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产业
  • 梭梭及阿拉善梭梭林简介 梭梭 (Haloxylon ammodendron)是藜科梭梭属的超旱生高大灌木-小乔木植物,高度一般达1.5—3.5m,最高可达5—7m。梭梭的叶已完全退化,仅在小枝节上有瘤状凸起,其光合作用功能由当年的新生绿色嫩枝承担。因其特殊的生态习性及所处的严酷生境,梭梭已被国家列为濒危类三级保护植物。梭梭是一种良好的饲用和固沙植物,名贵中药肉苁蓉就寄生在梭梭的根部,是阿拉善地区生态建设、发展林下经济 、发展沙产业最重要的树种之一。历史上的阿拉善地区曾经有过水草肥美的天然草场。黑河下游额济纳河沿岸绿洲、东西绵延超过800 km的梭梭林带、贺兰山天然次生林包括沿贺兰山西麓分布的滩地、固定和半固定沙地,在空间上呈“π”字型分布,构成阿拉善地区最重要的生态屏障。但是这三大生态屏障目前已受损严重,伤痕累累。以梭梭林带生态屏障为例,株高3—4 m的梭梭林带构成东起阿拉善左旗巴彦木仁苏木,西至额济纳旗马鬃山苏木,横贯阿拉善全境,长达超过800 km的天然绿色长廊,呈带、片、块结合分布,不仅成为这一地区防风固沙、维护生态平衡的绿色生命线,也是重要的牧场。据上世纪50年代的航片测量,这片林带总面积达到11300km2,有效阻挡了巴丹吉林沙漠的扩张和巴丹吉林沙漠与腾格里沙漠的交汇,成为阿拉善地区防风固沙,维护生态平衡的绿色生命线。但到80—90年代,仅存约5000 km2的残林。梭梭林带的减少,使其防风固沙的生态功能受到严重影响,更加剧了全盟的沙漠化进程。据2002年度卫星遥感数据显示,阿拉善盟荒漠化面积达22.38´104 km2。其中沙漠总面积为7.26´104km2,占全盟国土面积的30.23%。正是因为梭梭林在阿拉善地区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考虑到不容乐观的现状,梭梭林的保护受到广泛重视,部分学者已经提出天然梭梭林的围封和人工梭梭林的建设等生态保育措施。阿拉善的地理环境以及长期形成的林业生产习惯,造林时间一般都在春季进行,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造林任务的逐年加大,造林季节用工出现严重短缺,虽然甘肃民勤和宁夏周边地区的劳动力一定程度的进入阿拉善造林,还是解决不了造林的用工问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国家人工造林任务的逐年加大,全盟普遍面临造林成活率不高的问题,为了缓解春季造林用工短缺以及造林季节单一和梭梭人工造林成活率不高的问题,阿拉善左旗林工站提出了梭梭秋季造林实验研究工作。近年来阿拉善进行了大面积的梭梭人工造林,一方面满足生态建设的需要,另一方面梭梭是名贵中药材肉苁蓉的寄主植物,种植梭梭可以接种肉苁蓉,为农牧民带来收入,同时提高农牧民保护梭梭、营造梭梭林的积极性。因此营造梭梭林既能满足生态建设的需要又能提高农牧民的收入,还能为产业结构调整做出贡献,随着林权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农牧民营造梭梭林地 积极性进一步提高,靠单一的春季造林已经不能满足阿拉善生态建设的需求,本课题的提出与实施打破了梭梭造林的单一季节模式,既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又能为生态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1.2国内外研究进展梭梭造林试验研究起步较早,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就开展了相关的试验研究,基本涉及的为春季造林试验,梭梭秋季造林试验研究起步较晚,阿拉善左旗林业工作站从造林实践中开始探索梭梭秋季造林试验研究,并于2014年发表了相关研究论文,早在2005年新疆结合肉苁蓉种植涉猎到梭梭的秋季造林,所以本研究在本地区尚属首次研究。1.3本研究的创新性与先进性 本研究首次提出梭梭秋季造林的试验研究,并且获取成功,在阿拉善地区以至于内蒙古自治区属于首次;本实验研究为阿拉善地区的梭梭造林开拓了季节,避免生态建设任务量大、实施时间相对集中,劳动力短缺等问题。 作者: 2017/07/26 17:20
  • 肉苁蓉的分布与形态特征与生长发育 1.1 分布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C. A. Mey.) Bunge)是肉苁蓉的寄主植物,梭梭的分布与肉苁蓉是密切相关的。     梭梭属藜科多年生亚乔木,是亚洲荒漠地区分布最广泛的植被类型。梭梭林在阿拉善荒漠地区分布面积大,是荒漠化植被中的主导树种,它广泛分布于阿拉善沙漠、戈壁地区,东起阿拉善左旗巴音木仁,西至额济纳旗马鬃山,构成了横贯阿拉善盟全境带、片、块结合长达800 km的天然林带。残次林分布面积1580万亩,其中,覆盖度在30%以上的梭梭林面积为578万亩,也是野生肉苁蓉分布的主要产区。1.2 形态特征肉苁蓉属多年生根寄生草本,块茎基生,茎肉质,圆柱形,高40—160cm,个别单株可达260—300cm以上,淡黄白色,味甘,微温,无毒;穗状花序顶生,伸出地面长15—50cm,多数花淡黄兰色;蒴果卵圆形;种子褐色,卵圆或椭圆形,长0.6—1mm,具光泽,千粒重0.101g。1.3 生长发育肉苁蓉种子与梭梭再生新根接触后,产生茎块(根盘),然后从茎块上形成无数单株生长点,形成数条肉质茎。人工接种后,第一批接种肉苁蓉长到5个月后茎块重达17g,个别茎块只有小米粒大小,不足1克;到18个月(寒露节前后)顶土裂缝,停止生长;到23个月(清明节前后)开始裂缝出土;到24个月(5月下旬)开花;到25个月(6月下旬-7月中旬)以后果实成熟。2 肉苁蓉栽培技术2.1 种子采集肉苁蓉在清明节前一个月开始顶土,清明节后一个月出土;5月中下旬开花;6月上旬至7月上中旬结实。当种子成熟后,整个果穗全部变成浅褐色,此时在采收的过程中,不要只采穗,而是将地下茎完整地采挖出来,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凉晒,等茎干枯,营养完全消耗以后,将种子从蒴果壳中搓出来。在采摘时选择果穗中部饱满的果壳。苁蓉开花期间的采种植株要进行人工授粉,以提高种子的质量和产量。授粉好的种子饱满,粒大,有光泽,发亮,颜色深褐,用手指搓捻,有微量液浆溢出;未授粉的种子,粒小,颜色浅黄,用手指搓捻成粉沫状。采集好的肉苁蓉毛种,首先要去杂除劣。常采用不同孔径的土壤筛进行筛选,去杂完毕后,用孔径0.5mm或0.45mm的筛子将小粒和未授粉的种子除去。千粒重可达到0.101g。肉苁蓉种子千粒测定表数量(粒)千粒重(g) 平均值(g)备注10000.1030.1011.所采用种子产于阿拉善右旗塔木苏梭梭林区。2.产出时间2007年6-7月。3.种子采用0.45孔径筛子处理,净度91.6%。4.采用仪器:沈阳龙腾电子天平(JO4OO-3)主要技术指标:Ma×400g,Min0.1g,Lim120% ,e=10mg,d=1mg。5.测定时间:2009年9月3日。10000.10020000.202 2.2 种子管理种子在去杂除劣以后,首先要进行凉晒。凉晒时将种子盛到长方形半敞口的玻璃器皿中,凉晒时间一般选在风和日丽的早上9时至下午5时,在此期间随时翻动种子;持续时间:从种子采集至8月中下旬。阴雨天不适宜凉晒种子。其次,种子凉晒完毕后用布袋将种子装起来,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凉房内保存。有专业技术的人员,可适当采用药物处理进行防虫,如福尔马林等;没有专业技术的人员,可在种子中适当放置数枚樟脑球即可。自然条件下保存的种子,不受潮湿、虫嗜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存放14年,仍有生命力。如:本人在1989年7月采集的240g种子,2001年冬季提供给阿拉善左旗苁蓉集团,2002年12月31日苁蓉集团将98g种子搭载到“神舟四号”飞船上,历时7天,环地球108圈返回地面,2003年5月20日在阿左旗吉兰泰镇召素套勒盖嘎查接种以后,于2003年10月15日进行调查,“神舟四号”搭载肉苁蓉种子野外试验获得成功。2.3 接种2.3.1 接种前种子处理种子处理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①常规处理:将上一年(或多年)采集、自然条件下保存的种子,按实际用量放置玻璃器皿中,晾晒一周,即可接种。②化学剂品处理:将一年(或多年)采集、自然条件下保存的种子,采用化学剂品,按不同品种的浓度时间处理完后即可接种,如APT生根粉(50%乙萘可湿性粉剂)浸种1-2小时。③物理射线处理:采用放射源对种子进行一定时间的辐射即可接种。如r射线辐射种子。④变温处理:将当年采集到的种子放置在恒温箱中进行时段恒温处理。    从7月开始到翌年6月共计12个月,按阿拉善盟每月的平均气温,平均湿度,每月3-7d进行变温处理,完成一个变温过程后即可接种。⑤接种纸处理:近几年总结出简便易行的接种纸法,此法能够根据梭梭根系的分布灵活控制种子的位置,增加根系与种子接触的机率,提高接种率。将种子经化学剂品处理或常规处理后用生物制剂胶粘贴在纸张上进行接种。接种纸制作:用生物制剂胶(如:面粉、蒿籽粉及骨胶等)掺和细土兑水拌成浆糊状,把肉苁蓉种子掺和进去,搅拌均匀之后用毛刷刷于草纸上,一般20×30cm的纸带上保持100-200粒饱满种子。⑥营养袋装处理:将种子(化学剂品处理或常规处理后)放置在事先配置好的营养泥土上,然后随营养土装入壁厚0.1-2mm,长15-20cm,宽10-12cm的营养袋中封口,进行接种。2.3.2 接种时间肉苁蓉接种时间在梭梭的整个营养生长季节都可以接种,即4月上旬至10月中下旬,最佳时间为5-6月,其次是8-9月。2.3.3 寄主树的选择①天然林的选择:选择密度15-20株/亩,高度1.5m-3.0m生长旺盛的中龄林,最好采用穴状接种。②人工林的选择:选择3年以上,树高1.5m以上,生长旺盛的林木,最好采用开沟接种。在抚育条件较好的人工林中接种,有两个优点:一是集中连片,成本低,效益高,便于管理。二是当梭梭林因接种肉苁蓉而受到制约时,便于采取人工措施补充养份。调查表明:接种肉苁蓉的野生梭梭林,特别是水分条件缺乏的地区,梭梭在成功接种肉苁蓉之后植株长势明显衰退,植株枯死率高于未接种梭梭林20%以上。每年5-7月适时给寄主树补水1-2次,阻止梭梭生态林的进一步枯亡衰退。2.3.4 立地条件的选择选择地下水位较高(2-5m),地表覆沙较厚(1.0m以上)的固定、半固定梭梭林地。2.3.5 播种量一般播种量控制在100-200粒/穴,如果种源充足,可达到300-400粒/穴。2.3.6 挖穴梭梭的水平根系集中分布在距地表1m的土层范围内,最密集区主要分布在距地表40cm-50cm的范围内(图1)。在距地表1.0m-6m的范围内很少有水平毛细根系分布。因此,在肉苁蓉接种时,为了提高接种率,应将种子放置在垂直地表40cm-60cm的区域最佳。不要为了提高肉苁蓉的质量而盲目追求穴的深度;水平位置选择在距梭梭主根40cm-100cm的区域(即梭梭冠幅向下垂直的位置),规格:长50cm2.3.7 播种①断根法:选择生长多年(三年以上),长势旺盛的梭梭,在离主茎40cm-80cm的位置挖穴,接种穴挖好以后,先在底部适量放置一层粘土或腐熟牛羊粪,便于提高该层面的湿度和养分,以利梭梭根再生新根集结,然后在其上覆一层沙土,将种子100-200粒均匀地撒到上面,覆沙土至穴的1/2(见图2)处;浇水(5-10kg),待水完全渗透后覆沙踩实;用长40cm、直径1-3cm的木桩或枯枝做标记。②接种纸接种:在垂直地表40-60cm处,把接种根切断,用生根粉溶液喷洒根系及断根面,然后将制作好的接种纸与梭梭根的断面垂直“│”、平行“━”或将接种纸折叠成直角状 “┛”放置在穴中。③破皮法:选择0.5-1.0cm健壮接种根,可用手捏开梭梭根的表皮,然后喷洒50-100ppm浓度的APT生根剂溶液,再把优选处理过的种子约20粒粘附在根皮开裂部位即可。④营养接种盘法:将粘土、有机肥按3:1的比例混合好制作成直径10cm、厚3-4cm的营养接种盘,将50-100粒种子放置在盘上面的凹槽内,覆盖一层沙土,将接种盘放置在挖好的穴中即可。⑤营养袋接种法:将事先制作好的营养袋放置于挖好的穴中即可。注:方法②-⑤作业工序同①。2.3.8 浇水当种子播完之后,覆沙土至穴的1/2位置时,开始浇水5-10kg,等水完全渗透后覆沙土至地表踩实。浇灌的水也可以用生根粉或其他营养剂品进行配制。如:采用50%乙·萘可溶型生根粉,1g兑100kg水即可浇灌。2.3.9 做标记种子播完后在穴的中央插一根直径1.0-2.0cm,长40cm的木棍做标记,以便观察和作业。2.4 管护接种后的梭梭林,要设置封闭的网围栏进行保护,防止生畜破坏;同时经常巡护,防止外来人员乱挖滥采。2.5 肉苁蓉采收2.5.1 采收时间肉苁蓉的采挖时间,在清明和白露前后。白露采挖的肉苁蓉比清明前采挖的品质好,主要原因为:白露生长的肉苁蓉是以营养生长为主,它是积累养分的过程;清明节生长的肉苁蓉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是以生殖生长为主,它是消耗养分的过程。2.5.2 摘取①常规采挖:从种植穴的外侧进行作业,挖土大约到肉苁蓉的基部时,用手刨开周围的土,一手把住接种茎块(根盘),一手握住肉苁蓉,轻轻摘取,以免损伤茎块脱离梭梭根部而死亡。②去头埋藏:先找到未出土肉苁蓉的头部,从距地表20cm以下处去头,摘除顶端优势,抑制生殖生长,集中营养生长,几年后单株明显增粗,产量可数倍增加,这是一种培育优质商品肉苁蓉的最佳方法。2.5.3 填土将肉苁蓉摘取完后,用原沙土把穴填平、踩实,做标记。2.6 肉苁蓉的保存方法2.6.1 晾晒法将肉苁蓉放置在平坦的沙地上自然晾晒,同时要不定期地翻动,直至晒干。适用于大批量肉苁蓉的保存。2.6.2 水蒸法     将采挖到的新鲜肉苁蓉用清水洗净,切成5毫米的切片放入蒸锅中,蒸10分钟,取出晾晒,晾干后即可保存2.6.3 保鲜法①将新鲜肉苁蓉洗干净用打浆机打浆,盛入玻璃器皿,排出空气,真空容器保存;②将新鲜肉苁蓉切段(片),用保鲜袋包装,在4-5℃恒温条件下保存。适用于少批量和科研方面的肉苁蓉保存。此保存方法,目前技术还需进一步完善,如肉苁蓉最佳保质期限的确定、营养物质的变化情况等技术指标尚在研究当中。 作者: 2017/07/26 17:17
  • 阿拉善干旱荒漠地区梭梭(HaLoxyLon ammodron(C.A.Mey.)Bunge)造林及育苗技术 梭梭的分布与特性梭梭(HaLoxyLon  ammodron(C.A.Mey.)Bunge)(别名:梭梭柴、琐琐),属藜科,多年生亚乔木,是亚洲荒漠区分布最广泛的植被类型。梭梭林在阿拉善地区分布面较大,广泛分布于阿拉善的沙漠戈壁地区,东起阿左旗巴音木仁西至额济纳旗马鬓山,构成了横贯阿盟全境,带片块结合长达800余km的天然林带。梭梭喜光性极强,不耐庇荫,适生于干旱荒漠地区,地下水位较高,有一定含盐量的古盆地,在古老河床边缘,现代湖盆周围沙地、固定、半固定沙丘的丘间沙地上,砾砂质戈壁和砾质戈壁地也能生长。梭梭具有二次休眠特性(夏眠)。梭梭根系发达。通过试验观察:其主根以二级分叉为,主距地表40~100cm分布相当丰富发达的侧根系(即肉苁蓉接种的最佳区域),垂直根系达到地下水位30~50cm时开始平行延伸,垂直深度可达6m以上;当年沙地直播苗垂直根系可达1.27m;播种出土后10天的苗木根系深度可达13~17cm。2、造林技术梭梭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在固定、半固定沙地、砾石沙质戈壁都能生长。根系发达,固结土壤能力强,所以是营造防风固沙林的最好树种。其枝干坚硬,火力强,适宜做薪炭材(据说,阿拉善的烤全羊离开了梭梭柴,就烤不出其特有的风味);梭梭的枝叶含丰富的营养成份,是骆驼很好的饲草。在阿盟地区一般采用植苗造林。根据灌溉条件的不同可分为:干旱地造林和有灌溉条件地造林。2.1 干旱地造林造用于大面积固定、半固定沙地等,采取穴状或开沟造林:穴状造林在阿盟地区是一种经常用的方法,适用于地形起伏大的固定、半固定沙地,株行距2m×3m,111穴×0.07hm2,2株/穴;开沟造林适用于平坦砾石沙地,通过机械开沟疏松土壤,利于增加载水量和苗木生根,株行距1.5m×5m,89穴/0.07hm2,2株/穴。梭梭干旱地造林采用随灌水随定植的方法:先将定植穴挖开,放置苗木,填土到穴深1/2处时,浇水10kg/穴,待水渗透后,填满浮土(沙)踩实即可。覆土时应将苗木地上部分5~8cm放入土中,以利成活。一般来说,在定苗时灌好这一水,以后到7月中旬灌第二水10kg/穴,甚至不用灌水。苗水采用当年生实生苗。苗木规格:根长25cm,苗高30~40cn为最佳。冬贮苗一般在3月中旬~4月中旬前造林效果好,4月中旬以后个别苗木根系出现腐烂,影响成活率。春季挖掘后假值的苗木质量比冬储苗好,一般可延迟到5月中旬、下旬。2.2  有灌溉条件地造林多适用于农田周边平坦和退耕还林土壤瘠薄的农垦地。采用机械开沟造林。株行距2m×3m(或2m×4~6m)。在灌水条件充足的条件下,先浇一遍底水,定苗后浇一次坐苗水;灌水条件不充足的条件下,定苗后紧跟着浇足水。全年共浇水2~3水即可。3、育苗技术3.1 苗圃地的选择梭梭对土壤要求不严格,育苗地以含盐碱量不超过1%,地下水位在1~3m的沙土和轻砂壤土最为适宜,切忌在通气不良的黍土盐碱地或排水不良的低湿洼地上育苗。3.2 整地多采用大田(小块)育苗,也可采用小床或大垄,但地表面一定要平坦、细致。3.3 采种梭梭在4月底~5月初即开花,5~8天开放后授粉,子房且不发育膨大,进入夏季休眠期,直到入秋后气温凉爽后子房才开始膨大结实。10月底~11月初种子成熟,采收在11月中旬~12月中下旬都有可进行。但下过一场雪后,在风力作用下种子随时都脱落(一般不下雪种子不易脱落),应及时采收种子。种子在采收过程中,直接采收翅果,为了确保种子纯净度,千万不要把茎混合到翅果里面去。种子贮藏,一般在遮荫、干燥的自然条件下即可。冬季采收种子后,翅果不耐贮藏,翌年6月发芽率急剧下降至50%~60%;脱翅种子至翌年9月发芽可达80%以上,12月以后降至30%~10%。3.4  播种时间梭梭育苗根据各地经验,在3月中旬~4月是上旬为最佳,5月上旬~6月上旬也可以,但效果不佳。3.5  种子处理梭梭在苗期易发生根腐病、立枯病;后期土壤温度过大易发生白粉病,为了防治该病发生,在播种前用0.1‰~0.3‰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0~30min后按捞出晾干,拌沙即可播种。3.6  播种量梭梭种子千粒约3.15g,在传统育苗中,纯度90%,发芽率90%以上的种子,一般为2kg左右,产苗量5万~6万株。出圃苗木地上部分右达50cn以上,且侧枝发达。但这种苗木造林成活率不高。根据甘肃民勤县多年经验,出圃苗木地上部分达到30~40cm,且没有侧枝,造林成活率高,当地土语叫“一柱香”。要想控制苗高和侧枝生长,通过加大播种量来解决,详见下表。 3.7  播种方法根据土壤条件不同,一般分两种方法:沙地播种和砂壤土地播种。3.7.1 沙地播种先浇透底水后隔1~2天采用开沟方式播种,行距25~30cm,沟深1~1.5cm,覆沙后漫水浇灌,以后隔2~3天漫水浇1次,一般浇3次水苗木可以出齐。苗木出齐后严格控水,以后每隔2~3天漫水浇1次,一般浇3次水苗木可以出齐。苗木出齐后严格控水,以后每隔15~30天应酌情浇水。3.7.2  砂壤土地播种先浇透底水后,隔2~3天采用开沟方式播种,行距25~30cm,沟深1~1.5cm,覆土后先不要将土踩实,等到覆土风干后踩实,(踩过后的土壤以不板结为宜)。当出苗率达到30%~50%时,如果地表过干,可以用漫水浇1~2次,等苗木出齐后严格控水.3.8  病虫害防治梭梭苗期容易发生根腐病、立枯病和白粉病。当出苗率达到30%开始喷药,每隔2~3天喷1次药,苗木出齐酌情喷药。主要用药:3.8.1  杀菌类:立枯净、枯萎立克、万露生、甲基托布津、代林锰锌。3.8.2  虫类类:敌敌畏、大功巨、万灵、氧化乐果、“3911”等。3.8.3  白粉病:50%多硫悬浮剂,粉锈宁(三唑酮)等。3.9  抚育管理梭梭苗期管理很重要,主要环节:3.9.1  锄草本着“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3.9.2  病虫害防治     及时,连续;防治药物要交替使用。3.9.3  控水     苗木出齐之后严格控水,只要苗木生长正常,不要轻易浇水。3.10  苗木出圃根据挖掘苗木时间的不同分两种:冬季、春季出圃苗。2.10.1冬季出圃苗(冬贮苗)冬季出圃苗是在11月中旬土壤冻结前出圃的苗木。出圃后可以就地贮藏或运入异地造林区贮藏。贮藏时:在先浇水的平地上开沟40cm左右,将苗木按排列在沟内,地上部分埋入土内15cm。覆土厚度10cm左右,逐行类推。土壤湿度要求以:用手握紧沙土,松手时沙土自然散碎为宜。湿度大容易根腐。切忌不可把苗木埋藏在沙土中后浇水;切忌覆盖在苗木上的沙土用脚踩实。冬贮苗适宜3月中下旬~4月中旬造林。3.10.2  春季出圃苗     春季出圃苗木是在3月中下旬土壤解冻时出圃假值的苗木。春季出圃苗木品质好,造林成活率高,造林期限可延迟到期5月中下旬。 作者: 2017/07/26 16:59
  • 阿左旗梭梭肉苁蓉产业发展基本概况 阿左旗梭梭肉苁蓉产业发展基本概况 作者: 2017/07/26 16:54
  • 阿拉善沙产业研究院 阿拉善沙产业研究院成立于2013年3月,是由阿拉善盟行政公署、中科院北京分院和阿拉善盟内外有关企业、研究机构、相关社会团体自愿组建,从事非营利性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活动的社团组织。其前身是阿拉善沙生资源植物产业研发中心,是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与中国科学院院区合作“126战略”重点建设的2个研发中心之一,也是自治区第一批启动的11个新型研究院之一。采取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下辖沙生资源植物院士专家工作站。研究院重点开展肉苁蓉、锁阳、疯草、文冠果、蓖麻、沙地节水葡萄种植等沙生植物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成果产业化。研究院依托中国科学院系统各研究所人才、技术等优势,针对沙生资源植物生产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联合建立研发实验室、试验示范基地、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流动站,形成阿拉善沙生植物综合利用的创新与转化集群和人才培养基地。 作者: 2017/07/24 10:58
  • 阿拉善盟畜牧研究所 阿拉善盟畜牧研究所成立于1981年,同时也是阿拉善盟骆驼科学研究所,内设办公室、畜牧研究室(骆驼研究室)、兽医研究室、草原研究室、科研开发办公室五个科室。是专门从事骆驼科学研究的盟市级科研机构,拥有一定的技术力量和研发能力,可承担各类畜牧建设项目的设计规划和研究开发,开展畜禽质量监测和饲养管理、遗传繁育、疫病防治等方面的研究和技术示范、推广等工作。可进行饲草料营养、绒毛品质等常规化验分析。机构职能为:根据阿拉善盟畜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开展畜牧兽医草原等专业领域内的技术研究与开发工作,特别是结合骆驼、白绒山羊等优势畜种资源的保护与利用,进行关键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进行骆驼品种资源保护的规划、生物保护技术运用与实施、保种方法的研究和应用;骆驼疫病监测预报与防治研究;驼产品开发与相关技术服务;有关骆驼保护的公共信息服务和培训教育服务;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所需化验分析工作;农区养殖技术服务等等,为全盟畜牧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和技术服务。主要研究方向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开展阿拉善双峰驼、白绒山羊品种资源的保护与研究。 作者: 2017/07/24 10:57
  • 内蒙古骆驼研究院简介和工作进展情况 一、研究院简介内蒙古骆驼研究院是一家从事非营利性科学研究和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于2014年5月在阿拉善右旗注册成立。该研究院依托国内外骆驼研究知名专家针对骆驼基因组、骆驼生物制药、驼奶、骆驼疾病防治、骆驼文化、旅游沙漠生态治理、骆驼饲草料种植和研发等方面进行重点科研攻关。研究院占地面积1200多平米,拥有一个驼产品展览厅和一个骆驼文化展览厅,并下设有综合办公室、国际合作办公室、骆驼基因组学研究所、骆驼产品开发研究所、骆驼育种研究所、骆驼饲料与营养研究所、骆驼疾病防治研究所、骆驼文化研究所及科技推广培训中心等部门。二、工作进展研究院成立以来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一)在研究院的建设方面内蒙古骆驼研究院在阿拉善盟科技局和阿拉善右旗旗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以来,首先重点抓研究院的实验室建设和装备工作。目前已经投入100余万已建成并初步装备了骆驼基因组学研究所等六个研究所,骆驼产品展览厅和骆驼文化展览厅等两个展览厅。研究所的实验室条件基本能满足各类样品的前处理要求,两个展览厅基本涵盖骆驼产品和文化相关所有产品和内容,并已经接待了来自自治区、盟市和旗县的各类参观考察团十几次。研究院还充分利用内蒙古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阿拉善骆驼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的先进技术和人才优势,并与阿拉善盟的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相结合,与国内外同行专家广泛合作,开展各项工作和发展自我,为阿拉善盟的经济转型和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为提高广大农牧民的生活水平服务。(二)在骆驼基因组学研究方面内蒙古农业大学和阿拉善骆驼研究所已与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合作,完成了世界首例双峰驼全基因组序列图谱绘制和破译工作。(三)在驼产品开发研究方面围绕骆驼奶、公驼枕腺分泌物(宝克)、重链抗体、骆驼胎盘等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些成果为开发利用骆驼产品,提高骆驼自身价值,促进骆驼产业的发展将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正在开展:(1)驼奶保健系列产品的研发;(2)驼奶系列化妆品的研发(已有初试产品);(3)骆驼胎盘的医疗保健的研发等工作。并且已经有部分初试产品。(四)产品工艺研究方面(1)已完成驼奶系列产品的工艺研究工作,并在新疆旺源驼奶公司的生产实践中成功应用。(2)已完成骆驼胎盘保健品的工艺研究工作。 作者: 2017/07/24 10:56
  • 阿拉善盟林业治沙研究所 阿拉善盟林研所成立于1981年,隶属阿拉善盟林业局,现为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另有“阿拉善盟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牌子及职能。林研所是一个集林业科研、技术推广、技术培训与林业规划设计为一体的基层科研所,也是全盟唯一的林业治沙科研机构。机构职能为:林业治沙技术研究与林业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范围有林学研究、园艺学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荒漠化普查、防治荒漠化技术推广;林业规划设计、生态工程勘查与施工、沙产业开发应用研究。今后的研究方向:开展干旱荒漠地区人工植被最佳群落组合技术研究;开展沙区水土资源优化配置、工程治沙技术、防沙治沙成效评估等项技术研究;开展重点公益林区综合效益评价监测;开展干旱地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立技术研究;重点开展阿拉善盟特产林业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技术研究;重点抓好苁蓉、锁阳、苦豆子等资源的保护和系列产品的研究开发。重点争取开展阿拉善地区珍稀植物保护和繁殖技术研究,重点申请建设阿拉善沙生植物种质资源保存库;开展阿拉善沙生植物种质资源基地营造与管理技术研究;促进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作者: 2017/07/24 10:54
  • 我盟沙葱贮藏保鲜技术地方标准通过审定 7月20日,由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的《沙葱贮藏保鲜技术规程》地方标准审定会在呼和浩特举行。会议邀请来自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农牧科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等单位的专家,组成审定专家委员会,对该项标准进行审定。会上,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标准符合制定的相关原则要求,总结了沙葱贮藏,保鲜过程中的关键点把控和注意事项,对延长沙葱货架期、提高市场竞争力提供了技术参考,具有一定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同时还对标准中涉及标准名称、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流程与要求等方面提出了具体修改意见。专家组建议标准起草组,根据修改意见,尽快修改完善,并报送内蒙古质监局审批、发布,在内蒙古地区实施。沙葱是我国西北地区分布广泛的野生蔬菜之一。近年来,阿拉善地区在野生沙葱驯化方面取得技术突破,建起349座共210亩反季节沙葱人工种植温棚,露地沙葱人工种植基地1852亩,每亩产量3000斤左右,产值5万元。每天向周边省区市蔬菜市场供应鲜沙葱近4000公斤。沙葱产业初具规模。但随着栽种面积的不断增长和市场的不断延伸扩展,沙葱商品化采收与保鲜技术缺少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成为制约该产业发展的重大瓶颈。2013年,我盟启动实施沙产业科研项目“沙葱保鲜及配套技术研究”,与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合作,进行保鲜技术攻关,实现了阿左旗-北京长距离运输,沙葱贮藏7~30天无萎蔫、腐烂等现象发生。2015年,《沙葱贮藏保鲜技术规程》被列入2015年度第一批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由内蒙古质监局立项,阿拉善沙产业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等单位合作起草。该项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填补了我区沙葱贮藏保鲜标准的空白,对推动阿拉善沙葱产业发展,提高种植户收入,拓宽沙葱市场,提高产品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 2017/07/24 10:53
×
×

扫一扫下载APP,体验更多功能!