口长期暴露在潮湿的空气内,在通电状态下容易发生漏电、短路或打电问题,不少农民在拉电线时图省事,直接将电线绑在温室的金属支架上,而支架上覆盖的是塑料布,一旦电线短路,很容易将塑料布引燃,熔化的塑料布带着火星往下滴落,会引燃地面铺设的地膜、蔬果等,导致火势迅速蔓延。 提醒广大菜农,温室大棚内一般不要使用电气照明,若必须使用时,所用灯泡不应高于60W,且灯泡应与棚顶留有不少于60厘米的距离,严禁在棚内使用卤钨灯等高温照明电源。大棚的用电设施需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安装,且必须符合安全技术规定并定期检修。 提高大棚的耐火等级 新建大棚尽量采用不燃、难燃材料,进入棚区内的人员严禁吸烟,平时在温室大棚内作业的人员更不能吸烟。严禁大棚周边堆放可燃物,清除占用消防通道的建筑物,保证防火分隔。防火间距内不得堆放易燃可燃物质和种植油性植物,大棚周围的荒草要及时清除。大棚不得建在高压电线下,平时要把柴草等易燃物统一存放在远离棚区的安全区域,防止大风天气形成“火烧连营”之势。 加强消防设施建设 大棚种植户可自行修建蓄水池、取水平台,利用农用三轮车等设置便携式移动消防站,有条件的村或农户还可视自身承受能力,投入专项消防资金,设置消防器材室,配备消防专用手抬机动泵水带、水枪、灭火器等器材设施,一旦发生火灾,即可迅速将消防设备运到现场组织火灾扑救,为扑救火灾提供基本的物资保障。 摘自《中国蔬菜》“损失大了!河北唐山突发大火,282个蔬菜大棚被烧毁!"一文。 作者: 2019/03/28 20:09
  • 五大措施预防番茄畸形关,提高座果率 【病害防治】番茄预防畸形花,提高座果率是关键!五大应对措施 内蒙古自治区瓜果蔬菜协会 今天 花是蔬菜管理的重点,有关花的问题层出不穷,如花量少、花秕、花脱落等等,虽然有的花能勉强坐住,但成果后多为畸形,形成畸形花,便结畸形果。尤其是对于番茄,今天为大家详细解读,希望给广大菜农予以借鉴。 1.花分化的过程 要想预防畸形花,首先得熟悉花芽分化的时间和过程。 以番茄为例。植株开始积累花芽分化所需物质是在其种子萌发后两片子叶出土展开时,等到植株长到3 厘米左右两片真叶展开时,生长点顶部开始肥厚并隆起,开始分化形成第1花穗。 与此同时,顶叶与该花穗之间逐渐形成的花穗腋芽为新的生长点,重新分化出叶子,直至分化出1-3片叶子时,分化形成第2花穗。一般情况下就是2-7片真叶时分化1-3穗花,8-11片分化第4-6穗花,12片叶子时分化7层以上的花穗。在同一花穗相邻两个花芽分化一般有2-3 天的时间间隔。 了解了花芽分化的时间和过程,当出现畸形花果时,就能够倒推出影响花芽分化的因素出现的时间。由此可见,预防畸形花果,需要充分掌握那些影响因素,并提前进行控制或干预。 2.造成花芽分化不良的因素 从花芽分化到开花约30天左右,在这段时间内诸多外界因素影响着花芽分化的质量,从而影响成花芽分化。 温度 一般来说,大多数蔬菜花芽分化适宜的温度在20-24℃范围。在这种条件下,形成正常花的数量最多,质量最好。不过花芽分化在任何温度下都会发生,只不过高温下花芽分化早,数量少,着花节位上升;而在低温下,植株生长受到抑制,生育延迟,花芽分化晚,着花节位低,尤其遇到低夜温时,易出现畸形。 光照 如西红柿是光敏感的作物,光照减弱,花芽分化延迟,着花节位升高,花芽数目减少。在西红柿种植过程中如果采用黑色遮阳网覆盖时间过长,光照弱,达不到西红柿正常生长的需求,容易出现花芽分化不良的现象。 营养 西红柿花芽分化与营养密切相关。花芽分化前期如果缺氮和磷,会导致花芽分化晚,开花节位高,此外,花期缺硼缺钙易产生短柱花,用了不好的硼肥或者硼肥用量过大,造成的花瓣变白坏死。而当植株生长失衡时,也因营养分配不均而出现畸形花。 3.养成好花的营养方案 在做好温、光、水等多种措施的条件下,满足花芽分化的营养需求十分关键。一方面足够的有机及无机营养可让花芽良好分化,另一方面某些营养具有提高植株抵抗高温、干旱等逆境的能力。 一、花前补充全营养肥料。一般来说,常规肥料的见效时间为7天左右,而果实坐住后即使冲了肥,但肥料短期发挥不出效果,因而见花或见果后施肥对花果的意义不大。因此,建议在开花前3天浇水施肥。 可用优质平衡型大量元素肥冲施,以起到促进生根、协调生长、补充营养的多重作用。 二、辅助喷施硼钙叶肥。若选择的水溶性肥料含有硼钙等营养元素,可通过冲施来满足花芽分化需求,但在土壤环境恶劣时,硼钙元素往往受到抑制。因此在花前要辅助喷施硼钙肥料。硼肥可选择硼源库等,钙肥可选择螯合态钙或矿物分子钙等。一定要做到“花前补硼、花后补钙”。 易造成落花的五大原因及应对措施 1、温度过高或过低: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花器官缺陷,从而引起落花落果。资料显示,西红柿在夜温低于15℃或高于22℃,日温高于35℃时会引起大量的落花。 应对措施:要控制好花期的温度,使白天温度在28℃左右,不要超过34℃,夜温控制在20℃左右,不要超过22℃。温度过高时建议使用遮阳网或降温剂进行降温。但在早晚棚内温度适宜西红柿生长,应及时揭掉遮阳网。棚内最低温度降到15℃以下时,就应及时覆盖草帘进行保温。 2、植株旺长:夏季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容易造成植株旺长,最终引起落花落果,特别是阴雨天气会加重落花落果。主要发生在第1-2穗花序上,因此要注意控制。 应对措施:首先,要降低棚内的温湿度,拉大昼夜温差,可采取上遮阳网、加大底风的排放量以及小水勤浇的方式。其次,要控制氮肥的用量。再次控制旺长,以提高坐果率。 3、土壤、空气湿度不当:水分过多或过低均会造成落花落果。如土壤水分过多易引起徒长,造成落花;若水分缺乏造成土壤干旱,容易引起离层形成,造成大量落花落果。 应对措施:在开花结果期土壤含水量应保持在75%左右,并及时通风排湿,以降低空气湿度,使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0%左右。注意要小水勤浇,不可大水漫灌,以防地温过高、井水过凉“炸”了根,可能引起黄叶等生理性病害。 4、缺硼:部分地区由于缺硼也能引起西红柿大量落花落果,因此要注意在基肥中施足。另外,西红柿缺乏硼肥,容易引起花器官发育不良,导致花而不实。 应对措施:在开花前一周,及时叶面喷施硼肥,以促进西红柿花芽分化,保花保果。 5、植株调整不当:西红柿的前2-3穗留果过多,导致营养集中供应果实的膨大,上部落花落果严重。 应对措施:建议采取单干整枝,单株留5穗果以上。第一穗果可留3个果;第二至以后,每穗留3-4个果,多余的摘除。适时抹去侧芽并及时疏花疏果,保持果大均匀。 作者: 2019/03/28 14:09
  • 启动家庭农场培育计划 中共中央、国务院:启动家庭农场培育计划 中国家庭农场 2019-02-25 中新社北京2月21日电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意见》(下称《意见》)透露,启动家庭农场培育计划。采取优先承租流转土地、提供贴息贷款、加强技术服务等方式,鼓励有长期稳定务农意愿的小农户稳步扩大规模,培育一批规模适度、生产集约、管理先进、效益明显的农户家庭农场。 《意见》表示,鼓励各地通过发放良技良艺良法应用补贴、支持农户家庭农场优先承担涉农建设项目等方式,引导农户家庭农场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力手段。指导农户家庭农场开展标准化生产,建立可追溯生产记录,加强记账管理,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完善名录管理、示范创建、职业培训等扶持政策,促进农户家庭农场健康发展。 《意见》提出,实施小农户能力提升工程。以提供补贴为杠杆,鼓励小农户接受新技术培训。支持各地采取农民夜校、田间学校等适合小农户的培训形式,开展种养技术、经营管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乡风文明、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要将小农户作为重点培训对象,帮助小农户发展成为新型职业农民。涉农职业院校等教育培训机构要发挥专业优势,优先做好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示范培训。鼓励各地通过补贴学费等方式,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向小农户提供技术培训。 《意见》表示,加强小农户科技装备应用。加快研发经济作物、养殖业、丘陵山区适用机具和设施装备,推广应用面向小农户的实用轻简型装备和技术。建立健全农业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实施科技服务小农户行动,支持小农户运用优良品种、先进技术、物质装备等发展智慧农业、设施农业、循环农业等现代农业。引导农业科研机构、涉农高校、农业企业、科技特派员到农业生产一线建立农业试验示范基地,鼓励农业科研人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通过下乡指导、技术培训、定向帮扶等方式,向小农户集成示范推广先进适用技术。 《意见》指出,改善小农户生产基础设施。鼓励各地通过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式,支持村集体组织小农户开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管护。支持各地重点建设小农户急需的通田到地末级灌溉渠道、通村组道路、机耕生产道路、村内道路、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设施,合理配置集中仓储、集中烘干、集中育秧等公用设施。加强农业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提高小农户抗御灾害能力。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 2019/03/26 14:11
  • 城市落户限制政策放开放宽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放开放宽城市落户限制加快消除城乡户籍壁垒。 作者: 2019/03/26 08:46
  • 豆腐的几种吃法及作用 不同豆腐吃法不同,北豆腐适合煎炸、做馅。南豆腐适合凉拌、红烧、做汤。豆干是豆腐的再加工产品,它含有钙、磷、铁等多种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豆皮含钙等多种矿物质,有助预防骨质疏松,促进骨骼发育。 作者: 2019/03/25 18:55
  • 覆膜马铃薯种植户要知道的几点內容 春播地膜马铃薯这些种植技术要知道! 薯网 前天 一、地膜马铃薯种植技术要点 1、选择田土:马铃薯适应性强,对土壤的要求主要是疏松,因为马铃薯生长期间根系耗氧量较其它作物大得多(块茎形成期耗氧量比一般作物大5~100倍),另外块茎膨大期要求土壤疏松透气,对土壤酸碱性要求不严,PH5.0~8.0范围均可。因此应选择地势较高、土壤疏松、土层深厚、排灌方便、肥沃的沙土或壤土为宜。我区大部分地方均可种植。 2、选用优良品种。应选用早熟、高产、抗病的脱毒品种。种薯要求薯形整齐,大小适中,表皮光滑细嫩,芽根鲜明,薯块完整,无病虫害,无冻伤的壮龄薯,大小以25~50g为宜。 3、种子处理。先将种薯放在阳光下晒2-3天,每天3-4小时,去除病薯、坏薯。提倡采用整薯播种,大的种薯应进行切块,切块种薯不应小于50克,一般薯块重量20-25克,每个切块应带有1-2个芽眼,并将切好的种块放在阳光下晾晒,然后用草木灰加入4—8%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均匀拌种,促进切口愈合并消毒。 4、整地施肥:前茬作物收获后,立即深翻20~625px,早春浅耕,应做到无大的土块,草茎、根茬,上虚下实。马铃薯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比例为2.5:1:4.5,以钾素的吸收量最多,钾素的供给主要依靠有机肥,因此播前结合整地亩施优质腐熟农家肥3000~4000千克,磷酸二铵25公斤、尿素20公斤、硫酸钾15公斤、硫酸锌1-1.5公斤或碳铵5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硫酸钾25公斤。 5、适期播种:一般在3月上中旬当地250px地温稳定在3-5℃时即可播种,然后用地膜覆盖畦面,用细土压实地膜四周,每间隔2—3米压一土块,防止风吹坏地膜,影响保温效果。 6、科学放苗:当幼苗长出1—2片叶,无寒潮来临时,即可放苗。方法是对准幼苗的地方将地膜划一个十字形口把幼苗引出膜外,然后抓一把细土封严幼苗周围地膜,以利保温保墒。放苗应选晴天上午10时以前或下午4时以后,阴天可全天放苗。 7、肥水运筹:马铃薯的生长特点是地上茎叶和地下块茎同时生长,为达到高产目的,应按照控氮、重钾、补磷的施肥原则,做到控上促下,保证产量。齐苗后及时中耕除草,根据长势追肥。现蕾开花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或微肥1-2次,以补充磷肥、钾肥及微量元素,当花蕾已形成,花序抽出时,应及时摘除,以减少养分消耗,改变养分分配,促进薯块膨大,并结合中耕除草及时培土。 8、病虫防治:马铃薯病虫害主要有:晚疫病、蛴螬、蝼蛄、小地老虎、二十八星瓢虫等。晚疫病在发病初期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面喷雾2-3次。蝼蛄、蛴螬、地老虎等地下害虫,每亩用3%甲拌磷颗粒剂2-3公斤,按药土比例1:10的比例配制成毒土均匀撒在土壤表面,整地时施入。二十八星瓢虫,在幼虫期每亩用4.5%高效氯氰菊酯15毫升兑水30-40公斤喷雾。 9、促控结合:当马铃薯地上部分生长过旺时,就会影响到地下块茎的膨大,应注意控制地上部分疯长。每亩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50-80g,兑水45公斤均匀叶面喷雾。 10、适时收获。为了实现地膜马铃薯增产增收,要针对不同栽培目的,适时收获。作为蔬菜进行销售的田块,要抓住上市早,价值高的时机,开花后及早收获出售,虽然产量低,但产值高。其它用途的马铃薯等完全成熟后收获,这样能获得最高产量。 二、地膜覆盖种植中存在的问题 地膜覆盖不仅能够提高地温、保水、保土,而且还有灭草、防病虫、抑盐保苗、改进近地面光热条件,生产的农产品卫生清洁等多项功能,但当前仍存在一些新的问题。 1、地膜覆盖新技术推广的深度和广度有待进一步延伸和拓展。一些地膜覆盖创新新技术还没有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推广的范围明显偏小,一些技术有试验、示范,却没有能够很好地推广下去,没有显现出规模化的推广优势,地膜覆盖的科技含量仍然不高。同时,生产上对这些地膜覆盖新技术的应用比较单一,没有进行组装配套,没有形成集成的综合抗旱技术体系,综合抗旱效果仍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常规地膜覆盖技术多、创新技术少。 2、地力消耗大。由于地膜覆盖的增温保墒作用,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状,促进了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作物从土壤中吸收的营养物质也相应的增多,地力消耗相应增大,土壤微生活数量增加活性增强,促进了有机质分解,土壤肥力下降,若不及时采取必要的培肥措施,地力消耗过大造成减产。 3、覆膜农机具的研发比较滞后,因地制宜加强研发覆膜播种施肥一体机。 4、残膜回收再利用。地膜的大面积推广,且大部分为不可降解膜,残膜的回收再利用率较低,造成白色污染。残膜回多以人工捡拾回收为主,机械回收较少。 三、发展措施与建议 1、建议加大对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补贴力度。有关部门对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推广进行长期、长效的地膜补贴,把地膜覆盖新技术推广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延伸和拓展。尤其是对地膜覆盖创新新技术要在贫困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达到增产、增收增效的目的。 2、建立示范区。整合、配套和集成现代地膜覆盖新技术、新成果,形成标准化、系统化、科学化的地膜覆盖技术体系,展示地膜覆盖的最新科技成果,树立地膜覆盖综合新技术高标准、高水平的精品样板,示范带动全省地膜覆盖新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 3、加强地膜覆盖种植作物农机具的研发,提高作物地膜栽培的机械化程度。进一步加强残膜的机械回收,研究残膜的综合利用和再生利用方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再生利用的经济效益。 来源:田园春脱毒马铃薯 作者: 2019/03/24 15:25
  • 水资源管理信息 水利部部长: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管理,逐步遏制华北地区地下水严重超采局面。 作者: 2019/03/24 09:34
  • 农业农村部:加快组建农业综合执法队伍 农业农村部印发《通知》要求 加快推进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 农业农村部网站 7小时前 · 农业农村部官方账号 本网讯 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进度,特别是尚未完成省级改革任务的要尽快完成,抓紧推进市县级改革工作,确保中央部署的改革任务如期全面完成。 《通知》要求,各地推进改革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改革总体要求,防止改革跑偏走样;全面整合农业执法队伍,彻底消除多头重复执法;正确把握队伍组建方式,理顺综合执法与日常监管的关系;建立健全省市县农业综合执法体系,明确层级职责分工;大力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切实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积极创新执法制度机制,不断提升执法合力和效能;强化执法保障,确保满足执法工作需要;加强执法队伍党建工作,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改革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通知》强调,各地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下级部门推进改革情况的督促指导,用督导传递压力、用压力推动落实,确保改革任务如期完成。要主动向党委政府汇报,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尽快协调落实农业综合执法队伍人员编制、经费保障、装备配备、职业保障等扶持政策,确保本部门农业综合执法队伍整合组建到位、职责编制明确到位、执法人员配备到位、经费装备保障到位。 作者: 2019/03/22 06:50
×
×

扫一扫下载APP,体验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